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張遼之威,黃旭之能

甚至還能威震八風,名號再上一層樓!

因爲張文遠,孫權沒了往日的意氣風發,一雙眼睛除了張遼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人。

孫策見狀,很是無奈的抿了抿脣。

因爲不止是小弟,就連江東的文武百官在看到張遼的第一時間,都不由自主的選擇了噤聲。

忽然間,繁華寬大的港口突然變得鴉雀無聲,不知不覺,氛圍變得很是尷尬。

特別是當張遼面無表情的手持大刀,緊緊盯着衆人的時候,饒是見慣了生死的孫策都止不住在心底打鼓。

“諸君······這是怎麼了?怎得都不說話?”

明知故問的戲煜面帶微笑的巡視了一圈江東衆人,接着上前一步拍了拍孫策的肩膀,道:“來!吳侯,我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這是張遼,我大漢朝屈指可數的上將軍之一!”

“身爲四鎮之一的他可是你日後的同僚,平日還需多多接觸纔是!”

“比起老死不相往來,我更希望爾等能握手言和啊。”

“這······”

孫策張了張嘴,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他望着戲煜的眼睛,在看到對方那一閃而逝的笑意後,忍不住攥了攥拳。

接着,不知是想到了什麼,他趕忙回過頭去,就發現本來距離自己就有數十丈的弟弟孫權,而今更是退進了人羣之中。

一雙眼睛內,佈滿了紅血絲,壓根兒沒有半點想要上前的意思。

“盛國公,自合肥逍遙津一戰後,我孫策斷了一肢,終身不得如同常人一般行走在天地間,此乃何人所爲,你我心知肚明。”

“此外,江東數萬士卒皆於逍遙津被屠殺殆盡,我江東之人誓要報仇,與那張遼不共戴天!”

“今日,你來迎親,竟帶上了此寮,不知是何用意?倘若不願同我江東結爲秦晉之好明說便是,何至於這般羞辱?”

孫策近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了這番話。

儘管聲音較小,除了戲煜以及周圍靠的比較近的人外,並無人聽清,但光看他那面目猙獰的表情便能猜出,定不是什麼善語。

這可不願他!

普天之下,任誰看到與自己不對付的人能心平氣和?

更何況,這人還同自己有深仇大恨!

戲煜的這番舉措,在江東人,特別是孫策兩兄弟看來,就是純純的下馬威!

這真他孃的······

孫策長呼了一口氣,才憋下不快,沒說出什麼更爲難聽的話。

說起來,還真是夠憋屈的。

對方帶着張遼都欺負到家門口了,可憐他們兄弟二人還得斟酌用詞,不敢與之翻臉,當真諷刺至極。

原本還打算叫戲煜一行人看看他們江東男兒之英姿,如今看來,反倒有些像個笑話。

和僅憑八千士卒便斬殺了江東數十萬人的張遼比起來,他們確實沒什麼資格,與其自取其辱,還不如早些閉嘴。

當年合肥逍遙津的那場敗仗,是整個江東都不能言語的痛!

想來哪怕是大都督周瑜在此,在見到張遼的第一時間,都會忍不住變了臉色。

“伯符,此言差矣啊,過去你我分數兩個陣營,雙方間有所摩擦、交戰都是在所難免,再者,若非爾等率先出兵攻打合肥,我又怎會順勢派出張遼進行抵抗?”

“還有,說起這件事,我反倒覺得你應當感謝張遼,畢竟按照當時的局面,如果是我或者是曹公鎮守合肥······你怕是連今日在此同我講話的資格都沒有!”

你······

孫策強忍着即將脫口的髒話,心底怒火叢生,卻只能隱忍不發。

人家就笑意盈盈的站在你面前呢,身後還跟着個抗大刀的張遼,你敢發嗎?

更何況······他這話確實也沒毛病······

說起來,當初在合肥逍遙津的那一戰,確實是他們率先引起來的。

若非如此,也不會惹到張遼這個煞星。

此外,如果當時鎮守合肥的大將軍是戲煜或者是曹操,還真別說一條腿,他孫策能不能活着回來還真不好說!

“這話倒是有理······”

恍若吃了黃連一般的孫策,連說話的聲音裡都充斥着一股澀意。

不過只是一瞬,他便恢復了往日的淡然,正色道:“罷了,時過境遷,往事也無需再提。”

“只是我權弟至今都因逍遙津一事對張遼有執念,想來日後多少會有些麻煩,還望您能多多擔待。”

“好了,爲了歡迎諸位的到來,我等特意設下宴席,還請盛國公及諸位將軍大臣一併前往!”

前面都好說,只是在他說到後面一句的時候,語氣中忽然又帶起了幾分精氣神,哪怕只是一點,也叫戲煜下意識挑了挑眉。

見到張遼後還能有如此底氣,看來今晚的宴席有意思了。

“只是,在前往宴席的路上,我江東境內文武俠士早已等候多時,不知諸位可敢從正門入城?”

這渾厚的語氣,加上挺起的胸膛,叫戲煜忍不住撇了撇嘴角。

好幼稚的說。

不過······好像還蠻有趣的。

“文遠,伯符的話你可聽見了?還不快快跟上?”

戲煜轉頭望着張遼,然,還不等張遼開口,黃旭突然竄了出來,面帶笑意的問道:“義父,此事便讓孩兒先去吧?”

“孩兒給江東丹陽的諸位英豪帶了些好東西,此時不拿出來着實有些可惜。”

“你是何人?”

瞧着眼前這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孫策眉頭緊蹙,很是不快。

黃旭就好像沒看到他的不愉一般,笑嘻嘻的拱手道:“在下不才,白騎守將黃旭是也,家父黃忠,義父戲煜!”

雖然比起孫策那五大三粗,人高馬大的形象來說,他略顯瘦弱,也更爲稚嫩,但臉上那無比的自信卻叫人不容忽視。

很顯然,他並未將接下來要遇到的情況當回事。

“你可知前方等待已久的英豪們都是誰?又有多少人藏身於暗處準備伺機而動?此去一路兇險萬分,你區區一個毛頭小子去搗什麼亂?”

“再者,他們等的是有仇之人,今日仇人入江東,他們就算再和氣也不會輕易放過對方,你不懂其中緣由,就不要輕易張口,還是安靜些跟在盛國公的身後吧。”

“畢竟,盛國公在江東境內多少也是有些聲望和威名的。”

孫策言語中的仇人是誰,不言而喻。

最後再拿戲煜來說事,多少也是想激一激眼前這個年輕人。

奈何對方不上套,沒分他半個眼神,反倒滿不在乎的望着戲煜,咧嘴道:“義父,我能先行一步,過去玩兒玩兒嗎?”

“隨你。”

戲煜輕飄飄的甩下兩個字,便昂首闊步朝事先準備好的儀仗車攆走去。

待他於車攆之上坐定後,孫策也上了另一輛車攆。

百姓分道兩側,雙方文武百官於各自車攆之後站定,緩緩朝前方走去。

大軍浩浩湯湯走向城內,而城內匯聚的百姓就更多了。

人頭攢動,接踵而至,甚至還有不少百姓們爬上了周圍的房樑和樹木。

自打知道戲煜要來江東後,這些百姓們便激動的無以復加,無數人翹首以盼,只爲親眼目睹這位聞名遐邇的大人物。

普天之下,將戲煜當成是救世主的普通百姓們不在少數,而將其當作一生之奮鬥、追逐目標的武將也不在少數。

其實早在戲煜不知不覺的時候,來了這個時代二十餘年的他便已經改變了很多東西,就連這個世界的進程也不例外。

車攆進入內城後,百姓們夾道歡迎,一直到衙署大門的宮殿前,才堪堪止住他們熱情的歡呼。

這個時候,戲煜也在孫策的帶領下,坐進了馬車,朝宮殿內走去。

在走過了高大宏偉的內城城門後,眼下的衙署宮殿反倒給人一種“小家碧玉”的形象。

倒也不是說這衙署宮殿的規模有多小,而是江東的建築風格便是如此,沒有磅礴大氣的恢弘,只有小巧精緻的貴重。

不論是雕樑畫棟還是一磚一瓦,皆由特殊稀有且珍貴的材質鑄造,紅牆綠瓦,山水環繞,黃金鋪地,白玉鑄宮,煞是好看。

一直到衙署大殿前,孫策才下了馬車,等待戲煜一同前行。

他們是最先抵達此處的,至於雙方身後跟隨的那些臣子,怕是還需要些時間。

早在被分成兩撥後,徒步走來的那些文武百官,眼下也就隱約間能看到個內城城門的影子。

“盛國公,您當真不擔心那黃旭嗎?據聞他可是您的義子,雖說身爲白騎將領,多少有些威名在身,但要想力壓我江東境內的英雄豪傑,可並不容易。”

面對孫策那略帶憂心的詢問,戲煜但笑不語。

過了一會兒,他才反問道:“不知伯符你可曾打探過北方戰事的情況?亦或者是我手下那些將士們的消息?”

“這······”

這話要怎麼說?

刺探軍情不是諸侯誰都會幹,但又都相互保守不言的密碼嗎?

怎麼還帶直接問的?這讓他怎麼回?

若說沒刺探吧,顯得很假。

可要說刺探過了······可得到的消息又都是和那些老將有關的,像張遼、黃忠、典韋等人的情況,他們雖不敢百分百保證盡數知曉,但多少也是知道些的。

反觀黃旭這個年輕人,除了知道戲煜之子黃旭於冀州戰場上大放異彩,殺了數萬虎豹騎外,好像就沒什麼特殊了。

而殺虎豹騎在江東人眼中,本身也並不是什麼值得詫異的事。

身爲騎兵,其武器裝備、戰甲、坐騎都是全天下最好的存在,特別是戲煜所打造的騎兵,那更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率領這樣的當世之冠奪的戰場上的勝利,那不是理所應當嗎?又有什麼值得衆人關注的?

特別是除了那些外在條件,那些騎兵本身的實力也頗爲不凡,各個都是軍中翹楚,萬不是普通士卒能相提並論的,又豈能混爲一談?

“雖不曾刺探過軍情,但您手下的那些勇將、名將,我們江東人多少也是知道些的,像張遼那斯,還有典韋、趙子龍、黃忠等將軍更是天下聞名。”

“反倒是這黃旭······我等只知道白騎之驍勇······”

“哈哈哈,那你們啊,還真真是孤陋寡聞吶!”

對方那未盡之意,戲煜自然明白,他忍不住仰天大笑,隨後搖搖頭,負手前行。

“今日,變叫諸位知道知道他的厲害!”

說完,他徑直走上臺階,微風輕拂,黑髮輕揚,面上笑容微顯,眼神深邃又銳利,看的周圍江東官員止不住下心底讚歎。

好一個氣度非凡啊!

當然,感嘆歸感嘆,他們面上是不會顯露半分的,更何況對方還說出了那樣囂張的話。

但只要不是個傻子,都知道,他這話中蘊含的深意。

說起來,此次戲煜來江東,不止孫策兩兄弟想要看看他的本事,就連江東境內的氏族衆人,也想觀察一二。

故而在聽聞戲煜的話後,衆人的小動作就沒有消停過。

“速去看看,定要知曉那張遼和黃旭進入內城的全部過程!”

“這未免也太誇張了吧?進入內城的一路兇險萬分,困難重重,他們二人進不進的來尚是一回事,又何至於這般興師動衆?”

“你怕不是傻,戲煜是誰?當世聞名的盛國公!他又豈會無的放矢?那二人定有些本事!”

“確實,張遼之勇我等皆知,就是不知黃旭那個毛頭小子又有何本事能叫戲煜這般推崇。”

“哼!在那麼多江東英豪的面前,莫數是那黃旭,只怕連張遼都無法抵擋,我倒要看看這二人最終的下場!”

“是也,反正敗者不可尋仇,這二人,特別是黃旭真要是在江東境內出了什麼差池,戲煜就算是想追責,也沒有道理。”

“······”

一番議論之後,以孫權何張昭爲首的衆人,紛紛伺機而動,派人前去打探起了內城外的情況。

其中,虞翻和陸家衆人也是小心思不斷。

或許是從戲煜這得到了一些未知的消息,故而衆人對黃旭的印象都有了一些變化。

但其自身實力到底如何,還需用事實證明!

······

外城內,八匹戰馬高擡着腦袋,鬃毛整齊,四蹄堅韌有力,眼神透亮,口齒乾淨利落,乃是千里挑一的駿馬良駒,而今卻被用來拉車。

這叫周圍人都忍不住咂舌。

只是,他們並不清楚,比起這八匹寶馬,馬車內的東西才更爲貴重。

這是戲煜帶來的聘禮,每一輛車都龐大無比,看起來就像個屋子似的。

因其承受力較強,反倒叫黃旭一眼便瞧見了。

他乾脆利落的翻身下馬,一個衝刺便自地面騰空,飛上了馬車的頂棚。

“文遠叔,可否將那旗子交予我?”

在衆目睽睽之下,他俯身朝張遼伸了伸手。

張遼見狀拉了拉繮繩,待戰馬停下後,才淡笑問道:“給了你後是何後果,你當知曉,可還要?”

“自然!”

黃旭點點頭,面上沒有半點懼色,信心十足。

見他這般意氣風發,張遼也不再遲疑,果斷從身側掏出一張捲起的旌旗,隨手甩給了黃旭。

這個旗子本是他爲自己準備的。

身爲一名將軍,還是遠近聞名,戰功赫赫的上將軍,他就是再老實本分,也有一顆熱血的心。

故而自打知道來江東必會被人爲難後,反倒被激起氣性的他專門帶了這張旗過來,只爲示威,震懾衆人!

如今有人願帶自己出手,他自然沒有不給的道理。

接過旌旗,黃旭笑着反手舞起了一把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混身泛着銀光的長槍。

此槍乃其師傅趙子龍專門命浦沅父子爲其打造的神兵利刃。

先前單立於馬車上並不怎顯眼,可而今被一身白袍,腰別長劍,氣宇軒昂的黃旭拿到手上,反倒相得益彰,將黃旭襯托的如同天降神兵一般。

衆人被這一幕深深驚豔,只是還不等他們回神,黃旭便帶着幾分戲謔的笑意,緩緩擡起收,隨即鬆開四指,任由那旌旗自己展開。

接着,旌旗飄揚,全貌盡顯。

這是一張破敗的軍旗,上面還帶着斑斑血跡,只是不知到底過了多少年月,那斑駁的血跡早已變得暗紅無比。

“此旗想來諸位都不陌生吧?但我還是要說,這是合肥之戰時被孫伯符大軍遺棄的戰旗,是三軍中最爲耀眼的將帥之旗!”

“今日,我黃旭拿着此旗就立於此地,不知江東境內的武將士卒、遊俠猛士們,可有人敢將其取回?”

“放肆,你區區一黃毛小兒,竟然也敢在此大放厥詞?”

“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你是真以爲我江東境內沒人嗎?”

“說的好,江東境內英豪無數,有資格上前奪取戰旗之人多了去了!

“諸君且慢,待我先去會會這個小子,也好叫他知道知道,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

黃旭的話音剛落,周圍人羣瞬間沸騰,時不時便能傳來一陣叫罵聲。

只是······

說話的人不在少數,但最終敢往前走的······卻無一人!

先前黃旭上馬車的那番身手便已經叫不少人感到詫異。

第134章 奉義此舉,陽謀也,端的是妙!第644章 地道第10章 主公今日不在第70章 曹操:給我打,軍師正在熱身第325章 公子可否與我共度良宵,關於荊州的第218章 典韋送地圖被嘲,戲煜缺大將之人第77章 戲志才:老弟你不厚道啊!第142章 黃忠:你管這叫不善騎射?590.第590章 奇怪的老頭629.第629章 覺得面熟第552章 富人的哭泣第520章 司馬懿的痛苦第113章 嫂夫人當真是熱切啊!第87章 呂布:你管自己叫謀士?583.第583章 把賈詡救走第281章 位面之子,曹真?第459章 射殺第217章 孫策欲效仿戲煜,曹操考驗夏侯惇第648章 表明身份第493章 用刑第342章 探親第36章 戲煜是誰?第499章 重要信息第119章 若二袁相合,天下難有爭鋒者第450章 歐陽青死亡第415章 到底有什麼仇?第96章 你們這是什麼眼神?第500章 服藥第649章 把趙雲叫來第221章 呂布親自率軍突襲曹營第443章 諸葛亮再擒祝融夫人第430章 老巫師第530章 勸降書第321章 上蒼庇佑的劉備,劉琦一個燙手山芋第330章 遇到兩件令人痛心的事情第539章 穿越的秘密第247章 蓬勃發展的商業,釜底抽薪之計第310章 謀定後動,計劃實施第146章 典韋:就你也勇冠三軍?598.第598章 女巫來到第525章 出征第287章 暫避鋒芒,轉移目標第370章 去採藥618.第618章 向心愛的女人道歉第85章 戲煜?口舌之輩罷了第151章 曹操:仲康,我不能丟下典韋啊!第131章 趙雲:皇叔請自重,我怕先生誤會!第86章 戲煜何在?下馬受死!605.第605章 老和尚說的事情第533章 願意將功贖罪570.第570章 下藥之後第37章 名聲大噪第221章 呂布親自率軍突襲曹營第382章 齊國寶物第423章 有人會易容術第101章 幸福來的這麼突然第432章 孟獲去請示夫人628.第628章 第六百二十九:歐陽琳琳的夢第439章 投降第139章 這不是作繭自縛嘛!第291章 朝會,江東人選第320章 關羽戰黃敘,走投無路的劉備第381章 深夜的刺客631.第631章 寶藏的問題第31章 戲長史,不是文職嗎?第441章 崑崙山577.第577章 蠻橫無理的公子573.第573章 吳國太被綁架第460章 弄死阿魯巴599.第599章 瘟疫到來第375章 改變思想第253章 被坑的曹丕與曹真!血虧五萬金!第409章 去提親第140章 劉備:這人?該是個騙子!第439章 投降第196章 夏侯淵:不可能,根本不可能565.第565章 進入大牢第295章 樓船之威,來自孫策兩兄弟的震撼610.第610章 再見到拓跋玉第40章 張闓:曹家太有錢了!第147章 曹操:夫人也不想張家因此滅族吧?第324章 江東來人,孫策的擔憂第490章 有人送信來第408章 魔術師第442章 破解棋局第556章 回到幽州第183章 痛,頭風犯了第33章 引水自來!第11章 將軍,我看到主公了!第31章 戲長史,不是文職嗎?第257章 天下紛爭!人心逐漸崩離的曹軍!第157章 賈詡:莫不是我暈的遲了?第404章 趙子龍前去川蜀第46章 是那曹孟德看上哪家女子了?第438章 苦肉計第392章 病越來越嚴重第388章 華佗之死第86章 戲煜何在?下馬受死!第109章 整個長安亂成了一鍋粥
第134章 奉義此舉,陽謀也,端的是妙!第644章 地道第10章 主公今日不在第70章 曹操:給我打,軍師正在熱身第325章 公子可否與我共度良宵,關於荊州的第218章 典韋送地圖被嘲,戲煜缺大將之人第77章 戲志才:老弟你不厚道啊!第142章 黃忠:你管這叫不善騎射?590.第590章 奇怪的老頭629.第629章 覺得面熟第552章 富人的哭泣第520章 司馬懿的痛苦第113章 嫂夫人當真是熱切啊!第87章 呂布:你管自己叫謀士?583.第583章 把賈詡救走第281章 位面之子,曹真?第459章 射殺第217章 孫策欲效仿戲煜,曹操考驗夏侯惇第648章 表明身份第493章 用刑第342章 探親第36章 戲煜是誰?第499章 重要信息第119章 若二袁相合,天下難有爭鋒者第450章 歐陽青死亡第415章 到底有什麼仇?第96章 你們這是什麼眼神?第500章 服藥第649章 把趙雲叫來第221章 呂布親自率軍突襲曹營第443章 諸葛亮再擒祝融夫人第430章 老巫師第530章 勸降書第321章 上蒼庇佑的劉備,劉琦一個燙手山芋第330章 遇到兩件令人痛心的事情第539章 穿越的秘密第247章 蓬勃發展的商業,釜底抽薪之計第310章 謀定後動,計劃實施第146章 典韋:就你也勇冠三軍?598.第598章 女巫來到第525章 出征第287章 暫避鋒芒,轉移目標第370章 去採藥618.第618章 向心愛的女人道歉第85章 戲煜?口舌之輩罷了第151章 曹操:仲康,我不能丟下典韋啊!第131章 趙雲:皇叔請自重,我怕先生誤會!第86章 戲煜何在?下馬受死!605.第605章 老和尚說的事情第533章 願意將功贖罪570.第570章 下藥之後第37章 名聲大噪第221章 呂布親自率軍突襲曹營第382章 齊國寶物第423章 有人會易容術第101章 幸福來的這麼突然第432章 孟獲去請示夫人628.第628章 第六百二十九:歐陽琳琳的夢第439章 投降第139章 這不是作繭自縛嘛!第291章 朝會,江東人選第320章 關羽戰黃敘,走投無路的劉備第381章 深夜的刺客631.第631章 寶藏的問題第31章 戲長史,不是文職嗎?第441章 崑崙山577.第577章 蠻橫無理的公子573.第573章 吳國太被綁架第460章 弄死阿魯巴599.第599章 瘟疫到來第375章 改變思想第253章 被坑的曹丕與曹真!血虧五萬金!第409章 去提親第140章 劉備:這人?該是個騙子!第439章 投降第196章 夏侯淵:不可能,根本不可能565.第565章 進入大牢第295章 樓船之威,來自孫策兩兄弟的震撼610.第610章 再見到拓跋玉第40章 張闓:曹家太有錢了!第147章 曹操:夫人也不想張家因此滅族吧?第324章 江東來人,孫策的擔憂第490章 有人送信來第408章 魔術師第442章 破解棋局第556章 回到幽州第183章 痛,頭風犯了第33章 引水自來!第11章 將軍,我看到主公了!第31章 戲長史,不是文職嗎?第257章 天下紛爭!人心逐漸崩離的曹軍!第157章 賈詡:莫不是我暈的遲了?第404章 趙子龍前去川蜀第46章 是那曹孟德看上哪家女子了?第438章 苦肉計第392章 病越來越嚴重第388章 華佗之死第86章 戲煜何在?下馬受死!第109章 整個長安亂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