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

運河工地上,一羣明顯剛剛洗完頭不久,隨意的扎着馬尾辮,穿着一身灰白色制服的年輕人,正蹲在地上捧着鐵製的飯盒,大口大口的吃着由三合面饅頭、土豆泥、蔬菜、鹹魚和午餐肉組成的午飯。

和這些年輕人不同,被他們圍在中間的年輕人身材高大,即使席地而坐,挺拔的上身也要比蹲在地上的年輕人高一塊。他吃的東西要比那些年輕人簡單一些,就是剛剛烤好不久的土豆。

他吃飯的動作看着好像沒有那些年輕人那麼兇猛,但是因爲他不緊不慢的速度是按照一個固定的頻率快速進行的。所以當那些年輕人吃光了各自大飯盒裡的午飯的時候,他也把十多個拳頭大的烤土豆都吃光了。

在大運河疏浚工地上被一羣年輕人圍着,穿着洗的有些發白的灰色制服的人,就是化名毛委員,到運河疏浚工地上勞動和考察的王書輝。

看到大家都吃完了飯,領着大家一起到運河邊上的壓力井洗漱池裡洗了飯盒和手的王書輝,又和大家在作爲勞工臨時休息處的工棚裡坐了下來。

工棚裡,大家愜意的吸着王書輝給大家發的香菸,一起舒服的享受着午休時間。

一個被稱爲小毛的年輕人剛剛和毛委員認了個本家。雖然包括小毛自己在內,大家都知道這是毛委員和大家拉近關係的稱呼,但是不僅小毛,包括這一個小隊所有的人在內,都覺得和有着很多學問但是人又很親切的毛委員親近了不少。

小毛看着乾枯瘦弱,好像只有十來歲,但是實際上他今年已經二十歲了。和一般人不同,小毛還沒有被辛苦的生存負擔折磨的失去思考能力,所以在這個小隊裡,他是最活躍,最喜歡向王書輝請教各種問題的人。

想的多的人,大腦就很靈活,他就會想更多的東西,希望知道更多的答案。

吸着香菸的小毛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努力的感受着吃飽飯後吸菸的舒服感和滿足感,而是對王書輝發起了新一輪的提問。

“毛委員,你們復興黨這段時間弄的那個鎮反和嚴打還真夠厲害的。揚州城裡的漕幫、鹽幫和打行的人,都被你們復興黨給抓走殺光了。連犯了小偷小摸的人和賭錢的人都被你們拉走勞改去了,你們爲什麼要這麼做啊?”

揚州城內現如今給復興黨打工幹活的人可真是不老少。這麼說吧,在復興黨接收了揚州城之後,大張旗鼓的開展鎮反和嚴打的行動只是一方面,甚至不是主要反面。反倒是在揚州城裡和揚州周邊地區大肆的招納人口展開建設纔是主要的。

復興黨到揚州城才兩個來月的時間,但是就這兩個來月的時間,整個揚州城周邊的幾十萬民衆,就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被複興黨僱傭,開始依靠復興黨吃飯了。

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揚州地區,小民百姓是最知道如今這個世道,找到個管吃管住還給發工錢發衣服的主家有多不容易的。所以一聽到小毛說出這麼沒有規矩的話來,小毛真正的本家,和他一個村子出來的毛三爹立即訓斥道:

“就你多事!那是官家的大事,哪裡輪得着我們這樣的草民關心!再說了,漕幫、鹽幫和打行那羣人都是些什麼人?說他們是賣力氣的勞苦人,倒不如說他們是惹是生非欺負人的喇唬!抓走他們有什麼不好的!那些人就該抓走,就是活該!難不成你這傢伙還要給那羣匪人鳴冤不成!前一段時間的宣判大會你也不是沒去參加,那羣喇唬禍害了多少人啦!這是老天開了眼讓復興黨的老爺們給咱們小民百姓做主來了。”

坐在毛三爹身邊的馮二哥也附和道:

“可不是嗎,我們衚衕裡那個專門欺侮我們,有事兒沒有的到我們家搶東西的混賬也被吊死了。我看着他被吊死,心裡別提都痛快了。這復興黨的人都是像海青天一樣的好老爺,咱們如今能吃着復興黨的老爺們的好飯食,可不能沒了良心放下筷子就說復興黨的壞話啊!”

在封建農業社會裡,除非在社會地位上能夠實現突破,不然的話,因爲封建制度的落後因素,所有年紀小的人不管他想的對不對說的有沒有道理,都會遭到年長者的壓制。

小毛的問題在王書輝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可是跳出來教小毛做人的人就這一一窩蜂的爆發了出來。雖然王書輝知道這些話裡有一定想要當着他這個復興黨的“公人”拍復興黨馬屁的意思,可是看到愛思考的年輕人被壓制,他還是不高興的。

這羣“年長者”其實也並不是真的就比小毛年長到哪裡去了,大部分人最多也就比小毛年長個四五歲左右。可是這四歲的差距,就讓他們覺得自己似乎比小毛掌握着更多的道理了。

想到這裡,王書輝在心裡嘆了口氣,快速的感慨了一下反封建工作的嚴酷性,然後就開口說道:

“小毛問的問題很好。我們復興黨人是和大家一樣的窮苦人出身。都是窮苦人,我們大家就是要團結,要講道理的。小毛有問題,提出了問題,我們復興黨人就要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回答問題。這個道理,不僅在我這裡講的通,換了別的復興黨人也是一樣的。大家以後不要害怕問問題,有了什麼疑問就要向復興黨的人發問纔好。”

說完了這些話,王書輝扔掉手裡抽完的香菸對大他家說道:

“大家覺得小毛吃了復興黨的飯就不該說復興黨的壞話。不管小毛說沒說復興黨的壞話,我問問大家,爲什麼大家覺得小毛不該這麼做?”

年紀最大的毛三爹說道:

“這有什麼爲什麼啊。這就是規矩啊。年輕人總要守規矩纔好。”

王書輝聽了這話,再看到大家都在下意識的點頭表示同意,就笑着說道:

“毛三爹說的好。規矩這個東西很重要。我們大家只要活着就要守規矩,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往小的方面說,比如年輕人要聽年長的人的話,再比如作爲子女應該孝敬尊長等等,這就是規矩。往大的方面說,作爲老百姓要交稅,要守法,要遵守法律和制度,這也是規矩。”

“可是這規矩都是人來制定的,只要是人就有私心雜念,就會自私自利,制定出來的規矩就有了好壞之分。比如說,租子只收三層,這樣的規矩就是合理的好規矩。但是租子收到七層,這樣的規矩就是不合理的壞規矩了。”

“規矩不僅是人制定的,而且還是要人遵守的。除了制定出來的規矩要分好壞以外,能不能遵守規矩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比如說徵收皇糧國稅吧。本來朝廷制定的規矩是人人都要交的,可是地主老財們自己不交不說,反倒把他們該交的皇糧國稅都攤到我們這些窮苦人身上。再比如說,殺人償命這是千百年來的規矩,可是那些當官人家的子弟殺了人犯了法,官府不僅不抓他們償命,誰要是不高興說了他們幾句,反倒要被官府抓走。”

“所以說,規矩分好壞,規矩也分是不是人人都能遵守的。”

王書輝說的都是最簡單的道理,這樣的道理大家都能聽得懂,所以聽完了王書輝的話,大家都輕輕的點着頭。

“小毛剛纔問的問題,其實跟我們復興黨是什麼人,我們復興黨要做什麼事情有關係。”

“我們復興黨是個革命的組織,我們復興黨要做的事情是要鬧革命。”

“什麼叫做鬧革命?鬧革命就是要把所有不好的規矩都打碎,把所有制定這些壞規矩的人都消滅,把所有仗着那些壞規矩,根本就不守任何規矩的人都打倒的過程。”

“我們復興黨和大家一樣,都是窮苦人出身,所以我們復興黨就要和大家一起,爲我們這些窮苦人謀福利謀好處。所有欺侮我們這些窮苦人,所有禍害我們這些窮苦人的人,我們復興黨都要起來把他們打到在地,這就是我們復興黨這個革命黨的本質。”

看到大家好像如有所思的樣子,王書輝繼續說道:

“那麼我們復興黨要鬧革命,最終是要鬧出一個什麼樣的革命呢?我們復興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打破那些專門欺負我們窮苦人的舊規矩、壞規矩。然後我們這些窮苦人一起當家做主,制定人人平等,人人受保護,人人都要遵守的新規矩,好規矩!”

“我們復興黨就是這樣一個政黨,我們復興黨就是要鬧這樣一個革命!”

“所以說,這就回答了小毛剛剛的問題了。我們爲什麼要把過去那些坐在我們這些窮苦人頭上拉屎拉尿的當官兒的,衙役,差人,土匪,地痞,流氓等等人物通通抓起來。有大罪的,有人指控的,有苦主的,我們就直接吊死他們。沒有指控,沒有苦主的,我們就直接抓走做苦役。”

“我們復興黨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爲我們復興黨就是和天底下所有的窮兄弟窮姐妹們站在一起的。我們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打倒這些制定壞規矩,然後用這些壞規矩欺壓和禍害我們的反動派的。”

剛剛到復興黨治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也纔剛剛開展不久,王書輝也不奢望所有人立即就能產生革命覺悟。所以說這種順着大家的思路,用復興黨要給大家做主的辦法解釋復興黨宣傳復興黨的簡單辦法,就是不得已而爲之的了。

好在王書輝這個喜歡聰明孩子的老師,很幸運的發現了小毛這個愛思考的年輕人。他聽完了王書輝的話立即問道:

“毛委員,既然你們復興黨是和我們這些窮兄弟是一起的,那我能不能當一個復興黨啊。”

所謂說的好沒有做的好,王書輝在運河疏浚工地上和大家一起工作了才十來天的時間,但是組織他們這個小隊所在班組的班組長,一個同樣是復興黨黨員的復興軍生產建設兵戰士,可是和他們一起工作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了。

復興黨的人有多能幹,復興黨的人有多麼能寫會算,復興黨的人有多能吃苦,復興黨的人比所有人都乾的活兒都要苦都要累,帶着大家一起幹活兒的班組長和王書輝本人,都已經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實了。

不需要王書輝說什麼,毛三爹以及工棚裡的其他工友就一起對小毛嘲笑了起來。具體內容主要是小毛的自不量力,妄圖參加到復興黨這種不要命有能耐的有本事的團體中去。

王書輝本人並不覺得小毛的想法有什麼不對的。復興黨當然不能和當年的那個偉大的政黨相比較,但是在本時空裡,還沒有任何組織能在科技、文化、思想理論,以及最簡單最直接的親民實踐上和復興黨相比較的。

一個優秀的組織裡面充滿了優秀的人才,而這些人才表現出來的又是讓大家心服口服的能力和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想要加入這個組織纔是正常的,大多數人對於這樣的組織充滿了敬畏也是正常的。

所以王書輝在聽完了大家的話之後對大家說道:

“我們復興黨的原則是什麼呢?我們復興黨的原則是爲人民服務。怎麼纔是爲人民服務呢?這就要求我們復興黨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想,都要爲了天底下所有的窮兄弟。任何人想要加入復興黨,我們復興黨都是歡迎的。但是加入復興黨除了必須具有爲人民犧牲的精神,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以外,爲人民服務還必須具有堅強的精神以及相應的技術和技能。”

指了指身邊的大運河疏浚工地上正在搞測量繪圖紙的技術人員,再指了指那些開動蒸汽機械的以及第一代復興黨實驗性柴油機械“簡易式54拖拉機”的工作人員,王書輝繼續對大家說道:

“也就是說,不僅我們復興黨爲了大家能夠讀書識字明事理,不再做個睜眼瞎,讓大家必須唸書識字,而且,想要成爲一個復興黨員除了有堅定的爲人民服務的信念還不夠,必須還要具備爲人民服務的本事。這個本事,就需要在文化上,在思想上,在技術上有相應的素質才行。”

拍了拍小毛的肩膀,王書輝說道:

“小毛同志是個聰明的人,我們復興黨當然歡迎小毛的加入,可是當個土匪還講究個投名狀呢,小毛想要加入復興黨除了要建立起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堅持爲人民服務和犧牲的原則以外,還必須要在文化學習和技術培訓上達到標準才行!”

“小毛啊,我覺得你是個很好的人才,只要你能在夜校學習的時候更加的認真和努力,我看你就能當上復興黨員啊!”

聽了王書輝的話,不僅小毛緊握起自己的拳頭。大家都是一樣的年輕人,工棚裡有好幾個年輕人都準備今後加強自己在夜校裡的學習了。

當個讓大家都服氣,都敬佩,能夠給大家出氣撐腰的復興黨“好漢”,這樣的事情,所有的年輕人都是願意做的。

第39章 妖僧(3)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80章 大練兵(4)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24章 起步(8)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6章 準備(2)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371章 在山東(6)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76章 大豐收(2)第9章 婚事(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6章 開始(2)第7章 準備(3)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3章 理念(1)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25章 開始(1)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373章 在山東(8)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366章 在山東(1)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39章 妖僧(3)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1章 婚事(3)第24章 起步(8)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
第39章 妖僧(3)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80章 大練兵(4)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24章 起步(8)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6章 準備(2)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371章 在山東(6)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76章 大豐收(2)第9章 婚事(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6章 開始(2)第7章 準備(3)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3章 理念(1)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25章 開始(1)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373章 在山東(8)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366章 在山東(1)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39章 妖僧(3)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1章 婚事(3)第24章 起步(8)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