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出其不意

對於第12集團軍和日本第21軍來說,信宜都沒有什麼軍事價值,中國軍隊在此部署軍隊的惟一目的就是爲主力部隊的撤退爭取時間,而日軍的目的則更加單純——中國軍隊在防守!沉浸在武士道精神中的日本軍隊始終無法抵禦地域目標的誘惑,而任由對方的有生力量從自己的眼皮底下從容遁去,假如日軍在進抵信宜的第一時間就繞城而過,追擊第151師和第156師的主力,只留少量兵力牽制城內守軍,必將使負責斷後的林偉壽難以應付,然而,戰略思想上的短視使日軍錯過了可以圍殲中國軍隊的良機,因爲林偉壽的部隊已經在信宜北部的山脈之中佈下層層防線,耐心地等待日軍的到來。

2月27日清晨,日軍第18師團主力,從信宜縣城出發,沿着逐漸崎嶇不平的山路向北急進,在視線的盡頭,無數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靜靜地矗立着,彷彿在提醒這些入侵者,他們已經進入雲開山脈的腹地。

上午八點整,一眼望不到頭的日軍出現在阻擊部隊的視野裡面:最前面是數十輛摩托車,八輛坦克車緊隨其後,再後面是滿載着士兵的卡車,最後面是步行的士兵和運載輜重和大炮的運輸隊。

看到日軍的部隊以及汽車、坦克和大炮,三連長樑志強頓時變得興奮起來,頭也不回地說道:“弟兄們,準備打!”然後透過山坡上濃密的枝葉監視着日軍的動靜,早已經等候多時的戰士們紛紛端起武器,瞄準山腳下的日軍。

爲了最大限度地遲滯日軍的前進速度,樑志強在山坡正對道路的一面構築了三條防線,按照前輕後重的原則梯次配置兵力,距離公路只有二十多米遠的最前沿只部署了一個班的兵力,連裡面僅有的三門50毫米迫擊炮則佈置在半山腰的一個山洞門口,從那裡望過去,日軍的動靜盡收眼底。由於此處的山體是堅硬的花崗岩,非常難以挖掘,所以三連的工事基本上都是利用巨石、山洞、裂縫、高大的樹樁等物整修之後而成,雖然相互之間的銜接不是很好,但是卻非常堅固,具有相當的防炮擊能力。

沒過多長時間,日軍先頭部隊就出現在第一條防線的下面,從枝葉間的縫隙望過去,連敵人鋼盔下的眉毛鬍子都看得非常清楚。

樑志強大手一揮,喝令開火,全連隨即同時開火,密集的子彈從樹林中間飛了出去,落入敵羣當中,緊接着,槍榴彈和炮擊炮彈相繼落下,在道路中間升起幾股濃煙。

最前面的摩托車被兩挺輕機槍的交叉火力擊中,車上的三名日軍紛紛中彈倒地,摩托車隨即燃燒起來,緊接着,迫擊炮彈和槍榴彈、手榴彈又相繼擊中後面的幾輛摩托車,山路上面頓時大火四起,冒出滾滾濃煙。

日軍在經過前面幾座山峰的時候,沒有遇到襲擊,再加上偵察機也沒有發現隱蔽在密林中間的中國軍隊,故而放鬆了警惕,在阻擊部隊的突然襲擊之下,頓時變得驚慌失措,亂作一團,後面的摩托車一看不妙,掉頭就跑,結果匆忙間慌不擇路,撞到了已經着火的汽車上,把大路堵死了。這樣一來,前面的日軍退不回去,後面的日軍又上不來。/樑志強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立即命令全連集中火力攻擊前面的十幾輛摩托車,只用了十分鐘的時間就把這幾十名日軍悉數擊斃,摩托車也全部被摧毀,汽油和燒焦東西的焦糊味頓時騰空飄起,籠罩了整個山峰。

半個小時後,日軍組織了一箇中隊的兵力,在十幾門大炮的掩護下,發動了第一次進攻。然而,守軍陣地上全部是高大的樹林,濃密的枝葉縱橫纏繞,從外面望裡面看什麼都看不清,而三連卻早已把後面兩道防線與第一道防線之間的枝葉清理一空,火力點也佈置在射界開闊的位置上,使日軍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上。

日軍的第一次嘗試只維持了幾十分鐘的時間:茂密的樹林裡面噴射出密集的彈雨,把最前面的日軍擊倒在地,後面的日軍雖然極力反擊,但是因爲看不到對方的身影,只能憑着感覺來把握方向,攻擊的效果怎麼好的了!

日軍在損失了十幾名士兵之後,果斷地把攻擊部隊撤了下去,然後從後面調集重炮和坦克上來助陣,同時請求空中支援。

中午十二點鐘,日軍首先出動四架轟炸機對守軍陣地進行轟炸掃射,重磅炸彈和燃燒彈頓時把山坡變成一片火海,機關槍子彈不停地在岩石上面跳躍,緊接着,山腳下的數十門重炮以密集的炮火進行地毯式轟炸,三連的陣地上頓時炮聲隆隆,彈片橫飛,煙火瀰漫。

十幾分鍾之後,兩個中隊的日軍在三輛坦克的掩護下,向守軍陣地擁來。

日軍雖然發射了數百枚炮彈,但是隻在堅硬的花崗岩表面留下淺淺的彈坑,並沒有給守軍造成多大的損失,而飛機空投的炸彈和燃燒彈也首先在樹梢上面爆炸、燃燒,使躲在岩石縫隙,樹樁後面,山洞口的戰士們多了點反應時間,也沒有多大的效果,因此,日軍面對的依然是嚴陣以待的守軍。

最前面的坦克在巨大的樹幹中間艱難地行進,可是還沒有走出五十米遠的距離,就被一枚穿甲彈擊中炮塔,變成一堆廢鐵,後面的兩輛見狀立即停了下來,任憑步兵如何催促,再也不願意前進一步,日軍只得單純依靠步兵突擊。

子彈連續不斷地從岩石後面、樹樁中間、枯木下面噴射而出,然後在地面上交織成一張綿密的火力網,無情地絞殺闖入者;日軍則依靠樹幹和岩石爲掩護,迂迴向上進攻,前面的倒下,後面的又衝上來,如此反覆進行。

樑志強見狀立即命令放棄第一道防線,全力防禦後面的防線,狡猾的日軍以爲有機可乘,急忙改變戰術,在保持正面進攻的同時,派一個小隊向三連陣地左側悄悄包抄過去,但沒想到,防守此處的七班早有準備,等到日軍距離陣地只有二十多米遠的時候才突然發起攻擊,先是連續投擲了十幾顆手榴彈,把日軍炸得暈頭轉向,隨後用兩挺輕機槍和十幾枝步槍同時開火,最後,日軍丟下十幾具屍體退了回去。

側翼迂迴的戰術無法奏效,日軍只好全力突擊正面,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連續反覆衝擊五次,但是卻始終沒有能夠突破守軍的防線,在損失了兩個小隊的兵力之後潰退到山腳下。

通過幾個小時的連續攻擊,日軍已經知道山上的守軍兵力並不多,真正阻礙自己突破對方防線的是山坡上面的樹林,於是再次集中重炮對守軍陣地進行了長達四十分鐘的炮擊,從航空母艦上面起飛的轟炸機輪番出動,進行地毯式轟炸,把整個山峰全部籠罩在烈火和濃煙之中。

日軍的轟炸如此猛烈,完全出乎守軍的預料,許多地段的戰士們被活活燒死在自己的崗位上,如果不是配備了防毒面具,可能沒有一個人能夠在煙霧和硝煙高度密集的戰場上生存下來。

一棵棵高大的樹木轟然倒地,隨即在烈火中變成焦黑的一截木炭,散發出淡淡的煙霧,山坡逐漸露出自己的本來面目,原本青色的石頭在火焰的灼燒下變成了蒼白的顏色,表面在高溫的煎熬下全部變成了粉末,人走在上面都會留下清晰的腳印。

下午五點半鐘,日軍集中了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以八輛坦克爲前導,對守軍陣地瘋狂進攻。

這時候,三連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樑志強只好放棄了第二道防線,全軍退守最後一道防線,爲了節約子彈,提高殺傷力,直到日軍逼近到工事前面不足五十米遠的地方,三連纔開始猛烈反擊。手榴彈如同冰雹一樣劈頭蓋臉地向日軍砸了下來,槍榴彈和反坦克槍則把目標對準了敵人的坦克,瞄準履帶連連開火,緊接着,守軍同時開火,用兇猛的反擊來壓制對方。日軍倒下一茬又一茬,陣地前幾乎堆滿了屍體。

連續被擊毀三輛坦克之後,日軍放棄了坦克的支援,把部隊在寬闊的正面全線展開,對守軍陣地進行多路突擊,妄圖依靠兵力的優勢壓垮對手。

面對着山坡上面密密麻麻的土黃色身影,樑志強意識到單純依靠自己的兵力已經無法繼續堅持下去,於是果斷地命令放棄陣地。戰士們連續向日軍投擲出百餘枚手榴彈後,跳出工事,按照事先準備好的路線向山後撤退。

日軍衝上陣地之後,發覺已經空無一人,隨即向後追擊,此時,守軍剛剛退出百餘米的距離。

日軍彷彿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嗷嗷怪叫着向中國軍隊衝了過去,鬆散的隊形在追擊的過程中逐漸聚集起來,慢慢變成一個三角型,向山腳下一路追了過去。

追出兩百米遠之後,已經超出了飛機轟炸和炮擊的範圍,樹木重新密集起來,日軍看着中國軍隊一頭鑽進山林之中,頓時像發了狂似的狂奔起來。

‘噠噠噠,噠噠噠’輕機槍的射擊聲突然響了起來,緊接着,數以百計的子彈從前面的樹林中間橫掃過來,把最前面的幾十名日軍擊倒在地,三角形的攻擊隊形隨即失去了最銳利的一個角,整個隊形爲之一滯。

數十顆手榴彈從枝葉的縫隙中間飛了出來,落入日軍當中,紛飛的彈片至少又收割了幾十個日軍的性命,嚇得後面的日軍全部臥倒在地,用手中的武器瘋狂還擊,步兵大隊長急忙請求炮火支援。

遏制住日軍的攻勢之後,樑志強不敢戀戰,急忙率領三連向大山深處進發,在他們的身後,密集的炮彈再次覆蓋下來,爆炸燃起的火光和夕陽的紅色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絕妙的圖景。

次日上午,日軍大部隊繼續前進,但是沒走出五公里遠就再次遭到襲擊,這次,中國軍隊並沒有據險死守,而是採用打了就走的游擊戰術,使日軍始終不能全速前進。

就這樣,林偉壽巧妙地利用地形,用不到兩個團的兵力把日軍兩個師團死死地拖住,爲主力部隊的轉移爭取了時間。

與此同時,第五縱隊在日軍第23師團優勢兵力的連續打擊下損失慘重,但是,爲了保證第12集團軍側翼的安全,李務滋率部浴血奮戰,硬是堅持到第151師和第156師撤退到雲浮才向雲霧山脈轉移,兵力從最初的五千餘人,銳減到兩千餘人。

由於第151師和第156師已經能夠得到新二師的直接支援,而己方的第24師團又尚未抵達廣州,安藤利吉和日本統帥部處心積慮安排的圍殲計劃宣告失敗,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餘漢謀率部逃脫。

惱羞成怒的日軍隨即調整目標,第23師團一路向北攻擊前進,迅速擊潰沿途地方武裝的阻擊,與廣州守軍匯合;第24師團則繼續在廣州登陸;第18師團主力繼續尾隨林偉壽所部,在雲開山脈腹地鏖戰不休,同時把讓臺灣步兵旅團直插羅定,切斷其向北、向東轉移的道路,另外派一個步兵聯隊進入廣西境內,切斷其西去之路。

在安藤利吉看來,林偉壽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向西進入廣西,然後取道梧州返回粵北,與主力部隊匯合;二是從臺灣步兵旅團那裡殺開一條血路。此時的廣西雖然集結着數十萬中央軍和桂系軍隊,但是卻未必有人會幫助林偉壽,只要他不能在第一時間突破防線,就沒有機會逃出自己的手掌心。如果他轉頭向北的話更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就在安藤利吉自信滿滿,以爲穩操勝算的時候,林偉壽做出了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向南突圍!

3月2日夜晚,林偉壽率領部隊在當地農民的帶領下,從距離日軍不足五公里遠的一條峽谷裡面穿過,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強行軍,把第18師團甩出幾十公里遠。隨後,他又採用晝伏夜行的方式,隱蔽前進,經過幾天的行軍之後在高州和信宜之間穿過日軍控制區,然後大踏步地進入雲霧山脈,與第五縱隊勝利會師!

;小說限時免費?大神獨家訪談?名家新書首發?每週還有抽獎活動,蘋果手錶、Q幣、起點幣等你來拿!別猶豫了,打開微信,掃一掃左側二維碼,輕鬆關注,精彩不再錯過~?

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37章 福州印象第1章 陰雲密佈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46章 整編方案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75章 攻敵不備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361章 轟炸日本(下)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53章 空頭人情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80章 新式戰法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5章 夜戰敗敵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47章 川軍請纓第42章 罷工事件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183章 勇者無懼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牛刀小試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8章 登陸漳州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27章 心事泄露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58章 穀賤傷農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313章 面授機宜
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37章 福州印象第1章 陰雲密佈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46章 整編方案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75章 攻敵不備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361章 轟炸日本(下)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53章 空頭人情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80章 新式戰法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5章 夜戰敗敵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47章 川軍請纓第42章 罷工事件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183章 勇者無懼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牛刀小試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8章 登陸漳州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27章 心事泄露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42章 核武計劃(上)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58章 穀賤傷農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313章 面授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