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

晏殊是提前回來的,即便是他們也沒想到居然能如此快速的穿過塞爾柱返回大宋,一路上他們前進的很快,而塞爾柱對大宋的使團也是一路放行,並且提供了嚮導和馬匹馬車以及補給。

晏殊很清楚,塞爾柱之所以對大宋使團這麼照顧必有原因,至於原因不難想象,塞爾柱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開始爆發,雖然神聖羅馬帝國開始出現皇權與教權的爭奪,但這並不妨礙倆個帝國之間的戰爭,因爲這附和上層利益。

現在的晏殊已經能夠看清很多東西,並且能夠遊刃有餘的在其中斡旋,使團入境大宋後的隊伍便以最快的速度一路向東,速度極快。

晏殊之前不是沒聽到一些流言蜚語,但他覺得這完全是空穴來風,官家春秋鼎盛怎麼會傳位太子?但他還是不自覺的加快了速度提前趕回神都城。

一路上小尼克並沒有怨言,因爲他跟隨大宋的使團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他發現宋人似乎得到了塞爾柱人極大的尊重。

一路上沒有任何的刁難,還爲他們提供所需的補給,他不明白宋帝國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眼下的宋帝國都城彷彿在舉辦一個慶典活動,但這一路教導自己的使者卻並不是那麼高興。

晏殊當然驚詫,心中最擔心的事情變成了現實,官家果然是要傳位太子,自己千辛萬苦趕回來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但很快晏殊就冷靜下來,眼下的事情發展如此迅速,便足以說明官家是多麼的重視,他不是擔心趙禎傳位的問題,而是擔心趙禎傳位會一起大宋的動盪。

可現在看着神都城中百姓歡樂的模樣,顯然官家是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多少讓晏殊心中踏實不少,其實他是支持趙禎傳位太子趙旭的,並且他也支持趙禎在身體康健之時傳位太子。

如此一來便可最大程度上的減少權利過渡時產生的動盪,這動盪包括百姓的民心,包括朝堂上的利益。

晏殊再也不是原本單純的晏殊了,相反此次他特別支持官家,因爲他知道一個穩定的皇權對於大宋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眼下雖然對大宋衝擊的有些大,段時間會出現一種恐慌,但很快隨着太子登基即位,隨着大宋恢復以往的模樣,這樣的恐慌便會如同熊熊大火燃起前的那陣黑煙飛快的被風吹散。

事論事使團去往哪裡,只要歸朝之後便一定要先回皇宮向官家覆命,這一點也是趙禎的改變。

於是晏殊這個長途跋涉前往大秦的使團便向皇宮而去,而並非是去鴻臚寺或是禮部。

晏殊的使團沿着朱雀大街前進,這裡雖然是御街可誰都能在上面行走,只不過使團的隊伍受到了特別的禮遇。

隨着晏殊等人的抵達,在大秦國發生的事情已經傳開,但四周的百姓卻並沒有多少激動,雖然他們連羅馬在哪裡都不知道,但並不妨礙把那裡想象成蠻夷之所。

而自從抵達大宋境內,小尼克的身份就沒有什麼好隱藏的了,在這裡他處於絕度安全的環境之中,自然也就能走到前面。

大宋百姓看到金髮碧眼的小尼克後,都在懷疑他是不是後宮那位賢妃娘娘的親戚,在宋人眼中,西面人的模樣好似都差不多…………

隊伍抵達宣德門後,立刻就有人把晏殊的手中的通關文牒和使團印信上呈官家,這是憑證,證明他確實抵達了大秦國,並且也證明了他是如何回來的。

趙禎對於晏殊一行人的速度相當吃驚,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如同大宋一樣擁有便利的交通,即便是有公路這樣的速度已經快要趕上急行軍了。

可當他看到晏殊親自呈上的札子後,更爲震驚,他沒想到晏殊居然率領使團和格里高利七世在羅馬城幹起來了!

並且幹翻了羅馬城中教皇衛隊,這是一件多麼囂張的事情,趙禎並沒有任何的責難,相反他覺得這是一次壯舉,一次大宋向西方世界,向歐洲人展示力量的壯舉。

看着晏殊風塵僕僕的模樣,看着小尼克稚嫩的臉龐,趙禎親自扶起跪在地上的晏殊,一個勁的拍着他的肩膀道:“朕心甚慰!!你做的比朕想象中的要好得多!這下知曉朕爲何讓你從禁軍中挑選精銳了吧?”

晏殊苦笑道:“官家,其實並非是札子中描述的那般,臣……還佔下了大秦國的一座港口,名曰“奇維塔韋基亞”……”

趙禎稍稍一愣後,整個人興奮的說道:“奇維塔韋基亞?!那可是羅馬城邊上的港口,格里高利七世居然還答應了?”

晏殊把整個戰鬥以及代表大宋與格里高利七世的談判和盤托出,他沒想到官家居然這麼高興。

事實上他的速度要遠比從海上返回的報信船隻要快得多,所以當他抵達神都城的時候,海上的報信的船隻怕是還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飄着。

這也是晏殊的兩手準備,萬一使團隊伍遭遇不測,在羅馬城發生的一切還是能夠傳遞到大宋去。

“在大秦佔下一個港口城鎮,並且還有咱們大宋建造的軍寨,這對咱們大宋來說非常有利,朕會派遣官員和甲士前往管理並且守衛奇維塔韋基亞,朕要把那裡變成我大宋在西方的一塊重要土地!”

殖民統治這個詞飛快的在趙禎的腦海中閃過,而晏殊哪裡知道官家現在的想法,他只是覺得佔下那座港口是羅馬城對大宋的賠償。

但他哪裡知道,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在西方有一塊飛地是多麼的重要。

趙禎打算在傳位之後便要介入到西方,現在的西方正處於各種權力交替以及國家對抗的高潮時期。

瞧見三才下意識的看向某個地方,趙禎一把拉住他道:“想的甚?!他是大秦國的皇帝,來朕這裡是因爲朕答應了他的父親庇佑他,你要是把他給那什麼了,如何向大秦交代?!”

三才無奈的點頭道:“奴婢知曉了!”其實他還是想要看看,大秦人和漢家人有什麼不一樣…………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