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

在趙禎眼中,雖然王實罪大惡極,錢掌櫃和顧掌櫃同樣如此,但壞的一面是有的,好的一面也是有的。

他們的手段致使宋遼邊境摩擦,把遼朝推向邪惡的一面,而把大宋高舉在正義的一方,完全符合士大夫要求的“有道伐無道”精神,也給了大宋兵出遼東的藉口。

但功不抵過,資本無意識的擴展對國家的危害之大遠超他們的功勞,雖然財富不斷的向聚集,但同樣的國家資本也可以做到,且不會發生不受控制的危險。

這纔是趙禎要改良資本的原因,無論是好的壞的,終究是他自己培養出來的,按理來說,趙禎自己也應當負有責任,他是主導這場改革的人,也是參與改革的人,責無旁貸。

趙禎認爲王實是個人才要重用,自然不能讓他來承擔後果,當然,他也無法承擔。總要有人付出代價,而最好的人選便是這三人背後的東家,或者說勢力。

遼東的這場戰事開銷極大,現在總算是找到了錢袋子,宗室和將門出錢了,民間商賈怎能跑得掉?他們可是佔了天下財富的大頭。

趙禎瞧着跪地不起痛哭流涕的王實,此刻也不知他是因爲感激皇恩浩蕩,還是在慶幸自己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反正趙禎是不知道,不過對於他和錢友德,顧福順三人,趙禎卻是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

這三人的才能和手段都是商賈之中頂尖的存在,不偏不倚的說,他們在商賈一道上的能力甚至要超過了三司的官員。

有腦子,有膽量,有手段,這三位職業經理人又有把柄被趙禎捏在手中,簡直就是控制資本的不二人選,最簡單的方法便是讓他們控制大宋的資本,使得國家壟斷資本成爲大宋的主力。

王實早已是對趙禎的收服臨表涕零,而錢友德,顧福順二人也在皇權面前毫無反抗之力,雖然宗室和將門依舊不算弱,可相比皇權,簡直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別,是個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何況他們這些整天驅利的人?

趙禎看着劫後餘生的上三人,手中把玩着腰間的玉佩道:“既然你們三人都願改過自新,朕便給你一個機會,從今天開始,你們便在皇城司中當差,而所要做的也很簡單,朝廷將會以蔡記爲主,開設產業,煤,鐵,銅,包括金銀在內所有的礦產都將收歸國有,以商號的模樣經營,但最終的收益都將進入三司,成爲國庫中的國帑。”

三人對視一眼,王實最先開口道:“官家的意思是要讓我等經營蔡記?”

趙禎笑道:“這是自然,朕給你們以經營之權,你們要做的便是要做到一家獨大,把朕列出的產業都要進行壟斷,朝廷會有法度配合你們,你們要做的便是打着朝廷的名義壟斷這些行業。”

這下三人總算是知道了趙禎的用意,看着眼前一連串的名單,王實清楚的認識到,除了金銀銅鐵以及煤礦之外,公路,陸運,漕運,海運,鐵器等等都要變成朝廷的買賣……除了蔡記別人完全沒法經營。

王實的第一反應便是這買賣簡直就是天下最大的買賣!這些東西本就是屬於朝廷,下放給商賈的也不過是因爲商賈出資參與了建造,而現在收歸朝廷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商家嘛,本就應該跟着朝廷的腳步走不是?

“陛下的意思王實知曉,可要完成這些需要大量的人手和錢財,也尚需時日才能完成。”

看着王實忐忑的開口,趙禎微微點頭:“是需要人手和時間,至於錢財方面你們不用擔心,蔡記的錢財你們可以隨便調用,朕相信應該夠你們所用了,若是你們把差事辦好,朕會調你們前往三司。”

三人對視一樣,齊齊拜下:“臣等謝陛下隆恩!”

趙禎在三人興奮的同時適當的潑上一盆涼水:“你們這是在將功補過,若是幹得好也就罷了,若是把朕的差遣辦砸了,這探事司便是爾等的歸處!”

對於他們,趙禎也不會放鬆監察,皇城司的人會時刻盯着他們,當然也會給這三人來一個“毀屍滅跡”讓他們在人間徹底消失。

趙禎要讓他們成爲大宋國有經濟的領頭人,但卻不能給他們任何的身份,也不能讓人知道他們的存在,看似給了他們官身,可他們所失去的東西要遠遠比得到的多。

如今的大宋有許多東西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有些東西已經出現了弊端,交通運輸經常有商賈坐地起價,而教育和醫療也存在着大量的不平等,這些都需要解決,不過好在如今的資本還不算強大,大宋還有時間。

趙禎相信,有這三人暫時能處理好資本的問題,當然僅僅依靠他們三人是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經濟人才,這對大宋的教育又是一大考驗,格物被提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商賈之道的經濟依舊是被認爲旁枝末節。

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濟對一個國家的重要不言而喻,若是大宋早有一個完整的經濟理論和研究體系,也就不會出現如今的狀況。

原因趙禎是知曉的,這個巨人的腳步邁的太大,人們的思想還沒有跟上。

軍事的強大,經濟的積累兩者都是十分迅速的,但人才的培養卻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軍武院用了多少年的時間才擁有一套完善的軍事理論體系,有多少的讀書人放棄入仕的機會投身到軍事研究之中?

想要培養出合格的經濟人才,同樣也是需要教育的積累,即便是趙禎也無可奈何。

三才小心的靠近趙禎,低聲說道:“官家,山海關傳來消息,大軍集結完畢。”

趙禎點了點頭,細細算了算了一下,這次對遼朝的作戰從自己下旨到大軍集結山海關,總共不過七日的時間,這樣的速度已經遠超往日大軍的進行速度。

“朕知曉了,讓樞密院每隔三個時辰上奏一次,不可拖延!”

“奴婢遵旨!”

就在三才準備離開的時候,趙禎突然轉頭問到:“蔡伯俙可回來了?”

“已經過了牛欄山到了懷柔,明日便可抵京。”

“他進了北京城就讓他把沒辦完的事情辦完,到現在朕的行商司還沒有民間商賈的會長,如何讓他們掏錢?”

“奴婢明白了,只要蔡副使遞進,奴婢便傳陛下口諭。”

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
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