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大勢所向

中平元年9月初,御國之主鍾御於江陵城郊誓師,是日,天光四耀,紅雲佈滿千里,護國圖騰赤焰青羽離鳥於空中顯聖,朝拜於鍾御,御國軍心頓時大增,諸臣皆拜服。

經過一番忙碌,數個時辰之後,隨着鍾御的一聲令下,早就已經準備已久的50萬大軍,向着北方洛陽方向浩浩蕩蕩的出發。

坐在威武不凡,寬廣高大的金根車內,鍾御打開車窗,伸出頭往外望去,看着自己那浩浩蕩蕩,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的軍隊,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豪情。

這一次,爲了爭取早日破滅漢朝,儘快的結束這個已經讓他感到有些枯燥的三國世界。

自己可謂是動了死力,讓出了無數在這個世界的利益,才換取了那些士卒對自己這次行動的不妨礙。

不過他們也得意不了多久,等自己統一天下之日,就是這些貪心的士族滅亡之時。

這次出征的50萬大軍,其中有20萬是跟隨自己征戰數年的精銳,每一個都是從那如訴死人堆中爬出來的。

記得當初爲了練出這20萬大軍,自己可是足足動員了他人數上達80萬的炮灰,死了六十萬人才得到了這最後的精銳,可以說付出的代價無比沉重。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了這些裝備精良,見識過無數戰場鮮血的士兵,再加上自己剛剛召集的30萬炮灰,這次北伐應該比之前輕鬆許多。

這一次出征,自己可以說是佔了漢朝一個便宜,趁他們的大軍出征在外,還沒有平定叛亂,迴歸原本的防守陣線,而打了他們一個突襲。

不過就算那些士兵回來了,又能夠如何呢?整個漢朝現在最多也只能估計和他不過20萬人的兵馬,還大多都是一些征戰已久,兵疲馬憊的勞軍。

自己這邊卻是休養了一年之久,早就休整完畢,無數士兵在自己裂土封侯的封賞刺激之下,早就眼紅無比的向自己上書請戰。

如同四百年前的秦國一樣,聽到戰爭士兵就歡欣鼓舞,認爲自己發財與封爵當官的機會來了。

更何況自己做的比秦朝更絕,秦朝都捨不得分出土地,讓自己麾下的人充當諸侯。可是自己捨得,反正這些土地對自己來說不值一錢,隨時都要捨棄的存在。

就這樣,漢朝那邊的士兵厭戰已久,思鄉情切,已經與家人分開了一年之久的他們。

看到無數澤袍在戰場之中倒下,徹底的與自己的家人分別,連屍首都只能埋在他鄉,可以說是不想再繼續戰鬥下去了。

而身爲將官的士族,此時也或多或少的聽說了,鍾御封國於麾下士族功臣的事蹟。

他們派出的密探,早就將無數例交州和揚州投降的長官,最後不但沒有被自己降職怪罪。反而分了它一縣之地,甚至數縣之地作爲他們以後的社稷江山,供奉他們祖先,將香火永遠傳承下去。

聽說這件事已經數月之久的他們,早就眼紅無比的羨慕着南方這羣暴發戶,一下子就到了一個縣,作爲自己國家的地盤。

平時間相互聚會的時候,也是充滿憤慨的哀嘆了一下,眼下大漢朝的風雨飄搖,烽煙四起。然後趁着醉意痛恨的,罵了一下南方的這羣亂臣賊子,語氣無比的忌妒與羨慕。

顯然他們心中也是想要這樣的待遇,只是苦於沒有門路,可恨南方的那個皇帝還不會北上,好讓他們有一個表現的機會。

此時聽聞鍾御率着他的大軍北上,人數更是足有50萬衆,而自己這邊的漢朝卻只有區區20萬人,還要分攤在廣大的防禦線上,只能抽調出他區區的十萬人來應對御國的進攻。

可以說是敗局已定,打了他差不多兩年的戰,漢朝府庫錢糧早就耗盡,拖欠將官糧餉無數。

而各地的郡縣人心浮動,無數地方官員想着獻出自己的轄地,好讓南方那個皇帝封給自己一個國家,再不濟,也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與官位,可以說是兵無戰心,官無戰意,又哪裡有人想着負隅頑抗呢?

果不其然,當漢朝接到鍾御北上消息之時,鍾御的兵鋒已經臨近了潁川郡。一路除了派出五千騎兵,沿途接收城池之外,數十萬大軍就緩緩跟上。

可以說那些騎兵將大御的國旗往郡縣城門前一立,早就渴望王師到來已久的地方官員與世族,立馬就組織人殺死那些還想着爲大漢朝盡忠的人。

打開城門,向着前來進攻的將領,哭訴着大漢朝廷的無道與暴虐,以及自己表面上贏了,實際上暗暗等待機會,渴望南方的御國前來征伐無道,迎接王師的入城啊!

而早就在出徵前,就得到鍾御早早吩咐與提醒的將領,也是一番微笑,用着和藹的語氣與那些官員士族,好好的交談了一番。

安撫了他們有些忐忑的心情,並用十分肯定的語氣拍着胸脯對他們承諾道,他們的功勞,自己一定記在心上。

等到戰爭結束之後,程給他們的大王鍾御,定會給他們一份封賞,好不負他們這次臨陣倒戈,迎接王師之功。

並且還用十分隱晦的語氣暗示,提了一下南方揚交兩州官員士族的待遇,讓他們不用擔心自己會食言。畢竟之前已經有了無數的例子可以爲御國,這一方的信用作證。

果然,得了那個將軍這一方的承諾,本來內心中還有一些忐忑的官員士族,立馬安定了下來。

臉上不由浮現出了更加洋溢與真誠的笑容,邀請將軍一起參加城裡的宴會,不過那個將軍十分禮貌委婉的辭謝了。

轉而向他們告辭,說是軍令在身,要繼續前去下一個城池接收,只留下的區區他幾十人象徵性的駐守在城中,以表示對他們的信任。

那些士族也沒有什麼芥蒂,城中只有區區幾十名御國的軍隊,如果御國真的想對自己做些什麼,這區區幾十人能夠幹出什麼花樣來呢?

掌握了全城力量的自己,可以十分輕易地消滅這些力量,再次奪回城池的主動權,當然他們也不會做這麼愚蠢的決定。

在如今御國明顯的大勢所向,一路行來,沿途郡縣紛紛改旗易幟,開城投降。可謂是古時的任何國家,也沒有這樣的受人歡迎。

就算是分封八百諸侯的周王室,不也是用了他十幾年時間,遭遇了無數商王朝的抵抗,才成功統一了天下。哪裡比得上現在如此輕易的,就攻上了中原腹地的御國。

所以他們理智地選擇了臣服與投降,並十分誠懇的表達了他們的態度,並且表示自己明白軍情緊急,兵貴神速的道理,讓將軍完全不用在意,放心的錢去下一個城池接收。

並且還附上了自己一封信,讓將軍帶給那些城池與自己相熟的官員與世族,好給那個將軍提供一些幫助。

可以說這一套服務是極爲的妥帖與周到,嫺熟的不得了,顯然是經過排練的!

不愧是爲了利益可以放棄一切,可以做出任何爲世人所不齒之事的士族,足夠無恥與翻臉無情。

自己效忠了他數百年的王朝說拋棄就拋棄,說背叛就背叛,還主動投降做帶路黨。

第149章代天而伐第24章 禁衛第451章寧採臣第409章高天原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107章人心第175章墨家之殤第203章秦國洶涌第491章突破第149章代天而伐第436章黑熊精第97章使者第156章回師平叛第467章勾心鬥角第468章等待第19章 誘惑與壓迫第27章 弱者第157章行跡泄露第112章赤火獸第136章斬首戰術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232章利益第289章賭第114章私心與隱瞞第178章妃雪閣第403章破敵第312章草民要的就是這句話第171章緣由第164章北伐序幕第399章突圍之議第270章實力對比第39章 歸納第90章西涼之亂二第173章利箭縱橫第81章黃巾起義第32章 順從和抵抗第291章大勢變化二第191章突圍第465章破山伐廟中第59章 房陵縣(加更一)第429章破落縣城第468章等待第203章秦國洶涌第85章策略的改變第229章各自的無奈第210章將相和第272章誘惑驅使第187章戰爭潛力第31章 受降第221章合縱聯盟的成立上第435章鬥將第181章絕影決影第278章戰後瑣事一第316章論三光政策的好壞第117章挫其銳氣(求推薦)第88章黃巾平定第453章合作第382章鐵炮隊第238章消化第63章 出征(加更)第340章目不暇接下第87章 封賞(求推薦)第270章實力對比第273章聯軍的逆襲第480章佈局完成第252章大戰序幕第44章 玩弄第410章轟炸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123章敵我形勢第255章腹背受敵第213章紫蘭軒第126章西南戰局(求訂閱)第83章過猶不及(求推薦)第462章神星道第180章一觸即發第401章金色利劍第403章破敵第443章兵臨城下第148章神權與王權第462章神星道第372章背叛第119章不甘第54章 氣運第135章經驗主義要不得第399章突圍之議第275章圍困第369章道場擴張第281章邀請第181章絕影決影第398章陣法對抗第33章周邊形勢第313章西土守臣第71章 攻防戰第308章劉禿子的不安第30章 逼降第38章 歸屬第486章唐帝國滅上第205章六國現狀
第149章代天而伐第24章 禁衛第451章寧採臣第409章高天原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107章人心第175章墨家之殤第203章秦國洶涌第491章突破第149章代天而伐第436章黑熊精第97章使者第156章回師平叛第467章勾心鬥角第468章等待第19章 誘惑與壓迫第27章 弱者第157章行跡泄露第112章赤火獸第136章斬首戰術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232章利益第289章賭第114章私心與隱瞞第178章妃雪閣第403章破敵第312章草民要的就是這句話第171章緣由第164章北伐序幕第399章突圍之議第270章實力對比第39章 歸納第90章西涼之亂二第173章利箭縱橫第81章黃巾起義第32章 順從和抵抗第291章大勢變化二第191章突圍第465章破山伐廟中第59章 房陵縣(加更一)第429章破落縣城第468章等待第203章秦國洶涌第85章策略的改變第229章各自的無奈第210章將相和第272章誘惑驅使第187章戰爭潛力第31章 受降第221章合縱聯盟的成立上第435章鬥將第181章絕影決影第278章戰後瑣事一第316章論三光政策的好壞第117章挫其銳氣(求推薦)第88章黃巾平定第453章合作第382章鐵炮隊第238章消化第63章 出征(加更)第340章目不暇接下第87章 封賞(求推薦)第270章實力對比第273章聯軍的逆襲第480章佈局完成第252章大戰序幕第44章 玩弄第410章轟炸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123章敵我形勢第255章腹背受敵第213章紫蘭軒第126章西南戰局(求訂閱)第83章過猶不及(求推薦)第462章神星道第180章一觸即發第401章金色利劍第403章破敵第443章兵臨城下第148章神權與王權第462章神星道第372章背叛第119章不甘第54章 氣運第135章經驗主義要不得第399章突圍之議第275章圍困第369章道場擴張第281章邀請第181章絕影決影第398章陣法對抗第33章周邊形勢第313章西土守臣第71章 攻防戰第308章劉禿子的不安第30章 逼降第38章 歸屬第486章唐帝國滅上第205章六國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