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版天爐

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多田駿六大將聽了橫山勇的作戰計劃之後,立即改變態度,轉而堅定地支持把湖南作爲攻擊目標的戰略部署在多田駿六大將的直接干預下,日本統帥部收回成命,重簽發命令書,並在兵力上給與第軍最大限度的方便

其實在多田駿六大將抵達武漢之前,橫山勇已經悄悄地把第軍的主力部隊集結到長江南岸;在日本國內剛剛組建的第47師團、徵招的十萬兵以及戰馬數萬匹,也順利運達武漢,以加強第軍的戰鬥力多田駿六大將獲得大本營的首肯之後,立即從華北方面軍抽調第27、第34師團和第三坦克師團的一個團,從第軍抽調第37師團,從第3軍抽調第4師團,集結於武漢三鎮,同時把第五航空軍的兩個飛行師團,以及海軍第三艦隊的數十艘軍艦一股腦地調撥給橫山勇指揮此次戰役,日軍合計投入地面部隊20個師團,戰鬥機轟炸機三百餘架,艦艇三十餘艘,是抗戰爆發以來使用兵力最大的一次,比武漢會戰時的兵力還多出一個師團

爲了保障各部隊之間的配合能夠準確無誤,多田駿六親自坐鎮武漢,統一指揮全軍,任命第軍司令官橫山勇擔任前線總指揮,攻擊發起時間定爲5月27日——904年的這天,東鄉平八郎率領的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擊敗沙俄波羅的海艦隊,是日本戰史上最光榮的紀念日

第軍參謀部根據橫山勇的戰略構想很快制定出詳盡的作戰計劃,武漢三鎮的數十萬日軍隨即開始戰前的準備工作,爲了保證行動的隱蔽性和突然性,日軍制定了嚴密的保密措施,並儘可能把攻擊部隊集結在比較偏僻的地點然而,日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身爲汪僞政權武昌市長的劉立藩就是國民政府安插進日軍內部的高級間諜,幾天後,一份十萬火急的情報出現在重慶統帥部孫百里的辦公桌上與此同時,在敵佔區內活動的遊擊部隊和偵察人員反饋回來的情報也證實日軍在臨湘、岳陽、通城和崇陽一線大量集結兵力,目前正在悄悄向南移動佔領出發陣地,顯然準備再次大舉進攻長沙

統帥部認真細緻地研究了劉立藩提供的情報,然後再與從其他途徑瞭解到的情況聯繫起來,確認日軍此次行動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單單是其投入長沙方向的兵力就已經接近了第九戰區的兵力總和,因此,單憑第九戰區的三十幾個師兵力根本應付不了

孫百里當即決定把第九戰區、第六和第四戰區的司令長官召集到重慶開會,進行跨戰區的協同作戰,以徹底粉碎日軍的進攻

然而,出乎統帥部長官們的預料,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在高級軍事會議提出了完全相左的意見

薛嶽自信滿滿地說道:“現在日軍正在澳大利亞與盟軍鏖戰不休,兵力已經非常緊張,國軍在緬北和南寧方向的反擊行動又牽制了相當數量的日軍,因此不可能再有足夠的兵力投入湖南戰場另外,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已經進入了夏季,隨着降雨量的急劇增加,江河湖汊的水位都大大增加,甚至連稻田和水塘裡面都蓄滿了水,非常不利於大兵團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日軍即使能夠集結一定數量的兵力,也沒有辦法把它們全部投放到前線,因此,我認爲日軍最多也就是動用幾個師團兵力進行短促突擊,絕對不可能投入所謂規模空前的兵力進行大兵團作戰”薛嶽早在90年就加入同盟會,而且擔任過孫中山的警衛營長,無論在國民黨內部還是軍隊裡面都是當之無愧的元老,故而說起話來沒有什麼顧忌

軍政部長何應欽的資格比薛嶽還要老,所以越看越不順眼,忍不住大聲質問道:“薛嶽,你是說我們統帥部小題大做嘍?”然後教訓道:“不要以爲打了幾次勝仗就可以翹尾巴了——不管你立了多大的功勞,只要打了敗仗,一樣要軍法從事”

薛嶽立即針鋒相對:“何部長,我老薛可以跟你立軍令狀——如果不能打退日軍的這次進攻,甘願接受軍法審判,怎麼樣?”接着他語帶譏諷地說道:“打幾次勝仗的確沒什麼了不起,可是總比一些人整天坐在辦公室裡,掛幾張地圖來紙上談兵要強的多”說罷把眼睛一翻,直勾勾地望着天花板

“你…”何應欽氣得‘騰’地一聲站了起來,用手指着薛嶽的鼻子說道:“真是不可理喻”

眼看着兩個人吵了起來,孫百里等人慌忙起身,把何應欽勸開

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和薛嶽是同鄉,又曾經做過他的上司,當仁不讓地斥責奇薛嶽來:“仰嶽,堂堂的戰區司令怎麼還耍小孩子脾氣?統帥部把我們叫過來是來商議如何應付日軍的攻勢,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來討論,像你這樣搞法要商量到什麼時候?難道真要等到敵人打到眼皮底下不成”

薛嶽看老長官開了口,不好再固執下去,急忙起身給何應欽鞠躬道歉:“何部長,請千萬不要往心裡去,我老薛給你賠罪了”

何應欽氣呼呼地說道:“誰跟你一般見識”然後扭頭盯着牆上的地圖

孫百里苦笑着搖了搖頭,然後衝着薛嶽說道:“薛司令,劉立藩這個人你應該知道自從他打入日僞內部以後已經提供了十幾份情報,這些情報有沒有誇大其詞的?”

“沒有”薛嶽老老實實地點頭承認

孫百里點了點頭,說道:“那你認爲這次的情報有問題嗎?從華北、華南和長江中下游淪陷區蒐集來的情報都證實了日軍在向武漢方向集中兵力,總兵力已經過了武漢會戰,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爲第九戰區能夠應付過來嗎?”

薛嶽說道:“即使情報是真的,第九戰區也未必應付不了前幾次長沙會戰,日軍投入的兵力也不算少,可是還不是在我的‘天爐戰法’面前無功而返,這次敵軍兵力較多,可是我們的部隊剛剛整編完畢,戰鬥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只要部署得當,一樣能夠贏得勝利”話雖如此,語氣卻已經不像原來那麼自信了

孫百里淡淡一笑,語重心長地說道:“第軍司令官橫山勇制定的作戰計劃完全是針對‘天爐戰法’來的,顯然是有備而來,再加上此次動用的兵力多達二十個師團,肯定非常不容易應付的”

薛嶽當即說道:“乾脆跟他們來個硬碰硬——先就近調集部隊主動進攻,來個先發制人,徹底打亂日軍的部署,然後再集中咱們三個戰區的兵力打陣地戰,逐步向武漢攻擊前進”

餘漢謀馬上表示了不同意見,他說道:“日軍現在已經基本準備就緒,隨時都可能動手,怎麼可能給我們時間調集軍隊”

陳誠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餘漢謀的意見

張發奎也說道:“日軍肯定會考慮到其他戰區增援的問題,這個大規模的作戰打援的兵力絕對少不了”

陳誠看了看地圖,說道:“按照日軍的兵力來看,即使攻佔了長沙也不會達到極限,所以不如放棄長沙,在淥水至衡山之間的有利地區與日軍決戰這裡靠近第四戰區,可以得到足夠的增援,而日軍由於補給線拉長,後勤無法保障,此消彼長,應該能夠取得勝利”

薛嶽立刻大搖其頭,大聲說道:“長沙是湖南的省會,又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所在地,配備了十幾萬部隊,輕易放棄,如何面對剛剛從大火的廢墟中站起來的湖南父老?”接着他用決絕的語氣說道:“長沙必須死守,我戰區主力將在淥水以北瀏陽以西地區與敵決戰”

陳誠對薛嶽的部署嗤之以鼻:“日軍從岳陽一線出擊,抵達長瀏陽以西地區的時候,攻勢剛剛展開不久,兵強馬壯,士氣旺盛,絕對不應該在這種情況下與優勢敵軍決戰”

薛嶽馬上反脣相譏,他說道:“總比退到衡山決戰要好——省城失守,民心士氣會遭到嚴重打擊,加不適合決戰”

孫百里看兩個人爭執不下,急忙說道:“二位先不要爭,聽聽我的計劃怎麼樣”接着他詳詳細細地把自己剛剛想出來的辦法說了出來:“我軍可以同樣在兩翼配置重兵,沿途阻擊日軍,中央則配置相當數量的摩托化步兵,沿途破壞道路、橋樑,儘量使三路日軍形成齊頭並進之勢;主力部隊則集中在長沙、瀏陽、益陽一線構築大縱深和寬廣正面的防禦陣地,待阻擊部隊把日軍引來只好進行陣地防禦”

薛嶽問道:“這不是和我的計劃差不多嗎?”

孫百里笑着說道:“我只是打算利用陣地把日軍拖住,可沒有打算在這裡進行決戰”然後他繼續解釋道:“在與日軍相持的階段,第六戰區集中五到六個師的兵力向荊州方向攻擊前進,第四戰區也集中相當兵力渡過修水河,向崇陽進攻”

“我明白了”薛嶽興奮地喊了起來:“你的辦法就是一個放大版的‘天爐戰法’——日軍的後路遭到威脅,必然後撤,我戰區部隊再銜尾追擊,自然大獲全勝”

陳誠點了點頭,順着孫百里的思路說了下去:“然後三路大軍慢慢向前推進,逐步蠶食日軍控制區,壓縮其生存空間,爲反攻武漢做準備”

孫百里接着說道:“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把第軍的主力牢牢吸引住,這樣一來,猶太軍團的中原反擊戰就可以非常順利地進行了”

尼莫:從今天開始,如非特殊情況,本書將以每天一章的度持續解禁,只到全本,以答謝廣大書友的支持與厚愛對於全本作品來說,點擊、收藏都素浮雲,希望大家能多砸點票票來鼓勵下尼莫

謝謝

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5章 牛刀小試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91章 亂戰經濟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12章 福建事變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7章 故人來訪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0章 平定叛亂第79章 借道租界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40章 議政大會第38章 促膝長談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52章 密令截擊第29章 百業俱興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1章 陰雲密佈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66章 國難當頭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84章 整軍備戰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27章 心事泄露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56章 經濟作戰(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六)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91章 固守南京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62章 中國國籍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61章 西安事變第75章 攻敵不備第77章 坐失良機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246章 苦口婆心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60章 英傑獻計
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328章 轉折之季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5章 牛刀小試第43章 勞動法規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91章 亂戰經濟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12章 福建事變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7章 故人來訪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0章 平定叛亂第79章 借道租界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40章 議政大會第38章 促膝長談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52章 密令截擊第29章 百業俱興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1章 陰雲密佈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66章 國難當頭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84章 整軍備戰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27章 心事泄露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56章 經濟作戰(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六)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91章 固守南京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62章 中國國籍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61章 西安事變第75章 攻敵不備第77章 坐失良機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246章 苦口婆心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60章 英傑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