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

十月又叫陰月,取自陰陽學說“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之。”,同時十月芙蓉顯小陽,所以十月又稱陽月。農曆十月初一乃是寒衣節,也是立冬。

東京城的百姓揣着五色紙前往先人的墓前燒“寒衣”以祭奠先亡之人,漢人最重祭奠禮儀,爲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自然是要焚燒五色紙,爲其送去禦寒的衣物,寄託着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着生者對逝者的悲憫。

當然每個節日基本上都有典故,而這些典故自然要由德高望重的冬烘先生來說,一名身穿儒服的冬烘先生正在孩童面前講述寒衣節的來歷,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讓許多孩子爲之垂淚。

待那年紀不是很大的冬烘先生講完,一旁的孩子們便又催促他再來一個,顯然這個冬烘先生是個極好相處的人,笑眯眯的從腰間拿出一個酒葫蘆道:“今日便如此了,你們且快快散去,月底便是降聖節,到時老夫再給你們講講它的來歷。”

一幫孩子大失所望,但卻從中傳來一聲呵斥:“大膽!不許說!”

冬烘先生猛地放下酒壺咳嗽起來,猝不及防之下他被酒壺中的烈酒給嗆到了,轉頭望去,只見一個脣紅齒白的少年劍眉豎起對他怒目而視,冬烘先生暗讚一聲俏郎君!

“這位小郎君爲何對老夫口出呵斥之語?”

那小郎君臉色一紅的說道:“就是不許說降聖節的典故!如若你說出來,定叫你好看!”

王安石心中細想便猜出個大概,這小子的穿衣打扮便知是出自富貴之家,再看舉止談吐定然是出自官宦之人,降聖節乃是真宗皇帝定下的,其中的典故也多是個笑話,自己本打算講出來讓孩子辨明是非,但這小郎君如此憤怒,怕是宗室之人。

王安石的性格本就倔強,要是好言好語對他說還能迴轉,但這小郎君硬懟他便受不住,翻了個白眼開口道:“憑什麼聽你的?光天化日之下你還想行兇不成?”

說完他便一撩衣襟在邊上的石凳上最下,緩緩開口道:“自天書議起,四方貢諛者日多,先帝好之彌篤。戊午,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降於延恩殿。先是八日,帝自言夢見景德中所睹神人傳玉皇之命雲:“先令汝祖趙某授汝天書,將再見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

是日,五鼓一籌,先聞異香,少頃,黃光自東南至,掩蔽燈燭。俄見靈仙儀衛天尊至,帝再拜於階下。又欲拜六人,天尊令揖不拜,命設榻,召帝坐,飲碧玉湯,甘白如乳。

即離坐乘雲而去。及曙,召輔臣至殿,指示臨降之所,又召修玉清昭應宮副使李宗諤、劉承珪、都監藍繼宗同觀。辛未,躬謝太廟六室。詔:“聖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以七月一日爲先天節,十月二十四日爲降聖節。”

隨着王安石的越說越多,少年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憤怒的叫道:“放肆!先帝之事豈是你能述說恥笑的!你……你這是悖逆!”

王安石笑道:“話可不得亂說,我不過是有一說一罷了,有什麼錯?再者說,難道這些事情你家長輩沒告訴過你?天下皆知的事情我說出來又如何?”

“你們幹看着幹什麼?給我揍他!”小郎君的聲音都變得尖利起來,嚇得一幫小孩遠遠的躲開。

原本在一旁假寐的幾個漢子二話不說的上前,稍稍年長的彎腰道:“衙內,咱們還是走吧,要是讓婦人知道了可了不得!”

趙靈兒瞪大眼睛道:“他這是有辱先帝,難道你們就視而不見?”這個帽子扣得有點大,親衛的臉色不太好看,轉頭惡狠狠的瞪了一眼王安石道:“好好的讀書人非要嚼天家的舌根,多多用功讀書,參加科舉便是。”

王安石被親衛的眼神嚇了一跳,這種充滿殺氣的眼神他從未見過,但嘴上不服的說道:“怎麼?打算以惡奴欺人?我王安石還沒怕過什麼!”

趙靈兒跳腳道:“好啊!你們都聽見了,甚至連父皇都從未把你們當成家奴,現在被外人如此說,還不懲戒他們一二?!”

王安石還沒反映過來,一幫親衛早已惡從膽邊生,公主說的極是!官家還真的從來沒把自己當成家奴,這小子居然敢這麼說,簡直是豈有此理!

“父皇?!……”

王安石身體一僵,他終於知道眼前的小郎君是誰了,定然是陛下的次子,當今二皇子趙昀,“原是二皇子殿下……”剛剛反映過來的他便被一羣親衛拿下,親衛也不傻,知道不能肆意打殘這小子,但稍稍懲戒一下便可。

於是王安石的屁股便被打開了花,他被親衛按住,撅着屁股動彈不得,本是讀書人的他哪有什麼力氣反抗?親衛的鞭子可不是一般的東西,抽在屁股上那叫一個疼,即便是以他性格倔強,也是叫出聲來。

看着慘叫的王安石,趙靈跳起來拍手道:“看你還敢不敢大放厥詞!皇爺爺的是非也是能這個措大能說的?最重要的是教你做人,父皇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不可一概而論,亦不可隨意詆譭!親衛大哥好好教教他!”

王安石被打的慘叫連連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也有認識他的人在一旁說道:“這不是王家的那個神童嗎?”

自然有好事者發問:“哪個王家?”

“就是哪個三槐王氏的王家啊!要是按理說,這三槐王氏與皇后娘娘還有一絲牽連嘞!”

東京城的世家就沒有人不知道的,於是衆人恍然大悟,隨即嗤笑道:“哦……難怪這麼傲呢!原是三槐王氏的族人,招惹誰不好,偏偏招惹皇嗣。”

親衛聽到圍觀者這麼說也就停下手中的動作,要說這王安石真是三槐王氏的人,那便是大水衝了龍王廟,畢竟皇后娘娘也是三槐王氏的族人……把這王安石打壞了可不好交代。

“這是出了何事?”

身穿一絲不苟公服的歐陽修走來皺眉對親衛問到,他知道從趙靈口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直接對親衛詢問。

親衛乾咳一聲道:“這小子在市井之中大放厥詞,肆意談論先帝的是非,公主命我等教訓一二。”

歐陽修並不惱怒,反而笑眯眯的望着王安石道:“沒想到這麼快你這神童都被打了,難怪曾鞏連連向老夫推薦你時說你脾性衝動,率然!”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