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周山(七)

雖然有孫仁宇等長安、萬年兩縣的差役賣力維持,城內的治安也沒比城外好多少。剛離開城門範圍不到百十步遠,王洵就目睹了兩起搶劫案件。肇事者仗着人多勢衆,根本不把前來干涉的衙役放在眼裡。一旦發現後者實力不如自己,旋即拔刀相向。待有大隊衙役趕來支援,則一鬨而散,讓對方根本追無可追。

王洵、方子陵等人騎的都是萬里挑一的大宛良駒,太平時節,隨便拉一匹出來,在長安城中都能賣到百吊之上。而公孫大娘等一干女子所乘坐的車輛,雖然沒資格用什麼銀裝、金裝,也是極盡奢華之能事,裡裡外外透出股子富貴氣。這樣的一支隊伍,不可能不受到暴徒的窺探。轉眼間,便有幾十名無賴大呼小叫地圍了過來。

在此危急關頭,王洵可是不敢手下留情。雙腿一磕坐騎,率先朝肇事者衝了過去。万俟玉薤和王十三帶領其他侍衛緊緊跟上,兩個來回,便將圍攏過來的無賴們砍得潰不成軍。

丟下一地屍體繼續前行,才走過半個坊子,前面的路就又被更大的一夥無賴給堵住了。爲首的暴徒居然擎着一把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角弓,衝着王洵的胸口比比劃劃。万俟玉薤見狀,趕緊策馬擋在了自家主將身前。王十三則從鞍子後解下水袋,當做暗器奮力丟了出去。持弩的無賴畢竟沒有上過戰場,殺人的經驗遠遜於王洵等人。見一個黑影從半空中直奔自家面門而來,本能地就將角弓向上擡了一下。就在這一瞬間,方子陵的刀光已至,噗地一聲,將弩弓及其主人的兩隻胳膊都掃到了半空中。

“投降者免死!”衆侍衛們相互之間的配合幾乎成了本能,吶喊着衝將過去,在攔路者當中砍出一條血淋淋的通道。

被橫刀砍中的無賴慘叫着倒地,僥倖沒被砍中的無賴們四散逃開。卻不肯去得太遠,躲在巷子深處,用仇恨且貪婪的目光看着王洵等人,準備醞釀下一場偷襲。

再這麼走下去,恐怕下一次就要面對拒馬和連環弩了。王洵也算身經百戰,卻沒有一次,像今天這般進退兩難。正一籌莫展之際,身背後突然傳來了襄郡夫人那熟悉的聲音:“外子說,邊令誠大人今早躲進了京兆尹衙門。如果您急着找他,不妨從別處繞一繞。這條路連着東西兩市,平素像金山銀海一般,自然招賊惦記!”

“你......”王洵的第一反應不是建議的好壞,而是對方的行徑,“你們怎麼還沒走?!”

“路上太亂了,如果沒有人照顧,我們一家根本走不遠?大將軍,咱們都是實在親戚,您就好人做到底,讓我們跟在您身後吧!”襄郡夫人立刻紅了眼睛,嬌滴滴的哭訴。聲音婉轉嫵媚,比洞房花燭夜的新娘子還酥麻三分。

“大將軍對屬下有救命之恩,屬下無以爲報,寧願鞍前馬後伺候您老!”襄郡夫人的丈夫臉皮厚度絲毫不遜於其妻,從馬車上跳下來,對着王洵,納頭便拜。

“請大將軍發發慈悲!”襄郡夫人的兩個女兒雖然不齒於父母的行爲,爲了一家大小的安危,也強忍羞愧,從馬車上跳下來,衝着王洵款款施禮。

“大將軍,反正隊伍中也不愁多這幾個人。”還沒等王洵拒絕,万俟玉薤已經悄悄地撥轉坐騎,擋在襄郡夫人一家身後,同時晃了晃刀鋒,向其他人打了個準備殺人滅口的手勢。

“也好!”王洵瞬間意識到自己的疏忽,衝着万俟玉薤輕輕搖了搖頭,然後又輕輕點頭。眼前這對夫妻都不是什麼好鳥,先前在城外時放他們離開,還不怕他們泄露自己的身份。如果在此刻拒絕了他們的同行請求,恐怕一轉眼,這對狗男女就要到邊令誠面前告密去了。

襄郡夫人和她的長鬍子丈夫不知道自己一家剛剛在鬼門關前打了個轉,聽王洵的話語裡有鬆動之意思,立刻興奮地表態,“多謝大將軍收留,多謝大將軍收留。賤妾別的本事沒有,就是對城中的家長裡短比較熟悉。”

“屬下一直在楊相身邊供職,對這幾年朝中的人事變遷記得很清楚。大將軍如果用得到,屬下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你先說說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走吧!”王洵皺了皺眉,低聲打斷,“本官不急着去見邊令誠,要先去崇仁坊。”

“崇仁坊?!”長鬍子官員楞了楞,旋即開始大拍王洵馬屁,“是去安頓家人麼?將軍至仁至孝,實乃天下........啊,你鬆手!”

“就你囉嗦!”襄郡夫人狠狠扭了丈夫一把,打斷了他的連篇廢話。“大將軍別怪他。他這個人平素囉嗦慣了,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您要去崇仁坊的話,最好從城南繞一下。躲開東西兩市和皇宮......”

長鬍子官員不甘被自家妻子比下去,忍痛大聲補充,“對,對,對!從城南繞,城南窮,除了曲江池一帶.....”

因爲皇宮位於長安城中央偏北位置。所以京師的格局,向來是以北爲尊。北城住的非富即貴,越靠近皇宮附近,宅子主人的地位越顯赫。而南城,則多爲底層小吏和普通百姓的居所。地段距離皇宮越遠,越爲破爛卑微。只有城東南角的曲江池是個例外,那裡爲權貴們的別墅所在,尋常百姓甭說購買,能湊上前看幾眼都是一種奢侈。

王洵對長安城的情況原本就比較熟悉,經襄郡夫人及其丈夫兩個一提醒,立刻明白了其中道理。毫不猶豫地撥轉坐騎,帶隊扎向城南。襄郡夫人的丈夫則自告奮勇,騎了匹挽馬,緊隨王洵身後。一邊跑,一邊氣喘吁吁地提出自己的尋路建議。

還甭說,襄郡夫人的丈夫官做得不怎麼樣,爲人也差勁至極,指路的本事卻是一等一。帶着大夥兜兜轉轉繞了個半大不小的圈子,就順利繞到了長安城的東北側。途中雖然也遇到了幾撥無賴在趁火打劫,規模卻比先前遇到的那兩撥小得多,膽氣也沒先前那兩撥盛。聽見馬蹄聲,探頭探腦地出來看了看,見到王洵等人手中血跡未乾的橫刀,立刻又把腦袋縮進路邊的巷子裡去,再也不敢出來了。

繞過東市、隆慶坊,掉頭再往西扎。在宜仁坊與安興坊之間殺散了另外一夥試圖趁火打劫的無賴,大隊人馬再向南轉,便來到了崇仁坊外。隔着老遠,王洵就看見一夥歹徒正大呼小叫地朝坊門裡邊衝,而坊子裡邊,則有另外一夥人苦苦支撐。雙方膠着在坊門口,誰也不肯後退,鮮血順着木製門框溪流般往下淌。

“飛龍禁衛辦事,要命的給我閃開!”情急之下,王洵再度祭起了邊令誠的招牌。揮舞着橫刀,從背後衝入了戰團。万俟玉薤與王十三帶領一衆侍衛迅速跟上,左劈右砍,下手絲毫不肯留情。

比起今天遇到的所有對手,攻打崇仁坊的這幫傢伙無疑都強悍了許多。從某種程度而言,他們甚至如同士兵一般訓練有素。在經歷了最初的慌亂之後,立刻放棄對崇仁坊的衝擊。轉過頭,衝着馬隊發起了反攻。

一杆長槊擦着王洵的大腿根兒掠過,將他搶來的飛龍禁衛戰袍,挑出條暗紅色的口子。他咬緊牙關擰身橫掃,刀鋒潑起一團血霧氣。兩點寒光就在血霧之後透出來,直奔他的小腹。“是雁翅鏜!”他意識到危險,舉刀撥擋,然後又是一刀劈下,“龍武軍應付檢閱的東西,中看不中用!”

雁翅鏜被撥歪,持鏜者踉蹌着退後。万俟玉薤從側面殺上來,砍掉此人的腦袋。王十三衝到了王洵的左側,用馬頭撞翻兩個試圖偷襲自家主將的暴徒。揮刀又砍翻了另外一個。緊跟着,他的臉上一熱,被鮮血模糊了視線。影影綽綽,看到一名自家弟兄被幾根長槊挑上了半空,手腳四下揮舞。

“列陣,列陣!”方子陵在隊伍最後大叫。卻得不到絲毫響應,街道寬度有限,根本容不得騎兵陣列展開。而對手的人數又太多,幾乎堵死了每個空隙。他吶喊着抽出伏波弩,瞄都不瞄就射翻了一個。然後跳下坐騎,揮刀猛掃。

敵人蜂擁而來,將他的身影吞沒。然後又紛紛退開,丟下無數抽搐着的屍體。方子陵筋疲力盡,踉蹌欲倒。腋下卻傳來一股溫柔的力量,將他的身體牢牢地固定,固定得筆直,筆直。

“你......”猛然回頭,他看見公孫大娘堅毅的臉。眼角處已經無法掩飾歲月的痕跡,目光卻依舊絢麗如波。“小心!又過來了!”公孫大娘笑了笑,揮舞雙劍,向先前一樣護住方子陵的脊背。“你也小心!”方子陵狠狠地點了下頭,消失的力量瞬間全部返回體內,整個人猶如下山猛虎。

殺穿一道攔阻,兩名兄弟的背影在他眼前出現。坐騎已經倒地,替主人隔開了大部分敵手。四個人在戰馬屍體後重新組成小陣,彼此掩護着,徒步向王洵靠攏。刀鋒、槊鋒、冷箭、流矢,即便當年在俱戰提城中,情況也沒像今日這般兇險。

敵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士氣也非常高,缺乏的只是經驗而已。爲了趕過去跟主將匯合,方子陵身上至少又添了兩處刀傷,一處槊傷。好在都不致命,短時間內影響不了戰鬥力。

王洵此刻也戰得非常辛苦,全憑着個人武藝精熟,才勉強沒被敵手從坐騎上挑下來。發覺形勢不對,他迅速改變戰術,砍倒兩個距離自己最近的攔路者,撥轉坐騎,就往戰團之外闖。

“一個都別放走!”人羣中,有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傢伙,扯着公鴨嗓子命令。王洵迅速將頭轉過去,同時彎腰搶下一杆漆槍。發號施令者的目光與他相對,都立刻從彼此的眼睛中看到了無法隱藏的驚詫。

“攔住他,他就是......”公鴨嗓子伸手衝王洵指點,準備喝破他的真實身份。卻被凌空而來的漆槍將後半截話卡在了喉嚨裡。雙手捂住脖頸,他心裡覺得好生不甘。整個人搖搖晃晃地跑了幾步,旋轉,旋轉,然後一頭栽倒在血泊當中。

“魏大人!”先前還圍着王洵等人死戰的衆“暴徒”立刻驚慌失措,哭喊着涌向倒地的屍體。趁着這個機會,王洵又磕了下馬肚子,與万俟玉薤等一起,向對手發起了最後的衝擊。

“魏大人死了!”

“他們殺了魏大人!”

“是邊令誠指使人乾的!”

“殺了他給魏大人報仇!啊!”

“暴徒”們憤怒地哭喊着,控訴着,卻再組織不起有效進攻。被王洵帶着万俟玉薤等人殺得節節後退。崇仁坊內的人也發現了外邊的變故,在一名手持雙刀的小將帶領下傾巢而出,裡應外合,將“暴徒”們砍得人仰馬翻。

攻守之勢立即倒轉,暴徒們腹背受敵,頃刻間潰如山崩。“二哥,二哥,真的是你,你可算回來了!”帶隊的雙刀將不組織人手追殺潰兵,卻直奔王洵而來,一邊跑,一邊大聲叫喊。“我就相信你一定會回來的,我真的等到你了!我真的等到你了!”

“守直?!”王洵驚愕地帶住坐騎,望着急奔而來的馬方,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我,是我!”見王洵還能認出自己,馬方高興地直蹦。“我本來想帶着你的家眷一起走,沒想到被堵在了.......”

“噹啷!”他的話被兵器落地聲打斷。馬背上的王洵空了手,呆呆地望向了崇仁坊口,胸口處的肌肉不斷抽搐。屍山血海當中,白荇芷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緩緩走了過來。每邁一步都搖搖欲倒,卻始終不肯讓自己的身體軟下去。

幾年來,白荇芷的如花容顏在王洵夢中出現了無數次,卻沒有一次,及得上此時的萬分之一。

酒徒注:鄭重聲明,女豬腳沒死,不準詛咒我。

第3章 國殤(九)第5章 異域(一)第5章 異域(四)第2章 礪鋒(七)第3章 陽關(七)第5章 異域(三)第5章 異域(四)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不周山(八)第2章 礪鋒(五)第2章 初雪(二)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霜刃(七)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天河(八)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雙城(中)第1章 秋聲(二)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霜刃(一)第3章 國殤(九)第6章 雪夜(二)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霓裳(六)第6章 驚蟄(二)第1章 白虹(三)第6章 大唐(五)第5章 紫袍(七)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英魂(一)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異域(六)第6章 雪夜(二)第2章 霓裳(六)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雪夜(二)第3章 霜刃(五)第5章 不周山(九)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國殤(八)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陽關(三)第5章 春曉(三)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國殤(一)第1章 看劍(三)第2章 霓裳(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河(七)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陽關(三)第6章 驚蟄(五)第3章 陽關(三)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霓裳(五)第3章 壯士(五)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霜刃(四)第5章 春 曉(一)第2章 礪鋒(七)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天河(八)第5章 紫袍(八)第1章 羽衣(八)第5章 不周山(三)第6章 大唐(八)第2章 天威(四)第5章 異域(六)第4章 英魂(五)第2章 天威(六)第1章 羽衣(三)第5章 紫袍(二)第1章 笳鼓(四)第3章 陽關(三)第1章 白虹(四)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樓蘭(三)第2章 礪鋒(七)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天威(五)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社鼠(八)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霜刃(三)第3章 霜刃(八)第1章 看劍(二)第2章 天威(二)第5章 雙城(五)第5章 春曉(六)第6章 雪夜(四)第6章 大唐(一)第6章 驚蟄(一)第6章 大唐(一)
第3章 國殤(九)第5章 異域(一)第5章 異域(四)第2章 礪鋒(七)第3章 陽關(七)第5章 異域(三)第5章 異域(四)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不周山(八)第2章 礪鋒(五)第2章 初雪(二)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霜刃(七)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天河(八)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雙城(中)第1章 秋聲(二)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霜刃(一)第3章 國殤(九)第6章 雪夜(二)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霓裳(六)第6章 驚蟄(二)第1章 白虹(三)第6章 大唐(五)第5章 紫袍(七)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英魂(一)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異域(六)第6章 雪夜(二)第2章 霓裳(六)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雪夜(二)第3章 霜刃(五)第5章 不周山(九)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國殤(八)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陽關(三)第5章 春曉(三)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國殤(一)第1章 看劍(三)第2章 霓裳(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河(七)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陽關(三)第6章 驚蟄(五)第3章 陽關(三)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霓裳(五)第3章 壯士(五)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霜刃(四)第5章 春 曉(一)第2章 礪鋒(七)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天河(八)第5章 紫袍(八)第1章 羽衣(八)第5章 不周山(三)第6章 大唐(八)第2章 天威(四)第5章 異域(六)第4章 英魂(五)第2章 天威(六)第1章 羽衣(三)第5章 紫袍(二)第1章 笳鼓(四)第3章 陽關(三)第1章 白虹(四)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樓蘭(三)第2章 礪鋒(七)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天威(五)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社鼠(八)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霜刃(三)第3章 霜刃(八)第1章 看劍(二)第2章 天威(二)第5章 雙城(五)第5章 春曉(六)第6章 雪夜(四)第6章 大唐(一)第6章 驚蟄(一)第6章 大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