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

“你們應該反的不是天子,至少不應該只有天子。”劉辯停住了,喝了一口酒,潤了潤有些乾的嗓子:“我不清楚先帝和大賢良師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約定,但是我相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那些一邊爲民請命,一邊盤剝百姓的世家豪強。”

楊鳳長吸一口氣,又慢慢的吐了出來。所有的猜測,在這一點上達到了最圓滿的解釋。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釋大賢良師的所作所爲,才能解釋他爲什麼能夠得到《太平經》和九節杖這樣的至寶。

“我現在有一個問題想不通。”劉辯盯着楊鳳的眼睛:“大賢良師既然道法高深,能以符咒治病甚至臨陣作戰,爲什麼會突然病死?”

楊鳳仰起頭,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陛下,這件事……我一直也非常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他究竟是怎麼死的?”

楊鳳看着劉辯,淚水從臉頰滾落,他卻沒有遮掩一下,就那麼任由淚水肆意流淌。“陛下,大賢良師的身體一直很好,隨着他的道法精進,精力甚至逾過常人。起兵之後,他統主力與盧植作戰,雖然黃巾軍都是一些百姓,沒有戰鬥經驗,更不熟悉戰鬥陣勢,但是他們勇敢,悍不畏死,再有大賢良師的咒術輔助,我們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

劉辯默不作聲,靜靜的聽着。

“可是,隨着戰事的頻繁,大賢良師遇到了一個問題。每次作法之後,他都會感到疲憊。開始,我們都以爲是他耗費心力太過的原因,他自己也這麼認爲,所以每戰之後,他都會抓緊一切時間修習道法,希望能夠再次獲得突破……”

“等等,大賢良師的……命格是什麼?”

“應龍。”楊鳳的臉上露出驕傲的神情:“大賢良師是應龍命。”

劉辯點了點頭:“你繼續說。”

“大賢良師勤於用功,道法精進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楊鳳收起了笑容,露出後悔之色:“他變得越來越暴躁,越來越容易發火,而且再也聽不見別人的意見。他整天和聖女們在一起修習道法,有一天,他……”楊鳳痛苦的搖了搖頭,掩面而泣:“他精門失守,魂魄俱散,道消身亡。”

劉辯沉思良久,又問道:“他除了修習房中術之外,有沒有修習導引術?”

“導引術是大賢良師一直在修習《太平經》內篇上的秘術,如果有問題,早就應該出事了。”

“既然大賢良師是應龍命,那他修習什麼導引術?”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楊鳳皺起了眉頭:“大賢良師修習導引術時,身邊不會有人。”

“你修的是哪一形?”

“鶡形。”楊鳳慚愧的搖了搖頭:“可惜,我資質太差,一直未能明悟。”

“張燕呢?”

“他是燕鷹,不過,他突破得太遲,直到張牛角戰死癭陶時,他才臨陣突破。”

劉辯捻着手指:“大賢良師除了在洛陽訪道之外,還和哪些高人有過接觸?”

“這就難說了,大賢良師傳道十幾年,足跡遍天下,但凡是名山大川有高人隱居,他都會不遠千里的前去拜訪,一時哪說得清楚。何況我追隨他的時間也不是很久,也就是三四年而已。”

“張燕呢?”

“他時間長得多,將近十年。”

“這麼說,有些事還要問問張燕才行。”劉辯將九節杖推到楊鳳面前:“你想辦法將這件九節杖交到張燕的手中,把我說的也轉達給他,希望他能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幫助。”

楊鳳接過九節杖,遲疑了片刻。劉辯要將大賢良師的遺寶交給張燕,這是表明將以張燕爲黃巾軍領袖的意思嗎?

“本來我是想把《太平經》交給你的,可惜,我現在不能確保《太平經》是不是有問題,暫時只能作罷。不過,我可以把《黃帝十二形》中的鶡形圖譜給你,應該比《太平經》內篇上的導引術更高明,也許能助你早日破境成功。”

楊鳳轉怒爲喜,連忙拜謝。

……

荀攸緩緩的走了進來,唐瑛站在門口,眼神中帶着幾分譏諷:“去而復返,旅途勞頓否?”

“哀莫大於心死,些許勞頓,算不了什麼。”荀攸看看唐瑛,欠身致意:“聞說皇妃受了委屈,文若叔甚是遺憾,託我向皇妃轉達他的歉意。”

唐瑛語噎,眼睜睜的看着荀攸從她身邊走了進去。劉辯笑笑:“荀攸,你說錯了,你現在面對的不是皇妃,而是皇后。作爲世家子弟,你失禮,作爲軍謀智士,你失算。”

荀攸一怔,轉頭看向唐瑛,唐瑛得意的笑了。荀攸眉頭一皺,沉聲道:“陛下,你不怕天下人非議嗎?何家出自南陽屠門,已經遭人非議,唐家……”

“世家也有敗類,屠門也有豪傑。”劉辯不以爲然的笑笑:“高祖當年不過是一個亭長,樊噲乃是屠狗之輩,誰敢說他們不是豪傑?至於宦者,荀攸,司馬遷的《太史公書》光照千秋,蔡倫改進造紙術遺澤萬世,豈能因爲他們是宦者就歧視他們?人的尊貴與否不在肢體,而是這裡。”

劉辯指了指頭:“論身體強健,你荀攸能敵一壯士嗎?”

荀攸把目光轉回劉辯臉上,眼神更加黯淡,失望之情溢於言表:“看來陛下、皇后對臣成見頗深,臣來得不是時候,能否容臣告退?”

劉辯站了起來,慢慢的走到荀攸面前,盯着荀攸的眼睛,嘴角微挑,眼神嘲諷:“想走的話,可以走,不過,這次走了,下次就不要再來了。”

荀攸語塞,他看着劉辯,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纔好。他打定了主意,要在劉辯面前以退爲進,爭取主動,卻沒想到劉辯根本一點挽留的意思也沒有,直接讓他走人。

簡直,直接,甚至有些粗暴。

“這就是陛下重整河山,再興大漢的第一步?”荀攸反脣相譏:“看來文若叔也有失算的時候。”

劉辯聳了聳肩,哈哈大笑,他笑了一會,突然收起笑容,冷冷的說道:“是人,就會有失算的時候,這沒什麼好奇怪的。荀攸,你好好的看看朕,是不是也覺得他看走了眼?”

第451章 于吉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288章 小心思第312章 家法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46章 蘿莉蔡琰第216章 教化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171章 離別第351章 意外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102章 冰與火之歌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386章 一扇窗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219章 蹤跡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3章 棟樑第181章 華佗第388章 心動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415章 漫漫西行路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43章 方天畫戟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139章 黑刀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292章 觀者衆第164章 剛者易折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27章 唯快不破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355章 衆生平等第33章 經濟危機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421章 癥結第55章 不謀而合第435章 縱橫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225章 行獵彈汗山第408章 破綻第367章 慘敗第131章 相見歡第351章 意外第433章 真龍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245章 見機行事第383章 鑰匙第404章 溫故而知新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63章 楊修第287章 東京和西京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382章 奪卵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429章 根基與枝幹第98章 挖牆角第254章 烈士第113章 鍾繇第218章 疑雲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183章 董白第346章 失控第163章 乳孃第439章 禰衡第415章 漫漫西行路第255章 通天台第434章 魏延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373章 袁氏淵源第268章 張飛悟命第142章 鄉音第24章 鳳儀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434章 魏延第358章 白骨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438章 試陣第366章 石蕩崖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58章 大局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83章 關羽來了第426章 大喜第347章 一夫當關第17章 危機
第451章 于吉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288章 小心思第312章 家法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46章 蘿莉蔡琰第216章 教化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171章 離別第351章 意外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102章 冰與火之歌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386章 一扇窗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219章 蹤跡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3章 棟樑第181章 華佗第388章 心動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415章 漫漫西行路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43章 方天畫戟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139章 黑刀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292章 觀者衆第164章 剛者易折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27章 唯快不破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355章 衆生平等第33章 經濟危機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421章 癥結第55章 不謀而合第435章 縱橫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225章 行獵彈汗山第408章 破綻第367章 慘敗第131章 相見歡第351章 意外第433章 真龍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245章 見機行事第383章 鑰匙第404章 溫故而知新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63章 楊修第287章 東京和西京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382章 奪卵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429章 根基與枝幹第98章 挖牆角第254章 烈士第113章 鍾繇第218章 疑雲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183章 董白第346章 失控第163章 乳孃第439章 禰衡第415章 漫漫西行路第255章 通天台第434章 魏延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373章 袁氏淵源第268章 張飛悟命第142章 鄉音第24章 鳳儀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434章 魏延第358章 白骨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438章 試陣第366章 石蕩崖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58章 大局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83章 關羽來了第426章 大喜第347章 一夫當關第17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