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明月(下)

這話與觪說的別無二致,我將頭靠在姬輿寬闊的肩上,默然不語。

天色漸漸暗了,姬輿沒有逗留多久,對我說他還要去周王那裡,稍後再來看我。我點頭,起身送他出去。

“輿,”宅門前,我猶豫了一下,終於忍不住問:“我聽兄長說,旬伯是輿舅父。”

姬輿正從侍從手中接過繮繩,聽到我的話,似愣了愣,回過頭來。“然。”他說,片刻,補充道:“此番旬伯與彀父分守歧周豳都。”

“如此。”我微微地笑,卻沒再問下去。

姬輿看着我,也沒說什麼,繼而囑咐了兩句好好待在這裡的話,轉身上馬,沿着道路疾馳而去。

再回到宅中,一直不見人影的寺人衿卻終於出現了。

她看着我,似在小心翼翼地察言觀色,語氣恭順地問我小食想吃什麼。我想了想,淡淡地說沒什麼特別想吃的,尋常飯食就好。

“諾。”寺人衿點頭,目光卻仍不住地瞅我。我沒再交代,徑自回到室中,重新在榻上坐。

案上,藏室的竹簡仍擺在原處,淡淡的光線下,仍是剛纔泛黃的顏色,卻似乎多了些溫潤的光澤。

心中暖暖的,想起姬輿,我卻不禁有些後悔。這樣一個細心的人,剛纔提到旬伯時,又怎麼會察不出我心裡在想什麼,他沒有回答太多,可是因爲自己剛纔的話讓他覺得我不信任他?

我長嘆口氣,兩人之間總有些微妙的東西,雖已有立場,但一觸及卻仍是尷尬……

“君主……”身邊傳來寺人衿囁嚅的聲音。

我擡頭,只見她站在面前,面色猶疑地看着我。

“何事?”我問。

寺人衿咬咬脣,似下了大決心,開口道:“君主可是怪小人未將虎臣來探之事報知君主?”

我一訝,心裡好笑,這個寺人衿倒是性急。

剛要開口,卻被她急急地搶先道:“小人妄爲,卻也是無奈,君主若得知虎臣來探,必定是坐不住的。”

我哭笑不得:“我爲何坐不住?”

寺人衿一臉篤定:“君主不承認也罷,卻瞞不得小人。小人知君主不捨虎臣,那日離豐,君主整日都悶悶的,一語不發。”說罷,她認真地看着我:“君主莫怪小人多嘴,小人以爲,君主現下少與虎臣相見也是好的。”

“嗯?”我想了想,頗覺有趣,問:“此話怎講?”

寺人衿認真地說:“君主如今與虎臣尚未成禮,卻已有夫婦之實,小人恐虎臣得之過易,將來慢待君主。小人母親曾語於我衆姊妹,男子不可一下相與太甚……”

我愣了愣,突然笑了起來。

她的母親倒是個哲人,沒想到寺人衿一個未嫁女子,平日以爲她對情事懵懵懂懂,肚子裡竟藏有這般見解。

“君主!”寺人衿的臉窘得發紅,跺腳急道。

我收起笑,坐直身體,看着她,問:“寺人衿,你如今可有二十五了?”

寺人衿一怔,答道:“小人入冬便二十六。”

我點點頭,想了想,問:“你今後有何打算?與其一世爲婢,可曾想出宮?”

寺人衿臉上一白:“出宮?”

“然。”我笑道:“我返杞後便同宮伯說,待我出嫁後便放你出宮如何?”

杞國的宮人同別處一樣,大致可分三類。一類來自鬲人,挑選來從事繁重的力役;一類來自民間,負責打理宮中的日常雜務;還有一類則是來自貴族女眷,在後宮充任世婦。寺人衿屬於第二類,以她的身份不可能成爲世婦,將來極可能會隨我去梓。畢竟背井離鄉,我覺得改讓她對自己的去向做個選擇。

寺人衿卻搖頭:“小人不願出宮。”

我愕然:“爲何?”

寺人衿嘆道:“小人父母早亡,十歲便入了宮,雖兄姊,卻是各有家室,小人出去,卻已然無處安身。”說着,她看向我:“小人知道君主一心爲小人打算,只是小人在宮中慣了,若出去,卻不知該如何生活,還不如跟隨君主,可圖安身不說,將來做個侍母也好。”

“侍母?”我再度失笑,這寺人衿倒是想得遠。

“寺人衿,”稍傾,我收斂起笑意,看着她,道:“你我皆爲女子,若說要圖安身,我何嘗不是一樣。你母親所言固然有理,只是世事如何,本也不隨我一廂情願,不若順其自然。”

寺人衿愣愣地看着我,半晌,道:“君主真怪哉,我比君主多了許多歲,卻不像君主般想得這般曲折。”

說我世故嗎?我像觪一般揚揚眉,不可置否地揚起嘴角。

“小人不管,”寺人衿轉過頭去:“夫人要小人照顧君主,君主將來去何處小人也要跟着。”

到夜裡,月亮升上了半空之後,姬輿再次來了。

“欲出去否?”他一進門便問我,似興致勃勃。

我訝然,看看天色:“如今已是漆黑,可往何處?”

姬輿笑笑:“辟雍也有尚明之處。”

我想了想,有姬輿在,晚上有什麼大不了的?莞爾道:“去。”

姬輿彎彎嘴角,轉頭叫寺人衿去給我拿件裘衣來。

寺人衿面有猶豫,卻不敢阻攔,依言拿來皮裘給我穿上。她一邊給我係衣帶一邊望着我使眼色,似在提醒我不要忘了白天裡她說的話。

我安慰地拍拍她的肩膀,又笑盈盈地由姬輿拉着出了門。走到馬前,他先上去,俯身一手環住我的腰,穩穩地把我撈起放在身前。

只聽他一聲低叱,驪駒揚起四蹄,向前奔跑起來。

光線微弱,夜風帶着濃濃的秋涼,呼呼地掠在耳邊。姬輿控住繮繩,不讓馬跑得太快,又伸手攏緊我身上的裘衣。

“可覺寒冷?”腦後響起他的聲音,我搖搖頭,將雙眼盯着前方。從來沒在這樣的夜裡騎過馬,黑暗像一塊巨大的幕布,不斷在眼前鋪展開,只覺危險而刺激;身後,姬輿的胸膛寬闊,手臂牢牢地環着我,心跳有力地傳來,卻又那樣踏實。

世界在此時構成一個奇異的對比。我將身體依偎向後面,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似乎什麼都不願放在心上。

如果可以一直這樣下去該多好……

密林如潑墨般的輪廓在前方變換,馬蹄踏在厚厚的落葉上,綿綿沙響。忽然,我看到遠處似有些火光,高高的,似懸在樹冠上一樣。

沒多久,一陣涼風迎面而來,兩旁的樹木似乎一下撤去了,眼前豁然開朗。月亮靜靜地掛在夜空上,皎潔的暉光灑下,在闢池開闊的水面上曳下長長的身姿。岸邊,闕臺高聳,四周燭燎正亮,將廡檐映得飛舞欲舉。

“天子傍晚時曾登臺,現已離去。”姬輿輕聲道。

我瞭然,怪不得今夜會燃起的松明。

驪駒沿着水邊一路奔去,在闕臺下停住。姬輿先下馬,又將我接落地。

我仰頭,望着闕臺巍峨的輪廓,雖然跟白日裡看大有不同,卻仍不禁憶起兩年前登臺的情境。那時,我好像是從另一條小道尋來,在這闕臺上,姬輿跟我表白,卻讓我拒絕了,還被熊勇和盂一頓攪局……過往的片段像電影般,猶歷歷在目。

“現下臺上必定無人。”姬輿拴好馬走過來說,拉起我的手便往臺階上走。

我望着他,不由地微笑。

姬輿似乎發覺了我的目光,側頭看我:“怎麼了?”

“無事。”我說,跟着他登上階去。

這闕臺並不算太高,階梯卻築了許多層,我們的腳步不快,一邊欣賞臺下的夜色一邊登臺。走到最後一個平臺的時候,視野已經很寬敞,我們停下來歇息。

我四處望望,這闕臺佔地很廣,殿閣延綿,在夜色和燭燎的襯托下尤爲清晰,想起我上次去的也不過其中一角,卻匆匆走了……我看向身旁,姬輿正望着前方的闢池,側臉在熠熠光影的描繪中尤爲深刻。記得那天在這闕臺上,他也曾這樣拿側臉對着我,似乎不到說話的時候絕不肯轉頭……

姬輿又看過來。

我笑笑:“輿,我贈你的絹帕何在?”

姬輿怔了怔,低頭,從懷中取出一方摺好的帕子:“在此。”

我接過來,淡光下,顏色不甚清晰,幾朵桃花和那個“姮”字卻完好地映入眼中。笑意再也止不住,在臉上越來越深。

“輿可記得你我兩年前在此相遇?”我將絹帕還給他,輕聲問。

姬輿凝視着我,似在回憶,片刻,脣角微微揚起。

我有些不好意思:“那時輿可恨我?”

姬輿看看絹帕,稍傾,道:“我那時心中甚氣惱,卻恨不起來。”

心中涌起千萬絲感慨,又酸又甜。我望着他,伸手摟住他的腰身,將頭靠在他的胸膛上。

“輿是稚子。”我聽着他沉穩而熱烈的心跳,悶悶地說:“還有那孟夏之射,彼時若天子怪罪,你當如何是好?”

頸邊傳來大手的輕撫,過了會,只聽姬輿說:“天子不會怪罪。”

“嗯?”我擡頭。

姬輿注視着我:“姮可還記得孟夏前日,我等與天子王后在太后宮中用膳?”

我疑惑地點點頭:“記得。”

“當夜裡,我曾往見天子,說要娶你。”

我吃驚的看着他。

姬輿笑笑:“天子卻道他也甚喜你,且太后已決意要你入宮。”他說着,伸手捋起我鬢邊的幾絲散發:“天子說給我三日,若三日後我未將你娶到,你便是王宮中人。”

我愕然,言語不能。

回想起來,那時的一切已是讓我感到力不從心,不料這背後竟還藏着許多事。當時的片段一點一點地在腦海中聯繫起來,我忍不住問:“王后可曾參與其中?”

姬輿頷首:“我見過天子之後,心中計較下來,翌晨便去見王后。她甚贊同,枝節之事全由她一人安排。”

“如此。”我緩緩點頭。那時的猜測如今都被一一證實了,太子瑕騎駒趕來,召公畢公不語,宗伯努力爲姬輿開脫……所有的這些都出自王姜之手。

孟夏之射的校場上,姬輿看似一時衝動,連豐的女子們都說他是被我蠱惑了才做出這些悖禮之事,誰又想到他其實墊下了許多功夫?

我看着姬輿,不禁想,他到底是長在王宮的人,權術心機或許是與生俱來的吧?不過現在時過境遷,當時發生了什麼早已無所謂了,我卻感謝命運將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推到了我的身邊……

“登臺吧。”姬輿沒再多做解釋,轉頭平靜地望望上方,拉起我的手便要往前走。

我卻站着不動。

姬輿回頭看我。

“輿,”我望着他,帶嗔地笑:“我走不動了。”

姬輿一訝,稍傾,似瞭然般,脣角漸漸揚起。他展開雙臂,闕臺的光照在眼前一陣旋轉,自己已經被他打橫抱起。姬輿邁動腳步,踏着階梯,穩穩地朝闕臺的殿宇走去。

我雙手緊緊地摟住他的脖子,將臉貼着他的頸窩,心滿滿的,只覺什麼也不及他寶貴。

飛檐的長角在頭頂漸漸放大,殿宇高大的木柱已近在咫尺。

“……國君……”

我正想同姬輿說放我下來,忽然,一陣隱約話語聲傳入耳中,不甚清晰。

有人?我怔住。

姬輿似乎也聽到了,腳步緩下,兩人對視,皆寫滿訝色。

過了會,那聲音近了,只聽是一個溫婉的女聲:“……國君,夜色已深,還盼國君早歇。”

“不妨,我還欲再留片刻。”片刻,一個低緩的男聲答道。

音量不大,卻如子彈般,砰然擊入我的心裡。

我驀地定住。

未及回神,一人的身影已出現在殿前。

檐角長長,明月半挑,映得那人的臉清俊如昔。

第58章 梓土(下)第9章 姬輿第146章 斯人第15章 夑父(下)第143章 骨符第118章 楚橘 (1)第11章 獻俘第68章 摯任第34章 秋祭第1章 異世第110章 迷症第84章 濱邑第16章 蒐田第116章 夜火第26章 戀情第56章 山洪第17章 齊姜(上)第92章 伏裡(下) (1)第48章 賭約第145章 載行第127章 明月(上)第109章 射侯第35章 定親第52章 鍾室第84章 濱邑第103章 伊水 (1)第101章 白茅(下)第15章 夑父(下)第74章 納采第17章 齊姜(上)第70章 周行第60章 歸來第82章 虢子第64章 宴席第66章 孟夏第112章 泮宮第113章 使者第133章 返豐第38章 娶婦第100章 白茅(中)第81章 豐渠第84章 濱邑第102章 尋覓第58章 梓土(下)第24章 衛佼第38章 娶婦第67章 絹帕第78章 77章 (3)第104章 伊水 (2)第58章 梓土(下)第118章 楚橘 (1)第142章 周鼓 + 沃若(全) (2)第35章 定親第59章 分手第51章 大豐(下)第84章 濱邑第9章 姬輿第22章 送行第81章 豐渠第93章 伏裡(下) (2)第18章 齊姜(下)第2章 杞姒第134章 問詢第124章 晨光第121章 星辰 (1)第144章 迢迢第125章 鑾鈴第143章 骨符第69章 重疾第49章 熊勇第146章 斯人第71章 兄長第55章 逢雨第21章 離別第29章 爭執(下)第67章 絹帕第116章 夜火第124章 晨光第45章 辟雍(上)第120章 心門第17章 齊姜(上)第67章 絹帕第124章 晨光第106章 庶姊第142章 周鼓 + 沃若(全) (2)第36章 憂思(上)第146章 斯人第53章 頡邑(上)第67章 絹帕第55章 逢雨第45章 辟雍(上)第32章 覲見第74章 納采第76章 77章 (1)第147章 鹿鳴(上)第16章 蒐田第92章 伏裡(下) (1)第71章 兄長第75章 及笄第26章 戀情
第58章 梓土(下)第9章 姬輿第146章 斯人第15章 夑父(下)第143章 骨符第118章 楚橘 (1)第11章 獻俘第68章 摯任第34章 秋祭第1章 異世第110章 迷症第84章 濱邑第16章 蒐田第116章 夜火第26章 戀情第56章 山洪第17章 齊姜(上)第92章 伏裡(下) (1)第48章 賭約第145章 載行第127章 明月(上)第109章 射侯第35章 定親第52章 鍾室第84章 濱邑第103章 伊水 (1)第101章 白茅(下)第15章 夑父(下)第74章 納采第17章 齊姜(上)第70章 周行第60章 歸來第82章 虢子第64章 宴席第66章 孟夏第112章 泮宮第113章 使者第133章 返豐第38章 娶婦第100章 白茅(中)第81章 豐渠第84章 濱邑第102章 尋覓第58章 梓土(下)第24章 衛佼第38章 娶婦第67章 絹帕第78章 77章 (3)第104章 伊水 (2)第58章 梓土(下)第118章 楚橘 (1)第142章 周鼓 + 沃若(全) (2)第35章 定親第59章 分手第51章 大豐(下)第84章 濱邑第9章 姬輿第22章 送行第81章 豐渠第93章 伏裡(下) (2)第18章 齊姜(下)第2章 杞姒第134章 問詢第124章 晨光第121章 星辰 (1)第144章 迢迢第125章 鑾鈴第143章 骨符第69章 重疾第49章 熊勇第146章 斯人第71章 兄長第55章 逢雨第21章 離別第29章 爭執(下)第67章 絹帕第116章 夜火第124章 晨光第45章 辟雍(上)第120章 心門第17章 齊姜(上)第67章 絹帕第124章 晨光第106章 庶姊第142章 周鼓 + 沃若(全) (2)第36章 憂思(上)第146章 斯人第53章 頡邑(上)第67章 絹帕第55章 逢雨第45章 辟雍(上)第32章 覲見第74章 納采第76章 77章 (1)第147章 鹿鳴(上)第16章 蒐田第92章 伏裡(下) (1)第71章 兄長第75章 及笄第26章 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