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鑰匙

荀彧非常鬱悶,揮動大斧,一斧一斧的劈下,將原本不規則的木頭劈成了規規矩矩的柴火。

昨天與劉辯談了一會,心裡放下了不少負擔,這一夜,他睡得特別安穩,一覺醒來,神清氣爽,精神充沛,雖然氣海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但是身體卻已經基本復原。他也清楚,這裡面有劉辯莫大的功勞,如果不是劉辯精心的護理,他不可能恢復得這麼好。

他感激劉辯不計前仇,對他的照顧,可是他對劉辯的態度卻一點也不感激。劉辯沒有絲毫天子的尊嚴,也沒有一點禮賢下士的風度,他一直是在逼迫,一直是在交換,從他這裡一點點的榨取關於龍鳳的秘密。這讓他有一種屈辱感,總覺得自己應該慷慨赴死,現在卻不得不苟且偷生,而罪魁禍首就是劉辯。

如果不是劉辯放走了戲志才這隻畢方鳥,他又何必如此委曲求全,又何必被劉辯呼來喝去?

人生百年,不過一死。他闖下了這麼大的禍,總就該死了,又何必揹負着這沉重的負擔活下去,也許死了更輕鬆。可是,他偏偏不能這麼做,要想安心的死去,他至少要先除掉戲志才這個大患。

戲志才現在到了哪裡,他有沒有找到袁紹,奪走鳳卵?

荀彧習慣性的掐起了手指,卻沒有算,只是嘆了一口氣。他很清楚,以他現在的境界,他根本算不出來。其實,他也不用算。戲志纔要殺袁紹易如反掌,鳳卵落入他的手中也是遲早的事,區別只在於戲志才究竟能不能孵化鳳卵。

如果被儒門當作德鳥的鳳凰跟着戲志才這樣一個瘋子走,那會是什麼結果?

荀彧不敢想象。

他想盡快回到中原,可是劉辯卻一點也不想這麼做。這段時間,他的行程都非常慢,日上三竿才起,日方西斜就停,一天走不了兩個時辰,而且行進速度也非常慢。多至二三十里。少則三五里,有時候甚至幾天不挪窩。

荀彧看出來了,他一點也不在乎中原死多少人,更不在乎戲志纔會鬧出多大的風波。他很滿足於這種幕後推手的感覺。荀彧對這種感覺並不陌生。他也曾經這麼推動天下局勢的發展。

他知道。這種感覺有時候比君臨天下還容易讓人沉迷其中。

這是神俯視人間,掌控一切的感覺,非常美妙。

想起在玄冥海。劉辯站在巨龍頭頂的那一幕,荀彧心情複雜,五味雜陳。他不知道劉辯是不是神,但是他至少可以肯定,玄冥海一行,劉辯有了新的感悟,這是他沒有的感悟,就連東方朔那樣的儒門奇人也未必知道的感悟。劉辯似乎什麼也不知道,又似乎什麼都知道,這從他昨天聽到三重卦時的表情可以感覺得到。

劉辯知道的似乎比他預想的還要多。

荀彧擡起頭,看了一眼遠處河邊的劉辯,眼神複雜。

劉辯赤着腳,站在水裡,沒有拔出玄刀探入水中,只是靜靜的站着。他看着緩緩注淌的河水,意念卻已經潛入了河水之中。他可以看到每一條遊動的魚,可以看到每一根隨波盪漾的水草,甚至可以看到河底淤泥中緩緩移動的貝殼。

可是他現在根本不在乎這些,他想看到更小的東西。

他想看清水中的每一粒塵埃,他想看到魚身上的每一片魚鱗,他想看到水草上的每一個細胞,他甚至想看清每一個水分子。

華佗說過,如果能返觀內視,則可以爲太醫。這個太醫不是指爲皇帝服務的醫生,而是指醫術的最高境界。

昨天,荀彧又說,伏羲的六十四卦並不是通常所說的兩重卦,而是三重卦。荀彧自己並不清楚這三重卦意味着什麼,但是劉辯卻和基因聯繫在了一起。因爲據說伏羲發明易經,就是返觀內照。

再聯想到司空見慣的伏羲、女媧形象,他更加肯定和基因有關。因爲伏羲女媧都是人首龍身,互相纏繞,這和dna的雙螺旋結構非常神似。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確的,那麼伏羲發明的易經卦象本就是依據dna的雙螺旋結構而來,易經推算的就是基因,而基因基本上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先天條件,從一個人的基因編碼,大致上可以推斷一個人的一生健康情況,治病豈不是順理成章的事?

現代醫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觀察技術的發展,也可以歸結爲兩種鏡的發展:望遠鏡和顯微鏡。望遠鏡主要用於觀測宏觀的宇宙,而顯微鏡卻用於觀察微觀的世界,醫學的每一次跨越式進步,都與觀測科技的進步密不可分。

但是,受限於人體結構,人不能承受長時間的短波照射,因此對人體的研究更是遠遠落後,直到他那個年代,人類依然無法直接觀測基因鏈上的每一個分子,更談不上理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對基因圖譜的解讀也一直停留於黑盒子似的猜想,形同盲人摸象。

如果能有一種辦法直接觀測到基因鏈的結構,那麼剩下的就是大量的模擬運用了。

這和三重卦的推演方法正好暗合。

如果龍文明的秘密就是基因,那麼他現在手裡也許拿着解着龍文明秘密的鑰匙,但是要真正打開這個秘密寶庫,他還需要找到那個門,走進寶庫,纔有可能一窺究竟。

怎麼才能走進寶庫,發現基因的真正秘密?

劉辯不知道,但是他覺得,這很可能和玄冥海有關。

真可惜!如果能在玄冥海多呆一段時間,也許就能驗證這個想法了。解開龍文明的秘密,他就可以完成任務,離開這個拉屎都沒紙擦屁股,只能用竹片刮的蠻荒世界,去享受真正的文明生活。

劉辯在水中站了很久,還是無法讓自己的意念觀察到更細微的結構,只得放棄了徒勞的努力,回到岸上。荀彧已經劈好了一堆柴,生起了火,正在準備早飯。很顯然,他對這些不太在行,臉被煙薰得烏黑,連頭髮都被燎了一片,竈下的木柴一大堆,而鍋裡的水卻還沒開。

貂蟬和卡烏捷站在遠處,同情的看着荀彧。

“堂堂的儒門領袖,對火系力量掌握得如火純青,怎麼連個飯都做不好?”劉辯站在荀彧身邊,一臉嘲諷的說道:“連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你還想解救天下蒼生?我看你比陳蕃也強不了多少啊。”

陳蕃就是那位被人駁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大名士,結果也正如那人所言,陳蕃雖然名滿天下,卻沒鬥過曹節、張讓等人,還連累得竇武一家被連根拔起。

荀彧沮喪的坐在一旁。他什麼時候幹過這樣的粗活,他也從來沒有把這樣的事和智慧聯繫在一起,可是現在他發現,即使是這樣的粗活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幹得好的。看劉辯、卡烏捷他們生火很簡單,可是輪到自己,這火死活就是生不起來。

劉辯蹲了下來,看看荀彧,再看看被塞得密不透風的鍋底,非常無語。

“還記得虛其心,實其腹麼?”

荀彧默默的看了劉辯一眼,點了點頭。

“這句話用在做人,就是做人要謙虛,先要吃飽肚子。用來生火,同樣如此,你把中間堆那麼多木頭,火怎麼可能生得起來?生火除了需要木頭,還要流通空氣的。”

荀彧恍然大悟,連忙抽掉了幾根木頭,然後撅起屁股趴在地上,吹了幾口氣,火苗立刻旺了起來。

“嘿嘿嘿……”他開心的笑了起來。

“這也值得驕傲?”劉辯不屑的鄙視着他:“看你得意的那樣,有點城府好不好?”

“呃”荀彧尷尬的閉上了嘴巴,收起了笑容。

……

劉協快步走上了建章臺,向長公主躬身施禮。

“姊姊。”

“阿協,你來得好快。”長公主側過臉,撫着隆起的小腹,微微一笑。“姊姊身體不便,召你來,有些失禮了。”

劉協笑了,搖搖頭:“姊姊,你說這話,可是我無地自容了。以公論,你是皇兄親封的金城長公主,首輔大臣,我只是監國的陳留王,你比我貴重。以私論,你是姊姊,又有孕在身,我是弟弟。不管怎麼說,都應該我來見你啊。”

“難得你體諒,我非常高興。”長公主從袖子裡抽出一封秘件,遞給劉協。“北疆剛送來的急件,與你有點關係,你仔細看看。”

“北疆的戰事,不是由太尉主持麼,怎麼和我……”劉協話說了一半,突然停住了,眼神變得有些異樣。長公主也不吭聲,靜靜的看着他,將他的臉色變化盡收眼底。只是剎那間,劉辯就恢復了平靜,繼續看急件。看完之後,他又看了一遍,這纔將急件遞還給長公主,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

“既然戲志才都能回來,那皇兄應該也無恙,這可太好了。”

“是麼?”長公主將急件疊好,收入袖中,擡起頭,淡淡一笑:“戲志才失去了赤霄劍,很可能會來奪你的剖鯀吳刀,你不擔心他?”

劉協撓了撓頭:“擔心也沒用,該來的還要來,多做些準備就是了。”他遲疑了片刻,又說道:“姊姊,能否再撥一些禁衛營將士給我?”(未完待續……)

第322章 人間佛國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195章 狼與鷹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312章 家法第221章 駁獸第112章 見面禮第337章 底牌第376章 始作俑者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58章 大局第361章 風雲變第310章 白骨觀第432章 鳳雛第299章 人心莫測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459章 暗流第100章 一舉三得第167章 逼供第219章 蹤跡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430章 聰明誤第260章 雙刃劍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67章 慘敗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96章 佛骨舍利第13章 霸王戟第234章 下馬威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154章 龍淵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180章 神鷹咒第57章 衝動是魔鬼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324章 惜別第347章 一夫當關第452章 天機第329章 僞君子第84章 曹操贈馬第79章 歪打正着第64章 獻計第96章 佛骨舍利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397章 卻之不恭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259章 陣前擒將第432章 鳳雛第132章 杜氏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231章 水火無情第378章 好人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132章 杜氏第22章 許劭第157章 潛龍在淵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75章 攻心爲上第373章 袁氏淵源第435章 縱橫第454章 玉鼎之體和242章痛飲胡虜血第三更求月票第13章 霸王戟第78章 復古之陣第11章 鸞鳳命格第387章 借刀殺人第403章 想念第410章 第三個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342章 超渡第62章 如淵第18章 龍虎交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266章 一躍萬里第3章 棟樑第423章 傳國璽的秘密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144章 故事第403章 想念第136章 困龍陣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234章 下馬威第57章 衝動是魔鬼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442章 三百勇士第43章 方天畫戟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16章 大道與小道
第322章 人間佛國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195章 狼與鷹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312章 家法第221章 駁獸第112章 見面禮第337章 底牌第376章 始作俑者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58章 大局第361章 風雲變第310章 白骨觀第432章 鳳雛第299章 人心莫測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459章 暗流第100章 一舉三得第167章 逼供第219章 蹤跡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430章 聰明誤第260章 雙刃劍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67章 慘敗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96章 佛骨舍利第13章 霸王戟第234章 下馬威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154章 龍淵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180章 神鷹咒第57章 衝動是魔鬼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324章 惜別第347章 一夫當關第452章 天機第329章 僞君子第84章 曹操贈馬第79章 歪打正着第64章 獻計第96章 佛骨舍利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397章 卻之不恭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259章 陣前擒將第432章 鳳雛第132章 杜氏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231章 水火無情第378章 好人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132章 杜氏第22章 許劭第157章 潛龍在淵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75章 攻心爲上第373章 袁氏淵源第435章 縱橫第454章 玉鼎之體和242章痛飲胡虜血第三更求月票第13章 霸王戟第78章 復古之陣第11章 鸞鳳命格第387章 借刀殺人第403章 想念第410章 第三個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342章 超渡第62章 如淵第18章 龍虎交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266章 一躍萬里第3章 棟樑第423章 傳國璽的秘密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144章 故事第403章 想念第136章 困龍陣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234章 下馬威第57章 衝動是魔鬼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442章 三百勇士第43章 方天畫戟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16章 大道與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