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坐失良機

在形勢萬分危急的時候,從廣西調來的第21集團軍抵達前犀立即被戰區司令長官部編入右翼作戰集團。第21集團軍署系的王牌,向來擅打硬仗,作戰英勇頑強,在地方部隊當中享有威名。白崇禧人稱小諸葛,對戰略戰術頗有研究,縱觀淞滬戰場的敵我態勢,然後總結軍隊前期作戰的經驗教訓,認爲如果一味被動防守,和日軍擺開陣勢打陣地戰,純粹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只會增加部隊的傷亡,沒有任何好處,最終也無法取得勝利。於是他向兼任戰區司令長官的蔣介石建議,集中部分兵力,主動攻擊日軍,把日軍的防線從中間撕開一道口子,就可以把敵人分割開來,迫使其後退。日軍雖然強悍,但是卻被十九路軍殲滅一個旅團,證明並非不可戰勝,只要實施積極防禦的策略,同樣有機會擊潰日軍。爲表明自己的信心,白崇禧主動請纓,建議讓第21集團軍來完成這個任務。

身爲戰區長官的蔣介石面對淞滬戰場的困局一籌莫展,正苦於無計可施,無兵可用,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西方列強的干涉和調停上,見白崇禧願意主動出擊,正好求之不得,於是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下達實施反擊作戰的命令。

10月21日,守衛蘊藻浜的部隊,正準備配合第21集團軍發動全線反擊,可是非常不幸的是,日軍第三師團和第101師團也在這一天向南岸發起猛攻,而且日軍的攻擊時間比軍隊計劃發起攻擊的時間整整早12個小時。

當日清晨,日軍就出動大批轟炸機對南岸軍隊第21集團軍第48軍的陣地輪番轟炸,隨後出動步兵在坦克大炮的掩護下猛攻守軍防線。第21集團剛剛趕到淞滬戰場,就接到出擊的命令,所以匆忙構築的工事非常簡陋,在日軍飛機和重炮的轟擊下被輕鬆擊毀,守軍基本上在毫無遮攔的陣地上和日軍作戰。廣西部隊雖然作戰勇猛,但是從來沒有和日軍交鋒過,又缺少重武器,根本不知道如何對付坦克和飛機,依然按照過去參加國內戰爭時的打法,以密集的戰鬥隊形發起衝鋒。在敵人密集的彈雨中,第21集團軍士兵的血肉之軀成爲日軍練習射擊的活靶子,傷亡異常慘重。經過幾天激戰,第21集團軍就損失過半,僅旅長就陣亡七人。

10月23日,日軍集中優勢兵力,直逼真太公路,伺機包抄大場左翼。日軍集中數十門重炮和四十多輛坦克,並派出三十餘架轟炸機助陣,猛攻大場、廟行。守軍在奮戰整天后,因爲傷亡慘重,只好撤出陣地,其中,第18師幾乎全軍覆沒,師長朱耀華飲恨自殺。

大場丟失,使得軍隊的側翼受到威脅,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只得命令放棄北站至江灣一線陣地,部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左翼作戰集團也奉命轉移。

接到戰區司令長官部的命令,孫百里沒有立即安排部隊轉移,而是把十九路軍幾支部隊的指揮官召集起來,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等人到齊後,孫百里開門見山地說道:“上峰命令我們轉移陣地,可是我想把部隊轉進閘北,作持久抵抗,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鍾武說道:“現在這種打法的確是太窩囊了!是時候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打了!”

李從文說道:“目前可是非常時期,我毛然抗命,搞不好會把失敗的責任全部推到十九路軍頭上,到時候渾身是嘴也說不清啊!”

孫百里解釋道:“我會向戰區司令長官部請命的,但是需要先聽聽你們的想法。”

劉謙問道:“軍長,你可不可以給我們解釋一下轉進閘北的目的。”

孫百里解釋道:“幾年前我們十九路軍曾經在閘北地區和日軍打了三四個月,對這裡的地形非常熟悉,有利於我軍作戰。另外,這裡毗鄰公共租界,日軍的行動必定有所顧忌,可以減少相當程度的空中威脅。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淞滬會戰開始到現在,中日雙方在作戰和調動部隊的時候都避開租界。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利用這一點,可以再殲滅部分日軍,然後再撤退到蘇州河南岸。”

謝鼎新吃驚地問道:“難道你想通過租界襲擊日軍的後背?這樣惹的麻煩就太大了!”

廖啓榮也說道:“千萬不能這樣幹!到時候挑起國際爭端如何收場!”

鍾武滿不在乎地說道:“這個計劃我喜歡!要想打勝仗,就不能顧忌太多!”

李從文說道:“據我所知列強在租界了都有相當數量的駐軍,如果拒絕我軍通過,怎麼辦?”

孫百里不緊不慢地解釋道:“上海租界裡面實力最大的是英美法三國,它們也是最反對日本侵略的,只要我們態度堅決,估計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實在不行,不妨先解除其武裝強行通過!以我們的實力絕對可以輕鬆搞定!我不相信這些國家會爲這點小事和開戰,它們的利益畢竟是和我們一致的!”

劉謙不解地問道:“我們冒這麼大的險值得嗎?”

孫百里回答道:“絕對值得!日本是個島國,兵力和資源有限,是絕對拖不起的,所以希望速戰速決。而我們的作戰方針則恰恰相反,用持久抗戰來拖垮敵人。如果作戰都以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爲目標,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積少成多,很快就會使日軍的兵力不足。而隨着戰局的發展,日軍的戰線必定越拉越長,兵力不足的缺點更無遺,再打起來就容易多了。”

鍾武幸福地問道:“軍長,你這次計劃對付日軍的哪一支部隊呀?”

孫百里一字一頓地回答道:“第九師團,我要把它從日軍的作戰序列中永遠地抹去!”

李從文說道:“這個計劃太瘋狂了,司令部絕對不會批准的!”

孫百里微笑着說道:“如果照實說的話,肯定不會批准,但是換別的說法就不一定了!委員長已經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國際調停上面,而國聯11月初要在日內瓦召開會議,屆時將接受對日本的控爽爲了獲取國際輿論的同情與支持,有必要留下部分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地區,直至會議召開。這支部隊註定得不到增援,如果有非嫡系的地方部隊出動請纓,我們的委員長怎麼會反對呢?”

幾個師長和劉謙聽完他的話面面相覷,臉上露出欽佩的神情,鍾武更是大聲說道:“軍長好主意,這下,第九師團的末日就要到了!”

第63章 新式武器第77章 坐失良機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9章 發展方略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183章 勇者無懼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18章 攻克漳平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91章 固守南京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77章 坐失良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41章 一九三五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15章 牛刀小試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33章 正式收編第60章 英傑獻計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32章 生死一線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20章 泉州起義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36章 肅清地方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3章 初戰慘勝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147章 川軍請纓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90章 猶太軍團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
第63章 新式武器第77章 坐失良機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9章 發展方略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183章 勇者無懼第28章 合作談判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18章 攻克漳平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91章 固守南京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77章 坐失良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41章 一九三五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三)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15章 牛刀小試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33章 正式收編第60章 英傑獻計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32章 生死一線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20章 泉州起義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36章 肅清地方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3章 初戰慘勝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147章 川軍請纓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87章 第二戰場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90章 猶太軍團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