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

狄青率領的上四軍是在楊懷玉從青海路對吐蕃發動進攻時,才接到趙禎留在參謀兵事院的密旨從神都城出發的。

數月的時間他率領捧日軍、天武軍、龍衛軍從神都城出發一路輾轉抵達四川路,前段時間剛剛抵達大金川,全軍駐紮在西岸卻不敢再度行軍。

參謀兵事院留給他的旨意很簡單,讓他在大金川待時而動,馳援瑪兒敢,這裡是四川路和吐蕃的交界之地。

即便是越過了大金川,土地依舊是屬於四川路雅州治下,所以大軍在這裡能夠得到充足的補給,同時也能通過行軍訓練大軍對高原的適應。

吐蕃人在面對大宋的進攻後便失去了對邊境的掌控能力,探馬找到大宋軍隊的無情絞殺,即便是知道大宋再刻意製造佯攻,吐蕃也無限顧及,因爲吐蕃已經變成了“聾子瞎子”。

但越靠近瑪兒敢,吐蕃的探馬便越多,狄青不敢輕易冒進暴露行蹤,但又不能離得太遠,一面支援不及時。

眼下大宋唯一知道趙禎所在的人不超過五個,除了楊懷疑和王韶這兩位將軍外,便只剩下蔡伯俙和三才了,另一個便是率軍馳援的狄青。

趙禎和狄青配合多年,君臣之間的信任自然是無以復加,趙禎相信狄青,而狄青知道趙禎誘敵深入的計劃。

而這個計劃成敗的關鍵就在於自己率兵馳援的速度和距離,爲了萬全起見,狄青在越過大金川之後並未固定的駐紮在某處,而是不斷的向前緩緩推進。

一來可以訓練將士適應高原上的氣候,而來便是縮短和瑪兒敢城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在增加從雅州前來的補給路線。

大金川和折曲河之間的土地原本屬於康巴人,但隨着康巴人的消失,這裡成爲了一片無人的區域,沒有多少可供補給的城池或是關隘。

吐蕃人的探馬輕易也不敢涉足這裡,畢竟在荒蕪的高原上很可能便是有去無回,只有攜帶糧草和輜重的大軍才能無懼這裡的荒蕪,向前不斷的推進。

大宋對軍隊的口糧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改變,減少體積,增加攜帶數量,但對馬匹需要的草料卻是難以“壓縮”的。

唯一的好處便是能通過高原上的草場進行補充,這在最大程度上緩解了大軍的壓力。

有狄青這位“大宋戰神”一般的人物坐鎮軍中,上四軍的將士並不擔心,雖然少了神衛軍,但上四軍依舊是上四軍。

他們都是各軍中的精銳抽調組建,之前也經常到邊關之地換防,以磨鍊鬥志和戰力,相比之下他們裝備精良,補給充足,在戰場上可發揮扭轉乾坤個的作用。

只不過上四軍的將士們不明白,爲何不讓他們作爲西征吐蕃的主力,而是讓永安軍作爲南路的主力。

雖然神衛軍也在其側,但畢竟整個上四軍都是戰力最強的存在,若是龍上四軍攻伐吐蕃,興許已經拿下邏些城了…………

狄青對於軍中的言論也是知曉的,但他卻並未解釋,軍人便要服從調遣,哪有商討的餘地?

此次前來調集上四軍共計六萬三千人,相比之下只不過是三十六萬上四軍的六分之一罷了,但就是這六萬人已經足夠掩護瑪兒敢。

而眼下狄青一邊緩緩向前推進,一邊等待來自瑪兒敢的旨意,官家從來都不是一個孤注一擲的人,尤其是戰場上,小心謹慎已經成爲了官家的習慣。

未雨綢繆,事無鉅細,戰場上的一切都在官家的掌控之中,狄青每隔三日便能收到來自瑪兒敢的旨意,這說明瑪兒敢對外的通路還沒有被斷絕。

這在圍城之戰中是很難出現的情況,誰會給包圍的城池對外通信的可能?即便是吐蕃人再愚蠢也不會如此。

而瑪兒敢之所以能夠不斷的傳遞出消息,最重要的還是噶日噠措並沒有徹底圍死瑪兒敢城。

他手中的上網兵馬不足以徹底圍困瑪兒敢,又不敢靠的太近,一旦靠近,瑪兒敢城中的宋軍必定以威力巨大的臼炮招呼。

一次靠近便是血淋淋的教訓,吐蕃人甚至不敢隨意出兵佯攻瑪兒敢,更別說還擔心宋人殺出城外。

在噶日噠措看來瑪兒敢的宋軍很有可能隨時突圍,畢竟他們的皇帝就在城池之中,圍困之下宋軍瑪兒敢的數千宋軍還能支撐多久?

他雖然知道宋軍在不斷的派出快馬傳遞消息,但卻無能爲力,大軍圍堵瑪兒敢已經有些吃力了,再度派遣人手堵截這些快馬得不償失。

之前派出去的吐蕃騎兵不光沒有截停僅僅十餘人的宋軍騎兵,相反還折損十數人,這些裝備火器的宋軍太過強大。

在黑洞洞的槍口下,精銳的吐蕃勇士便如同紙糊的一般,輕易就被火槍帶走了性命,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這是火槍最致命特點。

百米距離吐蕃騎兵只需要幾個呼吸的時間便能衝殺過去,但宋人卻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射出兩輪火槍。

這是之前棘輪弩也比不上的速度,除非派出數百人的隊伍攔截宋軍的快馬,但如此一來得不償失。

就在噶日噠措無奈的時候,身在瑪兒敢的趙禎提筆在明黃色的綢緞上寫下了旨意,三才小心接過,放入鐵匣之中,用火漆封好交給了一名死騎。

邊上的蔡伯俙已經等待多時:“官家所有臼炮已經裝好,就等着吐蕃人進攻了,眼下吐蕃人卻遲遲未動,不知是何緣故。”

“噶日噠措在等待吐蕃的援軍一舉攻城,之所以圍城便是爲了防備朕走脫,死騎的將士可以衝殺出去,但幾乎每次都遭到了噶日噠措的攔截,你以爲他們是故意白送性命?他們是在探查這些突圍的死騎中是否有朕,眼下即便是瑪兒敢向外傳遞消息他們也無所謂,他們只需要等待,要麼等待角廝羅的援軍,要麼等待朕忍不住了喬裝成死騎突圍被他們一舉擒獲!”

蔡伯俙呆滯的望着趙禎,戰戰兢兢的開口道:“他們怎麼知道官家會混在死騎中突圍?”

三才瞪了一眼蔡伯俙:“每次死騎突圍成功都是因爲急於脫身而不是刻意保護誰,所以吐蕃人才沒有動用伏兵,一旦官家突圍,死騎拼死保衛,隱藏在暗處的吐蕃伏兵必會將殺出來!”

蔡伯俙打了個冷顫,他之前就是打算用這個法子把官家送出瑪兒敢的………………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