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

趙禎的旨意先一步抵達大同府,張玉騫在看到奏疏的那一刻便知曉了官家的用意,很顯然這是要吸納遼朝的百姓,可事實上並非易事。

一來遼人已經察覺,西京道的官員開始用強烈的手段鎮壓了,二來,大同府的百姓也不願犧牲自己的利益接納這些從遼朝逃來的人,生怕他們會搶了自己的飯碗。

還好官家派了韓琦以及物資前來,否則面對這些不斷涌入大同府的百姓,張玉騫還真不知道那什麼來安置,大同府雖然富有,可地方上的財政卻是寥寥無幾,所有賦稅都是要上繳朝廷之後,朝廷再度撥款下來。

但隨着張玉騫的不斷上疏,趙禎的新旨意再次下達,他也發現其中的問題,由中央不斷撥款還不如給大同府一定的自有,大同府可暫時挪用商稅安置百姓,年底的時候以挪用之稅抵充總稅額。

這是一個改革的最新舉措,大同府便是“試驗田”,若是成功,以後地方州府再遇天災人禍,也可依照此法,但趙禎不會把財權下放到地方,否則就會如同後世的明朝一樣,出現地方州府有錢供官吏貪沒,而朝廷無錢可用的尷尬。

韓琦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大同府,他的主要差遣便是安置遼朝歸義百姓,在這一點上他的立場和趙禎一般無二,必須讓這些人安定下來,甚至過上比遼朝更好的生活。

他已經有了辦法,不是把這些人安置在大同府,畢竟這裡的人口因爲通商的原因已經不少,想要給這些人找出路,最好的辦法就是遷徙,遷往蔡伯俙所在的北京道。

北京道地域廣闊州府衆多,完全可以暫時容納下這些人,還有一點也在韓琦的計劃之中,既然是遼朝的百姓難免會在恐慌之後返回遼朝,返回他們的故土西京道,只有迅速的把這些人遷走,才能把他們留下。

韓琦可不希望這數十萬百姓來了又走,既然來了大宋,無論你是契丹人還是漢人,都要成爲大宋的百姓,成爲大宋的一部分,爲此韓琦特意上疏趙禎,要求給予這些契丹人入籍大宋的可能,如同當年的党項人一樣,成爲大宋的契丹族。

奏疏抵達神都的時候,趙禎便以最快的速度做了御批,納遼朝歸義之百姓入大宋戶籍,地方州府不得刁難推諉,更不得欺凌侮辱。

誰都不知道,這份簡單的奏疏後成爲大宋吸納外族的開始,也成爲大宋移民政策不成文的規定。

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是什麼?領土!最缺少的是什麼?人口!

領土廣闊,人口衆多的國家便是這個時代地球上最強的霸主,尤其是在趙禎制定的政策下,大宋的每一寸土地都要發揮着強大的作用,財政賦稅,人才培養,糧食礦產等等這些都需要人土地和人口才能實現。

趙禎一直奉行土地爲先,百姓爲先的政策,有了土地纔會有人來開發利用,有了人才能給朝廷繳納賦稅和培養人才,有了人大宋纔會有士兵。

於是乎韓琦便和張玉騫兩人“搭班子”共同完成這項艱鉅的歷史任務,張玉騫以大同府的財稅作爲購買物資的基礎,加上三司撥款的十萬貫共計五十萬貫。

這五十萬貫不光要購買吃穿用度,還有成藥,馬車,勞役等等。

十萬人的歸義百姓平均算下來一個人要用掉大宋五貫錢的支出!但這五十萬貫在韓琦和張玉騫看來卻即爲划算,五十萬貫算什麼,不過是大同府一年商稅的百分之一,而十萬百姓,尤其是從遼朝歸義的十萬百姓卻是花錢也買不到的!

這對遼朝是一記重創,使得遼人在心理上對大宋的恐懼深入骨髓,也讓他們看到其實不用和大宋拼得你死我活還有另一條出路,這條出路便是歸附大宋。

無意之中,一個醉漢的酒後瘋話成爲一場心理戰的開始,趙禎不無感嘆命運的神奇,誰能想到居然是一個醉漢書寫的歷史?

趙禎派人仔細查過,那個醉漢和大宋沒有關係,和黑手皇城司更沒有關係,真的只是機緣巧合之下說的話而已,而他的這句話一下打破了遼人的心理防線,先是漢人,再接着是契丹人紛紛涌入大同府。

其實這些歸義百姓的到來並沒有給大同府多少的衝擊,反而使得大同府的經濟再度繁榮起來,這些人都是和要吃飯睡覺的吧?朝廷出錢安置他們,那這些錢最後還是要到商賈和百姓手中。

最後再通過大同府的稅官流回一部分到朝廷手中,其實這次大同府安置歸義百姓根本就沒有用掉五十萬貫,而是三十萬貫左右,但效果……驚人的好!

蔡伯俙在北京道積極的籌辦安置這些流民的措施,在他的眼中,只要是失去自己土地的人都算是流民,至於他們是不是歸義,那就要看在北京道是否老實了。

北京道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手,而這十萬百姓的歸附自然也是強大的生產力量,若是不好好利用實在可惜,蔡伯俙絕不會放棄這次機會,甚至情願貼錢也要把這些人安置在北京道。

十萬人看似很多,可在北京道幾十個州府之中便顯得並沒有多少,一個州府最多吸納五千人便算是頂天的了,而這五千人還包括老弱婦孺,但在整個北京道卻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蔡伯俙爲了堵住朝中袞袞諸公的嘴,正瘋狂的建設北京道,一來這是他第一次出任一方安撫使,沒有一定的政績肯定不行,二來若是做的不好趙禎也會失望,這是在給他一個機會,也是給外戚一個機會,不授高價文資,但卻可以得以不錯的差遣。

是個人都希望自己在社會中擁有存在感,文臣如此,武將如此,外戚也當然如此,蔡伯俙是淡薄名利的,但他外戚的身份卻是限制了他,自始自終他都知道,官家是要用自己給外戚樹一個樣,給外戚以希望。

何況蔡伯俙心中即便有一萬個不願意,但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孩子終究也是外戚的身份,不爲自己着想也要爲子孫後代着想,趙妙元的書信可一直沒斷過…………

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
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