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民亂

樑敬賢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答案來,只能滿心鬱悶的結束反省,回到秋霜苑時顯得有些憂心忡忡。顧箏見了則誤以爲樑敬賢是因爲蕭語柔的話左右爲難,心裡不由堵得慌,怕樑敬賢會藉着蕭語柔表白這個機會和她攤牌,提出要納蕭語柔爲妾……

顧箏原本對蕭語柔的存在是十分不以爲然、完全無所謂的,但此刻她卻莫名的生出一絲抵抗的情緒,內心非常不希望蕭語柔和樑敬賢在一起。

於是爲了不讓樑敬賢先開口,顧箏搶先岔開話題、說起樑二夫人的事:“二伯母今天找我了……我不想和她這樣唯利是圖的人合作,但又不曉得如何才能讓她死心。”

顧箏一提起開砂糖局分局的事,樑敬賢的臉色便逐漸變得有些凝重,把顧箏給嚇壞了:“莫非你也沒法子讓她死心?不然我乾脆不理她就是了,反正分局是我的,我想和誰合作就和誰合作,她也不能拿我怎樣!”

樑敬賢緩緩的搖了搖頭,語氣裡有着濃濃的擔憂:“我不是擔心二伯母,你不必理她就是,我擔心的是別的事———彎彎,事情有變,現在恐怕不是開分局的最好時機,你還是暫且打消這個念頭,以免讓人眼紅。”

顧箏心裡一緊、追問道:“爲何?”

“今年一整年都沒下幾場雨,刺桐兩州府鄰近的幾個州大旱,老百姓的田地十有八九欠收、家家戶戶都無糧可吃!饑民們大多往桐刺兩州府涌來,如今已有不少饑民涌進城裡,甚至還糾衆鬧事———城裡已有幾間米鋪青天白日的被搶!”

顧箏早前也聽說過附近幾個州大旱欠收,只是她沒料到情形竟然已經嚴重到這個地步,立時憂心忡忡:“官府可曾派人鎮壓那些饑民?事情不會鬧大吧?還有兩位祖母她們上京的路上會不會遇到饑民?”

樑敬賢拍了拍顧箏的手背,儘量將語氣放柔安撫她:“你別擔心,兩位祖母早就出了南境進入北境了,饑民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往北邊涌去。至於城裡的局勢,如果被官府控制住就不會往壞的方向發展,只是我們須得未雨綢繆纔是,此時不宜做那出頭鳥……”

樑敬賢說着頓了頓,才把他的憂慮說出來:“倘若官府不能控制住事態的發展,那聚衆鬧事的饑民只會越來越多,城裡也會越來越亂!你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開設砂糖局分局,不免有些太打眼、招人眼紅。依我之見,你不如暫且先緩一緩開分局一事,等風波徹底過去再說。”

顧箏覺得樑敬賢言之有理,接受他的提議後便把顧風請來相商,顧風也贊同樑敬賢的提議,於是開分局一事便只能暫且擱置。

如此一來,顧箏正好以這個爲藉口拒絕了樑二夫人,樑二夫人被拒絕後頗爲不悅,暗地沒少說顧箏的不是,說顧箏小心眼、不肯帶着他們二房一起發財……

而樑二夫人一在背地裡說顧箏的不是,樑三夫人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心裡琢磨一番後刻意在顧箏和樑敬賢前來向她問安時、單獨留下顧箏,委婉的提點顧箏:“三郎媳婦兒,你二伯母向來都不是個好相與的人,這些年來她不管是得了誰的好處,都不會記着對方的好……”

樑三夫人說話一般都點到即止、從不說破,因此她只隱晦的提了提樑二夫人的爲人,便話鋒一轉說起顧箏做生意一事:“你若是做生意缺幫手,那還是和自家人合夥較爲妥當,畢竟一家人做事總歸是客客氣氣、有商有量,定會少去許多磨蹭、和氣生財。”

顧箏一琢磨樑三夫人這番話,立時明白她話裡潛藏的意思———樑三夫人雖然沒明說,但明顯是不高興她和二房合夥做生意掙錢,想踢走二房自個兒插上一腳呢!

這樑三夫人表面上看似和藹親切、不拘小節,但實際上也不是盞省油的燈,顧箏同樣不想和她有任何銀錢上的往來,自是急忙把民亂一事搬了出來:“母親,我已經回了二伯母了,告訴她這砂糖局分局我不打算開了———三郎說如今局勢不穩、不宜開設砂糖局分局,以免招來禍端。”

顧箏這個藉口冠冕堂皇且合情合理,樑三夫人也不好再多說些什麼,只能暫且罷休。

巧的是樑大夫人也知道了這件事,有心想要摻一腳、掙幾個體己銀子,只是樑大夫人知曉如今不是開分局的好時機,因此她並沒有表露心意,只暗暗的在心裡盤算了一番……

且先不提樑大夫人如何盤算,卻說城裡雖有饑民結夥圍堵米鋪搶糧,但事情很快就被官府鎮壓下來,幾個帶頭搶糧的饑民也被抓進大牢關押起來。這讓大家夥兒都齊齊鬆了一口氣,對這件事也開始有些不以爲然,認爲刺桐兩州乃是邊關要地,除了官府本就有的官兵外,還有另外負責鎮守邊界的官兵,出不了什麼大亂子。

刺桐兩州的百姓都這樣想,樑家衆人自然也不例外,唯獨樑敬賢自民亂後就一直憂心忡忡,弄得顧箏也跟着緊張起來:“你覺得事情不會就這樣結束?”

“且先不提饑民是不是真的能徹底被官府鎮壓下去,我仔細收集、打探過消息,發現最近與我們大豐相鄰的南蠻國有些蠢蠢欲動,有南蠻人頻繁出現在我們大豐境地,怕是在打探消息、伺機行動……”樑敬賢最擔心的還是南蠻國會趁機發動戰亂,自是反覆叮囑顧箏:“最近你最好是不要出門,有什麼急事至少等外頭太平一些再去辦。”

顧箏對樑敬賢有着莫名的信任,聽了他的擔心後不由跟着擔憂起來,除了自己足不出戶外,還多了個心眼留意和南蠻有關的消息,對早出晚歸的樑敬賢也甚是擔憂,每每他深夜歸來總是要拉着他問長問短……

日子在顧箏的惴惴不安中度過,一轉眼便過了個把月,只是這個把月間顧箏卻不曾聽到一樁好消息,不是今天聽說又有饑民聚衆鬧事、搶砸米鋪,就是明天聽說有饑民落草爲寇、專打劫過路之人,甚至還聽說了幾樁南蠻人打劫邊界、行商的事。

接踵而來的壞消息讓顧箏越發寢食不安,可顧箏越是不安、樑敬賢帶回來的消息就越壞———樑敬賢已經打探清楚南蠻國果然不安好心,一見刺桐一帶鬧民亂就派人喬裝打扮的混進難民裡去,挑唆難民生事、對各類鋪子進行打砸搶!

那些因爲吃不飽而淪爲難民的百姓本就十分仇富,一被挑唆反抗的情緒就如滔滔江水般瞬間爆發,無論官府如何鎮壓都鎮壓不下去!刺桐兩州府的鋪子已有許多被搶砸,甚至連樑家的寶慶銀樓分店也不能倖免……

消息傳回來後顧箏第一時間派人去了自己的砂糖局,得知砂糖局僥倖逃過一劫後,立刻傳話讓張大虎兄弟暫時把砂糖局閉鋪一段時間,以免張大虎兄弟和夥計們受傷。

樑大老爺見刺桐兩州形勢越來越混亂,當機立斷的把家人都集中在一起,當衆宣佈自己的決定:“爲今之計,家中女眷必須火速離開刺州,前往京城的宅子住一段時間,等局勢穩定再歸來……我的決定諸位可有異議?”

這京城乃是天子腳下、有重兵把守,閩地這一帶再亂也不可能會影響到京城,的確是最爲安全妥當的避難所……

這個道理樑家衆人自是都懂,因此無人提出異議、紛紛贊同樑大老爺的提議,樑大老爺見了立刻着手安排一家人撤離刺州的具體事宜,並且點了自己的嫡長子樑大少爺幫着打點安排,最終就撤離一事做出了最爲妥善的安排———樑大老爺身爲福建總兵,必須留在刺州鎮守邊界、應付突發狀況。

樑三老爺、樑四老爺也因各自身兼要職,在這個緊要關頭必須留守在刺州;樑敬賢這一輩只樑敬賢一人留下,因爲一衆兄弟裡頭只有他武功高強,他必須守住樑家大本營,必要時還得助樑大老爺等人一臂之力。

女眷除了幾個姨娘要留下來服侍幾位老爺外,夫人、少奶奶、姑娘統統都一併北上,由樑二老爺、樑大少爺、樑二少爺、樑四少爺並張盛幾位男主人,帶着家丁僕婦等人一路護送。

顧箏不想樑敬賢留下,私底下曾委婉的勸樑敬賢和他們一起北上:“你還是和我們一道去京城吧?路上有你這個武功高強的武狀元護着,我也能安心些。”

樑敬賢卻第一次沒有順着顧箏的意思,態度堅決的拒絕她的好意:“我知道你是擔心我,我也知道兩相權衡下、還是留在刺州多幾分兇險,但我的兩位父親都一併留下了,我不能棄他們於不顧、獨自一人撤往京城。”

顧箏聽了垂下後不在言語,樑敬賢見氣氛有些凝重,不由藉着顧箏的話、笑着打趣了句:“再說了,你都說我是大豐有名的武狀元了,我哪能臨陣脫逃不和父輩一起守衛家園?我若是臨陣脫逃,那不是辱了我這武狀元的名頭嗎?”

顧箏知道樑敬賢是個有擔當、負責任的男人,因此縱使她內心十分不捨,也十分擔心樑敬賢留下來會有危險,最終還是沒有再勸說他,只擡起一雙清澈如泉的眼眸,定定的看着樑敬賢,一字一句的說道:“答應我,一定要親自來京城接我回來!”

樑敬賢重重的點了點頭:“一定!”

顧箏還是覺得不安,硬是讓樑敬賢許下承諾、答應絕不食言:“你發誓你絕不會食言!否則我就不再給你當假娘子了!”

樑敬賢溫柔的握住顧箏的手,同樣一字一句的回答她:“絕不食言。”

顧箏得了樑敬賢的承諾方纔同意和衆人一起北上,並使人給顧風帶了口信,讓他勸岑老爺也帶着岑家人北上,去京城和岑老夫人匯合。顧風回信說岑家人也準備暫時撤離,顧箏這才鬆了一口氣,開始收拾衣裳細軟……

因此時刺州城尚在官府的控制當中,雖時不時的爆發民亂,但卻不至於完全影響到城裡百姓的正常生活,也讓樑府一行人得意順利出城、一路北上。

不曾想樑府一行人才出發走了幾日,刺桐兩州便分別傳來饑民暴/亂的消息,且他們還得知樑大老爺接了聖旨、奉命鎮亂這一消息。只是陸陸續續傳來的消息卻很是不樂觀,讓衆人十分擔心樑家留守家園的男人———傳來的消息說南蠻國這回準備充分,一面煽動饑民暴/亂、一面便舉兵進攻,形勢對大豐一邊十分不利。

這一消息讓顧箏一行人惴惴不安,顧箏更是因爲擔心樑敬賢而夜夜失眠……所幸的是顧箏等人又行了幾日後,便得知當今聖上又下了一道聖旨,派裕王及趙弘越率大軍前去刺桐兩州支援。

幾日後,顧箏等人終於收到上路後的第一個好消息———宣平侯、樑大老爺已經順利的和裕王率領的大軍匯合,已將南蠻人打得節節敗退,眼看着勝利在望!

不過即便如此,在沒有徹底將南蠻人打退之前,顧箏一行人還是不能折回去、只能繼續北上,很快就按照既定路程趕到閩江邊上,上了一早備下的大船,轉陸路爲水路、繼續北上趕往京城。

顧箏一行人風情浪靜的行了十來日船,眼見着再過七、八日便能抵達京城了,船上衆人一直懸着的心方纔稍微放了下來,樑大夫人這纔有心思將顧箏等人聚到一塊兒,拿出長嫂該有的沉重穩重,說些安撫寬慰人心的話語……

不曾想大家夥兒一口氣才鬆了片刻,樑大少爺便腳步凌亂、神色惶恐的奔到樑大夫人面前,語氣凝重的稟告道:“母親,後頭一直有幾艘小船不緊不慢的一路尾隨我們,船上也不見掛着表明身份的旗幟,我擔心他們很可能是打算伺機圍堵攔截我們的江盜!”

**感謝“紫蘿琳”親滴打賞,謝謝你喜歡我滴文,大麼麼**

第七章 你有張良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七十五章 隱晦提親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二章 誤會第四十二章 棄船第三十二章   老相識第一百五十九章 慫恿第一百一十四章 挾傷圖報第一百八十一章 體貼第三十五章   家徒四壁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十九章 歸來第十章 各有心思第十一章 獻殷勤第一百四十章 賀壽第六十二章   誤會第九十六章   失寵第六章 暗流洶涌第六十五章   疑惑第一百八十章 出嫁第一百零四章 又碰面了第十章 各有心思第七章 你有張良計第一百五十章 相看第三十七章 再裝就抽你!(二更)第二十三章 老鄉見老鄉第五章 失望第四章 初嘗富貴(二)第四十三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十七章 城破第十二章 重開砂糖局第九十三章   小七突病第二十四章   事敗第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十一章 踐行第一百六十章 再次利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死咬不放第十章 認親第十九章   自背惡名第十四章   親事(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香餑餑第二十七章 逮了個正着第四十八章 出賣第五十章   丫鬟風波(一)第十七章 薄情寡義第八十二章   又被調戲第六十章   舊怨第一百七十八章 定親第九章 蜜裡調油第一百四十三章 自負第二十章 虛驚一場第十一章 獻殷勤第八章 盡情綻放第四十八章   各有所報(一)第三十七章 再裝就抽你!(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隱晦提親第三十一章   上躥下跳第五章 兼祧(二)第四十七章 城破第十章 認親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出風頭”第九章 娘子不開竅第五十七章   竟是舊識第二章 掩藏心底的痛第八十五章   贈簪第二十五章   家學第五章 兼祧(二)第十五章   親事(二)第十六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七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食惡果第五章 失望第一百六十一章 失貞第一百二十章 轉眼三年第四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十四章   親事(一)第十四章 惡有惡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一百五十九章 慫恿第三十五章 你要對我負責!(二更)第三十八章 你喜歡上我了?第二十五章 挖出舊事第八十章   二孃教妹第八十一章   求助太夫人第一百零一章 夭折第八十四章   悄然滋生第一百六十章 再次利用第一百六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雙雙過繼第二十一章 白鴿票第八十三章   白吃“豆腐”第十一章 疑慮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被重視的約定第七十四章   比試(一)第十三章 管家(一)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二十二章 活/春/宮第十一章 獻殷勤第三十六章   突病
第七章 你有張良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七十五章 隱晦提親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二章 誤會第四十二章 棄船第三十二章   老相識第一百五十九章 慫恿第一百一十四章 挾傷圖報第一百八十一章 體貼第三十五章   家徒四壁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十九章 歸來第十章 各有心思第十一章 獻殷勤第一百四十章 賀壽第六十二章   誤會第九十六章   失寵第六章 暗流洶涌第六十五章   疑惑第一百八十章 出嫁第一百零四章 又碰面了第十章 各有心思第七章 你有張良計第一百五十章 相看第三十七章 再裝就抽你!(二更)第二十三章 老鄉見老鄉第五章 失望第四章 初嘗富貴(二)第四十三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十七章 城破第十二章 重開砂糖局第九十三章   小七突病第二十四章   事敗第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十一章 踐行第一百六十章 再次利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死咬不放第十章 認親第十九章   自背惡名第十四章   親事(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香餑餑第二十七章 逮了個正着第四十八章 出賣第五十章   丫鬟風波(一)第十七章 薄情寡義第八十二章   又被調戲第六十章   舊怨第一百七十八章 定親第九章 蜜裡調油第一百四十三章 自負第二十章 虛驚一場第十一章 獻殷勤第八章 盡情綻放第四十八章   各有所報(一)第三十七章 再裝就抽你!(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隱晦提親第三十一章   上躥下跳第五章 兼祧(二)第四十七章 城破第十章 認親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出風頭”第九章 娘子不開竅第五十七章   竟是舊識第二章 掩藏心底的痛第八十五章   贈簪第二十五章   家學第五章 兼祧(二)第十五章   親事(二)第十六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七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食惡果第五章 失望第一百六十一章 失貞第一百二十章 轉眼三年第四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十四章   親事(一)第十四章 惡有惡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一百五十九章 慫恿第三十五章 你要對我負責!(二更)第三十八章 你喜歡上我了?第二十五章 挖出舊事第八十章   二孃教妹第八十一章   求助太夫人第一百零一章 夭折第八十四章   悄然滋生第一百六十章 再次利用第一百六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雙雙過繼第二十一章 白鴿票第八十三章   白吃“豆腐”第十一章 疑慮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被重視的約定第七十四章   比試(一)第十三章 管家(一)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二十二章 活/春/宮第十一章 獻殷勤第三十六章   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