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

蕭撻裡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最信任的臣子居然和趙禎聯手演了一齣戲。

事實上畢世傑在書信中詳細的說出契丹的現狀,並且直言契丹上下期望歸附大宋,從此做大宋的一方順民。

對於這件事趙禎當然是樂見其成,這是王朝與王朝之間的對話,即便不是蕭撻裡的意思,也代表了契丹大多數人的意思,否則他畢世傑不敢如此。

更爲重要的一點,現在的契丹已經沒有多少戰意,面前支撐起來的空中樓閣也會在強力面前瞬間崩塌,趙禎對此很清楚。

而畢世傑這個當朝宰相的作法便代表了契丹大多數人,文臣的智慧總是想着最大程度的保全國家,當然在面對真正的強大時,妥協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這種保守思想一直是儒家文臣的準則,能力所及時,盡最大努力輔佐君王,而若是力所不及,那就最大程度上的保全百姓,當然百姓也包括文臣自己。

殉國者之忠並非沒有,但無百代之積累不會出現,歷史上崖山之戰後陸秀夫揹着趙家最後的皇族血脈跳海殉國,十萬軍民緊隨的忠誠是大宋三百年曆史的沉澱。

是儒家思想千百年的薰陶,而契丹人呢?他們沒有這種東西,即便是有也被四周強大的求生欲給消除的不見蹤影。

何況大宋是與契丹爲敵,是連連不斷的征伐契丹,卻並沒有殘暴的征服,恐怖的壓制。

畢竟大宋和契丹都是雙方承認的正統王朝,雖然澶淵之盟留下的盟約形同虛設,但在法理上大宋和契丹之間依舊是兄弟之國,這是莫大的諷刺也是莫大的幫助。

趙禎對待耶律宗真的態度讓契丹人欽佩,雖然先帝死在了大宋皇帝的劍下,但天下人都知道這是他趙禎的無奈之舉,最少表面上是這樣。

因爲趙禎親自爲耶律宗真守靈三日,三日之間滴水未進,身如素縞,朝臣無不動容,百姓無不讚嘆,並親自作祭文送達契丹,字字悲慼,句句斷腸,如同手足而斷,世人嘆息。

爲何人們願意相信這些?一來趙禎確確實實這麼做了,二來當年燕雲之戰,趙禎與耶律宗真在戰場上以盾爲案,以將士爲舞,以器鳴爲樂,相談甚歡,耶律宗真回營後常對左右道:“恨不能與兄同朝!”

由此可見雙方之間是互相肯定的,所以契丹人對趙禎並非是充滿恨意,有佩服,也有好感,單單是大宋把種痘之術傳給契丹,便證明大宋皇帝性溫和,慈愛天下百姓。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這是趙禎統計契丹人口的一個辦法,畢竟種痘的可大多是大宋派出去的醫者…………

不過這些都是契丹人所不知道的,即便是大宋朝臣也大多不知趙禎的用意。

而現在契丹歸降大宋,也在情理之中,根本就是被閉上絕路了,大宋皇帝也不應該趕盡殺絕,畢竟對於大宋來說最在乎的便是史書中的名聲。

畢世傑正是看重了這一點纔會歸降大宋,因爲他知道,大宋絕不會爲難契丹人,至於大宋用什麼辦法讓契丹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老老實實的帶着,那就是大宋皇帝自己該去頭疼的事情。

在畢世傑看來,這更像是一場交易,畢世傑這個朝廷宰相與大宋皇帝之間的交易,雙方心知肚明,但卻永遠不會點破,至於蕭撻裡,她即便清楚了又如何?大勢已去。

開始的時候蕭撻裡還不疑有他,但在看到巨大的呼倫貝爾城後,大軍並未停下,而是依舊保持勻速向前而去,無論是前面的二十萬大軍,還是後面的四十萬百姓。

速度不便,沒有安營紮寨,更沒有加速衝刺,一切的一切就像是回到了自家的城池,隊伍很長,後面的百姓根本不知道情況,只是跟着前面的大軍走而已。

當蕭撻裡看到呼倫貝爾城的巨大城門緩緩打開的時候,她便停止呵斥,皇家的車廂已經被鎖住,他根本無法打開,更爲重要的是蕭仁被畢世傑抱着騎在馬上。

蕭撻裡靜靜的坐下,此時她才知道爲何畢世傑積極的配合她進行所謂的南征,她被騙了,被一直相信的臣子背叛了。

契丹人最後的尊嚴沒有保住,如同溫順的羔羊進入了大宋的呼倫貝爾城,從這一刻開始,契丹亡國了,不用大宋皇帝征伐,不用今日廝殺,大宋在最後不費一兵一卒的拿下了契丹。

忽然之間蕭撻裡無喜無悲,此時的感覺頗爲奇怪,彷彿一切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一切都結束了,自從耶律宗真死後,契丹的一切都是自己來承擔,現在所有的負擔都消失,她只覺得輕快無比,眼前的城池也並沒有那麼猙獰。

而她自己也要見到那個又愛又恨的男人,蕭撻裡並不擔心蕭仁的安全,眼下他其實才是最安全的人,畢世傑不敢讓他有一點意外,而趙禎更是不用說。

這麼多年往來的密信之中,趙禎對蕭仁的關愛無微不至,送來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尤其是對他的開蒙,更是親筆撰寫文章。

言辭之中對蕭仁的關心聚居可見。

既然結束了,那就坦然接受,眼瞧着契丹的士兵如長龍一般進入呼倫貝爾城,蕭撻裡望着車駕之中匍匐在地的圖魯道:“你也知道嗎?”

圖魯微微顫抖:“奴婢不知!”

蕭撻裡點了點頭:“本宮信你,但畢世傑必須除掉!這事你來辦,做的乾淨點,不要讓人起疑。”

圖魯驚駭的望着面色如常的蕭撻裡,沒想到現在她還打算要畢世傑的命,畢竟是契丹的宰相,畢竟給契丹免除了刀兵,但他也的確背叛了皇帝。

雖然蕭撻裡在名義上不是皇帝了,可按照禮法應該是太上皇一般的地位,也代表了皇權。

圖魯稍稍一頓便回答道:“奴婢遵旨!”

蕭撻裡卻在車駕之中的梳妝檯前坐下,看着銅鏡之中的自己,拿起眉筆畫眉,聽說他趙禎因爲親自幫後宮妃嬪畫眉而被大宋的朝臣上諫,不知他能否幫自己畫眉?

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
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