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

蘇軾就在南郊祭天的隊伍中,即便是他的父親已經進入大宋朝堂的高層,位居僅次參知政事的觀文殿大學士,但他並沒有驕傲和囂張,反而如一個普通人家的子弟一般,本份的參加科舉,本份的行走在學子隊伍的中間。

“蘇子瞻,你覺得咱們的文章怎樣,會不會得官家青睞?”

一旁的好友曾鞏雙手插在儒服的大袖之中,用胳膊輕輕碰了碰蘇軾,他和蘇軾都是歐陽修的門生,曾鞏先入而蘇軾後來,但兩人非但沒有文人之間的相輕,反而惺惺相惜,很快成爲好友。

蘇軾稍稍皺眉的想了想:“你我兩人之文皆是上等,但陛下更加關注的應該是策論,別忘了咱們陛下可是極爲看重格物的,所謂格物在我看來更爲務實,陛下便也喜歡務實,帖經、墨義、策論、詩賦這些當中那一個更爲務實?”

曾鞏想也不想的回答:“當然是策論!官家最看重的便是官員的才能……”說完曾鞏稍稍擡頭看了看周圍道:“甚至還有人說,官家看重一個人的才能比人品更重要,如丁謂,夏竦之流。”

“子固,這事雖天下皆知,可不但出自我等之口,官家聖主明君,自然不會擔心他們的小手段,反而能剋制他們,利用他們的才能,非所有帝王都是如此。”

對於蘇軾的話,曾鞏非常贊同:“子瞻洞徹析理也!爲兄這次策論皆是以格物爲重,以大宋格物爲重也……”

蘇軾點了點頭,但隨即皺眉道:“子固兄的文章定然是能進入甲等的,不過爲何子固兄不把格物與朝廷,與儒家之要義連接起來,如此一來陛下定然會重視嘞!不光我等知曉官家的喜好,別人也是知道的,若是別人和子固兄一樣,難免會讓陛下覺得有些乏善可陳……”

曾鞏笑了笑:“文章百千,各憑其能,雖是一樣的話,但不一樣的人寫出來也就不一樣了,你說不是嗎?若是用那些太學體寫出來,簡直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不是嗎?”

蘇軾恍然,哈哈大笑道:“子固兄才智過人!”

“放肆!南郊祭天,爾等也敢喧譁?當真是沒見過天子動怒不成!”

一聲呵斥從隊伍中響起,三才騎馬靠近再次低聲呵斥道:“膽大包天,今年爾等入了貢生,便愈發不把禮數放在眼裡了,倒了得授官身的時候,看你們有什麼好去處!”

蘇軾隱約覺得眼前的內侍有些熟悉,卻又不敢一直盯着他看,而一旁的曾鞏卻開口道:“這位大官息怒,我等是第一次見識到皇家祭祀,更是規模最大的南郊祭天,些許激動,還請大官恕罪,若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還請大官海涵。”

三才微微點頭:“算你識相,某家瞧你談吐得體,舉止大方,可是蘇軾蘇子瞻?”

曾鞏搖頭,閃身一邊指了指蘇軾道:“並非學生,這位纔是蘇軾蘇子瞻!”

三才點了點頭:“你叫什麼?”

“在下曾鞏!”

“也有你,你們兩人跟某家走……”

於是兩人稀裡糊塗,問也不問的就跟着三才前往趙禎的車駕,一路上兩人都在小心的交換着眼神,其他的一概做不了,從三才身上穿着的內侍服飾便知曉他的品級極高,最少也在都都知左右。

這樣的人十有八九是官家身邊的近侍,豈能好得罪?再說他讓自己跟他走,卻也沒說是什麼事情,在蘇軾看來很可能是官家召見……而自己和靈兒的事情……

蘇軾的性格本就灑脫,反正這事皇帝肯定是知道了,自己再怎麼做也無能爲力,即便是他討厭自己又能如何?反對這樁婚事不就完了,還能要了自己的性命不成?

其實蘇軾也是看穿了,死豬不怕開水燙,要殺要剮皇帝隨便招呼吧!自己爲了靈兒都能捨棄大好前程,還有什麼害怕的?難道變成一個不得授以文資,止步於駙馬都尉的外戚就不可怕了?

在趙禎的眼中所謂的祭天就是人們已經絕望的時候尋找的最後歸宿,無論這天是否幫忙都需要上前求告。人在絕望的時候,往往會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神靈身上。

對此趙禎已經習慣,不過雖然他不相信這些東西,但看看現在的自己,他也確實無法不相信,這麼多年來他不斷的想給自己目前這一狀況一個科學的解釋,可是最終他都失敗了。

既然自己都把這些都歸咎於命運,那爲什麼不相信天的存在?

信仰這東西是可怕的,即便是以趙禎如此威望,只要在公開場合不敬天地,一定會被人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說不定還會受到朝臣的口誅筆伐。

不敬天地,不敬祖宗,這是中原王朝最不能接受的大逆不道,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即便是君王也一樣成爲世人所唾棄的對象。

自從人把天的地位擡得足夠高的時候,天已經無形中成爲至高無上,甚至主宰一切的存在,人再也沒有和天進行抗爭的可能,於是所有的自然災禍都會被認爲是天災,是老天在懲罰世人,而這個時候就要去安撫它。

趙禎身着最爲隆重的華服,走在祭天的御道上,這裡是禮部早已命工匠修建好的南郊天壇,自從搬到北京之後,許多東西都不用趙禎去刻意引到,自然而然的就邁上後世的軌道,繼而出現。

趙禎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祭禮了,在西南面的“大次”之後還上皇帝祭天時專用的衣服,祭天是隆重的事情,單單是袞服還不夠,還要還上專門的衣服大袞冕。

頭上的平天冠二十四旒在穩健的步伐下一點也沒有晃動,身上的青袞龍服筆直,外罩中衣,腳穿紅鞋,帶純玉之配。

行至祭壇之下,壇高三層,七十二級對應天上諸多星宿,壇面方圓三丈許。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階,東曰卯階,西曰酉階,北曰子階。

壇上設二黃褥,位北面南,曰『昊天上帝』。東南面曰『太祖皇帝』,惟兩矮案上設禮料,有登歌道士十餘人,列鐘磬二架,餘歌色及琴瑟之類,三五執事人而已……

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六百章對策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
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六百章對策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