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

第四戰區收復南昌之後,深陷廣西戰場的安藤利吉也處境不妙——中央軍緊急動員的二十萬精銳部隊從西面和北面壓了過來,先頭攻佔五塘、崑崙關等戰略要地,兵鋒直指第五師團駐守的南寧,與此同時,

第2集團軍司令長官餘漢謀率領的第5師和第5師則在靈山、合浦、浦北一線構築陣地,封鎖住日軍的南逃之路,迫使正準備撤退的第8師團等部不得不在北部灣前掉頭向東攻擊前進,以緩解第五師團的壓力此時,日本統帥部從關東軍抽調的第23、第24師團兩個精銳師團還沒有集結完畢,如果中國軍隊全力攻擊的話,未必不能在日軍增援部隊趕到之前重創對手

正是基於以上考慮,餘漢謀給自己的兩個主力師下達了全力死守的命令,準備第2集團軍的犧牲給中央軍爭取時間,把日軍死死拖住然而,出乎他的意料的是,中央軍在推進到南寧之後就停了下來,開始就地構築工事,擺出與第五師團對峙的架勢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第五師團對此真是求之不得,抓緊時間在南寧四周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很快拉起蜘蛛網一樣錯綜複雜的鐵絲網,縱橫交錯的戰壕把明暗交替的碉堡、火力點和掩蔽部連接起來在日軍的對面,中央軍也在進行大規模的土木作業,無數人影在陣地上忙碌,奇怪的是,近在咫尺的兩支軍隊始終沒有爆發衝突,都在埋頭做着自己的事情

堅持了三天之後,餘漢謀發覺不對勁,急忙把中央軍奇怪的舉動向遠在福建的孫百里報告接到報告之後,孫百里首先以戰區司令長官的名義命令廣西的第集團軍主動出擊,籍此來試探桂系和中央軍的反應,緊接着,他又致電國民政府大本營,請求廣西境內的中央軍攻擊南寧,力求把日軍驅逐出廣西然而,第集團軍毫不客氣地回絕了他的要求,聲稱自己已經被劃歸第九戰區指揮,而大本營則告訴孫百里,反攻崑崙關的部隊因爲減員嚴重,迫切需要休整,短期內無法發動有力的攻勢

直到這時候,孫百里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顧不上痛罵大本營和蔣介石,急忙電令餘漢謀向廣東撤退,同時急電第五縱隊和二師日夜兼程前往增援

老謀深算的安藤利吉已經從中央軍奇怪的舉動中察覺了其真實意圖,果斷命令廣州駐軍主動出擊,把二師和粵北的中國軍隊牢牢牽制住,同時親自率領第8師團和臺灣步兵旅團把第5師和第5師死死咬住,從廣西一路追擊到廣東的廉江、高州一線

940年2月24日,關東軍第23師團在陽江境內的溪頭登陸,以迅猛的攻擊擊潰了地方保安部隊的抵抗,從東面向餘漢謀撲去,然後與據守陽西的第五縱隊激戰不休,與此同時,第24師團正在海軍第五艦隊的掩護下,分乘十幾艘運輸艦兼程向廣州趕來,準備從北面封鎖住中國軍隊的退路,此時,第5師和第5師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2月25日上午十點,第5師和第5師撤退到廣東信宜縣城

日軍轟炸機的嗡嗡聲像蒼蠅一樣揮之不去,來來回回在天空盤旋俯衝,地面上的高射炮,高射機槍猛烈射擊,槍炮聲像爆豆般響起,中間不時夾雜着炸彈的爆炸聲和機關槍的掃射聲,與此同時,大口徑炮彈沉悶的爆炸聲也不時從幾公里外的地方傳過來

餘漢謀輕輕撣落從房樑上震落的泥土,望着面前的兩個師長,語氣凝重地說道:“目前第十九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幾乎全部集中在江西境內,即使全力增援也不可能在日軍合圍之前趕到,二師和第2集團軍的其他部隊又被日軍牢牢牽制住了,這樣一來,除了第五縱隊之外,我們不可能得到多援助,如果想脫身的話只能靠自己了”接着他又補充道:“現在日軍第23師團正在猛攻陽西,第五縱隊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

第5師長張達用力一拍桌子,怒罵道:“大好形勢無端被葬送掉,現在反而要在小鬼子面前落荒而逃,真是豈有此理”

餘漢謀苦笑着說道:“誰叫咱們站在十九路軍這邊呢?要怪就怪我這個集團軍司令站錯了隊,連累了大家”

由於餘漢謀頗有長者之風,向來寬以待人,在粵軍中口碑甚佳,故而深得部下的愛戴,張達見他居然說出這樣自責的話,急忙收起自己的牢騷,反過來安慰他:“司令,所謂士爲知己者死,十九路軍不但是廣東的子弟兵,而且對待我們粵軍完全視如己出,無論是換裝備,還是對部隊得訓練,毫不藏私,又拿出大筆資金來扶持地方經濟發展,改善民衆生計,我們和他們站在一起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相信,即使在全軍進行投票表決,弟兄們也會同意司令的選擇”

第5師長林偉壽補充道:“我部在福州換裝備的時候,和十九路軍同吃同住,使用同樣的訓練場,不但沒有任何的歧視,反倒在人員和裝備上面多方照顧,實在令人感激,相形之下,國民政府對粵軍的態度簡直令人齒寒”

餘漢謀連忙問道:“孫百里有沒有在你的部隊裡面安插他的人?”

林偉壽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們第2集團軍的步兵師,滿編的時候只有2000人,而十九路軍的標準步兵師接近8000人,這些缺額當然要在福建補足,另外,福建陸軍大學畢業的士官生也被派來補充軍官的不足不過,這些都在明處,沒有任何暗地裡的動作,這些人到了我軍之後,升遷獎懲完全由我自行決定,其他人無權過問,這樣的安排怎麼也不能算是陰謀?”

聽了兩位部下的肺腑之言,餘漢謀默然不語——如果國民政府真的對粵軍沒有偏見的話,爲什麼會把陳濟棠時代建立的完備兵工廠全部拆除運走,爲什麼會一再從廣東抽調精銳,致使防務空虛,被日軍所乘?廣東全盛時期曾經擁有在全國首屈一指空軍,單單戰鬥機就有數十架,可是歸順中央之後,卻連一箇中隊都沒有留下可氣的是,廣東民衆的生活水平反倒趕不上陳濟棠時代,這難道不是問題嗎?

想到這裡,餘漢謀語氣堅定地說道:“既然大家支持我的選擇,中央軍又做出這種落井下石的事情,咱們以後就跟定十九路軍”

張達大聲說道:“如果不是小鬼子還沒有打敗,我馬上就要和中央軍這些王八羔子算賬”

餘漢謀示意他不要激動,語重心長地說道:“日本一個彈丸小國,之所以能夠發展到現在這麼強大,主要原因就是其國民非常團結,我們如果想擊敗日寇的話,還是儘量不要搞摩擦,即使中央軍對不起我們,暫時還是要忍耐住”

林偉壽點了點頭,說道:“咱們的當務之急還是先想辦法應付日軍的攻勢,真要是被他們包了餃子,廣東乃至整個第四戰區都會遭到慘重的打擊咱們犧牲事小,影響全局就難辭其咎了”

餘漢謀說道:“日軍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就是要把我們兩個師圍殲在南粵地區這裡山巒起伏,交通不便,敵人的轟炸機又不停地轟炸掃射,很難擺脫他們的圍追堵截,一旦第五縱隊支撐不住,咱們馬上就會落入重圍之中”說到這裡他看了看兩個部下,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如果想從日軍面前撤退,必須拋棄全部的輜重,在夜間用強行軍的方式脫離和日軍的接觸,然後利用我軍熟悉地形的優勢擺脫日軍的追擊”

張達想了想,搖頭說道:“咱們兩個師將近四萬人,即使輕裝前進也很容易被日軍追上——他們在白天可以用偵察機指示方向,再出動轟炸機阻攔我們,此消彼長,怎麼跑得掉?”

餘漢謀緩緩點了點頭,說道:“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來,必須以強有力之一部在後面阻擊日軍,爲主力部隊的轉移爭取兩到三天的時間”

林偉壽望着餘漢謀,一字一頓地說道:“司令,這個任務就交給我們第5師,我會親自率領一個步兵團來斷後,全力保證主力部隊的安全”

張達急忙說道:“林老弟,即使派部隊阻擊也用不着你這個當師長的親自上陣呀”

餘漢謀望着林偉壽堅毅的面容,輕聲問道:“能不能告訴原因?”

林偉壽輕聲回答道:“當初我們第5師之所以不戰自潰,使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奪取惠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師長和高級軍官臨陣脫逃,導致部隊失去指揮家鄉父老不明就裡,編出歌謠來諷刺司令,可是我們這些軍人誰不知道您是代人受過”林偉壽激動地走到窗口前面,用激昂的語氣說道:“粵軍的奇恥大辱是我們第5師造成的,自然應該由我們自己來洗刷何況,掩護主力撤退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我這個師長不親自指揮,那些老兵們會作何感想?”

張達輕輕走到林偉壽身旁,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弟,我就不跟你爭了但是,一定要保重啊”

餘漢謀沉聲問道:“偉壽,你對完成任務有把握嗎?”

林偉壽轉過頭來,語氣堅定地說道:“成功雖無信心,成仁卻有決心”

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56章 經濟作戰(下)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357章 力克岳陽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20章 泉州起義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60章 英傑獻計第84章 整軍備戰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8章 登陸漳州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36章 肅清地方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66章 國難當頭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267章 絕密情報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68章 馳援上海第120章 戰略轉移第38章 促膝長談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5章 政策對比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1章 事變前夜第150章 武漢會戰(七)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61章 西安事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87章 冒死一搏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51章 神秘貨輪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
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56章 經濟作戰(下)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357章 力克岳陽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20章 泉州起義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60章 英傑獻計第84章 整軍備戰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8章 登陸漳州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36章 肅清地方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66章 國難當頭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267章 絕密情報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68章 馳援上海第120章 戰略轉移第38章 促膝長談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5章 政策對比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11章 事變前夜第150章 武漢會戰(七)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61章 西安事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87章 冒死一搏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51章 神秘貨輪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