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急轉直下

尼莫書《光輝道路》推倒重寫,已經完成了四萬字左右,請支持尼莫的兄弟過去踩踩,順便給點意見,點擊+收藏+推薦+書評=最好的支持

相關鏈接:

942年3月底,圓谷英二帶着《中國事變和平解決協定》草案,興沖沖地返回東京,等待裕仁天皇御覽並表示同意之後由東條英機代表日本政府簽字生效,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統帥部的態度已經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原來,日本在控制緬甸全境之後,繼續向印度境內挺進,英印聯軍節節敗退,一直撤退到布拉馬普特拉河以西地區才站穩腳跟,這時候,印度民族主義者拉斯̶畢哈利̶鮑斯明確表示願意與日本合作,希望藉助日本的武力,趕走英國人,從而實現民族獨立東條英機政府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鞏固日本在東南亞統治的絕佳機會,於是向東南亞諸國發出聲明:日本政府將大力協助東南亞諸國的民族革命鬥爭,全力掃除白種人的傲慢與偏見,以奉獻與索取的精神與有色人種一起共享痛苦與歡樂;日本政府希望在‘大東亞共榮圈’之內本着民主的偉大精神,建立正義的法治,促進當地社會的發展,使各個民族和各個個人能夠按各自的能力取得相應的回報;日本政府將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投資與技術援助,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鼓勵居民擴大耕種面積,採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率;選拔優秀青年到日本國內學習先進的工業技術和企業經營理念

日本政府的聲明在東南亞各國上層人士中引起強烈反響,緬甸人、印尼人、馬來人和印度人中的精英分子,都願意與日本人合作這樣一來,日本非但得到了當地豐富的戰略資源,而且有可能得到數以百萬計的兵源,再加上緬甸全境被日軍佔領,已經掐斷了美援物資進入中國大後方的唯一通道,促使日本統帥部開始重衡量與中國政府的談判

裕仁天皇爲了切實掌握軍部和統帥部的真實想法,特意把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多田駿六、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和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召集到皇宮的千種廳,與首相東條英機、總參謀長杉山元等人一起參加御前會議

裕仁天皇表情嚴肅地說道:“諸位臣工,與中國政府達成的停戰協議,不但關係到中國戰場的形勢,而且與太平洋戰爭的進程緊密相關,內閣也爲此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對待這個問題,絕對不可以夾雜私人的感情在裡面”

東條英機首先說道:“陛下,這份協議雖然來之不易,但是的確對中國讓步太多,已經與目前的形勢不適應了”接着解釋道:“皇軍佔領緬甸全境之後,英美對華援助的陸路通道被徹底切斷,即使中國政府加入同盟國方面,仍然改變不了其孤軍奮戰的局面,自然失去了要挾帝國的條件,故而沒有必要對中國政府讓步”

杉山元補充道:“皇軍前鋒已經深入印度境內,雖然英國在這裡部署了重兵,但是卻只能苟延殘喘——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人與英國人之間隨着民族壓迫的加劇,其矛盾日益尖銳起來,其民族主義者和各政治黨派都要求印度獨立自治,與英國有很深的矛盾,帝國只要保證幫助他們驅逐英國人,使印度橫貫實現真正的民族獨立,奪取印度將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此一來,在帝國領導下的‘大東亞共榮圈’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居於世界前列,有了如此雄厚的實力,可以裝備上百個師團,以泰山壓頂之勢粉碎中國軍隊的抵抗,然後再向西與德軍在近東會師,共同擊潰蘇聯”

裕仁天皇眉頭緊鎖,輕聲說道:“遠景非常值得期待,可是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實現然而,一旦帝國政府拒絕在協議上簽字,勢必把中國政府推向美英那邊,中國戰場將再起烽煙,對於已經全面展開的太平洋戰爭將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東條英機連忙進一步解釋道:“陛下,緬甸佔領軍已經在被佔領的印度國土內組建了印度獨立軍,並且得到印度國內民族主義者的積極響應,同時,情報部門對英軍控制區內的策反工作也進行的有聲有色,我相信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就能夠把英軍逐出印度現在即使中國立即加入盟國,也只能得到英美道義上的支持,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中國政府未必願意冒這個險”

多田駿六看到天皇還是猶豫不決,就主動說道:“陛下,以目前中國派遣軍的實力,雖然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但是卻有信心固守戰略要點,有決心擊退任何來犯的中國軍隊”

岡村寧次也上前勸說道:“陛下,華北中國軍隊的根據地已經被壓縮到原來的三分之一,而中國軍隊窮於補給的情況似乎越來越嚴重,如果我軍沒有主動進攻的話,對方肯定不敢貿然出擊的”

裕仁天皇沒有馬上表示意見,而是直截了當地向山本五十六問道:“山本卿,你的看法呢?”自從奇襲珍珠港之後裕仁天皇就對山本五十六青眼有加

山本五十六畢恭畢敬地鞠了一躬,說道:“陛下,臣以爲陸軍部諸位的意見非常有道理,確實不應該對中國做出如此多的讓步”然後他從容不迫地說道:“中國軍隊雖然人數衆多,但是真正能夠威脅到皇軍的精銳並不多,再加上其作戰物資嚴重依賴進口,實在不足爲慮——蘇聯雖然在莫斯科戰役中取得了勝利,但是並沒有影響德國在蘇德戰爭中的優勢地位,英國所面對的壓力絲毫沒有減小,因此,英國在德國巨大的壓力下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只能依靠海外殖民地和美國的物資援助來苦苦支撐,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物資來援助中國;美國援助中國的物資要麼通過大西洋、蘇伊士運河、印度洋,最後從陸路運輸到中印邊境,再用飛機送到重慶,要麼從通過太平洋到印度現在,西、南太平洋上俾斯麥羣島、愛爾蘭羣島、不列顛羣島、中所羅門羣島、吉爾伯特羣島、幾內亞島等地已經全部被皇軍佔領,美國偷偷摸摸的運輸只能勉強維持澳洲駐軍的消耗,哪裡還顧得上中國?大西洋是德國潛艇的獵場,又距離遙遠,美國人未必付得起這樣大的代價”

爲了徹底打消天皇的疑慮,山本五十六又說道:“夏威夷羣島上的機場已經可以使用,對美國西海岸的戰略轟炸即將展開,美國勢必處於應接不暇的境地,最的情報顯示,美國開始在西海岸重要港口和城市部署防空陣地和反登陸陣地,從而佔用了大量的物資,這樣一來,對中國的支援只能停留在口頭上了與此同時,帝國陸海軍已經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澳大利亞,美澳聯軍將不得不在澳洲與皇軍決戰,將來一旦失利,就完完全全失去了對亞洲和太平洋的控制權”

裕仁天皇微微點了點頭,用讚賞的語氣說道:“山本大將對戰局的把握相當到位,講解的也十分透徹,朕已經十分明瞭了”接着對東條英機說道:“東條,你可以明確通知中國政府——我們拒絕簽字”

東條英機連忙說道:“陛下,我認爲暫時沒有必要通知中國政府”他解釋道:“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他們,說條件太苛刻了,然後要求再次進行談判,從而把時間拖長一點,最好能等解決了印度問題之後再談”

多田駿六補充道:“汪精衛的南京政府對組建軍隊的事情非常重視,已經開始全面整訓軍隊,隨着時間的推移,軍隊的戰鬥力也會相應提高,這樣一來就能夠承擔部分防禦任務,從而把抽調軍隊的影響減到最低”

裕仁天皇點了點頭,說道:“以華制華是個辦法”接着對多田駿六說道:“中國派遣軍司令部要大力扶持南京政府的整軍工作,不但要提供充足的武器裝備,而且要選派優秀軍官對其進行訓練,以迅提升其戰鬥力,從而彌補皇軍抽調南洋之後所造成的真空地帶,最終目的是確保其能夠在沒有皇軍支援的情況下堅持下來”

多田駿急忙躬身答應下來

對東條英機說道:“東條,散會之後,你和圓谷英二一起對整個協議仔細修改覈對,再以此和他們談判,直到達成最後結果”

東條英機面露難色地回答道:“我會盡力的但是不能保證可以達成陛下期望的結果,因爲畢竟是我們拒絕簽字的,中國政府能不能接受都是個問題”

裕仁天皇笑着說道:“東條,現在談判的目的已經不再是以停戰爲主要目的了,而是以拖延時間爲目的,只要政府沒有最終簽字,所有的條款都是沒有約束力的,隨便你怎麼談都可以”

東條英機馬上心領神會,輕聲唸叨着希特勒的名言:所謂的條約,不過是一紙空文

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63章 新式武器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3章 初戰慘勝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22章 福建易幟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361章 轟炸日本(下)第131章 大夢初醒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21章 曙光初現第89章 留德學生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83章 兵敗如山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93章 攻心爲上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12章 福建事變第14章 臨危受命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112章 浴血南京(七)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57章 和平解決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5章 夜戰敗敵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51章 神秘貨輪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51章 神秘貨輪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60章 英傑獻計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
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63章 新式武器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3章 初戰慘勝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22章 福建易幟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361章 轟炸日本(下)第131章 大夢初醒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21章 曙光初現第89章 留德學生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83章 兵敗如山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93章 攻心爲上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12章 福建事變第14章 臨危受命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112章 浴血南京(七)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57章 和平解決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5章 夜戰敗敵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51章 神秘貨輪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51章 神秘貨輪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60章 英傑獻計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