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 淇門之變(1)

“李紹城!”李從璟將李紹城叫來,“我需先趕回軍營,你帶百戰軍並神仙山屬衆回師,歸途一切事務,你皆有臨事專斷之權。”

“大哥只管放心先行便是,後面的事一切有我。”李紹城道。

“莫離子云孟平,我們走!”李從璟帶上張小午的親衛隊,只二十餘騎,並二十餘匹配用馬匹,立即就出發。

單騎趕路和大軍行軍差別甚大,信使發起狠來,只要有人馬可換,可以一天六百里;而大軍行軍,正常情況下一日至快不過六十里,走得慢時才三十里。這中間的差異,是因行軍需要保持陣型、照顧輜重、保證狀態等等,而信使趕路,則只需要考慮人馬體力極限和更換。

是以李從璟只帶二十餘騎,所提升的速度,可不是一點半點。他這辰時出發,一路疾馳,中途除卻換馬、歇氣,再無其他耽擱,甚至連飯都沒吃,日落前總算趕到淇門軍營。

落日餘暉,給鐵血冰冷的軍營裝點上一絲暖色,柵欄哨樓的顏色已經被即將到來的黑夜染成墨色,唯獨它們的輪廓,給鑲上了一道金邊。轅門上昂首挺立的軍士,手握長槍,姿態威嚴,夕陽的餘暉像是情人的手,撫摸着他們寬闊的肩膀,不捨離去。

淇門這座軍營按照三千人的規模建造,其工程的主持者,正是李從璟的淇門鎮治。爲建造這座軍營,李存勖給他調來了一班工程主事,在這班能吏的手下,這座臨時軍營在短短半月之間就已基本完成,是以纔有李從璟校場授將一事。但其建造完成的,也只是主體,其他各項附屬設施,尚在趕工之中。

募兵制下的軍人都是職業的,所以他們的家屬隨將士遷移,軍營在此,則他們的家屬也在淇門,而軍屬居所建造,和土地的分配,亦是一項不小的工程。只不過這卻不是李從璟的鎮治可以獨自完成,還需要淇門縣衙配合,甚至主要工作,都是縣衙在做。

李從璟要在淇門營造一座軍事重鎮,所屬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絕不簡單。

而他的鎮治,因爲官吏被王猛屠殺殆盡,新班子尚未構建成型,是以目下工作開展的很是艱難。好在有關工程建設方面,有李存勖派來的官吏,不用他太過操心。但鎮治的正常運轉,特別是重鎮將起,還需要李從璟花大力氣。

其實鎮治官吏的補充,無非兩個途徑,一爲上面委派,二爲就地招募。因爲淇門是縣邑,鎮治官吏有品階的本就不多,有也官階很低,而李存勖爲讓李從璟放手去幹,其官吏並未委派,而是讓李從璟就地招募,給了李從璟極大權威。

李從璟穿越而來已有十一年,自然知道在以宗族爲基礎的儒家社會體制之下,基層政權中大量官吏,都是由當地大族和地主豪強子弟出任,一是因爲只有他們有經濟條件,培養族中子弟讀書成才,二是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地方統治秩序的基礎。

但半月過去,李從璟至今仍未搭建鎮治的完整班底,一方面是軍營事務擠壓了時間精力,再者也是因爲他要熟悉考量當地宗族情況之後,委任適當之

人。

畢竟,淇門是李從璟自身勢力的起步和基礎,他必須慎之又慎。

“都指揮使回營!”轅門當值軍士見到李從璟,立即行禮宣報。

“傳令全營,所有人等校場集結!”李從璟馳馬入營,直入大帳,旋即給張小午下令,“再令,讓蒙三給本使到大帳來!”

張小午領命而去。莫離等人束手在側。

先前在神仙山下,信使已向李從璟簡要說明了軍營動亂情況,不過李從璟回營處理這件事,還是需要先詳細瞭解其中細節和原委。

“蒙三參見都指揮使!”蒙三被傳入大帳。

李從璟大馬金刀坐在將按之後,銳利的眼神投放在蒙三身上,沉聲問道:“軍營械鬥,傷亡幾何?”

“輕傷三十多人,重傷兩人,無人死亡。”蒙三低着頭回答。

“械鬥雙方者何人?”李從璟再問。

“原魏博軍將士,與原保義軍將士。”蒙三答,李從璟的威壓讓他有些不適應,一直保持這半跪的姿勢不敢半分動彈。保義軍,便是李存勖給李從璟調來的另外五百晉軍精銳了。

“起因爲何?”李從璟又問。

“魏博軍盛氣凌人,保義軍不服氣,先是兩軍都頭起爭,隨即發展到衆人械鬥。”蒙三的手心已經沁出冷汗。

這便是地方團體抱團,排斥他人了。魏博軍爲“本地軍”,保義軍爲“外來軍”,兩者之間有矛盾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本使出徵之前,曾令你爲軍法使,掌全營日常操練、秩序之責,如今軍營發生這等事情,你做了哪些應對?”李從璟的聲音冷下來,彷彿要刺穿人的骨頭。

“屬下得知消息,立即帶人消解械鬥,並宣報軍法,還做了一番勸解。”蒙三道。

李從璟起身,出帳。

蒙三依舊跪在帳中,李從璟沒說讓他起來,他便不敢起身。聽到李從璟出帳,蒙三咧了咧嘴,長出一口氣,伸手抹了一把額頭的汗,嘀咕道:“我的個親孃額,這回我老懞還不得掉一層老皮去啊!”

他這話剛說完,外面已然傳來一聲暴喝:“蒙三,給本使滾出來!”

李從璟臉色陰沉出了大帳之後,心思百轉。

百戰軍成分複雜,如何將衆人好生融合,讓將士們和諧相處,真正成爲同袍,他之前不是沒有想過,只是還沒來得及實施措施,不曾想這回自己剛離營,就鬧出這等事。日後神仙山屬衆和新募良家子入營,百戰軍簡直是一鍋亂粥,再不着手解決這個問題,別說百戰軍戰力堪憂,怕是要軍不成軍了。

登上點將臺,李從璟扶刀掃視臺下衆將士,冰冷的眼眸裡沒有絲毫情感,“百戰軍步軍左指揮都頭史叢達,右指揮都頭丁茂,出列!”

兩名軍士應聲站到陣前,只見左邊一個人高馬大、神色輕慢,是那史叢達,右邊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猶有不服之色的,是丁茂。

“軍法使何在?”李從璟道。

蒙三趕緊道:“屬下在

。”

“聚衆械鬥,百戰軍軍法如何處置?”李從璟道。

蒙三頓了頓,半響吐出一句話:“聚衆械鬥,此爲亂軍,按律當斬……”

李從璟逼視着史叢達和丁茂,“你等霍亂軍法,擾我軍營,離我軍心,損我軍威,現本使按律將爾等斬首,爾等可有不服?”

衆將士聞言,莫不色變。

史叢達和丁茂,顯然事先也沒有料到,李從璟真會要他們腦袋,都怔在那裡。

“主將出徵,同袍浴血奮戰在外,留守軍營之將,彼此不睦倒也罷了,竟然聚衆械鬥,自相殘殺,致使數十人受傷,此罪豈不爲大?國家給你們糧,給你們餉,就是爲了讓你們的血流在同袍手中,就是爲了讓你們的刀砍向同袍的胸膛,就是爲了讓你們屠殺這片土地的兒孫的嗎?!”

李從璟的吼聲如雷,“于軍法,你等罪無可恕,於情理,你等罪不容誅!史叢達,丁茂,爾等可認罪?”

丁茂面有愧色,俯首下拜,“末將知罪!”

史叢達面色青白交替,頓了好半響,也下拜稱罪。

“好,你等既認罪,本使豈能不辨軍法?”李從璟森然道,“昨日參與械鬥者,出列!”

軍陣一陣騷動,百人相繼出列,分別聚集在史叢達和丁茂身後。

“罔顧軍法,你們手上,沾上了同袍的血,也唯有用你們自身的血,才能洗淨!”李從璟面色陰冷,“兩位指揮使,爾等身爲軍官,既然帶衆械鬥,則徒衆與爾等同罪,同受軍法!”

史叢達和丁茂的臉終於垮下來,爭辯道:“昨日械鬥,都是末將個人的過錯,末將身爲軍官,願一力承擔責任,與他們無關!”

李從璟冷哼一聲,“爾等還知道你們身爲將官,本使還以爲爾等早已忘了。既然身爲將官,當知爾等一令一行,關乎部屬生死存亡,戰場上一步失察,全軍喪命都乃常事!身爲將官,便應對部屬負責,意氣用事,圖一己之快,連累部屬無謂受罪,爾等以爲,你等的部屬,都是你等手中的刀劍!而忘了他們也是你等的兄弟,是一個個有老有小的血肉之軀?!”

“事先不察,事後悔之何用?難道爾等以爲,死去同袍,會因爲爾等悔過之心,重新活過來嗎?!”

丁茂失聲喊道:“都指揮使,末將觸犯軍法,死不足惜,但還請都指揮使念及他們都有家要養,容他等一條性命,以爲後報!”

李從璟負手而立,面冷如鐵,“你還知道部屬有老小需要奉養?你與同袍結怨,他日沙場征戰,若是因此與同袍協作不周,致使大軍敗亡,你還救得了他們嗎?”

“末將……末將悔不當初,末將知罪,都指揮使責罰!”滿面鬍鬚顫抖,丁茂嘶聲道。

“都指揮使責罰,史某絕無二話!”史叢達道。

那些參與械鬥的軍士,見此一個個面色慘白,紛紛下跪,表示甘受軍法。

“好!”李從璟大手一揮,“既然爾等知罪,傳令:擺桌,上酒!”

(本章完)

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五 水寨(3)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四十五 宿命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
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五 水寨(3)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四十五 宿命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