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壯士(一)

“好啊——!”見到王洵陣斬敵將,安西軍上下齊聲喝彩。特別是心中自覺有愧的薛景仙,奮力揮舞着橫刀,叫聲比周圍任何人都響亮。

對面的大食人中間,則發出了一陣刺耳的詛咒聲。緊跟着,三名身披重甲的將領策馬而出,揮舞着彎刀,直撲正在戰場中向自家兄弟拱手的王洵。

“小心身後!”“不要臉,輸不起麼?”發現敵軍趁機偷襲,安西將士立刻大聲示警。聽到袍澤們的提醒,王洵一把抄起鏈子錘和敵將的彎刀,迅速轉身,質問的話脫口而出。“就這點兒出息啊!單挑可也是你們提出來的!”

大食人聽不懂王洵的質問。即便聽懂了,也裝着充耳不聞。繼續催動坐騎,恨不得立刻將王洵砍成碎片。

此刻王洵的坐騎不在身邊,如果轉身退走的話,肯定會被策馬而來的敵將從背後剁成肉醬。只好把心一橫,左右手各持一件兵器,擺出了迎戰的姿勢。本臨死前也要多拉一個墊背者的想法,硬扛到底。

眼看着敵將已經靠近他二十步之內,耳畔忽聽一聲弓弦響。當先一人脖頸上突然插了跟鵰翎,應聲落馬。緊跟着,第二聲弓弦響起,左側敵將亦被射翻在地。衝過來的第三名敵將見到已經沒便宜可撿,迅速撥偏坐騎,向戰場兩側遠遁。衝上前替王洵抱打不平的宇文至豈肯放過他,從箭饢中掏出第三支破甲錐,穩穩地搭在弓臂上,彎弓如滿月。“嘣!”第支鵰翎破空,從背面射中敵將脖頸,將其直接推離了馬鞍。

電光石火間,王洵面前已經沒了敵人。趙懷旭和李元欽兩個此刻也策馬衝到了近前,一左一右,將其牢牢護住,“大帥有令,命你速歸本陣!”

“稍等我一下!替宇文小子收拾了戰果就回!”在生死兩界迅速打了個轉的王洵怒不可遏,對敵將的最後一絲尊敬也從心中消失殆盡。舉起搶來的彎刀,收起刀落,“噗,噗,噗,噗!”在附近的三具屍體上各補一刀,然後將死者的頭盔踢開,用手抓住四顆頭顱的髮梢,倒拖着向自家軍陣走回。

見到自家將領接連戰死,對面的大食人愈發惱羞成怒。十幾名身穿黑衣的武士同時出馬,試圖憑藉人數的優勢將頭顱搶回。安西軍這邊,也不肯再吃第二次虧。封常清一聲令下,十幾名悍將策馬迎上,與李元欽、趙懷旭、宇文至三人一起,堵住大食武士激戰。

有這麼多人看顧自己的後路,王洵豈會再擔心。邁開大步,一溜小跑來到封常清馬前,將手中的四顆血淋淋的人頭向地面上一擲,同時大聲喊道,“末將王洵,幸不辱命!”

“胡鬧。還不給我退下!莫非還等着老夫給你記功不成!”封常清狠狠瞪了他一眼,低聲呵斥。

武將單挑,在漢代以前的中原就已經是一種過時的戰術。如果剛纔不是顧忌到己方軍心,封常清根本不想理睬大食人的挑釁。對方的意圖明顯在於藉機炫耀武力,以鼓舞其麾下兵卒士氣。好在王洵這愣頭青最後打贏了,否則,安西軍未正式開戰之前先折一將,氣勢上就已經輸給了對方。

此刻王洵也有點兒後怕,嘿嘿乾笑了幾聲,拎着兩把兵器跑向自己的原來的位置。見了薛景仙的面兒,將新繳獲的彎刀向對方手裡一遞,“給。大食人的人品不咋地,打製兵器的手藝還不賴。正經八本的天竺鋼,比我那把橫刀強!”

刀的長度足有六尺,側寬五寸。對於薛景仙這種身板來說,實在有些過於笨重。但是,他還是伸出雙手,將王洵的禮物接了過來。然後緊緊抱在胸前,一邊感受着刀身的份量,一邊笑着說道,“有勞兄弟了。下次切不可再這樣冒險!”

“誰想到大食人這麼不要臉!”王洵搖搖頭,翻身上馬。“打得怎麼樣了?真無恥,他們又在加人!”

“插標賣首而已!”到底是書生,薛景仙說話比王洵文雅得多。撇了撇嘴,不屑地點評。就在王洵回陣,繳令,送刀,這段時間,疆場上的混戰已經又分出了勝負。遠道而來的大食人接連被打下馬四、五個,而安西軍這邊卻只有一名將領受了很輕的傷,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對方主帥的心裡卻好像根本沒有“公平”這一概念。見到自家將領接連吃虧,索性吹響號角,又調了數百好手同時出陣。非要在安西軍身上討到個彩頭不可。

封常清再也沒耐性跟對方耗下去了。擡頭看看天空的太陽,估算了一下敵軍從列陣起到現在的時間。笑了笑,伸手將一面淡紅色旗幟舉了起來。

“前軍出擊!”周圍的親兵扯開嗓子大喊,瞬間將號令傳到了所有人的耳朵。

“大帥有令,前軍出擊!”帥旗下,數百名將士齊聲重複,緊跟着,激越的戰鼓聲轟然炸響。“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雷鳴般的鼓聲中,安西軍前鋒就像一條被激怒了的獅子,咆哮着張開了尖利的牙齒。

統帶前軍是宿將李嗣業,聞聽號令,立刻揮師向前。最前排爲七百多名盾牌手,每個人都舉着一把足以將整個身體遮蓋起來的巨盾。盾牌表面,包了一層精鋼。被盾牌的主人精心打磨,明晃晃的幾乎可以照見對面的人影。

走在盾牌手之後,則是兩千多弓箭兵。分成前、中、後三排,每排相距十餘步,一邊走,一邊在領軍郎將的指揮下,慢吞吞地調整着弓弦。跟在弓箭兵身後,則是兩隊長槊手和一隊陌刀手。規模各有八百餘人,單獨結成了三個錐形陣列。

李嗣業本人就站在陌刀隊前方正中央位置,頭戴一頂鑌鐵盔,盔沿微微上翹,形成一個優雅的圓翼。圓翼之下,是一個黑漆漆的面甲,上面用簪花工藝敲打出一張金剛臉,怒目圓睜,紅脣翻卷,看上去極其威武。面甲之下的脖頸,則被一層鏈子甲和一層皮甲牢牢護住,與下方的胸甲渾然一體,中間找不到半點兒過度的痕跡。而整個胸甲則又由幾片不同的甲葉組成,如荷花瓣般彼此扣在一起。既能爲鎧甲的主人提供可靠的防護,又盡最大可能保證了鎧甲下身體的靈活性。胸甲正中,則爲一面亮閃閃的護心鏡,遮住整個小腹。連在護心鏡下的,是幾片犀牛皮戰裙,遮蓋起護腿甲、護脛,和包鐵戰靴的上邊緣。

跟在李嗣業身後的陌刀手們,幾乎與他做相同打扮,皆是全身重甲。將領與普通士卒的唯一區別在於盔纓的顏色。李嗣業的盔纓在陽光下呈華貴的深紫,統帶不同兵種的核心將領盔纓發藍,直接控制一團士卒的校尉則頭頂深紅色盔纓。旅帥們的盔纓爲綠,隊正們的盔纓爲灰,夥長和普通士卒站在一起,混同爲一片耀眼的潔白。只有敵軍的血液,才能給他們染上顏色。

如此厚重鎧甲,與手中精鋼打造的長柄陌刀加在一起,至少有六十斤分量。整個陌刀陣卻能緊跟前軍的節奏,寸步不落。只見他們踩着鼓點,不緊不慢地向敵軍迫近,每向前數步,鎧甲上的光芒便又明亮一分。刀刃處反射出來的日光亦更爲耀眼。

說來也怪,見到**揮師衝陣。對面的大食人反而又吹響了收兵的號角,“嘟嘟嘟嘟,嘟嘟嘟嘟.......”角聲中充滿委屈與不甘。在將所有活着的武士撤回本陣的同時,然後立刻開弓放箭,搶在**靠近之前,將自家軍陣百步之內範圍,硬生生射了一地雞毛。

“大食到底要幹什麼?”薛景仙此刻心裡對敵軍已經沒有了半分畏懼,一邊目送着自家前軍大步壓向戰場中央,一邊小聲向王洵請教。

“我哪裡知道!”王洵也是滿頭霧水,“先是無聊的要求單挑。單挑佔不到便宜,就直接羣毆。羣毆撈不到好處,就想混戰。等兩軍真的該接戰了,他奶奶的,又縮了回去!”

“估計雙方對規矩的理解不一樣吧!”薛景仙皺着眉頭嘀咕了一句。心中總覺得能把鎧甲兵器打造到如此精良地步的大食人,應該不像王洵描述的那樣齷齪一般。然而對方此刻的表現,又令他着實找不到爲之辯解的詞彙。

由於前軍盡數爲步卒,所以推進的速度並不快。戰場中廝殺的大食武士有充足的時間撤回本陣,而在混戰中逞足了威風的李元欽、趙懷旭和宇文至等人,則不緊不慢地割下地上屍體的頭顱,彼此招呼着,讓開李嗣業所部前鋒的攻擊路線,繞向本軍的兩翼。

“等會兒咱們也要衝鋒麼?”又看了片刻,滿頭霧水的薛景仙終於想起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湊到王洵耳邊,略帶點兒慚愧地追問。

“你不想衝?”王洵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低聲發問,“這種機會可是不多。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兒了!”

“那我一會兒跟在你身邊!”薛景仙揮了會手中刀,大聲點頭。“傻子才蹲在後邊看熱鬧呢!”

敵軍人數衆多,裝備精良,看上去還訓練有素。可怎麼看,薛景仙都不相信自己一方會打輸。比起安西軍來,大食人身上缺少一種東西。到底是什麼,薛景仙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是,他卻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不趁機砍下幾顆大食人的腦袋來換取功勳,這輩子肯定都會追悔莫及。

男兒何不帶吳鉤!此番安西之行,值!

第3章 壯士(一)第1章 笳鼓(八)第4章 樓蘭(三)第6章 大唐(九)第5章 紫袍(九)第6章 大唐(一)第5章 異域(六)第3章 霜刃(五)第6章 大唐(二)第2章 天威(一)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破軍(五)第5章 不周山(二)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異域(七)第6章 大唐(九)第5章 紫袍(一)第3章 國殤(五)第2章 礪鋒(五)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社鼠(七)第3章 陽關(五)第1章 笳鼓(六)第2章 霓裳(三)第1章 秋聲(三)第3章 國殤(二)第1章 秋聲(二)第3章 國殤(六)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初雪(六)第4章 霜降(一)第4章 光陰(一)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紫袍(八)第2章 殘醉(一)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社鼠(六)第6章 大唐(八)第6章 大唐(八)第6章 大唐(十)第6章 雪夜(五)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春曉(四)第1章 笳鼓(一)第4章 英魂(一)第2章 礪鋒(一)第1章 笳鼓(二)第1章 笳鼓(四)第4章 破軍(三)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正氣(二)第1章 笳鼓(四)第4章 霜降(五)第5章 異域(六)第3章 壯士(三)第6章 驚蟄(五)第4章 社鼠(二)第4章 社鼠(四)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4章 英魂(八)第2章 礪鋒(四)第3章 霜刃(六)第1章 笳鼓(八)第3章 陽關(七)第6章 驚蟄(八)第5章 不周山(九)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社鼠(一)第2章 霓裳(七)第2章 天河(五)第2章 初雪(六)第6章 雪夜(三)第3章 國殤(七)第2章 天威(六)第5章 不周山(二)第1章 白虹(三)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社鼠(二)第2章 初雪(五)第3章 國殤(六)第2章 霓裳(二)第2章 礪鋒(三)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初雪(七)第1章 白虹(一)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春曉(三)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白虹(二)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社鼠(四)第5章 紫袍(八)第6章 驚蟄(九)
第3章 壯士(一)第1章 笳鼓(八)第4章 樓蘭(三)第6章 大唐(九)第5章 紫袍(九)第6章 大唐(一)第5章 異域(六)第3章 霜刃(五)第6章 大唐(二)第2章 天威(一)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破軍(五)第5章 不周山(二)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異域(七)第6章 大唐(九)第5章 紫袍(一)第3章 國殤(五)第2章 礪鋒(五)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社鼠(七)第3章 陽關(五)第1章 笳鼓(六)第2章 霓裳(三)第1章 秋聲(三)第3章 國殤(二)第1章 秋聲(二)第3章 國殤(六)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初雪(六)第4章 霜降(一)第4章 光陰(一)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紫袍(八)第2章 殘醉(一)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社鼠(六)第6章 大唐(八)第6章 大唐(八)第6章 大唐(十)第6章 雪夜(五)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春曉(四)第1章 笳鼓(一)第4章 英魂(一)第2章 礪鋒(一)第1章 笳鼓(二)第1章 笳鼓(四)第4章 破軍(三)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正氣(二)第1章 笳鼓(四)第4章 霜降(五)第5章 異域(六)第3章 壯士(三)第6章 驚蟄(五)第4章 社鼠(二)第4章 社鼠(四)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4章 英魂(八)第2章 礪鋒(四)第3章 霜刃(六)第1章 笳鼓(八)第3章 陽關(七)第6章 驚蟄(八)第5章 不周山(九)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社鼠(一)第2章 霓裳(七)第2章 天河(五)第2章 初雪(六)第6章 雪夜(三)第3章 國殤(七)第2章 天威(六)第5章 不周山(二)第1章 白虹(三)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社鼠(二)第2章 初雪(五)第3章 國殤(六)第2章 霓裳(二)第2章 礪鋒(三)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初雪(七)第1章 白虹(一)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春曉(三)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白虹(二)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社鼠(四)第5章 紫袍(八)第6章 驚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