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絕不低頭

此役,十九路軍投入三個師的兵力,共擊斃擊傷日軍15000餘人,繳獲大炮數十門,步槍萬餘支和大批的彈藥,而十九路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軍長孫百里重傷,傷亡8000餘人,其中第78師碩果僅存的兩個團幾乎全部陣亡,只剩下不到300人。

接到戰報之後,本來因爲孫百里抗命不遵而暴跳如雷的蔣介石默然無語,沉思良久之後,直接以國民政府大本營的名義命令十九路軍撤回福建休整,同時通令全軍嘉獎孫百里,稱其爲革命軍人的楷模,十九路軍則被譽爲鐵軍。

鬆井石根在東路軍遭到襲擊的第一時間就接到了重藤千秋的求救電報,然而此時他的部隊距離廣德還有五十公里的山路,實在是鞭長莫及,最後只能把全部的騎兵集中起來全速前進,略盡人事。然而,即使是這支兩千餘人的援兵也沒有能夠趕到戰場,反而被謝鼎新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只跑回去三百來人,把一千多匹戰馬送給了十九路軍。

得知重藤千秋戰死,鬆井石根把十九路軍更是恨的咬牙切齒,在廣德匯合東路軍的殘部之後立即要大本營補充物資,同時出動海軍封鎖福建海岸,準備直接攻擊十九路軍的根據地,消除這個心腹大患。然而,東京大本營的決定卻大出他的預料,非但沒有批准他的行動,反而由天皇親自下詔,把他申斥一番。

其實在日本大本營一直存在着勢均力敵的兩派,以陸軍爲代表的‘北進派’認爲應當以蘇聯爲主要對手,集中陸軍的精銳部隊從滿洲突入西伯利亞並佔領之,然後再利用該地區豐富的資源繼續對蘇作戰,取得大陸的霸權;可是以海軍爲代表的‘南進派’則主張揮師南下,奪取盛產石油、橡膠和錫等戰略物資的南洋,控制戰略要地馬六甲海峽,迫使英國和美國承認日本在太平洋的霸主地位,爲此不惜一戰。上述兩派雖然目的不同,但是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卻驚人的一致:用速戰速決的戰略迅速擊潰中國軍隊的主力,迫使以蔣介石爲代表的國民政府屈服,接受讓日本控制內蒙古和華北的條件,同時可以進一步地操縱中國的市場和資源,把中國變成其爭霸世界的根據地和跳板。

在大本營看來,既然已經佔領了中國的首都,就意味着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只要等着中國方面主動求和就可以了。而鬆井石根的行動使南京的兵力變得非常薄弱,隨時有被中國軍隊奪回的可能,如果南京重新回到中國人的手中,必將引起連鎖反應,嚴重影響日本的整體戰略,所以必須確保南京不失!另外,儘管十九路軍表現出驚人的戰鬥力,但是畢竟只是一支地方軍隊,即使將其全部殲滅,也無法動搖蔣介石統治的基礎,無法迫使其投降,因爲中國國民政府是依賴強大的中央軍存在的。故而,日本大本營決定撤銷華中方面軍、上海派遣軍、第十軍的戰鬥序列,正式合併爲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由多田駿大將擔任。

南京陷落之後,戰勝的氣氛籠罩着日本軍方和內閣,他們認爲日軍通過速戰速決,已經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中國已經戰敗,於是,他們擺出一副戰勝者的姿態,等着國民政府去向大日本帝國乞和投降。然而,國民政府非但沒有任何表示,反而不斷在大後方進行戰爭動員,使日本政府摸不着頭腦,只好委託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出面充當說客,向中國政府提出日本政府的議和基本條件,如果中方全部同意,則以此爲和平條約的內容。

日本政府提出的要求有五點:第一,中國政府明確表示向大日本帝國乞求和平;第二,中國政府正式承認滿洲國;第三,華北、華中和內蒙古設立非軍事區,但是日軍根據需要,可以在非軍事區自由駐軍;第四,華北、上海由中日共同管理;第五,中國賠償日本的戰爭損失。

陶德曼大使看過這些條件之後,認爲過於苛刻,估計中國政府接收的可能性很低。果然,蔣介石在看完之後明確表示,國民政府對於和平的最低限度是中日雙方恢復到1931年9.18事變前的態勢,除此之外不會接受任何條件。

日本政府老羞成怒,1月16日,由近衛首相發表政府聲明:攻陷南京後,帝國政府爲給予中國國民政府最後反省機會已及於今日,然而,國民政府不解帝國之真意,繼續策動抗戰。因此,帝國政府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爲對手,而期望真能與帝國合作之中國新政權的建立與發展,並將與之調整兩國邦交,協助新中國之建設。

蔣介石對日本的政府聲明採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用異常強硬的態度來回答日本的挑釁:公開宣佈召回駐日本大使,關閉駐日使館,同日本斷絕外交關係。

蔣介石這一手大大出乎日本政府意料,爲了表示自己的強硬姿態,於1月20日召回日本駐中國大使。

此時,中日之間,都唯恐自己的態度不夠強硬。然而,在中日之間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斷絕外交關係,處於實際的戰爭狀態,大仗小張仗接連不斷地打,可是誰都不肯率先向對方宣戰!

由於近衛首相向全世界宣佈不以國民政府爲談判對手,還要另外扶植新生中國政權,大大的刺激了蔣介石的自尊心,他毅然辭去自己兼任的全部行政職務,宣佈從今以後,專門指揮軍隊與日本侵略軍作戰,國民政府臨時搬遷到武漢之後,立即部署廠礦企業和學校等單位向西南遷移,準備與日軍持久作戰,同時匆忙編練的新軍源源不斷地從後方兼程趕來,隨時準備投入戰場。

此時,日本的軍力實際上已經外強中乾,自七七事變以來,累計傷亡人數已經超過15萬,其中更是有兩個精銳師團被成建制地殲滅,他們宣佈不以國民政府爲對手,又接連發出戰爭恐嚇,同時又從外交上孤立中國,其目的只有一個——迫使蔣介石承認戰敗,然而,蔣介石軟硬不吃的強硬態度使日本無法達到結束戰爭的目的,只好繼續擴充軍隊,準備徹底擊潰中國軍隊。

日軍大本營認真分析了日中兩國的兵力和國力對比之後,認爲要鞏固已佔領地區,必須增加新的兵力,整頓和整肅軍紀。

1月30日,日本參謀本部決定,爲了對付中國軍隊,陸軍必須要建設六十個正規師團和三十個臨時師團,兩百五十個飛行中隊,這樣才能夠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日本政府緊接着發出徵召令,要求預備役人員立即到部隊報到,同時,提高軍工生產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以此來滿足對華作戰的需要。整個日本猶如一架上滿了發條的戰爭機器,開始瘋狂地運轉。

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4章 意外收穫第24章 佔領清流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85章 義正詞嚴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58章 穀賤傷農第57章 和平解決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65章 七七事變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91章 固守南京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60章 英傑獻計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81章 再殲日寇第66章 國難當頭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3章 擴軍裁軍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13章 事變失敗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19章 廈門攻防第10章 平定叛亂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
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4章 意外收穫第24章 佔領清流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85章 義正詞嚴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58章 穀賤傷農第57章 和平解決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65章 七七事變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91章 固守南京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60章 英傑獻計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81章 再殲日寇第66章 國難當頭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3章 擴軍裁軍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13章 事變失敗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19章 廈門攻防第10章 平定叛亂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