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有商有量

回到家,文怡先是安頓了祖母,便趕回正房去服侍丈夫,怕他方纔吃酒吃多了。但回到房中,卻發現他並未在臥室歇息,反而坐在小書房裡沉思。

文怡讓人絞了一塊熱帕子來,拿着進了小書房,抹上他的額頭:“怎麼了?可是醉了?”

柳東行接過帕子敷了一把臉,吁了口氣,擡頭笑道:“沒事,我不過是陪着略喝了幾杯。我跟他們說身上有傷,不敢多喝,倒也沒幾個人敢逼我。”

文怡想到自己在內院受到的待遇,不由得有些好笑:“咱們夫妻倆是今非昔比了,長房十分給面子。”

柳東行笑笑:“世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親戚呢?這倒也不是壞事,至少,你去他們家可以不必受氣了。”頓了頓,忽然問:“今兒寧弟出來書房時,沒頭沒腦地向我賠了不是,說是請我原諒他媳婦的莽撞無禮。他不肯說個詳細,我沒聽懂,只得隨口應了,可是你們在裡頭又出了什麼事?”

文怡一想起這個就氣不打一處來,忙將文嫺的話說了出來,又道:“聽她的語氣,二叔二嬸平日怕是沒少編排你,既如此,不如兩邊都疏遠了吧,沒得自找氣受”

柳東行皺皺眉,倒是沒說什麼,只是拉過文怡的手,認真地看着她的眼睛,問:“這事兒你是怎麼想的?若我真在北疆殺了這麼多人,你……你會不會覺得我很殘暴?”

文怡詫異地看着他:“相公怎會問這種傻話?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不殺敵,敵兵就要殺你。若真的要追究誰更殘暴這種事,倒不如先怪蠻族,若不是他們南下侵襲,又怎會要打仗?”

柳東行笑了,將她的手拉到近前親了一口:“好娘子,我就知道你最知我心意。”

文怡嗔了他一眼,想了想,收了笑道:“不管是我們朝廷的軍士,還是敵軍的軍士,有這麼多人橫死在沙場上,都叫人覺得不忍。若是蠻族不再南侵就好了,他們不來,我們也不會管他們。但他們來了,我們不攔着,死的人就更多了。我雖是個信佛的,心裡明白上天有好生之德,佛家也有衆生平等之說,但我總歸還是個俗人,做不到心懷大愛,無視敵我之分,更不會爲了敵軍那數萬將士的性命,便無視我朝數萬萬子民。雖然……死得這麼慘,確實有些可憐……”

柳東行笑着摟過她的腰,緊緊抱了一下:“好娘子,有你這句話就行了。外面的人怎麼說,又與我何干?”

文怡紅着臉掙開他,瞪了他兩眼,方纔正色問:“聽你的口氣,外頭果真有人說你的閒話?”她十分氣憤:“世上怎麼就有這樣的閒人呢?他們既可憐敵軍,不如叫他們上北望城打仗去吧叫他們也吃個虧,就知道敵軍可憐不可憐了”

柳東行哈哈笑道:“那可不成,那些人雖可惡,但若真的把他們弄過去了,我朝大好疆土可就危險了”他輕輕拉着文怡的手,一根一根地捏着她的手指,道:“那些人吃不到葡萄纔會說葡萄酸,軍中上下都心知肚明,幾句閒話,不過是給我弄過嚇人的名號,也不是什麼壞事,不然我年紀輕輕的,上哪兒做官都壓不住場子,有個能唬人的名聲,等閒之輩也不敢欺我。就是你在外頭走動時,可能要聽些非議,只當沒聽到就是了。”

文怡手指被他弄得癢癢的,不知爲何,耳根越來越紅,索性抽回手,拿着熱帕子,走到離他足有半丈遠的地方坐下,目光遊移:“今兒長房請客,聽說只有外院大席上有外人,不知都是誰?”

柳東行好笑地看着她,決定暫時收斂些,便道:“倒也沒幾個人,除了二叔、寧弟,還有幾個借住侍郎府的平陽士子,便是你大表哥還有李家少爺了。”

文怡愣了愣:“大表哥?連李家表弟都去了?”

柳東行點點頭:“說是家宴,不想大擺宴席,因此請的大都是自家親戚。不過這親戚都不是一般的身份,你大表哥也在翰林院裡,與你大哥算是同僚,聽說是你大哥親自送的帖子,至於李家小哥兒,則是安弟出面,專門挑了李大統領不在家的時候,送到李家去的。倒是柳家、蔣家那邊還有幾家正經遠親,並未受邀前來,也許是覺得太遠了?”

文怡古怪的看了他一眼。若說柳蔣兩家的遠親因爲太過疏遠而未受邀,那李家豈不是更遠?嚴格說來,李家是六房的遠親,跟長房可拉不上關係。若李冬瑞不是有個做禁軍統領的父親,恐怕還沒這個體面吧?她低頭想了想,問:“你們都在一處坐着吃酒說話麼?大伯父可有跟大表哥與瑞哥兒說什麼?”

聽到她這話,柳東行笑得更深了:“這個你倒不必擔心,聶舅爺行事,越發叫人挑不出錯來了。他今兒特地備了禮物,早早送上門,在外書房裡與賢哥兒和我們一道喝茶聊天,談了半個時辰的四書五經,再請了幾位平陽士子來敘一敘舊日情誼,便有小廝來報說,翰林院有差事尋他回去做,他就告辭了,連飯也沒吃。至於李家少爺,上門後原也安安份份地,寒暄了幾句客套話,只是才乖了半盞茶的功夫,便坐不住了,幾句話撩撥得安弟跟他一塊兒跑了,說是去比射箭,直到吃飯時纔出來,吃過飯,又說早就約好了要去看李家收藏的古劍,兩人又跑了。直到我告辭,還不曾回來呢。”

文怡聽得目瞪口呆,不由得笑道:“大表哥倒罷了,他原是個心思剔透的人,但李家表弟……興許是歪打正着?”

柳東行笑笑:“誰知道呢?看他那張臉,總讓人覺得是故意的。我瞧你大伯父臉色有些勉強,似乎對安弟還有幾分氣惱,怪他不該跟着李家少爺胡鬧,只是礙着衆人的面,不好直說。二叔他們倒沒覺得什麼,只是拉着我說話,你大表哥也時不時問我在北望城的經歷。我覺得他倒還有些見識,不是那起子一味揚文抑武的書生。”

文怡道:“我與大哥哥見得不多,倒是聽過他不少傳言,族人都誇他品學兼優,爲人行事也平和,瞧着倒不象是假的。盛名之下無虛士,他既然能叫葛家看得上眼,自有他過人處。”她與葛氏接觸過幾回,對葛家的門風家教十分有信心,知道文賢與葛氏夫妻恩愛,自然也覺得文賢不壞了。

柳東行道:“他爲人確實不壞,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他比你大伯父還要明白些,你大伯父跟我們說話時,他便有幾次露出無奈的神情來。只是他既有自己的想法,卻不去勸服親長,又有何用處呢?”

“也許是爲人子女的不好直言相勸?”文怡對文賢興趣並不大,在她的記憶中,長房至少還有好幾年太平日子過呢,倒是東行話裡的另一件事引起了她的興趣,“你說大伯父跟你們說了些話,都說了什麼?”

“也沒什麼,不過是幾句怨言。”柳東行笑了笑,“你大伯父真的是受了我二叔的牽連,雖然他還在侍郎位上坐着,但上司不待見他,部裡也有不少下屬不服他,還有御史一時半會兒搬不到二叔,便把主意打到他頭上來,還將十幾年前的舊賬都翻出來了,不定什麼時候,這把火就要燒到他頭上了。他說自己在外人面前都是一派虛心受教的,只是當着自家人的面,忍不住吐一吐苦水。舊年的賬目確實是有問題,但那會兒他還不是禮部侍郎呢,只是一介小郎中,沒法不聽從上司的意思行事,偏偏他的舊上司又已死了,許多禮部舊人都離開了,無人能替他證明。本來嘛,聖上其實是知情的,因此多年來也沒追究當年的事,無奈這會子聖上病了,不好拿這種小事去煩他,而代理朝政的太子殿下又對當年的事毫不知情,因此纔會誤信他們的讒言云雲……”他擡頭朝文怡眨了眨眼,“他還叫我評評理呢,說他實在是冤枉,若有人能把實情告訴太子殿下就好了。”

文怡聽得有些糊塗:“他這話……是在暗示我們?”她只覺得詫異萬分,“他是打算讓你跟我說這件事,然後我去跟太子妃說?”她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柳東行笑道:“我瞧他也不過是稍稍試探一下罷了,若你果真把這件事告訴太子妃了,自然是意外之喜,若你不去,他也會找別的路子。他在京城爲官多年,人又不傻,不可能真的除了我二叔之外,便再無別的人脈了。我二叔從前確實頗受聖上寵信,但也不過是做到禮部尚書位上而已,能把你大伯父弄到京城來做個六部郎中,已經極限了,能做到侍郎,你大伯父一定有他自己的能耐。”

文怡抿了抿脣,將胸中怒氣壓了下去,冷淡地道:“大伯父既有能耐,我們做小輩的就不多管閒事了,免得壞了他的盤算”

“這是怎麼了?”柳東行笑着走到她身邊,拉起她的手細看她的臉色,“可是在內院席上又有別的變故?”

“也沒什麼。”文怡想了想,便把文慧泄露的消息也說了出來,“你說說,長房這是怎麼了?儘想着攀高枝兒,卻也不想想自己是什麼情形。我明白他們是急了,想要儘快找個依仗,因此但凡能用得上的路子全都用上了,可他們也要考慮別人的想法呀?黃家不愁找不到侄媳婦,何必非要上趕着去?若不是我攔着沒讓大伯祖母開口,興許她就要讓我去黃家說合了”

柳東行挑挑眉:“這確實是荒唐了些,長房那兩位小姐都是庶出的吧?你那位行六的姐姐倒是配得過,只可惜名聲太響亮了,黃家的侄兒配不起。至於我們羅大哥家,就更是高攀不起了。”

文怡嗔他一眼:“好啦,六姐姐如今也比先前收斂許多了,你就別再刻薄她啦。”

“好好好。”柳東行笑道,“咱們只說黃家那門親事好了,我敢打包票,絕對不可能成的黃參將那個侄兒,原是他哥哥的遺腹子,獨苗苗。他哥哥是在北望城爲了救他才傷重而死的,他嫂子又因難產沒了,黃參將兩口子把這個侄兒看得比自己親兒子還要重,從小兒放在身邊教養,聽說書讀得極好,已經中了秀才,武藝也不錯,年紀不過十五歲,就能拉動兩石半的強弓。軍裡幾位將軍都十分看好他。這樣的好苗子,若不是年紀太小,興許黃參將今年北征就要帶上他了。別說侍郎家的庶女,哪怕是嫡女,人家也要仔細挑選呢。”

文怡笑道:“既如此,就算大伯祖母真的要我去說合,我只推說跟黃家不熟就行了,也犯不着得罪了人。”

柳東行道:“推了也好。我看他們不光是打黃家的主意,今兒特地請了李家小哥來,恐怕也有別的意思。安弟悄悄兒跟我說,他祖母與父親有意爲他向李家大小姐提親,讓他試探一下李家的口風呢。只是安弟沒那膽子,說李家小姐太厲害了,他不敢高攀,爲此還被他父親罵了幾日。”

文怡真不知該說什麼了:“李家姐姐?這……這真是……”

柳東行笑道:“可見你大伯父是真的急了,不但四處給女兒看人家,還拉攏了一大幫年輕仕子什麼的,你大表哥在翰林院頗受看重,雖然不如你大哥那樣顯眼,人緣卻極好,也頗得上頭幾位大學士的欣賞,而李家小哥更是禁軍統領的獨生子。可惜了,時機已經晚了,他這一番盤算未必能成事。”

文怡不擔心這一點,只是問:“二叔都跟你說了什麼?可是也叫你幫他說好話?”

柳東行道:“我能替他說什麼好話?他也就是問我一些事罷了。但我纔回京城幾日,能知道什麼?實話實說,他也無可奈何。”

這話說得沒頭沒腦的,文怡聽得有些糊塗:“問的什麼事呀?”

柳東行沒有回答,反而問她:“鄰居朱家昨兒還派過人來送禮是不是?你可回過禮了?”

文怡眨眨眼:“回了呀,因祖母囑咐了,我還特地加重了兩成呢。朱太太時常過來陪祖母聊天,我也十分感激她的。”頓了頓,忽然想起:“是了,朱太太昨兒來時,曾經留下話,叫你這幾日有空便過去坐坐。”她抿嘴一笑,瞥了丈夫一眼,“說是朱大人很想見識見識少年英雄的風采呢”

柳東行眼中迅速閃過一道精光,面上卻露出淘氣的微笑,伸手捏了她的子一下:“頑皮”說罷起身往外走,“那我現在過去坐坐,晚上做鱸魚吧,昨兒那道鱸魚做得不錯。”

文怡沒料到他說走就走,忙追到門邊,見他真的往門口去了,心中訥悶,叫了丫頭傳話去廚房,便往西廂去了。

到了西廂,盧老夫人已經歇過來了,問她:“你二伯母交待的那件事……你打算怎麼做?”

第163章 將門之女第90章 明日可期第171章 一張紙條第413章 尷尬之人第375章 誰幹的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349章 好戲連場第237章 文怡的決斷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38章 秦家有兒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278章 文嫺出嫁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32章 林間傾訴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308章 所謂考驗第235章 膽戰心驚第280章 主與僕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184章 舊日禍根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207章 故地重遊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410章 事過境遷第332章 抵達恆安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191章 撞個正着第190章 最後通牒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138章 小靈通第377章 青州事變第264章 二房賀禮第207章 故地重遊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151章 謎樣少年第364章 籠中金雀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94章 大吐苦水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392章 窄路相逢第423章 拔除隱患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134章 前世今生第18章 初提置產第93章 庵堂清靜第232章 救兵上門第167章 意外來客第381章 最新傳聞第201章 防備之心第171章 一張紙條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235章 膽戰心驚第23章 新生希望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134章 前世今生第44章 苦心相勸第102章 祖孫探病(三)第396章 事後漣漪第132章 香木傳情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234章 所謂貴婿第305章 大打太極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51章 螳螂捕蟬第111章 歸海羅氏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336章 昔年今日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352章 最後警告第336章 昔年今日第415章 綠蘿小院第51章 螳螂捕蟬第120章 意外緣份(下)第210章 故人重逢(下)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276章 周而復始第405章 恆安來信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319章 撕破臉第322章 太子苦心第222章 背後是誰第185章 臘八粥第8章 兩位誥命第260章 皇宮一行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312章 走投無路第185章 臘八粥
第163章 將門之女第90章 明日可期第171章 一張紙條第413章 尷尬之人第375章 誰幹的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349章 好戲連場第237章 文怡的決斷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38章 秦家有兒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278章 文嫺出嫁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32章 林間傾訴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308章 所謂考驗第235章 膽戰心驚第280章 主與僕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184章 舊日禍根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207章 故地重遊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410章 事過境遷第332章 抵達恆安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191章 撞個正着第190章 最後通牒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138章 小靈通第377章 青州事變第264章 二房賀禮第207章 故地重遊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151章 謎樣少年第364章 籠中金雀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94章 大吐苦水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392章 窄路相逢第423章 拔除隱患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134章 前世今生第18章 初提置產第93章 庵堂清靜第232章 救兵上門第167章 意外來客第381章 最新傳聞第201章 防備之心第171章 一張紙條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235章 膽戰心驚第23章 新生希望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134章 前世今生第44章 苦心相勸第102章 祖孫探病(三)第396章 事後漣漪第132章 香木傳情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234章 所謂貴婿第305章 大打太極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51章 螳螂捕蟬第111章 歸海羅氏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336章 昔年今日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352章 最後警告第336章 昔年今日第415章 綠蘿小院第51章 螳螂捕蟬第120章 意外緣份(下)第210章 故人重逢(下)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276章 周而復始第405章 恆安來信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319章 撕破臉第322章 太子苦心第222章 背後是誰第185章 臘八粥第8章 兩位誥命第260章 皇宮一行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312章 走投無路第185章 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