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

但這踏白軍身着甲,持利刃衝進白虎節堂,若是沒有要事,定然要治罪的,看來出了了不得的事情,果然那踏白軍開口,夏竦狄青兩人皆驚。

“啓稟狄帥,夏監軍,遼朝異動,天德軍揮兵西南,擊潰西夏黑山威福軍司,奪取後套,兀刺海城也落入遼朝之手,大有繼續南下之意!”

夏竦大驚:“什麼?怎會如此?”隨即勃然大怒,鬚髮皆張的叫道:“遼人安敢如此!簡直趁火打劫!欺我大宋無力分兵也?!”

而此時的狄青卻要冷靜的多,冷笑着開口道:“果然如此,本帥一直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早就覺得遼朝安靜的過分,我大宋行滅夏之舉,遼人豈能看着我大宋一家獨大?又瞧見我大宋把後套之地安穩的收入囊中?如此一來一旦我大宋拿下西夏,西套之地也就成了我大宋的西套,遼朝便再也沒有機會。”

夏竦聽了狄青的話在白虎節堂中緩緩渡步道:“這麼說來狄帥是早就知曉遼人會有所異動的?”

“非狄青有此先見之明,而是陛下早在密旨中便交代過了,我大宋伐夏,遼人定然按耐不住,屆時許小心應對,莫要讓遼人乘機與西夏聯手反攻我大宋。現在看來卻不是如此,遼朝沒有魄力與我大宋在正面抗衡,而是想在我大宋滅夏的時候從中分一杯羹。陛下說的果然沒錯,遼人如狼,西夏如犬……”

“咳咳……”夏竦乾咳一聲打斷了狄青的話:“這話只能是陛下說,漢臣你失言了!”

那踏白軍的軍士很自然的過濾掉這句話,裝作沒有聽見的模樣,而狄青則是學着夏竦的樣子乾咳幾聲一筆帶過:“咳咳……你速去準備人手密切監視遼人之態,有任何異動速來中軍彙報!”

“末將得令!”

待那踏白軍的軍士離開後,夏竦纔開口道:“遼人突然發兵,拿了後套之地,這是陛下早就預見的?那陛下是否有示下的應對之策?”

狄青微微搖頭道:“沒有,陛下的猜測和遼人稍有出入,狄青和陛下都曾猜測,我大宋滅夏遼人必然會有所動作,但陛下認爲遼人會聯合西夏共敵我大宋,以此保全遼朝和西夏的安穩,陛下曾經說過,三角是最爲穩定的結構,宋遼夏如今便是三角局面,若是遼朝眼睜睜的看着我大宋滅夏,那下一個滅國的便會是遼朝。”

“那爲何遼朝出兵直接佔據了後套之地,而不是幫助西夏與我大宋對抗?”

夏竦的疑問讓狄青苦笑連連:“陛下說過若是遼朝出兵瓜分西夏,便是遼朝母子短見,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失去一個重要的援手,自去滅亡之道!但遼朝的太后絕不會這麼做。”

夏竦張了張嘴,隨即看向四周小聲道:“你的意思是陛下猜錯了……老夫速去飛鴿傳書陛下,遼朝異動,恐戰局有變,請陛下聖斷!”

狄青長嘆一聲:“也只能這樣了,咱們應當按兵不動,看西夏如何應對遼朝。”說完便瞧了一眼牆上的輿圖,拿起一枚小旗子在本屬於西夏的後套上插好:“此時的西夏已經被撕咬的七零八落了,若是遼人拿下了順化渡,整個後套便盡在手中!”

在戰術上狄青有辦法,但在戰略上只能聽從皇帝的調遣,他沒辦法出兵向遼人進攻,也不能出兵,他現在的任務是堅守西平府,等待朝廷傳來的旨意,一旦他輕舉妄動,很可能連好不容易拿下的西平府都保不住。

沒辦法,現在的大軍已經被身後遷徙而來的百姓所拖住,大宋採用穩紮穩打,步步蠶食的策略,雖然這樣的策略很好,很穩,卻把大軍限制在了西平府,一旦他們離開,党項人很可能會揮兵南下進行報復。

現在顯然遼人吃虧或是退兵,只有一個危險的辦法,但狄青不敢說出來,一旦說出來,京中的官員怕是能把自己家的大門都給拆了……

狼是契丹人的崇拜,也是他們的圖騰,這種動物最爲擅長的便是把握時機,在獵物最虛弱的時候發動致命的攻擊,並且狼是團結的動物,一旦成羣結隊,即便是老虎也不是他的對手。

白雪皚皚的河套平原上,契丹人的騎士正在奮力衝刺,而他們的目標便是那些企圖反抗的部族和党項戰士,對於西夏他們心中的卻是比大宋更加仇恨,曾經卑躬屈膝的党項人背叛了大遼,並且不斷的企圖從大遼的身上撕咬。

李元昊就如一隻惡狗,不斷的糾纏大遼,使得大遼防不勝防,往日裡的先不說,即便是陛下剛剛登基那會,狡猾的党項人便想佔據前套之地,虧得聖後睿智,率兵擊退西夏的進攻,現在也是該讓党項人嚐嚐大遼的厲害了!

自從宋朝拿下燕雲之後便與大遼沒有侵犯,宋遼兩國也算是安定無事,通商互市,遣使賀旦也算是安定祥和,這讓大遼開始恢復往日的國力與雄風,更因爲宋夏之間的戰爭,使得遼朝得到了大發展。

如今蓄力已久的大遼終於再次向世人證明它的強大,朝中文臣武將雲集,又有聖後垂簾聽政,陛下也是雄心壯志,此次便是陛下一力主導的出征,而結果也是讓人欣慰,看來陛下已經可以親政了,雖然與聖後有所爭執,可這次出兵果然是應了陛下的話,大軍順利拿下後套之地。

誰也不能否定陛下的親政能力,若是能揮兵南下,早宋人一步拿下興慶府該有多好?幾乎每個契丹將士都是這麼想的,但皇帝的旨意卻命他們不得寸進一步,只能奪取後套。

此時的契丹人就如狼羣一般不斷的殺戮着党項人和任何敢反抗遼朝統治的人,後套平原上響起慘叫,悲傷的党項人唱起送葬之歌,血染大地,河水被染紅成血水,依然滋潤着兩岸肥沃的土地……

這支來自北方的狼努力的撕咬着眼前的獵物,兇猛的它也有膽小的一面,不願大宋進行抗衡。蕭撻裡知曉兒子的想法,這也是歷代大遼皇帝都有的特性,欺軟怕硬,避免與大宋衝突,儘量從西夏的身上獲得最大的利益。

當然欺軟怕硬,這是也是狼的特性之一……這也將成爲毀滅它的重要因素,難道你永遠就不會遇到強者?到時又該怎麼辦?

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
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