第2章 天河(三)

第二天一早,李隆基親筆批閱過的詔敕就送到了尚書省。當值官員翻開一看,登時大驚失色。爲自家的前程着想,他們既不敢輕易地將這份詔敕變成聖旨頒發下去,又沒勇氣找藉口將其封還。只好偷偷地潛人到丞相府報信,請楊國忠自己出面定奪。

楊國忠正在召集心腹議事。聽聞皇帝陛下這麼快就做出了迴應,心裡也是暗暗納罕。待從報信人口中瞭解到詔敕上御筆硃批的內容後,略作沉吟,便笑着指點:“既然陛下已經做出決斷了。咱們當臣子的照着執行便是。沒必要大驚小怪的,這年頭連三品將軍都快爛大街了,更何況區區一個四品中郎將!”

話雖然是實話,聽在左右親信耳朵裡卻極不舒服。特別是給事中宇文德,今天趕一大早派人發給弟弟宇文至的家書中,還在不着邊際地吹噓,說自己如何如何費勁心力,才替對方爭來了連升兩級的好處。誰料想轉眼間,沒人給爭好處的就爬到了朝中有人做靠山者的腦袋瓜子頂上,這讓他今後如何在自家弟弟面前擡頭?

“可姓王的分明寸功未立,卻一下子連升三級。”中書舍人宋昱也是個見不得別人家過年的主兒,偷偷給宇文德使了個眼色,然後帶頭說道。“聖旨到達安西之後,想必會寒了一大批將士......”

“行了!”楊國忠不耐煩地擺手,打斷了宋昱的胡言亂語,“陛下決定的事情,咱們可能跟他擰着來麼?封還了詔敕又能怎樣?說不定讓陛下一怒,再憑空給他升上三級!況且那小子明擺着是封常清的人,咱們現在不能跟幾大節度使同時交惡,也只能做個順水人情!”

“是,右相大人言之有理。宋某莽撞了!”中書舍人扁了扁嘴,悻然退了下去。

其他人心裡雖然還是擰着一團疙瘩,卻也不得不點頭承認,楊國忠所說的話句句都在點子上。大唐天子李隆基雖然越來越無心處理朝政,但只要他認定了的事情,羣臣們根本沒辦法違背。當年一味地信任李林甫,動輒將彈劾李林甫者貶到嶺南捉大象的是他。過後幡然悔悟,不顧衆人勸阻,下令將李林甫掘墓鞭屍的還是他。無論誰想以令他收回成命,到頭來無不是落個灰頭土臉的下場。

“陛下額外施恩給某人,對於其他報國從軍的將士而言,的確有些不公。但日後彌補的機會多着呢,不必爭在這一時半會兒!”見宇文德等人臉上還是寫滿了沮喪,楊國忠嘆了口氣,慢吞吞地補充,“況且眼下范陽那邊,加中郎將銜者有上千個。咱們不敢難爲安祿山,又何必擺明着車馬跟封常清過不去?!”

“是,右相大人英明!”宇文德無可奈何,只悻然帶頭回應。

見大夥精神頭還不是很足,楊國忠又笑了笑,大聲許諾,“好了,都打起點精神來。需要處理的事情多着呢。終歸一句話,本相從來不會讓自己人吃虧。不信,你們等着看好了!”

“右相大人英明!”有了這句保證,宋昱和宇文德等人臉上終於又露出了獻媚的笑容。拱了拱手,帶頭歌功頌德。

楊國忠笑着擺擺手,制止了大夥的馬屁。然後命人取來數錠官府專門用來壓庫的銀錠,親手賞給了尚書省那邊送來的報信人。待對方千恩萬謝的告辭之後,又命侍衛將議事廳的大門從外邊關嚴,四下看了看,正色說道:“行了,雞毛蒜皮的事情,大夥就別再想了。咱們趕緊言歸正傳。剛纔我說的那個消息,大夥能不能想出個兩全之策來!”

“嗯!”衆人立刻又成了霜打過的茄子,瞬間就蔫了下去。就在昨天半夜,與楊國忠一向交好的某位太監悄悄送出宮來一個驚人的消息,皇帝陛下命高力士幫助太子重整東宮六率!

比起跟幾千裡之外一個新晉的中郎將較勁兒,這個消息顯然更值得大夥重視。前幾年揣摩李隆基的心思,當政的幾個權臣都沒少給東宮使絆子。特別是掌管天下錢糧的楊國忠,簡直恨不得讓太子李亨及其家人天天喝西北風過活。如今皇帝陛下突然念起父子親情來了,讓大夥如何來得及措手?

突然間的改弦易轍,對李隆基本人來說不要緊,畢竟他跟太子李亨是親父子,雙方之間血濃於水。對於楊國忠及其爪牙來說,這無異於突然間身臨斷崖。不跟着李隆基改變對東宮的態度,肯定會失去皇上的歡心。然而萬一跟着李隆基做出了改變,太子李亨依舊難忘前仇的話。待哪天李隆基聖駕歸西,等着楊國忠及其黨羽的,肯定就是一把血淋淋的屠刀!

“怎麼,對爾等沒有好處的事情,爾等就懶得用心麼?”見衆人個個低頭看自家的靴子尖兒,楊國忠禁不住怒形於色,“莫非爾等以爲,楊某倒了臺後,爾等就能活得滋潤麼?”

“不,不是,不是!”宇文德膽子最小,受不得嚇。見楊國忠動了怒,登時着急了起來,一邊抹着額頭上的汗水,一邊結結巴巴替自己辯解,“是,是.....”

“給個痛快話。到底是還是不是!”楊國忠最討厭這種黏黏糊糊的傢伙,若不是看在此人一向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份上,恨不得飛起一腳將其直接踢出門外。

“是,是......!”宇文德越着急,話越說不利落,“是,是這樣的。所,所謂疏,不,不間親。皇,皇上......”

“我滾你個疏不間親!”楊國忠忍無可忍,伸出手來,一把揪住宇文德的脖領子,將其按翻在其身後的廊柱上。“這等廢話還用得到你說。我問的是應對的辦法?辦法?你到底聽明白沒有!”

“辦,辦法!”宇文德憋得直翻白眼兒。口中白沫亂冒,就是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好歹都是有頭有臉的文官,誰曾見過這種黑道頭子拷問手下兄弟般的陣仗?登時,宋昱等人着起急來,三步兩步圍攏到楊國忠身側,一邊施禮,一邊大聲勸諫,“右相,右相。您再用點兒力氣,宇文給事中就被您給掐死了!”

“死了活該。省得再由太子動手!”楊國忠氣哼哼地甩了下胳膊,將宋昱等人撥得東倒西歪。“你們幾個記着,一旦太子登基,你們誰都逃不了!”

“可宇文給事中剛纔所言,也是實情。並且右相剛纔也曾經說過,陛下向來乾綱獨斷,我等做臣子的,根本無法讓他收回成命!”宋昱踉蹌了幾步,捂着被楊國忠掃疼的肩膀,大聲喊冤。

“那就一起死吧!”楊國忠暴怒,捋胳膊,挽袖子,就要再讓宋昱嚐嚐自己的老拳。“我今天先打死你們,然後去投曲江池!”

眼看着議事廳就要變成鬥雞場,先前差點兒被楊國忠直接勒死的宇文德終於緩過了一口氣來,扯開嗓子,大聲喊道,“辦法,辦法我,我有!”

“你個話都說不利索的廢物!”楊國忠又氣又笑,收起架勢,單手攙起宇文德,“你就不會分個輕重緩急!趕緊起來,別吊本相的胃口!”

宋昱等人聞聽,也紛紛圍攏上前,眼巴巴地等着宇文德的高見。後者先是長長地喘了幾口氣,接着吞吞吐吐的說道:“其實,其實這,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咱,咱們.....”

“撿重點說。說不出來,你就直接唱!”楊國忠急得火燒火燎,顧不得丞相府議事時應有的禮節,大聲提醒。

“咱們可以先,先忍忍。然後再,慢慢找。找太子,小毛病,積累小,就成多。三個人,就成虎!百張口,可鑠金”宇文德扯開嗓門,就像唱歌一般抑揚頓挫,果然令口齒利落了許多,“在同時,攢實力。選良將,領強兵。可防備,安祿山。又可以,應不測!”

“你,你這簡直是玩火!”楊國忠頓了頓腳,大聲點評。前一條意見,不用宇文德提醒,他自己也知道去做。只要能令李隆基對太子心生厭惡,就可以找機會廢掉他,另立一個與自己關係好的儲君。然而後一條,在京師中私藏武力,則與謀反無異。萬一被皇帝陛下察覺,肯定是抄家滅族之禍。

“那得看右相大人做得巧妙不巧妙了!”中書舍人宋昱冷笑幾聲,撇着嘴提醒,“看看人家安祿山,手中兵馬都頂了半個大唐了。陛下依舊相信他忠心耿耿!”

“對啊!”聞聽此言,楊國忠猛然驚醒。李林甫做宰相時,有其在背後給安祿山撐腰,自己彈劾安祿山包藏禍心,皇帝陛下不肯聽,也可以理解。如今李林甫已經被掘墓鞭屍了,自己繼續彈劾安祿山有不臣之心,爲什麼秘折遞到陛下面前,也屢屢石沉大海呢?

以對自己影響力的自信和對李隆基看事眼光的判斷,楊國忠不認爲後者依舊相信安祿山對大唐忠心耿耿。那麼如今就只剩下一個答案了:皇帝陛下跟自己一樣,忌諱安祿山的實力,所以輕易不敢招惹這頭不露牙的老虎。

如果自己在京師內也擁有一支強軍?人數不必太多,有五千足夠。恐怕即便太子李亨如願即位,一時半會兒也奈何自己不得吧!想到這兒,楊國忠恍然大悟,雙手抱住宇文德,笑着誇讚:“真沒想到,你這傢伙,還有這種眼光。今天是本相性子急,輕慢你了。你別往心裡去,回頭我在家裡擺酒,親自跟你賠罪!”

“不,不敢!”宇文德心情一鬆,說話立刻就利索起來,“替右相盡力,是屬下分內之事。但事不宜遲。具體策略如何實施,還請右相今天跟大夥商議出個想盡章程來!”

“左右龍武軍都不堪用,右相可以借加強京師防備力量爲由,派遣心腹將領重建一支兵馬。”中書舍人宋昱不甘居人後,猶豫了一下,大聲說道。

“架子好搭。即便將龍武軍抓過來,都費不了多大力氣。關鍵是,到哪找合格的兵將去!”心裡有了大方向,楊國忠的思路也開始清晰起來。搖了搖頭,小聲感概。“本相的節度使牙兵,你們也都見到過。當日跟白馬堡的那批飛龍禁衛比起來,簡直就是一羣廢物!”

“右相不必過於悲觀!當時白馬堡大營選兵,可是百裡挑一。並且又經過封瘸子之手嚴加整訓過的!當然拿出來個個都堪稱精銳!”在座當中,也不乏擅長兵事之人。接過楊國忠的話頭,大聲說道。

衆人循聲張望,在議事廳門口,看到了一個身穿五品郎將服色的武官。不是別人,正是當日領着一衆節度使牙兵捉拿“反賊”,卻被反賊揍了個鼻青臉腫的護衛統領杜乾運!聯想到他當日的狼狽相,再合理的話,大夥聽起來也變成笑料了。當即,有人撇着嘴調侃道:“莫非杜將軍是說,把白馬堡大營那裡邊的一衆兒郎交到你手上,你也能將其變成虎狼之師?!”

“正是!”杜乾運拱了拱手,大言不慚地迴應。

“哈哈哈哈!”一衆文官搖頭大笑,根本不相信杜乾運的說辭。倒是楊國忠本人,不想眼睜睜地看着心腹護衛受窘,重重地咳嗽了幾聲,打斷了衆人的奚落,“行了,白馬堡大營,咱們就不要眼饞了!高力士那老太監,別的不論,對陛下卻是忠心得很。恨不得全京城的菜刀都收起來,免得威脅到皇家安全。本相雖然只是想組建一支看得過去的兵馬拱衛京師,卻也甭指望從他那裡得到半點兒支持!能令他不橫加阻攔,已經燒高香了!”

“那倒也是!”衆人悻悻的咂嘴。顯然對高力士的固執與愚忠都無可奈何。

“不過人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楊國忠笑了笑,繼續說道:“咱們這回替哥舒翰討了那麼多好處,他總得有所表示纔對。封常清能派遣麾下好手幫高老太監訓練飛龍禁衛。本相若是請旨替陛下整訓左右龍武軍,難道哥舒翰就不能幫個小忙麼?”

第4章 社鼠(七)第5章 異域(一)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礪鋒(三)第4章 樓蘭(三)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不周山(三)第3章 壯士(一)第6章 驚蟄(二)第2章 天威(五)第3章 早寒(二)第3章 霜刃(六)第3章 霜刃(八)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初雪(四)第5章 紫袍(三)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礪鋒(三)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社鼠(二)第6章 大唐(六)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天河(一)第5章 異域(二)第2章 天河(一)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七)第4章 英魂(四)第2章 天河(八)第4章 霜降(四)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陽關(一)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社鼠(三)第1章 秋聲(七)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社鼠(七)第1章 殘醉(一)第5章 異域(六)第2章 天河(三)第5章 春曉(二)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驚蟄(八)第4章 樓蘭(四)第1章 笳鼓(五)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羽衣(五)第4章 破軍(三)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壯士(一)第3章 早寒(二)第1章 羽衣(三)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英魂(八)第1章 看劍(四)第3章 壯士(二)第4章 光陰(五)第4章 社鼠(四)第4章 社鼠(五)第1章 羽衣(二)第1章 笳鼓(六)第4章 英魂(九)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初雪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羽衣(一)第6章 雪夜(五)第2章 天威(五)第4章 英魂(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5章 不周山(九)第1章 白虹(四)第4章 英魂(九)第3章 霜刃(三)第4章 英魂(二)第2章 霓裳(二)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羽衣(六)第1章 長生殿(二)第2章 初雪(二)第1章 笳鼓(四)第2章 天河(四)第2章 天威(三)第2章 天威(四)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殘醉(一)第6章 大唐(八)第2章 天河(二)第1章 看劍(三)第3章 陽關(五)第3章 壯士(六)第2章 初雪(六)第3章 早寒(二)第5章 紫袍(五)
第4章 社鼠(七)第5章 異域(一)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礪鋒(三)第4章 樓蘭(三)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不周山(三)第3章 壯士(一)第6章 驚蟄(二)第2章 天威(五)第3章 早寒(二)第3章 霜刃(六)第3章 霜刃(八)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初雪(四)第5章 紫袍(三)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礪鋒(三)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社鼠(二)第6章 大唐(六)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天河(一)第5章 異域(二)第2章 天河(一)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七)第4章 英魂(四)第2章 天河(八)第4章 霜降(四)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陽關(一)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社鼠(三)第1章 秋聲(七)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社鼠(七)第1章 殘醉(一)第5章 異域(六)第2章 天河(三)第5章 春曉(二)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驚蟄(八)第4章 樓蘭(四)第1章 笳鼓(五)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羽衣(五)第4章 破軍(三)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壯士(一)第3章 早寒(二)第1章 羽衣(三)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英魂(八)第1章 看劍(四)第3章 壯士(二)第4章 光陰(五)第4章 社鼠(四)第4章 社鼠(五)第1章 羽衣(二)第1章 笳鼓(六)第4章 英魂(九)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初雪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羽衣(一)第6章 雪夜(五)第2章 天威(五)第4章 英魂(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5章 不周山(九)第1章 白虹(四)第4章 英魂(九)第3章 霜刃(三)第4章 英魂(二)第2章 霓裳(二)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羽衣(六)第1章 長生殿(二)第2章 初雪(二)第1章 笳鼓(四)第2章 天河(四)第2章 天威(三)第2章 天威(四)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殘醉(一)第6章 大唐(八)第2章 天河(二)第1章 看劍(三)第3章 陽關(五)第3章 壯士(六)第2章 初雪(六)第3章 早寒(二)第5章 紫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