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

對於現代人來說,復興會在對待明代土著方面表現的無疑是非常的粗暴的。

復興會在進行人口管理的時候,會直接將所有被複興會直接管理的人口進行了兩口之家的劃分。將人民家庭結構簡單化,一直是復興會的努力目標之一。

也就是說,無論多大年紀,無論有沒有父母子女,所有已經成家的復興會治下百姓,都只剩下一夫一妻了。

張兆歡家一共有六口人。就是張鐵匠夫婦,張兆歡的大哥夫婦,張兆歡的二哥以及張兆歡自己。雖然張鐵匠家是匠戶,沒有被複興會作爲普通勞動力對待。可是在家庭劃分方面,張鐵匠夫婦,張兆歡的大哥大嫂,張兆歡的二哥和張兆歡都被複興會安排分開生活了。

張鐵匠夫婦居住在黃州生產建設兵團工程培訓營第一營營地。張兆歡的大哥夫婦居住在黃州生產建設兵團工程培訓營第四營營地。張兆歡的二哥則居住在黃州生產建設兵團青年團營地。

至於張兆歡自己,他沒有被分配到他希望的,可以直接學習那些最直觀的使用和維修各種機械設備的工程培訓營,而是要和一羣最小年齡十五歲,最大年齡二十歲的小土豆子一起在少年營裡學習文化知識。

現代社會裡的青少年肯定受不了在復興會裡的學習生活。爲了最快速度和最高效率的全面培養和教育人才,復興會的常規教育採取的是軍事化的方式。

別說是現代的青少年接受不了復興會少年營的那種高度的組織化紀律化的集中統一的集體生活了。張兆歡這個從小就過着艱苦的平民生活的青年對於少年營的生活也相當的不適應。

張兆歡所在的少年營第十七排(五十人)都是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這些孩子的年紀相近出身也相同,都是黃州衛衛所軍戶家庭的子弟。

對於他們來說,少年營的生活很難過的同時也很幸福。他們都是在進了少年營之後,才過上了能夠吃飽飯的日子。所以,即使高強度高組織的集體生活讓他們不適應,可是他們還是覺得這是天堂般的日子。

特別是因爲復興會肉聯廠的強大生產力和復興會採用現代養殖技術建立的養殖場,更是爲這些胃口本身就很好的青少年提供了數量充足的肉類補充。第一次吃到午餐肉(使用馬口鐵封裝的參雜了大量可疑添加物的雞鴨肉罐頭)的張兆歡甚至差點把舌頭都咬掉了。

不過在少年軍裡吃飯要排隊,睡覺要排隊,走路要排隊,甚至於上茅房也要排隊等等高度組織化的生活方式,也讓這些青少年感到有些吃不消。更何況什麼飯前便後要洗手啊,什麼每三天就要洗一次澡啊,什麼早晚要刷牙啊之類的事情也讓這羣青少年非常的頭痛。

更加讓他們覺得辛苦的是,他們在少年軍裡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按照規定進行。比如在寢室裡牙缸牙刷都必須擺向一個方向,比如被子必須疊的四四方方,比如每天都必須把牀鋪和房間打掃的一塵不染。

這些事情可不僅僅是口頭上規定一下就完事兒了的。各連的教導主任、連長、副連長和醫師長還會每天不辭辛苦的挨個營房挨個人頭的進行檢查。

在這些事情裡,最讓張兆歡感到不適應的是醫療衛生檢查方面的事情。在入營體檢中,張兆歡被檢查出了嚴重的寄生蟲問題。像蝨子跳蚤這些東西還沒有什麼,畢竟在這個時代裡,這種東西基本上每個人身上都有。可是另一個幾乎每個人也都有的寄生蟲蛔蟲的檢查真的讓張兆歡沒辦法接受。

以至於接受過蛔蟲檢查的張兆歡在他的心裡產生了嚴重的白大褂恐懼症。每當他看到穿着白大褂的人的時候,哪怕那個人是個理髮師,他都會條件反射似的菊花一緊。

因爲身體機能還沒有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過度磨損,所以這些年紀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的身體雖然看起來比較瘦弱,可是他們的身體素質還算不錯。在充足的營養補充下,他們對於繁重的訓練和學習生活還都能夠比較快速的進行適應。

相對於普通軍戶家庭的孩子,張兆歡因爲過過幾年相對比較寬綽的生活,讓他的身體狀況要比其他人還要好一些。具體的體現就在張兆歡的身高比別人能夠高上一些。就是因爲這樣的簡單原因,張兆歡就被選拔爲一個隊的隊長。

喜歡思考的人往往都是那種喜靜不喜動的性子。張兆歡自然也是這樣的性格。你別看他出身於鐵匠家庭自己也是個小鐵匠,可即便是他自己經常要進行繁重的打鐵工作,但是他更喜歡在空閒的時間裡進行思考。

所以說,在少年軍裡的軍訓生涯並不是張兆歡所喜歡的。

每天早上一到了五點鐘,不管是宿舍裡那個笨重的時鐘還是軍營裡的報時汽笛都會在同一時間一起發出不同的噪音。宿舍裡的那個時鐘會發出比較清脆的咚咚聲,而大營的汽笛則會像一頭肺活量巨大的老牛一樣長時間的發出低沉的鳴聲。

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正是能吃能睡的時候。就是在自己家裡的時候,大家也不過是吃不飽穿不暖,可是睡覺這件事情還是相對的比較充足的。自然而然的,這些還沒成家的年輕人偶爾還會有些賴牀的機會。

但是到了少年軍,這樣的好事情就不要想了。每天只要汽笛一響,少年軍裡的所有人都必須在十分鐘內完成自己的穿着和牀鋪的整理。

本來讓生活相對輕鬆的張兆歡自己適應這種生活就比較麻煩了。可是當了隊長的張兆歡不僅自己要快速的完成穿衣服和內務整理的工作,還必須催促和幫助自己的隊員們穿好衣服完成內務整理的工作。

張兆歡從小到大從來沒被父母兄弟關心過這樣的事情,自然而然的,他也不會產生要主動細心的關心和幫助別人的意識。這倒不是說他是個性格自私的人,這完全就是因爲他的生活經歷養成的習慣。

就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張兆歡忘記了隊長職責中關於幫助和組織自己的隊員的規定,自己穿好衣服整理好牀鋪就匆匆忙忙的跑到操場上集合去了。

就這樣,張兆歡因爲忘記了自己的隊長責任,獲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通報批評處分。

和一樣犯了一樣過錯的隊長排長們站在講臺上接受批評,受到黃州少年軍全體學員的“檢閱”時,張兆歡一方面羞愧的無地自容想要找個老鼠洞鑽進去。另一方面,他也真正的理解到了什麼叫做集體。

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6章 準備(2)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3章 穿越(3)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19章 起步(3)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10章 終結者7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384章 東改編3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33章 理念(1)第80章 大練兵(4)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19章 起步(3)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3章 穿越(3)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0章 起步(4)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38章 妖僧(2)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385章 東改編4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06章 終結者3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305章 終結者(2)第383章 東改編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13章 立足(1)
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6章 準備(2)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3章 穿越(3)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19章 起步(3)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10章 終結者7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384章 東改編3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33章 理念(1)第80章 大練兵(4)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19章 起步(3)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3章 穿越(3)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0章 起步(4)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38章 妖僧(2)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385章 東改編4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06章 終結者3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305章 終結者(2)第383章 東改編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13章 立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