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

派遣軍司令部的電報震動了全部日本陸軍首腦,和統帥部內也是一片驚慌,猶如發生了一場七級地震,首相、陸相、海相和教育總監等軍政首腦連夜聚集起來,商議如何善後。由於增援戰鬥機羣只看到了多田駿六的座機,並不能確認他的死亡,統帥部的長官們經過緊急磋商之後決定,由第13軍從距離該地最近的潛山縣城派出一支精幹部隊,對墜機地點進行武力;海軍第三艦隊從湖口基地出動十幾艘高速戰艦,藉着夜色的掩護,輸送海軍陸戰隊在長江北岸登陸,同樣進行武力;從日本本土增調一個‘飛燕’戰鬥機中隊,掩護海陸部隊的活動。

空軍本來是在湖北羅田空域攔截多田駿六的座機,空戰中戰場不斷前移,等到把飛機打下去的時候,已經到了安徽太湖和潛山兩縣交界處,恰好了日軍第13軍的轄區,因而工作可以非常順利的進行。

從潛山縣城出發的兩個步兵中隊經過長途跋涉,很快就抵達了多田駿六座機墜落地點附近,由於無法精確定位,只好用拉網的方式遍地。日軍艱難地穿過茂密的森林,跨過流淌的小河,在密林中轉來轉去,依靠偵察機的指引前進,終於在接近黃昏的時候抵達了出事地點!然而他們找到的只是爆炸後的飛機殘骸——轟炸機的尾翼筆直地豎在稻田裡,四周是被摔得破爛不堪的主翼和螺旋槳,粗大的飛機機體在印有太陽旗的地方折斷了,機頭和機艙的大部分已經在劇烈的爆炸中燒成灰燼,幾個燒焦的人體仍然保持着坐立姿勢,顯然早在墜落之前就已經死去。隨同前來的軍醫立即對機艙裡面的幾具屍體進行了檢驗,但是卻沒有發現多田駿六的屍體!

日軍隊立即包圍了附近的村莊,挨個審問村民,詳細調查昨天發生的事情。當從村民口中得知有個日本軍官被空軍俘虜之後,知道多田駿六身份的軍醫頓時面無人色,急忙讓隊用最快的速度在附近整修簡易機場,然後安排轟炸機把發現的幾具屍體和物品送到南京作進一步的分析。

分析結果再次證實了多田駿六沒有在墜機種喪生,也就是說已經被空軍俘虜,變成了一名戰俘!以大將的軍銜、司令官的職務被敵國俘虜,這在整個日本陸軍的戰史中都是絕無僅有的,包括裕仁天皇在內的日本統帥部成員全部被這個消息驚呆了,完全不知道如何來處理,更不知道會怎樣對待多田駿六。

抓獲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官雖然讓統帥部的長官們着實興奮了好一會,但是在如何處理多田駿六的問題上,卻產生了的分歧。

陳誠直截了當地向孫百里說道:“多田駿六在擔任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期間,縱然日軍士兵在佔領武漢之後肆意屠殺我和平居民,*婦女,搶掠財物,並縱火焚燒民居,對人民犯下累累罪行,雖百死也不能贖其萬一!請總統立即頒佈命令,先把多田駿六拉到重慶遊街示衆,然後再把他像狗一樣的斃,讓日本軍人看看殘害人的下場!”

孫百里沒有馬上表態,而是輕聲說道:“日軍草菅人命慣了,用死是嚇不住他們的!”

“日軍不是把面子看的比生命還重要嗎?咱們可以先不殺多田,通過羞辱他來丟日軍和日本天皇的臉——派遣軍總司令、大將,應該可以使他們難堪很長時間!”

何應欽急忙說道:“國民已經簽署了《日內瓦公約》,多田駿六既然是在戰場上被我軍俘虜的,就應該按照戰俘了處理,咱們泱泱大國,要表現出大國的氣度來!”

“他根本就不配做戰俘!”陳誠怒吼道:“戰俘是對人來說的,而不是畜牲!多田駿六的所作所爲連禽獸都不如,怎麼可能給他戰俘的待遇!”藉着他反問道:“日本也在《日內瓦公約》上籤了字,可是他們是怎麼對待被俘的國軍將士的!——刀劈、擊、刺刀挑,把他們當活靶子!”

白崇禧看到陳誠滿面怒容,擔心兩個人傷了和氣,急忙說道:“辭修,先不要激動,咱們不是正在商量嘛!”藉着他語重心長地說道:“隨着反攻的逐步展開,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日軍將佐被我軍俘虜,所以我們最好能借此機會確定以後的處理方針,免得再起爭執。”

“白總長說的很對!”孫百里點了點頭,補充道:“雖然抗戰已經打了好幾年,可是咱們抓到的日軍俘虜卻寥寥可數,而且大部分被前線將士就地處決了,但是一旦俘虜的數量急劇增加,我們肯定不能在任由弟兄們隨意處置他們了。”

陳誠把眼睛一瞪,好不客氣地問道:“孫總統,這麼說你是同意何長官的意見,準備讓多田之流在養老嘍!我們可沒有多餘的糧食來養這些畜牲!我想,全國民衆也不會同意我們這樣做的。”

“辭修兄,我不是這個意思!”孫百里耐心解釋道:“日軍官兵之所以兇狠頑強,一方面是受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毒害,另一方面就是日本和天皇用軍國主義思想進行洗腦的結果,使這些人以爲自己的行爲是正義的、是代表日本利益的,甚至以犧牲爲榮!如果我們直接把他們斃了,反倒遂了他們心願,所以不能採用這種簡單的處理方式。”

陳誠感到孫百里說的話還有些道理,臉上的神色略微緩和了一些,追問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何應欽和白崇禧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孫百里。

孫百里一字一頓地說道:“咱們先誅其心,再殺其身!”隨後,他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抓到俘虜之後,普通士兵直接斃,軍官全部關押起來,由精通日語的人逐個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主動低頭認罪,再集中審判、處決,以此來打擊日軍的士氣和信心。”

“好,我同意!”陳誠接着說道:“等抓到了裕仁天皇,也照此辦理!”

孫百里搖了,臉上露出輕蔑的笑容:“天皇是一國之尊,怎麼能和軍官同樣的待遇呢!?”

陳誠不高興地問道:“難道讓他這個罪魁禍首逍遙法外不成!”

孫百里再次搖了,緩緩回答道:“我們不但要在日本國民的面前把裕仁天皇像狗一樣的吊死,還要把日本所謂的皇族連根拔起!沒有了精神支柱,日本人就會服服帖帖地接受我們給他們安排的新主人,被這隻蒼蠅煩了好幾百年的中華民族就可以耳根清靜了!”

何應欽苦笑着說道:“以我們的實力,將日本驅逐出倒是不難,但是要想打進日本本土的話,可能還需要美軍的協助,可是羅斯福總統會同意我們這麼做嗎?天皇可不是一般人物!”

孫百里胸有成竹地說道:“日本是的心腹之患,必須徹底解決掉,無論誰反對都沒有用!美國可能會有不同意見,但是如果他們想讓我們出兵蘇聯、戰後從其它國家撤軍的話,就必須接受這個條件,否則,一概免談!”

白崇禧急忙問道:“孫總統,難道你真的準備把日本送給猶太人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會不會養虎爲患呢?”

何應欽接過來回答道:“白總長,國民與猶太人有言在先,當然不能出爾反爾。”

孫百里笑了笑,回答道:“如果說我一點都不擔心,那肯定是假的,但是經過反覆考慮之後,我還是覺得應該把日本列島送給猶太人,建立他們自己的國家比較好,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我們在猶太人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他們,他們心中必然充滿了感激之情——這一點已經得到了驗證;第二,很多流亡到的猶太人已經完全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裡,把當成了自己的祖國,即使在日本建立獨立的國家,也會有相當多的猶太人選擇留下,從而使兩個國家之間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第三,猶太軍團在戰鬥中與國軍將士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第四,猶太人都是虔誠的信徒,而他們的宗教信仰當中也沒有什麼侵略性的內容;第五,讓猶太人統治日本比由統治更加容易得到盟友們的認同。”

陳誠補充道:“猶太人也爲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等新式武器更是要仰仗他們。”

白崇禧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希望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否則,我們的後代會把我們從墳墓裡罵出來的!”

何應欽不以爲然地說道:“我看你是杞人憂天!”

確定處理原則之後,統帥部立即安排專機把多田駿六押送到重慶,然後通過報紙、電臺把抓獲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官的消息散播出去,以此來羞辱日本和天皇。

消息見報之後,重慶市民立即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慶祝這一重大勝利,宣示抗戰必勝的信心;英美蘇聯各國紛紛祝賀,同盟國的民心和士氣頓時高漲,增添了戰勝軸心國集團的信心。

元月25日上午九點整,日本東京皇宮。

裕仁天皇坐在會議桌的盡頭,手扶桌面,用陰冷的目光向兩邊的軍政大臣們望去。往日裡驕橫不可一世的大臣們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沒等天皇的目光掃到自己,就匆忙把頭低下,結果在天皇的面前浮現出兩排大小不一的後腦勺。

“怎麼啦?全都啞巴了嗎?”裕仁天皇的聲音似乎比外面的空氣還要寒冷,與會者不約而同地了一下。

“派遣軍總司令官被敵人活捉,這是帝國陸軍成立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如果傳出去的話,不但使帝國和朕蒙受了莫大的恥辱,而且會使帝國臣民對大東亞聖戰的前途產生懷疑,嚴重打擊民心士氣!現在,正是朕需要諸卿分憂的時候,可是卻都一言不發,難道要逼朕親自出面解決嗎!”

東條英機坐在天皇的左手爆因爲位置的關係,感受到的壓力也最大,面對震怒奠皇,只好試探着說道:“多田大將是在從武漢返回南京的途中出事的,而被空軍截擊的地點也是第11軍的防區,橫山勇身爲第11軍司令官,沒有盡到保護長官的責任,應該由他來承擔這個責任!另外,橫山勇抗拒大本營的命令是導致多田大將前往武漢的直接原因,所以必須嚴厲懲處橫山勇中將!”橫山勇屢次抗拒日本統帥部和派遣軍司令部的命令,自行其是,對於素來以鐵腕著稱的東條英機來說自然是不可忍受的,於是順手就把他推到前面做替罪羊。

裕仁天皇非常不滿意東條英機憚度,用責備的語氣說道:“東條,橫山勇的責任是無可推卸的,這一點在座諸位已經非常清楚,不需要你來提醒!現在朕在問你如何處理多田駿六被俘虜的事情——我們不可能長時間封鎖消息,帝國臣民很快就會聽到風聲,所以必須馬上想出妥善的解決辦法!”

裕仁天皇見大臣們都變成了縮頭烏龜,只好挨個詢問,前面的幾個慌忙,令他大失所望,等問到總參謀長杉山元的時候,這位陸軍元帥把粗短的脖子一挺,用試探的語氣說道:“陛下,臣以爲可以借鑑明朝崇禎皇帝處理洪承疇降清的事例!”

裕仁天皇問道:“你的意思是告訴國民,多田已經戰死了!?”

“是的,陛下!”杉山元回答道:“如果發佈消息,咱們就說是他們造謠,反正蔣介石炸花園口大堤的時候也這麼幹過,國民應該會相信的!”

已經感到黔驢技窮的裕仁天皇看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只好接受了杉山元的建議。

次日上午,日本大本營召開記者招待會,正式發表多田駿六大將的死訊:“派遣軍司令長官陸軍大將多田駿六,於元月18日乘坐轟炸機返回南京途中,遭遇優勢空軍伏擊,在飛機上指揮全面作戰時,不幸壯烈犧牲。大本營遵聖上親命,任命陸軍大將、原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接替他的職務,即日前往派遣軍司令部就任。”

隨後,日本發表公告,追授多田駿六元帥軍銜,並由天皇賜予‘男爵’稱號,並准予按國葬規格進行安葬。

元月28日,多田駿六的國葬儀式在東京市區隆重舉行,上百萬市民排列在街道兩旁觀看送葬隊伍。與此同時,重慶歌樂山下的一所戒備森嚴的監獄裡面響起看守的怒吼:“多田駿六,出來!”

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7章 故人來訪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62章 中國國籍第2章 準備戰鬥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7章 故人來訪第42章 罷工事件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8章 登陸漳州第156章 經濟作戰(上)第57章 和平解決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15章 牛刀小試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40章 議政大會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51章 神秘貨輪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246章 苦口婆心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11章 事變前夜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14章 臨危受命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65章 七七事變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305章 兵乎匪乎
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7章 故人來訪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62章 中國國籍第2章 準備戰鬥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7章 故人來訪第42章 罷工事件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77章 擒賊擒王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8章 登陸漳州第156章 經濟作戰(上)第57章 和平解決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15章 牛刀小試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40章 議政大會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51章 神秘貨輪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246章 苦口婆心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11章 事變前夜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14章 臨危受命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65章 七七事變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305章 兵乎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