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戰略轉移

1月22日夜11時,保衛南京的十餘萬中國軍隊和三萬餘人的志願軍開始了規模空前的撤退行動,首先出發的由市民和兵工廠職員組成的志願軍,他們的目的地是近在咫尺的江寧,在那裡和留守部隊匯合後,沿着公路經馬鞍山向蕪湖撤退。兩個小時之後,中央軍的幾個師和十九路軍的主力部隊除了留下來斷後的第78師以外,全部向廣德方向急進。

儘管孫百里在開始行動之前再三強調要保持隱蔽,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部隊調動還是被日軍察覺了,鬆井石根當即命令全線進攻,絕對不能讓中國軍隊從自己的手邊溜掉。命令下達之後,龐大的戰爭機器高速運轉起來,士兵們在睡夢中被軍官們叫醒,帶着惺忪的睡眼進入陣地,一門門大炮被推上炮位,炮兵們緊張地開始射擊前的準備工作。

凌晨3點,第一顆炮彈託着長長的尾巴落在第78師的陣地上,從而掀起了進攻的序幕。短促而密集的炮擊之後,日軍步兵開始了進攻,這次日軍改變了戰術,採用了法國人的浪形攻勢,十幾道波浪從日軍的陣地上翻涌而出,咆哮着朝對面猛撲過去,要把守軍淹沒在滾滾的洪流之中。在到達陣地中間的時候,守軍從戰壕裡面噴射出一道道火焰,要把這些波浪打成碎片。很快,最前面的幾道波浪猶如撞上了海邊的岩石被擊得粉碎,化作點點浪花,消失無蹤,後面的波浪繼續往前涌,終於前進到破裂的鐵絲網前面,日軍士兵們跳過鐵絲網,跨過木樁,繼續朝前攻擊。但是,在守軍的猛烈攻擊下,只有兩道波浪接近戰壕的邊緣,卻又被幾輪手榴彈炸了回去。

十幾分鍾之後,日軍又開始了另外一輪的進攻。在日軍毫不停歇的持續攻擊下,守軍逐漸抵擋不住,放棄了第一道防線,向後退卻,日軍在後面窮追不捨。

苦戰兩個鐘頭之後,李從文命令部隊全線撤退,向主力部隊的方向前進,等尋找到有利的地形再繼續阻擊。

日軍經過偵察發現,中國軍隊已經兵分兩路,一路向江寧前進,一路向東南方向前進,似乎想包抄第3和第101師團的。鬆井石根接到報告打吃一驚,如果再被中國軍隊吃掉哪怕半個師團,自己就要向天皇陛下謝罪了。他急忙命令第3和第101師團就地構築防禦工事,準備迎戰,只要堅持到天亮就能夠得到主力部隊的增援,接着命令第11和第18兩個師團繼續攻擊江寧,其餘部隊全部尾隨中國軍隊的主力向東南方向急進,務必在明天日落之前追上敵人。

李從文爲了儘量遲滯日軍的攻勢,把部隊分成十幾股,然後通過電臺進行聯繫。在地形險峻的地方就留下一支阻擊部隊,其餘部隊繼續前進,尋找下一個合適的地點。等日軍追上以後,阻擊部隊在給敵人一定的殺傷之後就主動放棄陣地,向正東撤退,走上和主力部隊截然不同的方向,走出幾十公里之後,再根據師部的命令向下一個阻擊地點集結。日軍急於追上中國軍隊的主力,對這些被打散的散兵遊勇無暇理會,繼續埋頭朝前追,把李從文佈置下的防線逐一擊破,然而,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中國軍隊的阻擊部隊似乎無窮無盡,擊潰了一支之後,前面的另外一支已經嚴陣以待,恭候多時了。最後,日軍連續提審幾十個被俘虜的第78師士兵,這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委。

鬆井石根立即改變戰術,在突破守軍的阻擊陣地之後,派遣相當數量的部隊尾追而去,使李從文不能再匯攏這些部隊來建立新的防線。改變了戰術之後,日軍的前進速度快了不少,然而,由於前面耽誤的時間太多,再加上李從文把沿途經過的橋樑全部炸斷,所以和中國軍隊的主力之間的距離反而越來越遠。

眼看着中國軍隊再次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鬆井石根惱羞成怒,把火氣全部撒在斷後的第78師頭上,他命令迂迴江寧的第3師團和第101師團停止前進,掉頭向後,與自己率領的主力部隊配合,要把第78師全部殲滅掉。同時,命令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部隊全力轟炸撤退中的中國軍隊主力,盡最大的努力來降低他們的行軍速度。鬆井石根的如意算盤是,先以佔據絕對優勢的兵力迅速消滅第78師,然後再揮師南下,爭取在廣德附近追上孫百里率領的中國軍隊,並將其殲滅在這一地區。爲了達成這一目的,鬆井石根命令駐紮在杭州的重藤支隊和駐紮在嘉興的臺灣步兵旅團合兵一處,向廣德急進,爭取趕在孫百里的前面擊潰十九路軍的留守部隊,佔據廣德,從而切斷中國軍隊南下的道路。

由於鬆井石根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孫百里率領的東路軍身上,所以留守江寧的部隊雖然需要保護志願軍團,反而很快拋開了日軍的追擊部隊,經過兩天的急行軍之後抵達馬鞍山,然後向蕪湖撤退。日軍的兩個師團雖然竭盡全力,但是在兵力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海軍和陸軍的轟炸機又全部去支援東線,連空中支援都沒有了,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中國軍隊漸漸遠去卻束手無策。

然而,孫百里率領的部隊形勢卻異常嚴峻,鬆井石根把能夠調動的全部轟炸機都派了過來,每隔半個小時就有飛機過來投彈,由於沒有足夠的防空武器,白天只能走走停停,晚上再加快行軍速度。

鍾武站在一棵大樹下面,看着日軍轟炸機耀武揚威地從低空掠過,氣恨狠地說道:“這些小鬼子,真是欺人太甚,等咱們有了飛機,把他們全打下來,看他們還敢這麼囂張!”

孫百里說道:“就是多配備些高射炮也能威脅到敵人!回去之後一定要兵工廠優先生產高炮,不能總被敵人壓制。”

鍾武問道:“直接買飛機不是見效更快嗎?”

孫百里苦笑着說道:“其實以福建目前的工業基礎和科研實力,就是自己製造飛機都不是難事,只是我們無法生產飛機需要的航空汽油,如果日軍封鎖了海岸線,再多的飛機也上不了天!”然後他回身遙望着江寧方向說道:“鍾武,我們已經連續四個小時沒有收到李從文的消息了,也不知道他撤退了沒有?”

鍾武焦急地說道:“照他的脾氣,爲了保證我們的安全,肯定不會放敵人過來的,可是日軍有十好幾萬呀,但憑他一個師,怎麼抵擋得住!”接着他問道:“軍長,我想帶部隊回去接應一下!”

孫百里立即答應下來,說道:“從你的部隊裡挑一個團,再把軍部的摩步營也帶上,不要攜帶重武器,儘量輕裝前進!找到第78師以後立即撤退,千萬不要戀戰!”

鍾武答應之後匆匆忙忙地轉身離開,孫百里望着他遠去的身影默默地祈禱:“李從文,你可千萬要平安回來呀!”

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150章 武漢會戰(六)第5章 夜戰敗敵第16章 孤注一擲第69章 駐防吳村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四)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14章 臨危受命第132章 抱病議事(上)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221章 鷹隼試翼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232章 大局爲重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8章 登陸漳州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23章 擴軍裁軍第61章 西安事變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7章 福州印象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62章 中國國籍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66章 國難當頭第47章 蔡氏父子第156章 經濟作戰(上)第51章 神秘貨輪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29章 百業俱興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76章 全殲敵軍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86章 拔刀相助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5章 牛刀小試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43章 勞動法規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9章 發展方略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305章 兵乎匪乎
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150章 武漢會戰(六)第5章 夜戰敗敵第16章 孤注一擲第69章 駐防吳村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四)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14章 臨危受命第132章 抱病議事(上)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221章 鷹隼試翼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232章 大局爲重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8章 登陸漳州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23章 擴軍裁軍第61章 西安事變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7章 福州印象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62章 中國國籍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66章 國難當頭第47章 蔡氏父子第156章 經濟作戰(上)第51章 神秘貨輪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29章 百業俱興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76章 全殲敵軍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86章 拔刀相助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5章 牛刀小試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43章 勞動法規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9章 發展方略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305章 兵乎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