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

火車過了關隘之後便是進入了一個緩衝階段,四周熱鬧的工廠開始生產,人們忙忙碌碌的穿梭其中。

仁青東這次是真的開了眼見,各種各樣的工廠都有,鐵器,紡織,毛料加工等等各種各樣的工廠讓仁青東開了眼睛。

這樣熙熙攘攘的忙碌景象,對一個高原人來說是從未見過的場面,對他的震撼也是無以復加的。

高原上沒有一個這樣的工廠,更沒有這麼多的貨物來來回回,進進出出,大宋這個漢家王朝幾乎已經把所有的一切擰成了一股繩,而這樣的力量自然是可怕的。

仁青東知道,在高原上,角廝羅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但他的速度太慢,也無法與大宋相比,雖說現在的吐蕃已經不是一盤散沙,但凝聚的力量根本就無法與大宋抗衡,甚至比不上曾經的吐蕃王朝。

角廝羅學着大宋皇帝的手段解放農奴,雖然手段可以說是高明的,但歸根結底還是觸犯了吐蕃貴族們的利益。

火車進入一個奇怪的平臺前便緩緩停下,顯然這就是火車的停車之地,四周的人已經被清空,偌大的平臺前只有一列火車在停靠。

其實趙禎此次離京並沒有帶多少東西,簡單的幾身換洗衣物,再加上一些皇帝必須戴在身上的東西,其他可有可無的一律被他捨棄。

畢竟東京城的皇宮依舊是大宋的皇宮,裡面還有一些宮人在伺候,隨時都能入住其中。

從禁軍到規制,一應俱全,即便是趙禎需要大駕滷薄,也能在第一時間調集出來,眼下的東京城的防禦可不比神都城要差。

這裡是大宋的交通命脈,也是第二個經濟中心,不光趙禎緊張這裡,朝臣們同樣也緊張,恨不得把上四軍也駐紮在東京城。

到了東京城之後,趙禎的防務就被交給了東京城的親衛司,在趙禎離京之前,神都城的親衛司親衛就已經提前一步離開神都前來東京城做接應。

雖然許久未在東京城中任職,但他們對東京城的一切瞭如指掌,在來之前,黑手便非常詳細的做出了情報。

自從趙禎被刺殺過一次後,親衛司做事便做到了事無鉅細皆不可懈的程度。

雖然趙禎遷都已經數十年,但東京城中擁有完備的體制,不光東京城如此,西京,南京也都是如此。

任何一個陪都皆要做到隨時可以啓動的程度,這不是趙禎定下的制度,而是從太祖太宗朝就已經出現的制度。

有備無患,一個陪都能夠隨時頂替國都成爲大宋的備份,這是古人未雨綢繆的智慧。

而趙禎從這次離京南巡中體驗到了真真正正的實惠,東京城的一切他都是熟悉的,大慶殿前有多少節臺階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裡是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是他曾經帶領大宋走向強大的地方,是他曾經大婚的地方也是他曾經改革的地方。

雖然是趙禎極力主張遷都,但他對東京城的感情比誰都強烈,這裡還是他第一次來到宋世的地方。

趙禎下了火車便徑直的跟隨三才離開車站,他自從離開皇宮,身上就是最爲舒坦的燕居服,頭上帶着的也是最尋常不過的軟腳襆頭。

即便是走在大街上也沒有人能認出他就是大宋的官家。

當然一些朝廷大員就不一定的,在神都城中的時候他還是會被認出來,但到了東京城,認識他的官員反倒是不多,相反百姓們卻有些是認識他的。

原本趙禎就喜在東京城中閒逛,街上買吃食的人家也有過後來得知是官家在他們鋪子裡吃過東西的。

於是趙禎的樣貌也就一併被刻進了他們的腦子裡。

帶着仁青東進入汴梁城,趙禎這次很輕鬆,與之前出宮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覺,以往他是出宮,而這一次他是“收穫”。

“南巡”是一件他準備多年而最終得以實施的一次驗收。

自古以來無數的證據顯示,帝王巡視天下必會勞民傷財,最重要的是想看的一樣也看不到,不想看的滿目皆是。

趙旭在紫宸殿中召見羣臣主持大政,在勤政殿中代替趙禎批閱奏疏,而身爲官家的趙禎便有機會脫身。

如此不光東城豪門找不到他,便是地方官員也不知道趙禎就在他們的治下。

東京城不過是趙禎南巡的第一戰,他最遠要抵達的地方是福建路的泉州,這也算是名副其實的南巡了。

趙禎相信,自己帶着仁青東一路南巡,很快便會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要仁青東不是個傻子,就應該清楚歸附大宋是真的上策。

趙禎可以分化吐蕃,可以讓康巴人歸降,但卻一定要用武力和角廝羅來一場大戰。

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趙禎清楚一點,要想讓別人歸順,徹底的尊重漢家王朝的皇權,徹底的臣服於大宋,最重要的便是在武力上戰勝他們。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辦法讓他們屈服,大宋的列祖列宗已經用實踐告訴了後人,給錢解決不了問題,議和同樣也解決不了問題,只有以暴制暴,一次把敵人打趴下才行。

太祖爲何能夠建立大宋?因爲南方的勢力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對手,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北漢哪一個是宋的對手!

到了遼朝就不行了,三次討伐沒有一次成功,這就是拳頭不夠硬!

“簡單粗暴”的答案體現出戰鬥力的缺乏,戰爭就是最好的談判,也是最完美的談判,世上沒有不怕死的人,即便是有也是在特定條件下。

吐蕃也是一個道理,蔡伯俙現在已經去了四川路,他的任務很簡單卻也很重要,要把大軍所需的糧草,軍械,物資等等這些囤積起來,最少足夠三十萬大軍使用半年!

趙禎還給了他青海路轉運使的頭銜,爲的就是方便他調用物資。

在這件事上滿朝文武沒有多少知道的,唯有包拯在領導三司暗中配合,所有的貨物都不是從神都城的國庫發出的,而是從東京城發出,佯裝前往西方通商的貨物。

爲的就是掩人耳目,大宋在吐蕃有探子,同樣吐蕃人在大宋一樣有探子,要想發動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物資是必須的,而這些東西一定會被吐蕃的探子盯上。

盯貨物永遠要比盯人來的安全又方便。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