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

道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裡說的道家文化,指的是老子開創的道家思想,而不是指後來的張道陵開創出來的道教。

道教這個中國的本土宗教在後人看來有些奇怪。一千多年來,作爲本土宗教的道教一不能成爲像基督教那樣政教一體的國家宗教,二不能發展出有效管理和充分治理信衆的傳教體系。反而因爲各種奇葩和各種腦殘打着道教的名號胡作非爲,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少不怎麼光彩的名聲。

實際上,道教體系中的全真派道教還是非常乾淨非常純潔的。全真道教講求個人修行,不像其他教派和其他宗教那樣到處拉攏和發展信徒。她更像是一種講求個人修養的,強調自我修行的非常獨立非常內在的一種宗教派別。

不過,宗教這種東西總是會在傳播的過程中和當地的文化結合在一起。講究內丹修煉的全真教在湖北地區傳播時,在民間被和湖北當地濃重的荊楚巫文化結合了起來。這樣一來,本來乾淨整潔的全真道教也被在臉上塗上了一層神神鬼鬼猙獰邪惡的誇張油彩。

房東在黃州地區接觸並信奉的道教就是道教的全真派。

人會親近宗教,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是利益原因,一個是心理原因。

所謂利益原因,指的是人們把命運和虛妄的神靈結合在一起,希望通過祈禱的手段從神靈那裡掌握住自己的命運。比如說,在現代社會裡,不少家中有考生的父母都會喜歡在考生考試前去燒香拜佛,以期孩子能夠考出一個好成績來。

再比如說,2015年初的時候,就有南京地區的官員和寺廟裡的和尚們來往密切的。歸根結底,還是這些官員已經徹底失去了他們應有的信仰,放棄了唯物主義的價值觀。他們退化成了封建官僚,把升官發財的希望荒謬性的寄託到了神佛身上。

所謂心理原因,指的則是人們在面對現實的時候遭遇了大量的挫折和失敗。他們對於現實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對於自己的前途充滿了絕望。因爲這樣的原因,他們就會通過皈依宗教的方法尋求心理慰藉。

房東這個人作爲破落的勳貴子弟,在他年輕的時候,對於現實,他是充滿了挑戰的勇氣的。

在房東看來,勳貴應該有勳貴的榮譽和使命。自己是一個武將的後代,那麼自己就應該承擔起保衛國家的責任,獲取軍事勝利的榮耀。

但是,在明朝晚期這個環境裡,房東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很快就遭遇到了現實的打擊。早年他以爲考上了武舉自己就會被國家重用,他就能夠馳聘沙場報國盡忠。

可是,在進入大明朝的官場體系之後他才明白的發現,不僅武將在文官面前沒有任何的地位,就是在那些武將勳貴裡面,撈錢、佔地、養戲班子,吃喝玩樂等等才被他們當成是正經事兒。聽到房東說起保家衛國的抱負的時候,他面對的居然是那些勳貴子弟們的嘲笑。就是那幾位和他家關係密切的叔伯長輩,也非常嚴肅的勸告他不要抱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應該好好經營官場重整家門。

房東尤其沒有想到的是,當年一直幫助他支持他的母親,在他考上了武狀元之後也勸說他振興家業比沙場建功更重要更急切。

在這種環境下,房東自然放下了自己沙場建功的理想,在家人和親友的安排下成了一個給上面送錢,向下面要錢,吃空餉佔兵額的腌臢武官。

一個有理想的人,屈服於現實委委屈屈的活了二十年。他在心靈方面受到的創傷肯定是非常大的。

就這樣,房東在黃州衛指揮使的任上成了一個虔誠的道教信徒。他不再每天舞刀弄槍訓練弓馬,反而開始天天夜夜的燒香打坐,把道教的功課做得比道士們還虔誠還標準。

對於房東房東房大人來說,只有燒香打坐時候才能給他帶來些心靈上的安寧。

在黃州府城裡,黃州衛指揮使房東也是大名遠揚的。道士將軍是黃州官場給房東起的外號。而在黃州衛所內部,房東也被下屬和士兵們在暗地裡叫成房老道。

房老道終究不是個真老道。黃州衛的各種重大事項的決策權仍然掌握在房東的手中。

1626年的一天,正當房東在淨室裡焚香打坐的時候,黃州衛指揮使司的同知、僉事、鎮撫、經歷、知事等十幾個黃州衛的主要官員,急急忙忙的不顧房府下人們的阻攔,衝進了房東焚香打坐的淨室中。

看到房東房大人鬚髮皆張馬上就要發作的狀況,他的副手,黃州衛指揮同知馬得功立刻就對他說道:“稟報大人,新任湖廣總兵王書輝王大人的兵馬已經到了黃州。這一千多兵馬已經把指揮使司團團圍住了。大事不好了,大人還是快快決斷吧!”

黃州府就在武昌府旁邊。沿長江順流而下,用不了一上午的時間,兩個營一千多個復興軍戰士,就全副武裝的坐着復興軍長江艦隊的專用運兵船到了黃州碼頭。

毫無防備的黃州府城對復興軍大敞實開。一千多個復興軍戰士在軍官們的帶領下列着整齊的隊列跑步進入黃州府城。不到半個小時的功夫,兩營復興軍就把整個黃州衛指揮使司圍了個嚴嚴實實。

房大壯早就知道,黃州衛指揮使是自己的本家,一個名字很可笑的叫做房東的傢伙。他再次看了一遍手裡的情報,然後就命令通訊兵到黃州衛指揮使司送去一份復興會準備的,用湖廣總兵衙門的名義製作的公文。

作爲復興軍第十六營的新任總教導員,大明朝的正三品制式武官官袍穿在房大壯的身上,讓他感覺非常的彆扭。

別說他覺得彆扭了,就是他身邊的那些軍官和士兵們看到房大壯不停的撕扯着身上的衣服的時候,大家也都在心裡偷偷發笑。

在這些年輕的復興軍幹部士兵眼裡,大明朝富麗堂皇的武將官袍確實是非常的畸形可笑的。時空之門1619

———————————————————————————————

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385章 東改編4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8章 準備(4)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34章 理念(2)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79章 大練兵(3)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5章 立足(3)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3章 穿越(3)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9章 婚事(1)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40章 妖僧(4)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1章 起步(5)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36章 理念(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8章 開始(4)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369章 在山東(4)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36章 理念(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
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385章 東改編4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8章 準備(4)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34章 理念(2)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79章 大練兵(3)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5章 立足(3)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3章 穿越(3)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9章 婚事(1)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40章 妖僧(4)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1章 起步(5)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36章 理念(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8章 開始(4)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369章 在山東(4)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36章 理念(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