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

距離奉義城不遠的蕭惠,在接到探馬來報的時候便徹底呆住,劉六符居然死了,而且是被奉義城守將耶律達弄死的,突然而至的意外讓他有些呆滯,腦子都沒轉過來。

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劉六符居然死了,這位受皇妃囑託的密使居然死了!而且是被耶律達弄死的!真要牽連下來自己也脫不得干係。

最讓蕭惠不能接受的是,耶律達居然北上中京道,難道這個蠢貨不知道奉聖州是宋人的地盤?這耶律達瘋了,居然敢支持叛逆的耶律重元!

蕭惠的腦子轉的飛快,從劉六符的遭遇來看,很可能是耶律達已經投靠了耶律重元,這劉六符的死便是他的投名狀!現在三萬人的守軍居然北上,這更說明了他的行爲。

沒想到居然會有這種事情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發生,追擊是不可能的,別說追不追得上,就是宋人也不會同意自己的大軍前往追擊。

奉義城因爲耶律達的撤離肯定變成一座空城,蕭惠理所當然的派遣前鋒佔領,畢竟張儉現在還沒回來,要趁着大宋沒反映過來的時候拿下,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派遣的三萬前鋒居然和送來了面對面的撞在了一起。

對於奉義城這種突如其來爆發的戰爭蕭惠也非常震驚,尤其是在得知自己的前鋒三萬人敗退之後更是大驚失色,宋人的戰力已經強悍如斯了嗎?

蕭惠收攏殘兵後發現,三萬人的前鋒,逃回來的只有萬餘人,剩下的不是走散便是投降,要麼就是戰死在了奉義城,雖然不甘心,但爲了不破壞原有的計劃也只能如此了。

本就不打算兩軍交戰,現在宋遼兩軍的作戰顯然是破壞了原本的和平,蕭惠擔心戰事進一步的蔓延,只能一咬牙撤兵先回大同府。

從敗退回來的將領處得知,宋人的步戰已經不是遼朝能抗衡的了,單單是全新的步人甲便堅固無比,遼朝的兵器很難擊穿,即便是擊穿了也會被卡在盔甲裡,沒有兵器的契丹勇士只能任人宰割。

強大的陌刀,堅固的鎧甲,鋒利的橫刀,迅疾的弩箭,這樣的軍隊在步戰中所佔據的優勢確實不是契丹勇士能抗衡的,難怪聖宗皇帝常說:與宋人作戰,萬萬避其步戰,宋人襲承漢家步戰之精要,整形穩固力所不能抵也!

看着潰散而回的前鋒,蕭惠微微心疼,這些都是自己的精銳,死了一個便是少一個,他很難從大同府再次補充了,不是大同府兵員不足,而是無人可徵,大同府當地的百姓已經心向大宋,明裡不敢公然對抗大遼的軍隊,但在暗處,卻時不時的對抗大遼。

徵兵?百姓的壯丁都不願徵召,要麼躲在山溝中不出來,要麼躲在偏遠的鄉村,根本就不給大遼機會,礙於現在有求於大宋,蕭惠不敢輕易動手。

徵糧?更是那上加難,百姓們都把摻了沙子的糧食和交給遼軍,甚至有些糧袋中的沙子比糧食還多!要是追問下去,人家便說自己吃的也是這樣的糧食……有些士兵忍受不住準備殺一儆百,但死掉一個人便有成百上千的聚衆,那些原本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儒者變成了天底下最勇敢的猛士。

一個個弱不經風的讀書人站在一起,手拉着手的向大同府官衙而去,要是敢把刀劍指向他們,甚至有人不要命的往上撞!生怕死不了一般,蕭惠甚至懷疑這些人瘋了,但顯然不是這樣,這些人是爲了留名,在史書上留名啊!

意外來的如此突然,大軍甚至還沒緩過神來,並且潰兵的恐慌情緒也在軍中蔓延,使得大軍憋着一股躁動,蕭惠只能讓將領各自安慰自己的屬下,並且嚴禁泄漏耶律達投奔耶律重元的事情,這樣只會讓將士們更加的不安。

現在所有的局勢對於蕭惠來說都是不利的,奉義城的戰爭是那麼的突如其來,並且在知道消息後蕭惠也沒打算撤走前鋒,畢竟他也想佔下奉義城,但現在卻發現損失慘重,他太高估了遼軍的戰鬥力,從而沒有避免一場不必要的摩擦。

劉六符也已經戰死,耶律達率領三萬人的奉義城守軍投奔耶律重元去了,但蕭惠相信他們會在奉聖州被宋人攔截,甚至是埋伏,畢竟是三萬人,不是三千人,即便是在草原上也不會沒人看見,但他不知道,韓豔德已經給耶律達一條非常隱秘的路線,完全能躲過大宋的眼睛,讓這三萬人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奉聖州前往中京道。

張儉與夏竦已經趕到了白登山,此時的白登山一片歡呼,狄青與彭七兩人難得的放開軍規,在軍中擺下了宴席,原本張儉以爲是來招待他的,可他卻看到了大宋軍隊正在登記戰功與戰利品。

大宋不知何時與大遼一樣,開始把將士們在戰場上的戰利品大部分留給將士,只需上繳一小部分給國庫便好,而現在,張儉便看到大宋將士將手中帶有明顯遼朝特徵的財物上繳給軍中的監軍,甚至有的上面還沾有新鮮的血跡。

一把捉住夏竦的手,張儉渾身顫抖的問道:“大宋貴爲上國!皇帝貴爲天子,爲何出爾反!”

夏竦皺眉的撥開張儉的手道:“非我大宋食言,而是你遼人自己的問題,狄帥,你且好好與左丞相說說!”

彭七在一旁笑了笑,夏竦難得給狄青這樣的面子,能當衆稱呼狄青爲狄帥,這對於文人來說可是給了狄青天大的面子嘞!

果然狄青很高興,上前乾咳一聲便道:“左丞相還不知道?你奉義城守軍耶律達已經在前日晚上昨日凌晨率軍投奔耶律重元去了,整個奉義城空空如也,當然與之違背者皆數被他處決。

我大宋自然要兵進奉義城,總不能看着奉義城變中發生疾疫吧?可誰知我大宋前鋒兵至奉義城,你遼人的兵馬也進來了,於是兩軍對峙,但你遼人士兵意志薄弱,居然先行射箭,流矢射傷我大宋將士,我大宋自然反擊,遼軍不敵,便被擊潰,具體事情還是問你遼軍統帥蕭惠去吧!”

此時的大宋已經贏得了戰爭,並且是遼朝有求於大宋,狄青自然不會跟張儉客氣,把所有責任都推卸在遼朝身上,張檢心中氣的不行,但卻不能發作。

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
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