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唐(八)

再完美的僞裝,也會被有心人看出破綻只是眼下的長安城中,像橫肉捕頭這樣的有心人沒幾個,像孫仁宇這樣的聰明人卻非常多從郭子儀的使者平平安安被送下城頭那一刻起,大夥心裡就都清楚,李歸仁和張通儒兩個,已經打算放棄長安了誰也不想於此刻再多事兒,不想因爲一時較真兒,而給自己和背後的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穿長街,過窄巷,轉眼間將糧庫甩在了身後一擡頭,西城門已經近在咫尺賈昌向身後擺了擺手,迅跳下坐騎,將白天從張通儒手中騙到令箭高高地舉了起來,走在了隊伍最前方宋武則帶領一衆弟兄,拋棄戰馬,手持橫刀,氣勢洶洶地緊隨其後一行人趾高氣揚地靠近了城門口,留下百餘名弟兄原地待命,另外一半兒則在守軍驚詫的目光中,沿着城門兩側的馬道,小跑着闖上了敵樓

今晚當值的主將是張通儒的一個遠方侄兒,名字叫張寶玉,人品和本領都不入流,唯一的長處就是對自家叔叔惟命是從,所以才被張通儒指派在最關鍵位置,以便監督、牽制其他將領,確保城門萬無一失而被監督的四名都尉當然不甘心每天被一個廢物呼來喝去,閒暇時便經常聚集在一起喝酒發牢騷一來二去,就跟賈昌熟悉了,平素沒少從賈家撈好處

幾名都尉吃人嘴短,見到來人是賈昌,又見到他手中高舉的令箭,當然說不出什麼硬氣話當值守將張寶貴此刻正躲在敵樓二層的小格子間裡酣睡,聽到外邊嘈雜的腳步聲,懶洋洋地翻了個身,皺着眉頭喝道:“什麼人在外邊?大半夜得瞎折騰個逑還讓不讓大夥睡覺了”

“是賈侯爺,拿着通守大人的令箭,說是來巡視城防”站在門口打瞌睡的親兵隊正側過頭來,以極小的聲音稟報

“他?叔父手下沒人用了?拿個矬子當大將?甭搭理他,讓他自己折騰去”張寶玉想都懶得多想,隨口給出了一道指示

“是”親兵隊正也正睏乏得緊,答應一聲,抱着橫刀繼續睡覺距離敵樓最近一名王姓都尉聽到二人的對話,非常歉意衝賈昌攤了攤手,做出了一幅愛莫能助地表情

“沒事兒,我只是走個過場而已反正這長安城早晚都要交出去,沒必要太認真”賈昌巴不得張寶玉不搭理自己,笑呵呵地說道旋即,慢吞吞走向城牆邊,拔下只火把向下照了照,又緩緩將火把插了回去

穿着都尉服色的宋武見樣學樣,也慢條斯理地走到城門另外一側,拔下了另外一支火把,向城外搖晃,一下,兩下,三下,稍作停頓,又是一下,兩下,三下多停了片刻,再將火把舉起來,繼續來回搖動,一下,兩下,三下……

“這位弟兄,你幹什麼呢”陪在賈昌身邊的那名王姓都尉猛然心生警覺,手按刀柄,快衝向宋武才走了幾步,絆甲絲絛卻被賈昌死死扯住後者一邊扯,一邊大聲道:“他性子謹慎,估計是怕剛纔沒看清楚唄你跟他較什麼真兒,反正此城早晚都要交出去”

“他…….”王姓都尉一愣,回過頭,愕然看向賈昌正對上賈昌那充滿善意的眼睛

“兄弟,你自己想想,大燕國還有指望麼?”賈昌的另外一隻手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將令箭換成了短匕,綠油油地閃着冷光

“你……”王姓都尉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想要向周圍示警,又怕被賈昌用毒匕首刺中,雙方同歸於盡正猶豫間,只聽“嗯——”“嗯——”幾聲悶哼,不遠處,另外三名都尉,已經被賈昌帶來的人,捂住嘴巴用橫刀抹斷了喉嚨

“發信號,奪城”賈昌當機立斷,大聲命令宋武、儲獨眼等人立即動手,揮刀便剁敵樓附近的叛軍猝不及防,登時被砍翻了大半兒剩下一半兒拔出刀來亂哄哄擠成了一團,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嗚嗚——嗚嗚——嗚嗚——”城牆下傳來一聲低沉的號角,隨即,無數根鐵鉤子被人用弩弓拋上了城頭而賈昌帶來的一衆弟兄,則紛紛靠向城垛口,將鐵鉤子和繩索護住,接應底下的安西軍向上攀爬

“怎麼了,怎麼了”到了此刻,敵樓二層裡睡懶覺的張寶玉才被徹底驚醒,披着衣服向外邊追問

“沒事兒,您老接茬睡覺這有我呢”王姓都尉突然下定了決心,仰着脖頸衝敵樓中主將喊道然後伸手撥開賈昌的毒匕,將胳膊高舉起來,衝着周圍亂做一團的自家弟兄高喊:“都不要亂動,老子把城門獻給大唐了不想跟着李歸仁一道去死的,放下兵器,跟老子去放吊橋”

“放下兵器,去放吊橋拿下長安之後,賈家樓的鬥雞和女人,大夥隨便玩”賈昌毫不客氣地接過王姓都尉的話茬,大聲補充

“放下兵器,李歸仁都準備跑路了,你等還傻守着城門爲了誰?”宋武等人也一邊揮刀繼續砍殺,一邊大聲勸告

一邊是早已無法改變的結局,一邊是賈家樓帝王級的享受,傻子纔不知道該怎麼選“噹啷”,“噹啷”除了極個別反應遲鈍者,西城門附近,大多數守軍都放棄了抵抗,將手中兵器亂哄哄丟了滿地

“把吊橋放下來,把甕城的鐵閘搖開,讓安西軍的弟兄們從大門進,不用費力氣爬這麼老高的城牆”王姓都尉既然已經選擇了投誠,乾脆好人做到底大手一揮,率先衝向了懸拉吊橋的搖櫓

賈昌與宋武互相看了看,默契地命令各自麾下的弟兄讓開道路臨陣倒戈者們立刻跟在了王姓都尉的身後,一部分去放吊橋,另外一部分去拉甕城和內城之間的鐵閘

鐵閘下的城門洞子裡,十幾名驚慌失措的守軍在一名校尉的率領下,正在拼死抵抗王十三等人的進攻猛然間聽到背後鐵鏈聲響,回頭一看,對城防至關重要的閘門已經在徐徐上升知道自家再抵抗下去已經毫無意義,長嘆一聲,主動丟下了兵器

王十三也不難爲對方,立刻帶領麾下弟兄衝過去,七手八腳卸掉了外城的門閂,從內部拉動了城門“吱——呀” 已經緊鎖了半個多月的城門呻吟着打開了一條縫隙,將城外數以萬計剛剛點起的火把,暴露了出來

“城門開了,城門開了”有人大聲歡呼,緊跟着無數人齊聲響應,氣衝霄漢万俟玉薤率領虎翼營精銳,第一波衝過了城門,沿着馬道再度衝上城牆,以防局勢突然發生逆轉魏風則帶領重甲步兵在城門內側的街道上集結,列陣準備應對敵人從其他位置派來的援軍

城門之上的地段,早就徹底亂成了一鍋粥宋武帶領着先前混進城內的弟兄正試圖爭奪敵樓而今晚當值的叛軍主將張寶玉和他麾下的親兵,回過味道來後,則死死堵住敵樓入口,力保最後一個據點不失雙方隔着窄窄的石頭門洞互相攻擊,每一刻都有屍體被推進去或者拋出來其他剛剛沿着繩索攀上城頭的虎翼營精銳,則試圖套用老辦法,將綁着繩索的鐵鉤丟向敵樓二層的垛口,製造多的攻擊通道

“都別動手,都下別動手,聽賈某說句話,聽賈某說一句話”眼看着最後的釘子遲遲無法被拔掉,賈昌又主動跳了出來“寶玉,讓你的人先別急着送死,聽賈大哥一句話宋將軍,你也先別急着立功,寶玉是我的好兄弟,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一輩子都會內疚”

宋武已經在敵樓口處折損了好幾名弟兄,有勸降的機會,當然不會再堅持強攻裡邊當值武將的張寶玉本來意志就不怎麼堅定,聽到賈昌的話語裡透着親切,鼻子登時一酸,帶着哭腔罵道:“滾,不需要你來做好人剛纔要不是聽說外邊是你,我根本不會掉以輕心姓賈的,你害死我了,你可是害死我了”

“話可不能這麼說雖然今天這事兒,當哥哥做得確實不怎麼地道”賈昌笑了笑,把兵器交給貼身親信,空手走進了敵樓門口“哥哥我這就空手進去,要打要罰,隨你的便但是你可得想清楚了,就憑手下這兩個半兒人,還能堅持到幾時?不如趁着哥哥我還能做主的時候,把敵樓交給唐軍過後即便沒人給你記功,至少保住性命沒任何問題”

“我,我…..,嗚嗚……”張寶玉放聲大哭,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剛剛衝上城牆的万俟玉薤見此,立刻扯開嗓子衝裡邊喊道:“我是万俟玉薤,只要把敵樓交出來,我保證向大將軍給請功如果你日後到我手下,五品以下職位,隨便你挑這麼多雙耳朵聽着,你不必怕我欺騙你”

“宋某麾下,也正缺張兄弟這樣的大才”雖然心裡對敵樓中的守將十分瞧不起,宋武還是主動向對方示好

張寶玉聽得真切,悲聲慢慢止住他能爬到今天的地位,全靠自家叔父張通儒看顧而自家叔父放棄長安之後,說不定會在大燕國那邊受到什麼懲罰與其跟着叔父一道被貶,還不如索性投了大唐反正做哪的官兒都是做,後者看起來前途還光明些

想到這兒,他又發出了兩聲乾嚎,“嗚嗚,嗚嗚——,不是張某不肯死戰,是時勢由不得人也嗚嗚,嗚嗚……..”哭完了,丟下手中兵器,捂着臉從敵樓中走了出來

敵樓失守,宣告着長安城的西門徹底落入了安西軍掌控万俟玉薤和宋武在城頭髮出信號,王洵一邊命人迅前去告知郭子儀,請他帶領大軍前來奪城一邊組織人馬,有條不紊向城內推進

郭子儀正在挑燈夜讀,聽到安西軍來人的彙報,將手中的《後漢》放下,非常從容地吩咐:“回去告知王明允,儘管繼續往裡打老夫這就派人前去接應”然後,笑呵呵命令親兵們擂鼓聚將,準備佈置全殲叛軍事宜慢慢吞吞,彷彿今夜發生的一切都是與王洵事先約定好了一般,根本不見絲毫慌亂

陪伴郭子儀夜讀的少將軍郭晞卻沒父親那麼好的涵養,不待安西軍的送信人走遠,立刻豎起眉頭,大聲抱怨道:“這廝,居然沒把您的命令放在眼裡,說好給叛軍三日考慮時間的,這纔是第二日…….”

郭子儀笑了笑,迅出言打斷,“老夫只是說給李歸仁三天時間考慮是否放棄長安,可是沒保證三天之內決不攻城”

“父帥……?” 郭晞滿臉錯愕地望着自家父親,不知該說什麼好自打數日前得到安西軍的協助,大敗李歸仁之後自己的父親郭子儀就好像欠了王洵天大人情般,非但對此人平素種種無禮舉動百般忍讓,還處處給他製造立功揚名機會

“現在的大唐,不比當年的大唐”趁着衆將到達還有一段時間,郭子儀一邊拔腿往中軍帳走,一邊低聲教導自家兒子,“當年的大唐,只要你認真做事,就不會被埋沒,就不會招惹禍端如今的大唐,想要在朝中有一席之地,不但要會做事,要學會做人”

“父帥放心,這話孩兒早就記住了!”不明白父親爲何突然把話題扯遠,郭晞很不服氣地迴應

“做人方面,最重要的是學會使心,而不是使力”郭子儀壓根兒不理睬兒子的不滿,像個尋常老人一般,繼續囉囉嗦嗦,“朝廷中有些事情,你認爲該正確的,不一定要親自去做有些事情,你認爲不正確,也未必要親自去硬頂多給別人些機會,也就是給自己機會爲父這輩子,不求做什麼正臣,直臣,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點分內之事就夠了今後,也不希望你們兄弟做什麼千古正臣,用性命傳什麼佳話這長安城裡,日後還不知道要有多少事情會發生哪天爲父不在了,你只要記得爲父今天的話,咱們郭家,就福運不絕唉——,至於,唉”

說着話,他嘆了口氣,輕輕搖頭眉宇之間,依稀竟露出了幾分絕望盛唐煙雲

第1章 笳鼓(八)第5章 異域(四)第4章 霜降(六)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八)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異域(五)第4章 光陰(四)第1章 笳鼓(五)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樓蘭(五)第1章 笳鼓(九)第5章 不周山(三)第2章 天河(三)第4章 英魂(九)第6章 驚蟄(八)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初雪(二)第6章 雪夜(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陽關(六)第4章 破軍(二)第3章 壯士(五)第2章 礪鋒(六)第5章 不周山(三)第4章 破軍(三)第5章 不周山(四)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社鼠(五)第4章 霜降(一)第2章 天河(二)第4章 英魂(八)第3章 陽關(三)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不周山(七)第5章 雙城(六)第3章 陽關(七)第5章 不周山(八)第5章 紫袍(十)第5章 雙城(二)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白虹(一)第3章 陽關(七)第1章 羽衣(六)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霓裳(四)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早寒(三)第5章 春曉(四)第6章 大唐(二)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天河(三)第3章 國殤(一)第3章 國殤(三)第5章 不周山(一)第2章 天河(一)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驚蟄(四)第3章 陽關(七)第4章 英魂(四)第4章 霜降(五)第1章 長生殿(一)第2章 礪鋒(二)第3章 霜刃(一)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天河(七)第4章 社鼠(七)第3章 國殤(七)第5章 春曉(三)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礪鋒(六)第5章 春曉(三)第4章 社鼠(一)第4章 霜降(三)第3章 國殤(八)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不周山(三)第3章 正氣(四)第2章 霓裳(二)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破軍(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霓裳(四)第2章 初雪(五)第1章 笳鼓(八)第1章 羽衣(三)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紫袍(一)第6章 大唐(七)第1章 白虹(三)第5章 雙城(四)第1章 羽衣(七)第6章 雪夜(四)第5章 紫袍(四)第3章 陽關(八)
第1章 笳鼓(八)第5章 異域(四)第4章 霜降(六)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八)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異域(五)第4章 光陰(四)第1章 笳鼓(五)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樓蘭(五)第1章 笳鼓(九)第5章 不周山(三)第2章 天河(三)第4章 英魂(九)第6章 驚蟄(八)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初雪(二)第6章 雪夜(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陽關(六)第4章 破軍(二)第3章 壯士(五)第2章 礪鋒(六)第5章 不周山(三)第4章 破軍(三)第5章 不周山(四)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社鼠(五)第4章 霜降(一)第2章 天河(二)第4章 英魂(八)第3章 陽關(三)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不周山(七)第5章 雙城(六)第3章 陽關(七)第5章 不周山(八)第5章 紫袍(十)第5章 雙城(二)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白虹(一)第3章 陽關(七)第1章 羽衣(六)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霓裳(四)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早寒(三)第5章 春曉(四)第6章 大唐(二)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天河(三)第3章 國殤(一)第3章 國殤(三)第5章 不周山(一)第2章 天河(一)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驚蟄(四)第3章 陽關(七)第4章 英魂(四)第4章 霜降(五)第1章 長生殿(一)第2章 礪鋒(二)第3章 霜刃(一)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天河(七)第4章 社鼠(七)第3章 國殤(七)第5章 春曉(三)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礪鋒(六)第5章 春曉(三)第4章 社鼠(一)第4章 霜降(三)第3章 國殤(八)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不周山(三)第3章 正氣(四)第2章 霓裳(二)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破軍(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霓裳(四)第2章 初雪(五)第1章 笳鼓(八)第1章 羽衣(三)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紫袍(一)第6章 大唐(七)第1章 白虹(三)第5章 雙城(四)第1章 羽衣(七)第6章 雪夜(四)第5章 紫袍(四)第3章 陽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