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櫻花凋謝

挫敗了日軍的‘櫻花’攻勢之後,已經集結在日本九州島上的陸軍主力部隊兵分兩路,由四個步兵師組成的西路軍在強大的海空火力掩護下,經下關向日本主島攻擊前進;東路軍的十八個步兵師和兩個坦克師在斯茲皮爾曼的指揮下,開始了圍殲包圍圈內日軍第16方面軍的戰鬥。

第16方面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知道統帥部已經不可能繼續提供增援,自己的部隊又被軍隊分割包圍,美軍艦隊也再次豐後水道,既不能通過海路撤退到四國島,也沒有能力擊敗不斷得到增援的對手,只好抱定必死的決心,命令部隊頑強抵抗,最大可能延緩海島陷落的時間,爲日本主島上的守軍爭取更多的時間。

軍隊採取了空中打擊爲主,地面進攻爲輔的戰術,發起攻擊之前,先出動大量的轟炸機,向日軍陣地投擲大量的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將日軍匆忙構築的工事盡數夷爲平地,在這樣猛烈持續的航空火力準備之後,地面炮兵羣在校射飛機的導引下,對僥倖逃脫的日軍火力點進行重點轟擊。最後,大羣步兵在坦克的導引下,用zha藥包、火焰噴射器、手榴彈、榴彈逐個肅清日軍據點,以每天三到五百米的速度緩慢而又堅定地向前推進,逐步壓縮日軍的生存空間。

被包圍在九州島中部地區的第16方面軍主力進行了殊死的抵抗,在白天的戰鬥中,每當炮擊停止之後,倖存下來的日軍士兵就抱着zha藥包衝向國軍坦克,然後再投入全部的兵力發動自殺式衝鋒;入夜之後,日軍把部隊分散成無數的小分隊,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優勢,儘可能向國軍防線的後方滲透,妄圖從兩翼展開攻勢,消滅國軍的突出部分,從而迫使國軍後退。

已經和日軍戰鬥了七個年頭的國軍將士,對日軍慣用的戰術瞭如指掌,總是在黃昏來臨之前就停止進攻,就地構築工事,坐等日軍來攻,入夜之後,此起彼伏的照明彈把陣地前沿照耀得如同白晝一般,使日軍無所遁形,在迫擊炮、輕重機、半自動步組成的交叉火力網中損失慘重,滲透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橫山勇親自部署的反擊行動得不償失,損失了大量人員,消耗了大量的彈藥,尤其是消耗的彈藥難以補充,使日軍的彈藥儲備接近枯漿橫山勇不得不下令節省彈藥,每門大炮平均每天只有十發炮彈,嚴重影響了接下來的作戰,國軍的推進速度開始大大加快。

1945年1月8日,第16方面軍殘部四萬餘人被壓縮在南北寬約兩公里,東西長三公里的狹小區域內,隨時面臨滅頂之災,這時候,日軍儲備的彈藥已經基本用完,糧食也吃光了,日軍士兵開始用草根和樹皮來充飢,個個面黃肌瘦,無力再戰。

司令官橫山勇中將召集少佐以上軍官,命令他們在參謀長的指揮下,向軍隊投降,然後當衆切腹自殺。

1月10日,第16方面軍殘部三萬八千餘人在參謀長的率領下繳械投降,九州島中部地區的戰鬥宣告結束。

和第16方面軍主力的頑強抵抗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留守在霧島山核心陣地上的七八萬日軍,雖然擁有充足的彈藥和爲數不少的大口徑火炮,但是面對僅僅兩個師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止步不前,並且退避三舍,主動放棄了前沿陣地,撤退到地勢較高的二線陣地。美軍由於兵力不足,樂得清閒,結果兩軍一直和平相處,等到第16方面軍主力繳械投降之後,這裡的日軍立即派人下山,主動接洽投降事宜。

1月15日,霧島山守軍共七萬五千餘人全部繳械投降,直到這個時候,被猶太軍團驅趕到這裡的一百多萬西部居民才被允許踏上返鄉的道路。

九州島和沖繩島的相繼陷落,使日本主島直接在盟軍面前,由於朝鮮海峽已經全部被美軍艦隊封鎖,從朝鮮和東北調集軍隊保衛本土變成了不可能任務,日本統帥部爲了緩解本土的壓力,延緩軍隊增援日本本土的速度,命令華北日軍和東北日軍主動出擊,吸引軍隊主力。

然而,日本統帥部的反應速度遠遠落後於統帥部的部署。

當九州島上的戰事大局已定之後,統帥部就命令華北野戰軍六十餘萬軍隊全線出擊,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兵分四路,會攻太原;已經集結在中原地區的其他各路野戰軍共七十餘萬,兵分兩路,一路從鄭州北渡黃河,向安陽攻擊前進,一路從徐州出發,沿津浦路北上,直插濟南;美軍派出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十二艘戰列艦、十八艘巡洋艦和五十餘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對黃海和渤海灣沿岸的港口城市和碼頭進行猛烈的空襲和炮擊,並不時做出登陸憚勢,牽制日軍的兵力。

與此同時,已經在銀川地區整編訓練了三年之久的西北軍團在鍾武的指揮下,以坦克集羣和摩托化步兵、騎兵部隊爲先導,保持每晝夜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高速向北越過草原、沙漠和戈壁,向一把尖刀,直插張家口,進而佔領北京,切斷關內外日軍之間的聯繫。

等到日本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接到日本統帥部的反擊命令的時候,他的司令部裡面已經擺滿了華北各地日軍守備部隊發過來求援電報,遠處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空軍的轟炸機羣已經對華北各主要城市的軍事目標和機場、橋樑、公路、鐵路發動了持續不斷的猛烈空襲,派遣軍司令部所在奠津市區自然也在打擊範圍之內。已經被嚴重削弱的日本陸軍航空兵僅僅堅持了三天時間就因爲損失而陷入難以爲繼的地步,碩果僅存的幾十架戰鬥機全部龜縮在堅固的飛機掩體內,不敢繼續升空作戰。

此時,岡村寧次手上僅有的戰略預備隊只有總兵力超過七十萬的關東軍,所謂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岡村寧次對關東軍的底細非常清楚,這支被統帥部寄予厚望的軍隊早已不是什麼精銳中的精銳,而是一支完全由二線部隊組成的守備部隊!

1940年日軍大本營確定當時關東軍戰鬥序列是第1、8、9、10、11、12、14、23、24、25、27、28、29、57、71師團等十五個陸軍師團,均爲日本陸軍主力師團,此時的關東軍的確是日本陸軍的精銳兵團,堪稱精銳中的精銳。

後來,隨着戰爭的持續進行,最初的十五個師團中陸續有十一個調往的關內戰場和南太平洋戰場,遂用守備部隊就地編組六個師團來代替,使師團總數勉強達到十個師團,但是戰鬥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等到1944年初的時候,日本統帥部開始着手部署本土防禦,又從關東軍原有的十個師團中調出六個,常設師團已經一個不剩,雖然關東軍司令部用大量的在鄉軍人擴編了大量的新師團來代替,但是戰鬥力卻降到了歷史的最低點。

這時候關東軍的戰鬥序列中總共有二十四個步兵師團、兩個坦克旅團(已調回日本本土)、九個獨立混成旅團,負責防禦的地區爲東北和朝鮮,師團的編制普遍爲兩單位制、少量爲三單位制,四單位師團已經一個不剩。

在日本陸軍的將領當中,岡村寧次的兇悍程度僅次於東條英機,是日本侵略政策的擁護者和堅定的執行宅儘管如此,面對此時的形勢,他也明白無論自己如何努力,失敗的結局已經是無法避免,但是爲了拖延日本滅亡的時間,還是做了最後的努力,命令關東軍第四軍抽調六個師團的兵力,用最快的速度關內戰場。

1月22日,西北軍團的先頭部隊兩個騎兵師和一個坦克營進抵張家口,隨即在空軍轟炸機羣的掩護下發動進攻。

張家口守備部隊僅有日軍一個步兵聯隊和數千名僞軍,僅僅抵抗了三個小時就被全棘西北軍團的滾滾鐵流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直插大同,一路向東席捲而去,直趨北平。與此同時,空軍運輸機開始在張家口機場連續起降,把大量的軍需物資輸送過來。

1月25日,西北軍團主力進抵北京郊外,此時,關東軍第四軍主力剛好推進到河北承德和隆化一線。

鍾武隨即改變部署,留下五個步兵師監視北平日軍,自己親自率領兩個坦克師、三個騎兵師和兩個摩托化步兵師北上迎戰。

1月27日中午十二點鐘,西部軍團先頭部隊一個騎兵營與第四軍主力在燕山腳下遭遇,由於關東軍的名聲太響,鍾武命令部隊暫時向後撤退幾公里遠,待主力部隊上來再與日軍決戰。然而,當氣勢洶洶的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發起進攻的幾分鐘之後,鍾武對這支軍隊的看法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日軍發射的炮彈密如雨點,場面非常壯觀,但是不是從國軍陣地上飛過去,就是落在陣地前沿百米以外的地方,命中目標的不到10%!另外,日軍步兵在發起衝鋒之後,亂糟糟地擠成一團,有的甚至衝到了進行火力支援倒克前面,被碾成肉餅!

鍾武當即改變部署,命令坦克羣向兩翼進行大範圍迂迴,騎兵部署在摩托化步兵陣地的後側,等到日軍攻勢受挫之後,全線出擊!

這時候,空軍的一個轟炸機中隊及時趕到戰場,關東軍在國軍空地協同的立體攻勢下很快潰不成軍,成羣倒克在日軍陣地上橫衝直撞,用坦克炮、機肆意屠戮,無數騎兵揮舞着雪亮的馬刀,把一顆顆腦袋砍落在地,摩托化步兵高速前進,把日軍分割包圍。

等到日落時分,日軍第四軍全線崩潰,殘部向東北狼狽逃去,戰場上到處都是日軍的屍體和遺棄的武器彈藥,戰後統計,西北軍團共擊斃、擊傷日軍兩萬七千人,俘虜三萬四千人,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徹底消除了關東軍的威脅!

第91章 固守南京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57章 和平解決第29章 百業俱興第66章 國難當頭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58章 穀賤傷農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150章 武漢會戰(六)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2章 準備戰鬥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28章 合作談判第52章 密令截擊第39章 議政準備第75章 攻敵不備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81章 再殲日寇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62章 中國國籍第78章 血氣之勇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8章 登陸漳州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8章 登陸漳州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79章 借道租界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385章 破門之戰(上)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25章 還鄉地主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47章 蔡氏父子第40章 議政大會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64章 兵器研究第278章 暗渡陳倉
第91章 固守南京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57章 和平解決第29章 百業俱興第66章 國難當頭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58章 穀賤傷農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150章 武漢會戰(六)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2章 準備戰鬥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28章 合作談判第52章 密令截擊第39章 議政準備第75章 攻敵不備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81章 再殲日寇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62章 中國國籍第78章 血氣之勇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8章 登陸漳州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8章 登陸漳州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79章 借道租界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385章 破門之戰(上)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25章 還鄉地主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47章 蔡氏父子第40章 議政大會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25章 轟炸航母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64章 兵器研究第278章 暗渡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