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見面禮

劉辯忽然笑了起來,他指了指賈詡:“文和,朕差你三百里,你就是朕的中流砥柱。你來了,朕便心安了。”

賈詡搖搖頭,也笑了:“陛下高瞻遠矚,非臣能所及。臣能做的只是查遺補闕,爲陛下理清頭緒而已。陛下行的是君道,臣行的是臣道,豈可同日而語。”

劉辯哈哈大笑。

賈詡說的話堅定了他的信心。他之所以得出袁紹不會趁他離開滎陽的時候立刻猛攻,是因爲他知道袁紹這個人的性格迂緩,名士氣太重,而且不敢輕易決戰。他從洛陽逃出去時如此,現在對峙於滎陽時同樣如此。所以,他纔敢冒險馳援河東,置袁紹和他的十三萬大軍於不顧。

賈詡不同。賈詡沒有他的先見之明,他是出於對袁紹目前形勢的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的。滎陽城外的十三萬大軍名義上都是袁紹的人馬,但是袁紹能真正控制的人非常有限,他的部下各有自己的力量,他們可以擁護袁紹,也可以擁護別人。

袁紹如果攻進洛陽,登基稱帝,大封羣臣是勢在必行。那麼,在他不能真正控制武力的時候大封羣臣,給那些人名份,那些人滿意還好,如果不滿意呢?這些人也許很快就會易幟,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而剛剛建立的袁氏江山立刻就會陷入內訌的危機。

袁紹手下是什麼人?都是一方豪強,各州的刺史、太守,上升的空間有限。袁紹拿什麼來滿足他們的欲|望?空間非常小,他根本無法做出妥善的安排。掌握一州的刺史,你怎麼也得給他一個三公之位吧,掌握一郡的太守,你怎麼也得給他九卿,他纔有可能滿意。

袁紹能有這麼多的三公九卿之位嗎?沒有,也不可能有。

只要袁紹想到這一點,他就不敢攻進洛陽,而對峙在滎陽城外就是是好的結果。藉着這場戰事,將那些有可能帶來麻煩的人除掉,吞併他們的力量,將兵權集中到自己的手上,纔是袁紹目前最想做的事。等他掌握了絕對的力量,除掉大部分有可能成爲對手的人,他才能心安理得的進洛陽,才能坐穩御座。

袁紹雖然有點迂緩,但是他絕對不笨。作爲四世三公的袁家年輕一代中最傑出的人才,他對朝堂爭鬥太熟悉了。如果連這一點都看不到,袁隗不會把袁家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帝王的才能從來不在戰場上爭勝負,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內部平衡和穩定。項羽在戰場上百戰百勝,但是他輸了,烏江自刎。劉邦經常打敗仗,但是他嬴了,建立大漢王朝。

以袁紹的智商,他不會把自己定位於項羽,只會定位於劉邦,所以劉辯根本不用擔心袁紹,別說他在河東呆一個月,就是呆半年,袁紹也會按兵不動,滎陽也不會有事。

歷史上,袁紹大喊大叫的要討董,卻一直沒有進兵,真正進兵的只有曹操、孫堅。袁紹是真的不敢進兵嗎?不對,討董的時候他表現一般,和公孫瓚對陣的時候,他卻勇敢到了讓人咋舌的地步。

界橋之戰,易縣攻防,都是可圈可點的戰役,擁有名揚天下的白馬義從,稱雄幽州,打得烏桓人、鮮卑人鬼哭狼嚎,一戰擊破黃巾三十萬的白馬將軍公孫瓚,最後就死在袁紹的手上。

他的基礎是歷史,賈詡的基礎是對人性的分析。楊修明於大政方針,但是在這一點上,他和賈詡差得太遠。這不是哪一個更強的問題,只能說各有所長。

自己的決定得到了賈詡的技術支持,劉辯心中大定。既然他不用擔心袁紹進攻滎陽,他就有足夠的時間和楊鳳、郭泰周旋了。“雖然如此,我們也不能閒着。”劉辯輕聲笑道:“趁着白波軍主力被困在這裡的時候,我們總得做點什麼。”

賈詡贊同道:“陛下所言甚是,這正是清剿白波谷的好時機。”

劉辯眼珠一轉,笑道:“文和,你說,荀攸會料到這個結果嗎?”

賈詡展顏而笑:“陛下,這其實應該是荀攸送給陛下的見面禮,臣只不過爲陛下拆封而已。”

劉辯大笑。

兩日後,張遼護送唐瑛、蔡琰等人到達安邑,劉辯隨即安排牛輔統兵進剿白波谷,徐晃、張遼二人分掌步騎,徐張二人喜出望外,立刻點起人馬,帶齊糧草輜重,直奔白波谷而去。

……

荀攸坐在湅水邊,抱着腿,看着緩緩流淌的湅水,一時出神。魚杆橫在一旁,晃晃悠悠,連魚餌都不知道哪兒去了。

“先生,你這釣的什麼魚啊。”楊奉走了過來,見此情景,不禁打趣道。

荀攸收回心神,看看楊奉,笑道:“楊將軍,不生氣啦?”

“嘿,和那黃口小兒有什麼好生氣的。”楊奉也不在乎,一屁股坐在荀攸身邊的草地上。“先生,你說,陛下這些天都沒有動靜,會不會是不想招安了?”

荀攸笑了一聲:“除了他帶來的一萬步騎之外,你還看到有其他的援軍到來?”

“這倒沒有。”

“那就是了,以他目前的一萬多人,能夠吃掉你們三萬多人嗎?”

“這個……的確有點難。”

“那你還要擔心什麼?”

“這麼久了,也沒點動靜,將士們心裡不安啊。新年將近,家人都在白波谷等着我們凱旋,遲遲不歸,他們會不會以爲發生了意外?”楊奉撓撓頭,言不由衷的說道:“衆人商議無計,我只好毛遂自薦,來向先生問計。”

“白波谷有什麼好擔心的,你們沒有派人回去報信嗎?”

“官兵的騎兵兇猛,我們派出去的傳令兵都沒回來,現在沒人敢單獨出營。”

荀攸一驚,臉色大變:“那你們和白波谷一直沒有聯繫?”

“是啊。”

“糟了。”荀攸一躍而起,跺腳道:“白波谷凶多吉少。”

楊奉聽了這話,也一下子回過神來。他看着荀攸,冷汗涔涔。白波谷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如果官兵進討,他們肯定抵擋不住。一旦白波谷被官兵端了,他們可就沒了退路。

楊奉不敢耽誤,狂奔而去。看着他驚惶失措的背影,荀攸撇了撇嘴。

求推薦,求收藏!

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74章 道士于吉第144章 故事第144章 故事第230章 衆妙之門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69章 朝儀第354章 海上生明月第55章 不謀而合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111章 觀水而舞第74章 道士于吉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67章 白波軍第218章 疑雲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66章 出師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88章 搖滾古曲第167章 逼供第61章 陰謀第12章 賈詡獻計第155章 波盪壑第322章 人間佛國第72章 馳援第422章 捨得第386章 一扇窗第49章 大將之風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431章 臥龍第409章 如鳥獸散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103章 人形弩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438章 試陣第144章 故事第202章 鷹過拔毛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266章 一躍萬里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132章 杜氏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335章 破境第453章 歸根覆命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136章 困龍陣第56章 明爭暗鬥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169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98章 挖牆角第205章 呂布的如意算盤第71章 剖鯀吳刀第404章 溫故而知新第116章 入營第25章 道與術第451章 于吉第427章 風乍起第22章 許劭第391章 闖宮第421章 癥結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216章 教化第125章 砥柱觀濤第447章 命運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198章 殺俘第401章 機會第216章 教化第27章 唯快不破第283章 天師道第65章 初戰第290章 孫策戰馬超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357章 捨得第388章 心動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314章 溫柔一刀第7章 挖人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393章 天下爲棋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19章 萬年公主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05章 一詔退萬軍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254章 烈士第229章 柳暗花明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396章 不謀而合第88章 搖滾古曲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11章 鸞鳳命格
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74章 道士于吉第144章 故事第144章 故事第230章 衆妙之門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69章 朝儀第354章 海上生明月第55章 不謀而合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111章 觀水而舞第74章 道士于吉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67章 白波軍第218章 疑雲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66章 出師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88章 搖滾古曲第167章 逼供第61章 陰謀第12章 賈詡獻計第155章 波盪壑第322章 人間佛國第72章 馳援第422章 捨得第386章 一扇窗第49章 大將之風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431章 臥龍第409章 如鳥獸散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103章 人形弩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438章 試陣第144章 故事第202章 鷹過拔毛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266章 一躍萬里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132章 杜氏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335章 破境第453章 歸根覆命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136章 困龍陣第56章 明爭暗鬥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169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98章 挖牆角第205章 呂布的如意算盤第71章 剖鯀吳刀第404章 溫故而知新第116章 入營第25章 道與術第451章 于吉第427章 風乍起第22章 許劭第391章 闖宮第421章 癥結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216章 教化第125章 砥柱觀濤第447章 命運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198章 殺俘第401章 機會第216章 教化第27章 唯快不破第283章 天師道第65章 初戰第290章 孫策戰馬超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357章 捨得第388章 心動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314章 溫柔一刀第7章 挖人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393章 天下爲棋第104章 威逼利誘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19章 萬年公主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05章 一詔退萬軍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254章 烈士第229章 柳暗花明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396章 不謀而合第88章 搖滾古曲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11章 鸞鳳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