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中)

劉愈回到長安城之後,生活過的跟一年前一樣平靜。

春暖花開,南雁歸來,長安城依舊是往日的繁華與熱鬧。在這個世界經歷過兩度寒暑,有了家庭,開始慢慢融入這個社會,深陷在官場中不能自拔。

以前的平靜是真的平靜,這次的平靜中卻隱含着波瀾。

現在劉愈大權在握,很多人想奪他的權,同樣他也知道這權力必須要攥在手裡,混慣了官場的劉愈很清楚有權無權在官場中的差異,若是一旦他倒下,那長安城的勢力將會重新洗牌,到時朝廷會變成什麼樣子他無法想像。

有了權力,別人想爲難他,拿他開刀,就要掂量一下後果。結果是,人人都知道劉愈是權臣,就是沒人敢對他下手,連帶,定國侯意圖謀反的罪名也就遲遲定不下來。雖然劉家父子並不合,這也不算什麼秘密,但畢竟人家是打斷骨頭連着筋,一損俱損。

在這種情況下,閔少頃和馬峰釐定的有功人員受賞名單幾度更改,朝議也是幾次大的爭議,就是在一些細節上落實不下來,主要原因是,首功之臣劉愈不出面,很多功臣的功績朝中上下不甚明瞭。

一些功勞不需要去爭議,比如說劉愈和柴錦的功勞,再比如說閔少頃和馬峰的護駕有功,再比如說霍病的一馬當先。除了這些,剩下近乎所有的戰事,都是在朝臣意想不到的方式下進行的,江右平定靖王地,神兵天降入建康。這些對一般的文臣來說太聳人聽聞。至於哪些人在這場戰事中立下什麼功勞。他們更是無從知曉。

朝議上,袁博朗氣勢洶洶道:“皇上,這武將功勞簿,歷來都是由軍帥呈遞,光與臣等朝議,能有何結論?到頭來豈非依舊不盡不實?”

見蘇彥面現憂色,一旁的左相藍和附合道:“臣以爲右相所言極是,不如……”藍和擡頭看着討逆大元帥柴錦。“由柴駙馬提請如何?”

藍和與袁博朗本來不合,兩方勢力還是死對頭,但在劉愈隱忍不入朝,閔少頃和馬峰等新貴崛起的情況下,原本的敵人也會變成朋友,涉及到權力和利益這些朝臣往往就是這麼不講原則。

球被拋給柴錦,這些可把柴錦爲難壞了,雖然他是討逆大元帥,可他是屬於那種坐鎮後方的元帥,徐州城的戰事他都整理不出個所以然。讓他去總結江南邊兵將的功勞,還真不如讓他一頭撞死。柴錦被人注視了半天。才從嘴裡蹦出兩個字:“不行!”

拒絕方式乾脆利落,更令人大跌眼鏡。

也沒辦法,但凡熟知柴錦的也知道,這次的戰事他也就是個走過場的,真正用到他的地方很少。

滿朝上下,竟然就沒人能提請一份比較詳實的名單,一旦有功不能賞,有過不能罰,那些視榮譽爲最高信仰的兵將是會造反的。而朝廷在平定淮地之後遲遲不作出封賞,也會令下面的人以爲朝廷摳門,或者是朝局混亂拿不出切實的方案。

“都是那個姓劉的小子,明擺着要我們好看!”

商量不出結果,朝議也只好散朝,第二天接着議。而袁博朗走在路上,嘴裡已經開始抱怨。

藍和走在袁博朗的身側,聞言略微一頓腳道:“劉將軍恐怕是在爲他老父親定國侯斡旋,不如……趁了他的心意,將定國侯加進受賞功臣簿,右相您說如何?”

袁博朗看了眼藍和,沒說什麼,但總覺得這也是個辦法,誰叫人家是父子,現在父親犯了錯,兒子就開始低調不入朝,但事實上朝廷上下那些武將都還是以劉愈馬首是瞻,就算劉愈在家裡,但還是能全盤掌控關中乃至四海的軍權,這樣的人只能哄着、擡着,不能明知其銳而迎其鋒。

袁博朗還沒說話,一個聲音卻從二人身後響起:“兩位相國,切切不可!”

是閔少頃。

只見閔少頃一臉匆忙之色走到二人身前,先行禮,藍和和袁博朗對望一眼,一個回禮的都沒有。藍和問道:“閔都御史,您此話何意?”

閔少頃正色道:“下官的意思,萬萬不能對劉文嚴妥協!他身爲武將,率兵出征本就是他責任,有了功勞,朝廷自會頒賞。但若因他的功勞,就要放任不察定國侯不臣之心,那天下到底是天子的天下,還是劉氏的天下?”

藍和心說,這就是年老圓滑的跟年輕氣盛的區別,若是事情有轉機,他與袁博朗何嘗想妥協,但現如今的僵局,劉愈那邊打不開口子,只能從定國侯的功過來入手,只要定國侯的罪變成功,那一切將迎刃而解。

袁博朗不想公開跟閔少頃交惡,只好拿藍和當槍使,藍和也明白這點,既然他選擇了跟袁博朗聯合,他就要以弱者的心態來投靠,不能事事指望勢大的袁博朗平等對待。

藍和道:“閔都御史有這般見地,還是去勸皇上的好,要不去對劉文嚴說,或許更有效!”

說完兩位相國已經並肩出了宮門,令閔少頃立在原地,有力使不出。

馬峰一臉笑容跟過來,勸解道:“閔都御史,您這是何苦?這兩個老傢伙,一個比一個老奸巨猾,他們哪在乎公理是非,只要符合他們的權益,違心的事他們也幹!”

閔少頃沉下臉色道:“這是宮門,仲寧賢弟不可胡言。”

公開非議朝中大員,還是他們的上司,這罪名不輕。

馬峰不以爲然道:“敢做還怕人說?閔兄,難得你我晉身朝堂旋流之中,不如咱也退一步,跟那劉文嚴講和,試試他的口風?”

閔少頃瞅了馬峰一眼,道:“何意?”

“這事你我,皇上,還有滿朝的大臣都解決不了,唯獨那劉文嚴可以解決。不妨請皇上去跟他談談,他們師徒情深,劉文嚴總該不會駁皇上的面子。”

閔少頃心駭,讓皇帝去跟朝臣求情,這是當臣子的恥辱。可惜現在也無他法,只希望那劉文嚴別是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

…………

天子回到長安城,遲遲沒有就有功人員進行爵祿的封賞,軍中已經有了傳言,這股傳言甚至傳到了市井,很多人都在猜測朝中是否發生了事情。

大順朝這一兩年內發生的事不少,而新天子登基,這天子的能力也很受人懷疑。現在在一件簡單的論功請賞事件上,一拖再拖,很難不讓人往歪處想。

就在此時,新皇的鑾駕出了一趟宮門,直往前鋒將軍府而去,這是新皇回到長安城後第一次踏足宮門之外。

沒有陪同的大臣,皇帝的行蹤很隱秘,也沒有大批御林軍的護送,顯得很低調。在進入前鋒將軍府之後,前鋒將軍府門前的那些哨探纔將這消息通知了一衆文臣,像袁博朗和藍和,事前也並不知曉。

“皇上去見劉文嚴?”

但凡知道這件事的文臣,對劉愈心懷芥蒂的,都感覺到不安。這次定國侯謀反的事已經令這對師徒近乎決裂,這也正是剷除劉愈這個權臣的最好機會,可一旦皇帝和劉文嚴重修舊好,文臣們只怕朝廷又要回到大軍出征前,劉愈說一不二的局面。

事實上,蘇彥和劉愈之間本來就沒交惡。

“師傅,您猜的沒錯,他們果然讓我來找您。”這是蘇彥見到劉愈之後說的第一句話。

前鋒將軍府的正廳裡,只剩下師徒二人,從前二人相對,也從來沒這麼正式。雖然兩人的心態在這次戰事結束後都發生了變化,但至少在師徒感情上,雙方還懂得包容。

“嗯。”劉愈點點頭,“他們沒讓你說什麼?”

蘇彥想了想,搖了搖頭,自己吃着桌上的點心,嘆一句道:“好東西吃多了,點心就不那麼好吃了。以前來師傅這裡,總想帶點回去慢慢品嚐。”

劉愈沒打算爲難蘇彥,這次故意不朝,事先也是跟蘇彥商議過的,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在揚州時就將人員受賞的名單清楚列給蘇彥。蘇彥手拿那份名單,一直沒公佈,也是遵照劉愈的意思,想看看朝中之人這次的反應。其實對蘇彥來說,劉愈的吩咐他很多都不理解,他只是照劉愈的吩咐辦事。

“師傅,您還是別堅持了,朝廷裡沒有您,我心裡沒底啊。”蘇彥帶着哀求說道。

劉愈望着蘇彥,皺了皺眉,還是嘆口氣。

雖然蘇彥在這件事上遵照他的意思辦,但還是對他不信任,怕他撂挑子,或許正因爲如此,蘇彥纔在他面前再一次自稱“我”,這小小的變化,體現出蘇彥也學會了人情世故,懂得何時該如何的變通。

蘇彥續道:“師傅,在師公那件事上,我也可以……”

“不用說了。”劉愈不想讓蘇彥再違心地哀求於他,這樣會讓日後師徒二人更無法相對,“對於定國侯,一切都公事公辦,只是不能滅劉氏一族。”

蘇彥緊忙點頭。

“這件事不能由你來提。”劉愈續道,“最好找一個你信任的人,閔都御史或是袁相,讓他們自行拿捏分寸,你只是最後做下定案就可!”

蘇彥嘿嘿一笑道:“那師傅是否明日登朝?”

“還是等這件事解決了再說,現在我露面,他們只會以爲我給你施加壓力。”

第322章 計將安出第193章 夜駐維城第3章 詩、棋、局第613章 工業制硫酸第365章 軍事衝突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193章 夜駐維城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200章 歸家的路(中)第280章 蘇彥的自我第567章 陣營危機(下)第46章 夫駕婦隨第564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下)第209章 溝通問題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271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中)第305章 有婚無禮(下)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177章 月明攬星空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116章 山村尋訪(上)第143章 親疏有別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538章 被迫遷徙第395章 我班師,你回朝上第204章 老帥過河(下)第644章 以舞會友(上)第425章 災雪第543章 襲擾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457章 家事天下事第3章 詩、棋、局第46章 夫駕婦隨第607章 羣體性事件第626章 朝議天下事(中)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第503章 貪財好色(中)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137章 主隨客便第555章 芳蹤縹緲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441章 外表堅強的小女人第208章 伐逆王檄(下)第510章 未判先定罪(下)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456章 蘇彥的最後逍遙時光第442章 投敵的葫蘆第410章 功臣不容社稷(下)第2章 生意送可人第630章 危機蔓延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588章 計劃有變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306章 家事第569 識時務爲俊傑第642章 內廷干政第183章 禍起蕭牆(上)第235章 今夜無戰事第270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上)第452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五)第218章 以棋會友第123章 三出大戲(上)第296章 獵手與獵物(中)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367章 中原無好人第313章 兩座城的夜晚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606章 我的命運我做主第85章 轉移目標第47章 宮廷御宴(上)第647章 順風不順水(上)第356章 笑面的刺客第303章 有婚無禮(上)第80章 夫妻同心第152章 宮闕之亂(4)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來客第434章 自編自導自演(上)第161章 私心與公心第28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中)第90章 情債難還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428章 官逼民反(下)第361章 樓蘭古國第569 識時務爲俊傑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72章 染血的佛(上)第422章 臘月初九第21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11章 國賊,奸賊,淫賊(一)第35章 自找的晦氣第51章 三貞九烈小琪兒第63章 家裡着火了(下)第148章 撒酒瘋(下)
第322章 計將安出第193章 夜駐維城第3章 詩、棋、局第613章 工業制硫酸第365章 軍事衝突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193章 夜駐維城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200章 歸家的路(中)第280章 蘇彥的自我第567章 陣營危機(下)第46章 夫駕婦隨第564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下)第209章 溝通問題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271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中)第305章 有婚無禮(下)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177章 月明攬星空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116章 山村尋訪(上)第143章 親疏有別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538章 被迫遷徙第395章 我班師,你回朝上第204章 老帥過河(下)第644章 以舞會友(上)第425章 災雪第543章 襲擾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457章 家事天下事第3章 詩、棋、局第46章 夫駕婦隨第607章 羣體性事件第626章 朝議天下事(中)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第503章 貪財好色(中)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137章 主隨客便第555章 芳蹤縹緲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441章 外表堅強的小女人第208章 伐逆王檄(下)第510章 未判先定罪(下)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456章 蘇彥的最後逍遙時光第442章 投敵的葫蘆第410章 功臣不容社稷(下)第2章 生意送可人第630章 危機蔓延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588章 計劃有變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306章 家事第569 識時務爲俊傑第642章 內廷干政第183章 禍起蕭牆(上)第235章 今夜無戰事第270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上)第452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五)第218章 以棋會友第123章 三出大戲(上)第296章 獵手與獵物(中)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367章 中原無好人第313章 兩座城的夜晚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606章 我的命運我做主第85章 轉移目標第47章 宮廷御宴(上)第647章 順風不順水(上)第356章 笑面的刺客第303章 有婚無禮(上)第80章 夫妻同心第152章 宮闕之亂(4)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來客第434章 自編自導自演(上)第161章 私心與公心第28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中)第90章 情債難還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428章 官逼民反(下)第361章 樓蘭古國第569 識時務爲俊傑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72章 染血的佛(上)第422章 臘月初九第21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11章 國賊,奸賊,淫賊(一)第35章 自找的晦氣第51章 三貞九烈小琪兒第63章 家裡着火了(下)第148章 撒酒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