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載舟覆舟】

裴越在斬殺陳新甲之後,來到臺階邊緣站定,長刀拄地朗聲說道:“各位成京城的老少爺們,此人便是成京衛指揮使。他身爲朝廷武將卻草菅人命,如今已然伏法,所以你們應該相信,朝廷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大梁子民,更不會讓你們活活餓死。”

如果他剛來就說這番話,即便百姓們畏於背嵬營的強悍不敢反駁,心中卻未必會相信,遲早還會被別有用心之人慫恿鼓動。

然而——

這位中山侯的長刀上還滴着血,他們親眼所見自然不是作假。所謂千言萬語不如一刀,陳新甲用自己的性命證明裴越的話值得相信。

當即便聽一些百姓喊道:“謝過裴侯!”

裴越心中一鬆,繼續勸道:“諸位,你們這樣圍着欽差行轅肯定不行,有損朝廷的體面。這樣吧,你們既然是成京城內的百姓,定然是住在各坊內,就請每坊留下十人作爲代表,稍後欽差大人肯定會幫你們弄來糧食。其餘人先回家,不要在這裡聚着,如何?”

此言一出,百姓們的滿面愁容稍稍消退,沒有再強撐着鬧事。

一陣喧鬧過後,欽差行轅外便只剩下數百人,餘者拖着疲憊的身軀離開,那些被陳新甲下令射殺的百姓屍首也被各自的親人帶回。

裴越聽着漸漸遠去的哭聲,心情格外沉重。

但是此刻他沒有時間傷感,轉身對鄧載說道:“調五百人押着成京衛回營,沒有我的命令,不允許他們私自出營。若是營中武將敢鬧,你直接讓背嵬營殺雞儆猴。”

鄧載躬身應道:“遵令!”

這次裴越只帶着一千背嵬營奔襲入城,唐臨汾率領的五千騎兵不見蹤影,不僅僅是因爲裴越自信這一千人就能控制城內局勢,更重要的是唐臨汾另有重任。

穩住局勢之後,裴越走到韓公端身前,鄭重行禮道:“見過參政大人。”

旁邊站着的宋希孟和成京府尹盧奇面露不解,這位中山侯緣何要前倨後恭?

韓公端感慨地說道:“裴侯不必多禮。”

裴越看了宋希孟一眼,旋即輕聲道:“常平倉中的糧食先拿出一半,至少要保證城內不會再發生今日這樣的事情。”

盧奇左右看看,想要開口勸阻卻又沒那個膽子。在他看來,今日之亂顯然是有人在暗中謀劃,城內的百姓遠遠沒有到水窮水盡的地步,畢竟各大世家的粥鋪一直開着。

雖說那粥只能稱作米湯,可總能填一下肚子不至於餓死。

下面的府縣卻不同,因爲一者不像城內這些大族底蘊深厚,二者缺乏足夠強力的監管,這一個多月來全靠四座常平倉裡的糧食撐着。

倘若將常平倉的糧食拿來賑濟城內的百姓,下面府縣肯定會出問題。

只是他面前站着一位國侯、一位參政和自己的上官欽州刺

史,這等場面下肯定輪不到他開口。

韓公端沒有立刻答應,轉而看着宋希孟問道:“宋方伯意下如何?”

宋希孟沉吟道:“如今看來只能如此,畢竟成京不能亂。說來慚愧,下官忝爲欽州刺史,卻拿本地這些豪族沒有辦法,明知道他們藏着糧食,卻……唉。”

他拱手道:“裴侯,韓大人,下官會向陛下呈上請罪摺子。”

裴越和韓公端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濃重的不解之色。

宋希孟能夠擔任欽州刺史又怎會是易於之輩,可是從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這位刺史大人彷彿就是一個擺設。韓公端到來之前,他只能守着常平倉,唯一的功勞就是倉中儲糧沒有虧空,否則肯定會出大問題。

韓公端來到欽州之後,宋希孟立刻主動交出所有的權柄,除了日常政務之外,所有與賑災有關的事情由韓公端一人獨斷。

雖說東府參政加上欽差的雙重身份確實有這個權力,但宋希孟的表現未免過於古怪。

裴越沒有當場發難,只是淡淡地說道:“宋方伯,後面的事情還望刺史府能夠盡力配合。”筆趣庫

宋希孟頷首道:“請二位大人放心,但有吩咐絕不會推辭敷衍。”

一場簡短的對話就此結束。

百姓們自己選出來的代表聚在一起,當他們聽得朝廷即將放糧,明日所有人都可以買到糧食,不由得喜笑顏開,對於走下臺階的裴越和韓公端感激涕零,紛紛跪下磕頭。

裴越讓部屬將這些人扶起來,溫聲道:“諸位請回罷,明日午時各坊門前都會有官府的人售糧。記得回去之後叮囑左鄰右舍,萬萬不可推搡擁擠搶奪。本侯的刀從不遲疑,鬧事的人最好掂量掂量自己的腦袋。”

衆人敬畏交加地應下。

待百姓們離去之後,裴越終於有時間打量面前的府邸,不由得感嘆道:“韓大人,您未免太節儉了些。”

欽差行轅只是一套很普通的三進宅子,大體上和裴越當初在綠柳莊的宅子差不多。

對於一個自立門戶的庶子來說,這樣的宅子肯定求之不

得,但是顯然配不上韓公端東府參政加上欽差大臣的身份。

兩人同行步入府內,韓公端平靜地說道:“欽州半年不下雨,陛下命我賑濟百姓,若是真的住進那些世家大族準備的大宅裡,百姓們又如何看待我這個東府參政?”

裴越語氣複雜地說道:“這些人膽大包天,竟然連韓大人都不放在眼裡。”

韓公端輕輕一笑道:“畢竟我不能在數千人面前拔刀殺人,自然嚇不住這些人。所謂世家大族乃是前魏門閥的餘孽,他們極擅虛飾和僞裝,凡事都會將自己摘得乾乾淨淨,想要抓住他們的把柄難如登天。既然沒有把柄,朝廷又怎能不教而誅?”

裴越怔住,隨即失

笑道:“韓大人此言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韓公端當然能明白他的言外之意,淡然地說道:“即便是在前魏時期,廬陵韓氏也算不上門閥,雖然我家祖輩無比嚮往成爲其中一員。世事總有好壞兩面,韓家當年排不上前,事後想要轉變的阻力也不會太大,不過是得失有命而已。”

裴越知道他指的是韓家主動清退近半良田給附近百姓,並且這個舉動一直沒有停過。

若非如此,韓公端就算再養望二十年也不可能進入中樞。

兩人來到頗爲簡陋的書房中,分主客落座之後,韓公端的親隨上茶,隨即行禮退下且帶上房門。

門外另有裴越的親兵守着。

裴越緩緩說道:“韓大人,除了陳新甲之外,不知您還掌握了多少消息?”

書房中短暫的靜謐。

韓公端來到欽州之後,除去剛開始砍了十幾顆腦袋,後面便一直疲於奔命,守着四座常平倉賑濟各地百姓,對於那些如縮頭烏龜一般藏起來的糧商沒有任何辦法。雖說在他的堅持下,欽州一直艱難地苦苦支撐,可是身爲陛下極爲看重的下任執政,韓公端的表現自然會讓人看輕。筆趣庫

他淺淺抿了一口茶水,正色道:“城中七大世家便是今日之亂的幕後主使,我這段時間故意示弱,爲的就是抓住他們的狐狸尾巴然後一鼓作氣。原本想要藉助南軍的力量,不成想你來得這麼及時,倒也省去一番麻煩。”

裴越略微有些慚愧,其實他很早之前就已經想好要如何解決欽州的問題,韓公端完全被矇在鼓裡,所以當時開平帝纔有那句笑罵。

在王琦等人看來,裴越這段時間彷彿無所事事,一心只想着南下迎親,實則他還在永州的時候,便已經派出信使南下聯絡韓公端。

稍稍沉思之後,裴越開口說道:“火候應該夠了。”

韓公端想起此前裴越在密信中講明的策略,略顯擔憂地說道:“你打算請君入甕,就不怕那些人遲疑不前?”

裴越搖頭道:“韓大人,我只是想請成京這邊的大人物吃頓飯而已。”

韓公端忍俊不禁道:“萬一這些大人物不肯賞臉呢?”

裴越笑了笑,淡然道:“我帶了一些人進城,相信這會他們已經收到風聲,所以他們不得不來。”

“何時?”

“明日午間。”

“何處?”

“您這兒太過簡陋,就在城中選一處酒肆吧。”

韓公端望着裴越氣定神閒的模樣,不由得想起當初在京都的朝會上,自己因爲裴雲被打的事情主動發難。那時候裴越在他心中只是一個飛揚跋扈的勳貴而已,如今自然不會堅持這樣的看法,在商議一陣之後,他腦海中想起一件事,便壓低聲音問道:“糧食何時能到?”

裴越微微一笑,從容地說道:“在路上。”

請假一天~549【單刀赴會】30【齊家】782【刺裴】(九)969【皇子亦棋子】293【機動】121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1220【直掛雲帆濟滄海】(二)272【回首望】1148【磨刀霍霍】718【遊京都】412【席捲】(八)848【道是無晴卻有晴】692【月下相約】95【工欲善其事】412【席捲】(八)1033【不死何爲】1234【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六)1175【天下英雄誰敵手】927【圓滿之境】387【衝突】871【封疆大吏】1269【故事裡的錚鳴】(上)37【籌謀】614【九迴腸】875【人不爲己】1257【心戰】423【西行】1054【天若有情天亦老】(二)823【消失的騎兵】(下)579【親王莊主】938【靈犀】實在抱歉,請個假534【君臣交鋒】315【蒼生何辜】739【風從海上來】無奈的請假1110【裴越的野望】1275【大夢誰先覺】32【沈淡墨】329【吾誰與歸】149【拍案】599【簡在帝心】401【洪流】(十)979【孤高比雲月】61【生與死】1003【箭在弦上】821【奪門之戰】(下)223【喬遷】861【拂曉之前】1104【提刀赴京都】759【不速之客】1097【夫唯不爭】1134【再入定國府】1073【人間正道是滄桑】(十)1139【歷史的車輪】146【振翅】1242【稱孤道寡】617【定風波】936【意料之外】761【血色黃昏】1270【故事裡的錚鳴】(中)92【摘桃子】1307【桃李春風一杯酒】1211【長風破浪會有時】(七)1048【勤王救駕】1185【一點浩然氣】(十)802【無端星月浸窗紗】3【頭可破】1271【故事裡的錚鳴】(下)253【紅顏一笑】1158【涼風起天末】692【月下相約】498【狗奴才】1301【世事一場大夢】1302【人生幾度秋涼】959【破我執】1024【以我之命】644【不瘋魔】1133【風起於初秋】48【初見】210【竹樓】551【一箭雙鵰】926【都付笑談中】501【定終身】389【大江北去】1063【天若有情天亦老】(完)76【靠山】547【平原鎮】551【一箭雙鵰】1163【清河公主】1081【將死之人】1328【身世之秘】十月總結與感謝名單122【籠中雀】625【山鬼謠】1055【天若有情天亦老】(三)387【衝突】857【忠臣的下場】791【刺裴】(一十八)
請假一天~549【單刀赴會】30【齊家】782【刺裴】(九)969【皇子亦棋子】293【機動】121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1220【直掛雲帆濟滄海】(二)272【回首望】1148【磨刀霍霍】718【遊京都】412【席捲】(八)848【道是無晴卻有晴】692【月下相約】95【工欲善其事】412【席捲】(八)1033【不死何爲】1234【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六)1175【天下英雄誰敵手】927【圓滿之境】387【衝突】871【封疆大吏】1269【故事裡的錚鳴】(上)37【籌謀】614【九迴腸】875【人不爲己】1257【心戰】423【西行】1054【天若有情天亦老】(二)823【消失的騎兵】(下)579【親王莊主】938【靈犀】實在抱歉,請個假534【君臣交鋒】315【蒼生何辜】739【風從海上來】無奈的請假1110【裴越的野望】1275【大夢誰先覺】32【沈淡墨】329【吾誰與歸】149【拍案】599【簡在帝心】401【洪流】(十)979【孤高比雲月】61【生與死】1003【箭在弦上】821【奪門之戰】(下)223【喬遷】861【拂曉之前】1104【提刀赴京都】759【不速之客】1097【夫唯不爭】1134【再入定國府】1073【人間正道是滄桑】(十)1139【歷史的車輪】146【振翅】1242【稱孤道寡】617【定風波】936【意料之外】761【血色黃昏】1270【故事裡的錚鳴】(中)92【摘桃子】1307【桃李春風一杯酒】1211【長風破浪會有時】(七)1048【勤王救駕】1185【一點浩然氣】(十)802【無端星月浸窗紗】3【頭可破】1271【故事裡的錚鳴】(下)253【紅顏一笑】1158【涼風起天末】692【月下相約】498【狗奴才】1301【世事一場大夢】1302【人生幾度秋涼】959【破我執】1024【以我之命】644【不瘋魔】1133【風起於初秋】48【初見】210【竹樓】551【一箭雙鵰】926【都付笑談中】501【定終身】389【大江北去】1063【天若有情天亦老】(完)76【靠山】547【平原鎮】551【一箭雙鵰】1163【清河公主】1081【將死之人】1328【身世之秘】十月總結與感謝名單122【籠中雀】625【山鬼謠】1055【天若有情天亦老】(三)387【衝突】857【忠臣的下場】791【刺裴】(一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