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塞爾柱帝國沿襲阿拔斯王朝和波斯薩曼王朝甚至是伽色尼王朝的政治制度,這些王朝無一例外都是貴族政治制度。

就如同原本的漢家王朝一樣,以貴族門第作爲官員,統治着龐大的疆域,這種觀念無論是在哪個朝代或是在哪個時期都是深入人心的。

什麼是貴族?就是有功於王朝,或是與統治者有着血緣關係的一羣人,這些人天生就有用了親近統治者的有利條件。

並且他們也能比常人更加容易的接觸到統治者,想想都明白,這些人在統治者身邊晃悠,時間長了當統治者發現國家龐大需要人來幫助他管理的時候,該使用誰?

自然是身邊的這羣人,這些人便是貴族,他們生而高貴,生而便是附庸於統治者的管理層。

當然這些人也是統治者最新任的人,圖格魯克的塞爾柱帝國就是這樣一羣人幫他打下來的,同時也是這樣一羣人在管理。

現在趙禎對他說,宋帝國的這些官員居然都不是貴族,而是來自於平民百姓,這實在是讓他難以理解。

在蘇丹下設首相維齊爾,全權代表哈里發處理政治、軍事、財政及宗教事務。

在某些方面,塞爾柱的首相權利更爲強大,當然圖格魯克是個聰明的君王,兵權被他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圖格魯克不是哈里發,所以沒有必要把手中的權利全部交給首相來全權處理。

德赫幹乃是圖格魯克手中最強大的首相,在塞爾柱幾乎是集大權於一身,在處理國務中更是起主導作用。

更爲重要的一點是,塞爾柱的制度,王子在即位前,需要到各省擔任總督鍛鍊自身的才能,這些地方長官就起到了教導王子的作用。

於是便得到了一個特殊的稱呼,阿塔貝格,用漢化來說便是太傅的意思,他們是塞爾柱的地方長官,同時也是教導太子的人,和太子之間的關係更爲緊密,在太子登基即位的時候必定會全力支持,這有這樣他們纔會獲得提拔和重用。

這些阿塔貝格幾乎都是由塞爾柱貴族擔任,集地方軍政大權,在經濟上,實行軍事采邑制,突厥語叫做伊克塔,其實就是漢家的諸侯。

但大部分伊克塔只有使用權,不得世襲,不過軍事長官的例外,可以世襲蘇丹賜予的土地。

農民用實物繳納田賦,其中一部分上繳國庫。國庫耗巨資開鑿運河,修築大道,開辦郵政驛站,保證東西商道暢通。

雖然在制度上趙禎是看不上的,但在宗教文化上,趙禎卻是佩服圖格魯克以及塞爾柱帝國。

這也是爲何歷史上的塞爾柱要比西方的國家更爲強大的原因,幾乎整個阿拉伯國家都是如此。

他們信奉遜尼派,在帝國境內興建大量清真寺,並在巴格達和內沙布爾等地創辦以尼扎姆·穆勒克的名字命名的宗教大學,重金聘請各地著名學者任教。

傳播遜尼派艾什爾裡學派的教義學和沙斐儀學派的教法學說,培養宗教學者和政府官吏。

而在學術文化上的政策更是先進的,別看圖格魯克是一個以武立國的皇帝,但他在獎勵學者進行學術研究,著書立說上有着極大的投入。

幾乎每一個成功的君王都重視教育與科學發展,這是促進國家強大的最簡單,也是最終極的辦法。

***教著名學者安薩里和數學家、詩人奧馬爾·海亞姆等皆在朝廷的贊助和支持下完成了他們的學術鉅著。同時還新建天文臺,招聘學者從事天文實測和研究,修改了波斯曆法,編成著名的《哲拉勒歷》,比西方的《格里高利曆》還要精確。

這雖然是趙禎不想要看到的一面,但不得不承認,圖格魯克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並且有着強大的野心,和雄心壯志。

對於趙禎這位漢家的君王來說,塞爾柱的制度實在是太過熟悉了,尤其是在政治制度上,同漢朝、唐朝相似,漢朝開國之初地方有諸多同姓王,唐朝地方則有許多節度使,而在尊重文化與科技進步上,又與眼下的大宋類同。

可以說塞爾柱人吸收了漢家文明的許多制度,無論這些制度好壞,圖格里克都在進行改良,以期望其更爲適應塞爾柱的發展需要。

但無論他怎麼改革,都無法觸及一點,那就是貴族政治,塞爾柱的官員幾乎都是貴族,沒有貴族背景的人就是異類,根本就無法獲得其他官員的認同,何談去管理一個地方?

圖格魯克也試着任用過一些平民作爲官員,但最終的結果無一例外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實踐出真知,所以他認爲任用平民作爲官員這個想法非常的荒謬,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但在宋帝國卻反其道行之,東帝國的皇帝居然說他手下的這些能臣幹吏居然是平民出生,並且還以此爲榮。

這就讓圖格魯克匪夷所思了,倆個國家之間的政治制度完全不同,同時文化以及風俗習慣也是南轅北轍,但在圖格魯克看來,統治一個國家的階級也應該是差不多的。

“宋帝國就沒有貴族嗎?”

圖格里克這樣發問,趙禎當然否定的搖頭道:“自然是有的,無論哪個王朝,都有貴族,這樣的身份是天生的,無法改變,大宋也是一樣。”

“那爲什麼貴國不任用貴族作爲官員?”

“朕也任用貴族作爲官員啊!只是數量不多而已,蔭恩在大宋雖然少,但不是不存在,帝王多少要拉攏一下貴族的,爲的是顯示朕對這些功臣之後的仁慈。”

圖格魯克非常的驚訝,試探着開口道:“不是所有的貴族都能夠任職官員?”

趙禎想都不想的回答道:“當然不是!”

“爲什麼?!”

“當然是他們沒有考上科舉!”

這時候的圖格魯克才發現一個關鍵的問題被自己給忽略掉了,宋帝國擁有科舉考試,也就是說只有參加過科舉,並且通過考試的人才能獲得官職。

而這一點在塞爾柱並沒有,因爲所有人都認爲貴族作爲官員是裡所以當的,平民百姓即便是能力出衆也沒用,誰還會去參加科舉?

貴族制度在塞爾柱早已生根發芽,成爲一顆參天大樹無法撼動!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