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陽關(五)

留給王洵等人準備的時間不多。大約在半刻鐘之後,遠處的裝神弄鬼者就發起了第二波進攻。這次,他們將頂在腦袋上的骷髏頭全摘了下來,代之以厚厚的包鐵氈帽,護住大部分頭顱,僅把兩隻眼睛暴露在外面。身上用血跡塗得花裡胡哨的灰布僞裝也被盡數拋棄,露出了裡邊整齊的牛皮鎧,前胸處,護心寶鏡倒映着月光。

“這他奶奶的哪裡是沙盜啊。裝備一點兒不比咱們差!”方子騰貓着腰跑到王洵身邊,啞着嗓子低聲咒罵。飛龍禁衛平素的作用在於裝點皇家威儀,故而身上的鎧甲注重於好看而不注重於實戰。此刻到了兩軍陣前,缺陷就盡數顯了出來。牛皮的厚度太薄不說,邊角處某些裝飾性的物件,還嚴重影響了將士們的動作。

“至少咱們有伏波弩,他們沒有!”第一次上戰場,夥長老周也變成了話嘮,不停炫耀自己一方的優勢。

伏波弩乃騎兵專用弩箭,射程短,然而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即便是第一次接觸此物的民壯,稍經講解也能將弩箭發出去。雖然暫時做不到百發百中,但每人發三把弩弓,提前裝填好,戰時給敵人來個三段輪射還不成問題。

“我還發現了整整八大車陌刀,一千多把呢。逼急了,咱們就組織陌刀隊,衝出去跟他們拼命!”說話是唯一能緩解緊張的方式,夥長老鄭也變得極其囉嗦。“那東西,對付騎兵最好使。想當年蘇定方帶領八百陌刀將,硬砍得兩萬多突厥狗人仰馬翻。如今咱們有四百多弟兄,如果每人拿上一把......”

陌刀是大唐步兵用來進攻的第一利器。重量超過五十斤,刀長過丈,光利刃就長達六尺有餘。軍中好手一刀揮出,可將敵軍連人帶馬同時砍成兩段。因爲其威力過於巨大,民間嚴禁私自打造。軍中所用,也皆爲兵部統一定製,再根據武將的要求分批次撥付。(注1)

此番王洵等人所運往安西的物資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批陌刀。這也是他輕易不敢放棄的原因。假若陌刀被對面的強盜得了去,轉手再賣給一直對西域虎視眈眈的大食人或者吐蕃人,後果將不堪設想。

“他怎麼又下了馬?“同樣嚇得臉色蒼白,民壯頭目魏風關注的東西卻與方子騰等人截然不同,“缺德東西,欺負啞巴牲口?!早晚得遭報應!”

答案已經昭然若揭。臨睡覺之前王洵命人在營地周圍灑下的鐵蒺藜,在沙漠裡發揮了雙倍作用。這種三面有尖錐的傢伙,被沙土掩蓋後,憑藉肉眼很難被發現。馬踩上去,蹄子固然被扎得鮮血直流,人不小心踏到了,靴底和腳掌一樣被戳個透心涼。上一波偷襲,裝神弄鬼的強盜們之所以沒能趁着混亂衝進營地,王洵等人反應及時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策馬避開腳下的鐵蒺藜。

這回,賊人不敢再於攻擊途中停下來給飛龍禁衛們當箭靶子。所以乾脆於一百五十步外跳下坐騎,把十幾匹戰馬矇住了眼睛,趕在頭前去趟路。

可憐的坐騎不知道主人黑了心腸,兀自被蒙着眼睛向前衝。突然間,一匹戰馬被沙土中的鐵蒺藜刺穿了前蹄,哀鳴着臥倒,藉着慣性向前滑出了半丈多遠。更多埋在沙土中的鐵蒺被帶了出來,一個個刺入戰馬的側腹。吃痛不過,戰馬來回翻滾,渾身上下,很快不再有一塊完整皮膚。十幾支鐵蒺藜攢刺而入,血滴滴答答流出,染紅冰冷的沙土。

一匹這樣的好馬,在長安城附近至少能賣到十二、三吊銅錢。可以用來騎乘、拉車、甚至套上犁鏵耕地。普通百姓無論誰家能買下一匹,都拿來當寶貝。平素吃的全是精料,半夜裡還要起來喂些豆餅補充體力。如今突然看到強盜們拿馬來當趟路的肉墊,民壯們心疼得破口大罵。但是,沒有王洵的命令,誰也不敢發箭,只能把新領到手的伏波弩在掌心裡握得死死的,額頭上青筋直冒。

越來越多的戰馬在奔跑中倒下,用生命給強盜們趟開一條攻擊之路。看到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帶隊的強盜頭子抓起手邊的牛角號,嗚嗚吹響。旋即,所有強盜一哄而上。或者騎馬,或者步行,踏過被馬血潤溼的沙土,潮水般涌向了寂靜的營壘。

第一次指揮實戰,王洵也緊張的直冒汗。但他卻不敢太早地發出攻擊號令。從鎧甲和兵器上看,敵軍未必是普通強盜。而他和手下的士卒民壯,卻是一夥不折不扣的烏合之衆。能將來襲者阻擋在營壘之外,也許士氣還能保持片刻。一旦被敵人跳進營壘貼身近戰,非立刻炸了營不可。

不能慌,不能慌,打輸了就是死路一條。眼看着敵人的身影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他努力將眼睛瞪得滾圓,牙關緊咬,避免心臟從嗓子眼裡蹦將出來。終於,衝在最前面的幾個強盜進入了瞎子都有絕對把握射中的距離內,王洵猛然站了起來,用盡全身力氣大吼,“射!”

民壯們早就等得心急如焚,聞聽命令,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近四百支弩箭,同時射了出去,整個營壘正面瞬間閃過一道淡黑色的光芒。烏光過處,衝在隊伍最前方的強盜們迎面而倒。人和馬都中了十幾支弩箭,血順着傷口向外狂噴。

臨行之前,強盜們已經做足了功課,知道護送輜重的禁衛們從軍官到士卒全身從沒上過戰場菜鳥。所以根本沒怎麼把對方放在眼裡。猛然間被四百具弩弓迎頭攔擊,瞬間被打懵了。攻擊節奏竟然瞬間停頓。

這一個疏忽,卻帶來了致命的後果。不待王洵繼續下令,民壯們丟下手裡的弩弓,從身邊撿起已經上了弦的第二把伏波弩,對着自己正前方又是一輪。三百支弩箭呼嘯着飛出,在只有二十步的距離上,穿透力大得驚人。騎在馬上的強盜們立刻又倒下十好幾個,失去了主人控制的坐騎發狂的疾奔,很快身上就插滿了短矢,轟一聲,撲倒於地,血光濺滿了臨時充作營壘牆壁的馬車。

“注意節奏,注意節奏。瞄準人射!”王洵大聲提醒,喊得聲嘶力竭。敵軍這次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下次肯定不會繼續犯傻。如果不能盡最大可能地將強盜們殺死,下一輪攻擊,衆人所承受的壓力將更大。

沒有人聽得見他的呼喊,第三輪弩箭又迅速飛出,砸向近在咫尺的強盜們。有的強盜身上捱了十幾箭,幾乎被射成了篩子。有的戰馬分明已經受了重傷,民壯們還將弩箭不要錢般向它身上砸。可憐戰馬被射得跟個巨大的刺蝟般,倒在了後撤途中。緩過神來的強盜們依靠死去同伴和戰馬的變相掩護,轉過身體,抱頭鼠竄。

見到強盜們被自己打退,民壯們士氣更旺。也不管對方退沒退出弩箭射程之外,從箭匣裡拿出沒有尾羽的短弩,迅速往弩弓上添。一會兒功夫,又追着敵人射出了上百支弩箭,大部分落空了,在沙漠中豎起一片密密麻麻的箭桿。

“瞄準點兒,瞄準點兒。一支弩要二十好個大籽呢!”見到有人還在樂此不疲地亂射,民壯頭目魏風大聲提醒。他的話明顯比王洵的話更容易被理解,興高采烈的民壯們立刻將弩弓垂了下來,一個個心疼得直咧嘴。前後不到半刻鐘功夫,大夥就射出了上千支弩箭。一支按二十文錢計算,就是兩萬文錢打了水漂。足夠小戶人家大半年的開銷!

莊戶人家,最忌諱的就是被人罵做”敗家仔”,很多人擡起頭,望着王洵訕訕而笑。被大夥單純的舉動弄得哭笑不得,王洵伸出大巴掌直抓頭皮,“這個。也不用太省,打跑了強盜要緊。大不了過後咱們再將弩箭都撿回來。趕緊把弩箭裝好吧,敵人的下一次進攻馬上就要開始了!”

聽王洵的話裡沒有責怪的意思,衆民壯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小心翼翼地將分配給自己的伏波弩全撿起來,挨個重新裝上弩箭。打仗在大夥眼裡突然變成了很簡單的事情,無非瞄準了敵人扣動弩弓扳機而已。只要馬車上的弩箭用不完,強盜們休息衝到營壘內部來!

作爲這支隊伍的主將,稀裡糊塗打退了敵軍的一次進攻,王洵心情卻沒變得輕鬆。擡起頭,他藉助天上的月光向營壘外遠眺,只見二百餘步外,敵軍黑壓壓又聚集了一片。有的是剛剛退下去的,有的則從更遠的沙丘後迂迴而來,馬脖子下掛着幾顆黑漆漆的人頭,不用問,是剛纔那些被鬼魂嚇得奪路而逃的弟兄。

“還真的是一個都不放過啊!”輕輕咧了下嘴,王洵心中涌起一片悲涼。爲了一個所謂的秘密,就葬送這麼多無辜,值得麼?恐怕某些人做決定時,心中根本沒把自己這些人當做同類吧!

想到這兒,王洵忍不住輕輕搖了搖頭,沒必要再逃避了。在敵人發起下一次進攻之前,最好讓所有弟兄明白大夥的處境。

“去幾個人,把姓岳的給我抓過來!”趁着敵我雙方都在做準備的功夫,他嘆了口氣,低聲命令。

注1:漢尺,一尺相當於現在23釐米左右。

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笳鼓(四)第6章 驚蟄(一)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春曉(六)第3章 國殤(六)第4章 霜降(五)第3章 國殤(八)第4章 社鼠(四)第1章 羽衣(一)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天河(四)第2章 霓裳(一)第2章 天河(八)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社鼠(二)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雪夜(一)第1章 羽衣(二)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礪鋒(七)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陽關(五)第2章 初雪(五)第4章 破軍(四)第3章 正氣(一)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羽衣(八)第3章 陽關(五)第5章 不周山(十)第5章 不周山(三)第6章 大唐(九)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礪鋒(四)第5章 春曉(二)第1章 羽衣(二)第2章 天河(二)第2章 霓裳(六)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不周山(六)第1章 秋聲(四)第3章 霜刃(六)第1章 笳鼓(四)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破軍(一)第3章 國殤(七)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破軍(二)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天河(二)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社鼠(七)第3章 國殤(九)第3章 正氣(三)第2章 霓裳(七)第2章 殘醉(二)第6章 大唐(四)第4章 光陰(一)第5章 異域(二)第1章 笳鼓(二)第3章 國殤(七)第5章 不周山(一)第5章 紫袍(七)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霓裳(三)第1章 笳鼓(七)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三)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國殤(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社鼠(八)第2章 天河(二)第3章 國殤(一)第1章 秋聲(四)第3章 早寒(一)第5章 雙城(五)第1章 笳鼓(八)第5章 紫袍(四)第3章 國殤(六)第1章 秋聲(七)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紫袍(一)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霜降(五)第1章 羽衣(五)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天威(五)第3章 陽關(八)第2章 天河(七)第3章 霜刃(七)第1章 羽衣(二)
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笳鼓(四)第6章 驚蟄(一)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春曉(六)第3章 國殤(六)第4章 霜降(五)第3章 國殤(八)第4章 社鼠(四)第1章 羽衣(一)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天河(四)第2章 霓裳(一)第2章 天河(八)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社鼠(二)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雪夜(一)第1章 羽衣(二)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礪鋒(七)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陽關(五)第2章 初雪(五)第4章 破軍(四)第3章 正氣(一)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羽衣(八)第3章 陽關(五)第5章 不周山(十)第5章 不周山(三)第6章 大唐(九)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礪鋒(四)第5章 春曉(二)第1章 羽衣(二)第2章 天河(二)第2章 霓裳(六)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不周山(六)第1章 秋聲(四)第3章 霜刃(六)第1章 笳鼓(四)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破軍(一)第3章 國殤(七)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破軍(二)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天河(二)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社鼠(七)第3章 國殤(九)第3章 正氣(三)第2章 霓裳(七)第2章 殘醉(二)第6章 大唐(四)第4章 光陰(一)第5章 異域(二)第1章 笳鼓(二)第3章 國殤(七)第5章 不周山(一)第5章 紫袍(七)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霓裳(三)第1章 笳鼓(七)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三)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國殤(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社鼠(八)第2章 天河(二)第3章 國殤(一)第1章 秋聲(四)第3章 早寒(一)第5章 雙城(五)第1章 笳鼓(八)第5章 紫袍(四)第3章 國殤(六)第1章 秋聲(七)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紫袍(一)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霜降(五)第1章 羽衣(五)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天威(五)第3章 陽關(八)第2章 天河(七)第3章 霜刃(七)第1章 羽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