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

蔡伯俙在倭國的事情猶如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投入巨大的湖面之中,也許當時揚起巨大的水花,但在趙禎的刻意掩蓋下,很快便歸於平靜,所需要做的便是用時間去慢慢的淡化。

不能說相公們一點也不知道消息,而是他們懶得管,只要大宋在倭國的利益沒有受損,誰會去管那片化外之地蠻夷的死活?

倭人很聰明,不光是向遼朝派遣了使者,更是向大宋派出了使者,有些人把這手法看作是最後的手段,讓大宋自己否定甚至反對蔡伯俙的所作所爲,當然也送出了價值不菲的“禮物”。

只不過大宋的臣子並不在意這些“禮物”倭國能送什麼東西?無非是黃金白銀,要麼便是“美人”但黃金白銀在大宋不缺,大宋的官俸可不是一般的高,已經不需要他們受賄,最重要的的一點是,誰都知道這些東西在進入大宋之後便會被人盯上,要是拿了便要倒黴……

至於送來的美人……對不起,宋人的審美和倭人的完全不同,他們送錯了禮物……

所以朝臣們即便是收到風聲聽到消息也對這件事置之不理,大家都知道是官家派遣蔡伯俙出去的,若是他惹出審美簍子來,自己當然可以參奏蔡伯俙,誰叫他是外戚,但若是沒有什麼有損大宋的“大事”發生,誰去管這閒事?

於是這事情便被按了下去,而突然在月中的一天超會上,趙禎宣佈向倭國派遣禁軍的同時,連帶家屬一起過去,並且在倭國石見之地與西夏以西的西域之地伊州設立海東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一時間這旨意如同席捲大宋的風暴,瘋狂席捲了所有人的“頭腦”。

同時也引起了朝野內外以至整個大宋的震動,影響之大甚至波及到了遼朝,都護府一詞已經在大宋的歷史上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

“都護”一詞爲最早出現在西漢那個兵強馬壯天威遠播的時代,“都”爲全部,“護”爲帶兵監護,“都護”即爲“總監護”之意。

到了唐代的發展便更爲完善,都護府置都護、副都護、長史、司馬等職,“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又置錄事參軍事、錄事、諸曹參軍事、參軍事等,如州府之職。

最重要的一點,這相當與一種便向的殖民,雖沒有後世資本主義的剝削嚴重,但也是另一種變相的控制,這是一個王朝對外展示力量的行爲,當然也是爲了自身的利益。

這證明了王朝完全有能力征服這片土地卻不屑爲之的驕傲,是一個王朝力量的展現!但他確確實實控制那個地方……

大宋的百姓是激動而驕傲的,都護府一詞的出現也意味着大宋在武力上的強盛已經到達漢唐的高度,只有軍事強大的王朝纔有能力出現都護府這一強大武力的代名詞。

而官員則是在興奮中產生了一絲擔憂和猶豫,是的,他們的心中非常矛盾,大宋崛起實在太快了些,幾十年的功夫已經完全擺脫了原本的頹廢。

畢竟大宋是正朔王朝,傳承了歷代漢家王朝傳統的同時也傳承了謹小慎微的特性,他們不願冒險,在朝臣們的眼中,設立都護府的王朝異常強大,非大漢,盛唐莫屬。

眼下的大宋之側尚有遼朝窺伺,這個王朝依然是強大的,最少在軍力上是能與大宋抗衡的,並非如西夏那般疲軟,其實西夏也並非疲軟,只是朝臣們更想安穩的過度而已。

自從太宗之後,真宗朝的開始,大宋的國策便開始了轉變,由進攻變爲消極防禦,經過趙禎多年的改變,這種消極防禦也只是變成積極防禦而已。

對於大宋的朝臣們來說,滅掉大理是爲了西南邊陲的穩定,滅掉西夏是爲了西北邊陲的穩定…………這是大宋朝臣乃至百姓的想法,對於他們來說,西夏不是正朔王朝,其戰力與倭國,高麗,大理是一樣的。

但趙禎當初把西夏放在遼朝之前,就是爲了給大宋以信心,在他看來西夏的戰力是不輸與遼朝,不能以國土大小和禮制如何來判斷一國軍力之強弱,但顯然他錯了。

如今設置都護府一事在宋人心中即是期盼又是恐懼,這種心情自然不難理解。

對於遼朝來說趙禎的這一旨意端是囂張跋扈!

遼朝已經收到了倭國的國書,只不過是在蔡伯俙功成之後,此時已經爲時晚矣,相比大宋,遼朝消息的傳遞更慢,幾乎是在得知大宋設立都護府的同時才收到倭國的國書,不用說敦良在蔡伯俙的嚴密的“攻勢”下敗下陣來。

對於蔡伯俙來說這是在政治上的博弈,但對於敦良來說卻是生死存亡的博弈……可以說從一開始他便已經輸了。

趙禎看着手中的奏疏微微點頭,蔡伯俙已經安排敦良的長女禎子內親王以及倆個皇子前往大宋了,不過趙禎決定改變之前的作法,他不打算娶禎子爲妃,這並不利於對倭國的殖民。

最好的方法他是在昨天夜裡想到的,而且是在王語嫣的提醒之下想出來的。

王語嫣打算給靈兒尋一個好人家,並不要求達官顯貴,也不要求家財萬貫,只要是王語嫣看上的便可,趙禎悄悄的把靈兒與蘇軾之間的事情告訴了王語嫣,這位中宮皇后笑得就像是……一隻狡猾的老鼠……

可見她早已知曉,只不過是藉助自己的嘴巴說出來,這下趙禎是真的沒有選擇了,只能默認王語嫣和蘇軾之間的戀情,但趙禎覺得現在還早了些。

可王語嫣的話卻讓他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官家,女子終究是女子,若靈兒是個男兒身,那可就不一樣了……”

趙禎恍然大悟,自己手中若是捏着倆個倭國皇子,完全不用擔心倭國女天皇的忠誠問題,因爲大宋隨時可以扶植這兩個皇子中的任意一個,前往倭國名正言順的奪回權利!

這倆個皇子就是趙禎牽制並要挾禎子的最好手段,只要有這這麼一張王牌就不用擔心禎子不乖乖就範,問題一下便解決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
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