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計劃圍殲

離開福州之前,孫百里特意對鍾武強調說:此次增援上海,十九路軍是作爲國民革命軍的普通一分子,絕對要服從上峰的指揮,與友軍搞好關係中國軍隊與日軍的差距很大,只有團結協作纔有機會戰而勝之,萬萬不可自把自爲雖然鍾武脾氣暴躁,但是也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所以上海後非常低調,基本上是令行禁止,可是卻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提出建議就遭到這樣的對待,再也壓不住心頭的怒火,對着話筒吼道:“你們中央軍能打仗老子我早就知道了在上海打了快兩個月了,也沒見把日本人怎麼樣,最後還不是要我們這些地方部隊來增援”

身邊的參謀好心地提醒抵達道:

參謀們正準備擬訂撤退計劃,負責電臺的機“師長,電話已經掛了”

鍾武惡狠狠地掛上電話,大聲說道:“你以爲我是傻子,不知道電話掛了?我要是不對着電話喊,難道對着你們喊?”

指揮部裡的幾個參謀忍不住想笑,可是又不敢笑出聲來,只好把頭埋到桌子底下偷着樂這也難怪,鍾武在十九路軍裡面是出了名的急性子,除了孫百里和李從文以外,對任何人都毫不客氣,從來都是別人受他的氣,何曾受過這個

過了好一會兒,一個參謀終於忍住笑,問道:“師長,那我們下一步怎麼辦?”

鍾武沒好氣地回答道:“還能怎麼辦,當然是按照陳司令的命令行事啦好傢伙,軍法從事呀”要參謀快步走了進來,向鍾武報告:“師長,軍部來電”

鍾武精神一振,大聲說道:“念”

“我軍已經抵達嘉興,日內即可抵達戰區司令部命令加入左翼集團,接替第90師和第58師防線百里”機要參謀大聲地念道

聽過電文,指揮部裡一片歡騰,鍾武興奮地說道:“立即改變計劃,準備圍殲日軍第九師團命令偵察部隊儘快摸清敵情,炮兵團立刻集中,軍需處給前線部隊補充彈藥”

9月25日,孫百里率領三個步兵師和一個加強重炮旅(含一個高炮團)抵達戰場,接替下獨立師左右兩翼的防務,其中由第0師負責左翼,第師負責右翼,重炮旅作爲機動部隊,隨時對需要的地方進行支援,第78師作爲總預備隊

部隊開始緊鑼密鼓地構築工事,指揮官們則聚集在一起召開軍事會議首先由鍾武向參加會議的其他三個師的師長和炮兵旅長劉謙介紹參戰以來的敵我雙方情況,以及和日軍交戰的經驗教訓

聽完鍾武的彙報後孫百里總結道:“從鍾武介紹的情況來看,我軍的戰鬥力比日軍略強,但是由於沒有坦克和空軍,在戰場上還是處於劣勢,所以要優先解決這兩個問題反坦克槍的數量太少,可以考慮集中使用,把預備隊的槍支加強給一線的部隊,同時推廣集束手榴彈的使用,應該可以對付日軍的坦克防空問題倒是非常棘手,我們只有一個高炮團,只能進行局部支援,無法覆蓋整條戰線,看來只有靠挖防空洞了”

鍾武說道:“這個辦法應該可行,雖然這裡地下水位很高,防空洞不能挖的很深,不過日軍使用的航空炸彈只有50公斤,威力不是很大,足以應付”

劉謙說道:“現在已經是初秋時節,江南一帶早晨多霧,雨水也比較充沛,多少也會限制日軍飛機的使用”

鍾武補充道:“不過防炮洞和防空洞最好能用鋼筋和水泥加固一下,因爲我軍有些防線處於日軍艦炮的射程內,這些大口徑炮彈威力驚人,第58師之所以敗的這麼慘,就是因爲一直遭到日軍艦炮的轟擊”

李從文問道:“鍾武,中央軍和日軍已經打了快兩個月了,雖然不斷從全國各地增調援兵,可是卻始終不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你看來,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鍾武想了想,回答道:“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裝備差,缺乏重炮,步兵的輕重機槍數量也嚴重不足其次是沒有海軍和空軍支援最後就是作戰的指導思想有問題,過於消極,只注重防守,幾乎完全放棄了進攻,我認爲這纔是最主要的原因”

孫百里連忙問道:“爲什麼這樣說?”

鍾武說道:“從開戰到現在我軍投入的兵力已經有四十多個師,增援部隊前來的方向也不盡相同,其實是有機會威脅日軍側翼和後方的,但是卻無一例外地被調到防線的正面和敵人打消耗戰昨天,我向左翼作戰集團司令部建議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日軍第九師團,陳誠非但沒有同意,發而威脅要把我軍法從事”

隨後把昨天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廖啓榮笑着說道:“也難怪陳誠發火,由中央軍防守的左右兩翼全部失守,並且傷亡慘重,名不見經傳的十九路軍只付出很小的代價就使日軍一籌莫展,叫他面子上如何下的來”

孫百里說道:“鍾武的說話方式是有問題,不過他的計劃的確很好,陳誠不應該斷然拒絕的”接着他走到地圖前面,指着代表日軍第九師團的黑色箭頭,說道:“第九師團已經是日軍最外圍的部隊,後面雖然有第十三師團,但是兩軍的防線有將近一公里的距離,只要我們動作迅,就有機會把第九師團孤立出來,圍而殲之但是,如果沒有其他部隊的支持,我們僅有的四個師兵力很難全殲日軍,甚至可能連包圍都有困難日軍的強悍大家是領教過的,再加上有飛機助陣,很不好對付呀”

謝鼎建議道:“乾脆就不要圍殲,把第九師團擊潰,然後再銜尾追擊,通過持續不斷的追擊戰來消滅敵人”

鍾武說道:“行不通的敵人只要出動轟炸機,就可以迫使我們放棄追擊我認爲,如果把目標訂小一點,還是有很大機會實現的”

孫百里說道:“如果只殲滅一個旅團,應該問題不大,但是,要想從中間分割日軍,首先要迅擊破日軍的陣地,這一點非常困難,因爲我們既沒有飛機,又沒有坦克”

鍾武毫不猶豫地說道:“這個任務就交給我們獨立師,保證順利完成”

李從文說道:“你先別忙着搶任務,這麼大的行動,必須要戰區司令部批准才行,要不然,給我們安個擅自行動的罪名,可不是鬧着玩的”

孫百里安慰道:“我會立即向司令部請示的,不過,即使他們不同意,我們也要這樣幹,出了事我來扛只要打勝了,誰都拿我們沒有辦法,輿論和全國民衆肯定會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看到軍長表了態,指揮官們羣情激揚,恨不得立刻就和日軍決一死戰,因爲這裡的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一二八事變,都有很多戰友倒在日軍的槍口下

第60章 英傑獻計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138章 覆巢之下(上)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29章 百業俱興第89章 留德學生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56章 經濟作戰(下)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198章 怒海爭鋒(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63章 新式武器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13章 事變失敗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4章 意外收穫第6章 停戰協定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22章 福建易幟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150章 武漢會戰(八)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37章 福州印象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24章 佔領清流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9章 廈門攻防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361章 轟炸日本(下)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90章 猶太軍團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26章 另類問題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385章 破門之戰(上)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
第60章 英傑獻計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138章 覆巢之下(上)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29章 百業俱興第89章 留德學生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56章 經濟作戰(下)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198章 怒海爭鋒(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276章 內憂外患(下)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63章 新式武器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13章 事變失敗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4章 意外收穫第6章 停戰協定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22章 福建易幟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150章 武漢會戰(八)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37章 福州印象第238章 空地協同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24章 佔領清流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9章 廈門攻防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361章 轟炸日本(下)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213章 勇克堅城(下)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90章 猶太軍團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26章 另類問題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385章 破門之戰(上)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