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鏖戰叢林

歐洲戰場的局勢時刻牽動着同盟國家元首的心,當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剛剛推進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

中美英三國首腦就通過越洋電話進行了緊急磋商,決定立即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挽救歐洲的局勢三國首腦會議決定,英美兩國的大西洋艦隊掩護龐大的商船、運輸船隊,從芬蘭北部向蘇聯輸送彈藥、武器和油料,美國太平洋艦隊則經過白令海把物資輸送到蘇聯遠東地區,希望能夠通過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來使紅軍恢復元氣,頂住德軍的攻勢;中美英三國同時增兵印度和緬甸,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通中國與印度之間的陸路聯繫,同時把日軍從南亞次大陸上徹底驅逐出去,然後再由美國第七艦隊把美國海軍陸戰部隊和作戰物資輸送到緬甸和印度,經陸路運往中國臺灣和福建沿海港口;尼米茲率領的第三、第五艦隊強行穿越中太平洋海域,往臺灣海域集結,作爲登陸日本本土的主力

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美國剛剛輸送了兩個陸戰師到印度,莫斯科陷落的消息就傳到了出來,雖然蘇聯紅軍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在第聶伯河和北德維納河東岸建立了相對堅固的防線,但是卻再也無法保證自己工業區的安全,德國空軍每天都出動數百架次的轟炸機對烏拉爾工業區進行猛烈轟炸,導致了蘇聯軍隊的補給嚴重不足,同時,連續的失敗和巨大的傷亡使軍隊普遍喪失了勝利的信心,士氣極其低落

值得慶幸的是,德國軍隊同樣損失慘重,而武器彈藥和油料的消耗也非常巨大,無法在短期內發動的攻勢以斯大林爲首的蘇聯統帥部在全力鞏固防線,鼓舞士氣的同時,強烈要求盟軍儘快結束太平洋戰爭,直接派遣陸軍進入蘇聯

在這種異常嚴峻的形勢下,中國政府主動負擔起同盟國的責任,增調五個精銳步兵師進入緬甸,與英美兩國一起開始全面反攻緬甸和印度

944年7月22日,中國軍隊從臘戍和密支那兩地出發,對緬甸中部的交通樞紐曼德勒發起攻擊

地面戰鬥打響之前,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羣出動了數百架次,對曼德勒和仰光兩地進行了空前猛烈的轟炸,不但徹底摧毀了曼德勒火車站、鐵路,而且把聯結仰光和曼德勒之間的公路也炸斷了十幾處,切斷了仰光日軍增援的途徑和守軍的退路

曼德勒戰役在數百門大炮的怒吼聲中揭開了序幕,雨點般的炮彈鋪天蓋地般落在日軍陣地上,頓時地動山搖、火光沖天,障礙物和掩體接連不斷地飛上天去半個小時之後,炮兵羣在偵察機的導引下延伸射擊,猛烈轟擊日軍陣地縱深的目標地面部隊隨即發起進攻

兩個坦克營的百餘輛坦克排成鋒矢的形狀,掩護數千名步兵發起衝鋒,數百挺輕重機槍以每秒鐘數千發的度把子彈傾瀉在日軍的陣地上,壓得日軍連頭都擡不起來

出乎國軍預料的是,日軍的抵抗非常微弱,幾乎是一觸即潰戰鬥剛剛打響不到一個小時,日軍就連續放棄了兩道防線,然後在坦克的猛烈突擊下迅從市區向城外的叢林裡面潰退下去

衛立煌接到前線的報告之後,剛開始還有點疑惑,但是仔細一想也就釋然了——日軍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完全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物資和兵員又無法得到補充,與其在這裡被殲滅,還不如撤退到日本本土進行最後決戰

7月23日,衛立煌派出一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營爲前鋒,沿着公路和鐵路向仰光進發,但是離開曼德勒不到十公里遠,就發現道路全部被日軍有計劃的破壞掉了,只好一邊修路,一邊前進

當天夜間點多鐘,三顆信號彈從道路一側的叢林中飛入漆黑的夜空,幽暗的叢林深處響起機槍的嘎嘎射擊聲,緊接着無數黑影端着雪亮的刺刀,高呼着“萬歲”衝了上來

在道路兩側宿營的中國軍隊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就遭到輕重機槍的猛烈掃射,數以百計的士兵轉眼間就倒在血泊之中,後面的戰士匆忙抓起武器上前迎戰,迎面又飛來密集的手榴彈,頓時又一片片的倒下,陣地也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這時候,大約一個步兵聯隊的日軍士兵嚎叫着衝上了路基,用兇猛的突刺與中國軍隊展開白刃格鬥,很快就把中國軍隊攔腰切成幾截,然後憑藉優良的拼刺技術將對方打得連連後退

日軍的攻擊沒有任何徵兆,非常突然,完成出乎國軍指揮官的預料,倉促間只能命令部隊就地抵抗,但是這種各自爲戰的打法,根本低檔不住蓄謀已久的日軍,形勢岌岌可危

突然,天空中升起數十枚照明彈,照耀得如同白晝一樣,緊接着,密集的機槍子彈從戰士們的頭頂飛過,狂暴地向日軍當中橫掃過去,飛濺起一蓬蓬血雨沒等日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數十道光柱就直射過來,在馬達的轟鳴聲中,坦克巨大的軀體毫不留情地碾壓過去

原來,夜間宿營的時候,坦克營按照野戰宿營的條例,把坦克圍成了一個環型,並且在四周挖了兩道戰壕,從而爲自己爭取到了寶貴的反應時間,並最終挽救了全軍

坦克營在肅清了侵入營地的日軍之後兵分兩路,一路沿着公路向兩端衝殺,去解救困境中的步兵,一路衝下路基,向叢林中機槍子彈最密集的地方殺了過去

日軍指揮官顯然不是等閒之輩,看到坦克羣衝殺過去之後,立即下達了撤退命令,日軍迅撤出戰鬥,一頭鑽進密林之中,不到十幾分鍾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連叢林深處的槍聲也停息了

天亮之後,國軍沒有繼續前進,而是沿着公路兩側構築工事,同時把遭到襲擊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向軍團司令官衛立煌作了報告

衛立煌率領後續部隊全趕到之後,馬上把數以百計的偵察兵派進叢林之中,去搜尋日軍的蹤跡,同時命令十幾架偵察機以兩公里的間隔從低空掠過,增大搜索範圍

功夫不負有心人,下午兩點半鐘的時候,偵察部隊終於在公路左側十幾公里遠的地方發現了日軍陣地

與衛立煌的判斷剛好相反,日軍不僅打算堅守仰光,而且爲此做了精心的準備從密支那失守之後,緬甸日軍司令部就開始部署防禦仰光,然後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沿着公路兩側修築了一系列由碉堡和塹壕網構成的防禦工事,從曼德勒郊區一直到仰光市區;這些工事羣各自獨立,相互掩護,彼此之間有良好的道路相連,非常便於兵力調動;日軍碉堡用粗大的椰樹樹幹構築,再用填滿沙土的油桶進行了加固,十分堅固,而且射孔開得很低,碉堡的外面又布上快生長的植被,相當隱蔽,即使偵察機在兩百米的高度也分辨不出

茂密的叢林和多雨的季節可以大大降低中國空軍的威脅,同時又能夠充分發揮日軍士兵叢林戰的優勢,因此,日軍指揮官把本應用於防禦曼德勒和仰光兩地的三個師團的絕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叢林裡面,並且狂妄地宣稱中國軍隊絕對沒有能力在年底前佔領仰光

衛立煌在摸清了日軍的情況之後,隨即投入部隊進攻然而,戰鬥剛剛進行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暴露出許多嚴重的問題,導致幾次進攻全部以失敗告終——坦克無法在泥濘不堪的叢林中使用,在溼熱環境中,武器槍械也故障頻發,卡殼成了家常便飯,手榴彈因受潮常常失效;現有的所有炮彈都是瞬發引信,對日軍碉堡毫無作用,同時由於在茂密的叢林中很難觀察彈着點,迫擊炮只能盲目射擊;陰雨連綿的天氣使空軍無法進行有效的支援;瘧疾、登革熱、叢林腳等熱帶疾病流行,造成了大量非戰鬥傷亡

處於防守一方的日軍同樣也有諸多困難,但是卻用充足的準備和豐富的叢林戰經驗彌補了這一切,此消彼長,緬甸軍團的兵力和火力優勢卻起不了多少作用

另外,日軍並沒有坐等中國軍隊進攻,而是儘可能地利用一切機會繞過對方的防線,在叢林中滲透着前進,然後突然發起襲擊,使中國軍隊防不勝防

緬甸軍團雖然全力進攻,但是總是被隱蔽良好的火力點,無所不在的狙擊手和茂密的叢林所阻止,日軍打得很有耐心和狡猾,總是讓對方走到眼前纔開槍,有時甚至故意將小股部隊放進陣地,從背後開火,給攻擊部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戰況陷入了膠着狀態

就在緬甸軍團發起曼德勒戰役的同一時間,英國駐印軍在兩個美國海軍陸戰隊師配合下,向日本印度派遣軍發起全線進攻英國駐印軍同樣擁有豐富的叢林作戰經驗,又擁有強大的火力和兵力,把日軍打得連連後退,很快將其包圍在以吉大港爲中心的狹小區域內,然後積蓄力量,準備給其最後一擊

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43章 勞動法規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77章 坐失良機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63章 新式武器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30章 經濟危機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41章 一九三五第15章 牛刀小試第344章 致命誘惑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120章 戰略轉移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90章 猶太軍團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62章 中國國籍第18章 攻克漳平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67章 真正國民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83章 兵敗如山第366章 喋血灘頭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11章 事變前夜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37章 福州印象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82章 日軍登陸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57章 和平解決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138章 覆巢之下(上)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46章 整編方案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72章 血肉磨坊(三)
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43章 勞動法規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77章 坐失良機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63章 新式武器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30章 經濟危機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41章 一九三五第15章 牛刀小試第344章 致命誘惑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120章 戰略轉移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89章 假鈔出籠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90章 猶太軍團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262章 鎩羽而歸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62章 中國國籍第18章 攻克漳平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67章 真正國民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309章 反攻戰略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83章 兵敗如山第366章 喋血灘頭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11章 事變前夜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37章 福州印象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82章 日軍登陸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57章 和平解決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138章 覆巢之下(上)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46章 整編方案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72章 血肉磨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