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

趙禎這是又坑了一賜樂業人一次,之前幫他們復國也是如此,復國的一賜樂業人每年給大宋進貢的財物就不知多少,而在此之後更爲成爲大宋商品的最大分銷商。

這其中的利益多少趙禎怎會不清楚,而大宋獲得的利益他也清楚,之前沒有過於猛烈的壓榨以色列就是爲了等他開花結果。

現在一賜樂業人的以色列遭到了進攻,滅國之禍近在眼前,趙禎相信沒人比曾經丟失過家園的一賜樂業人更加了解家國的重要性。

“不懂珍惜是因爲不曾擁有,懂得珍惜是因爲曾經失去。”這句話極好的詮釋了爲何一賜樂業人對以色列的熱愛。

爲此拉比不惜付出極大的代價也要換取大宋的幫助,受盡世間冷暖的一賜樂業人再也不想失去家園。

而以色列纔剛剛開始就面臨生死存亡,任何一個以色列人都希望維護他們來之不易的家園,所以在這個時候趙禎可以開出更高的價碼也不擔心一賜樂業人不答應。

事實上幫助一賜樂業人只不過是順帶手的事情,大宋不可能專門爲一賜樂業人發動一場戰爭,趙禎自認爲自己還沒有博愛到傻子的程度。

對塞爾柱人的進攻一直是趙禎計劃之中的事情,無論一賜樂業人來不來,趙禎都已經準備好了對塞爾柱的進攻。

這是一次警告,也是一次強力的戰略威懾,趙禎用兵從來不會拘泥於行事,而是有更爲深層的戰略考量。

塞爾柱人屢次冒犯大宋,並且和天竺人沆瀣一氣,塞爾柱人以爲大宋不知道他們的手段?既然裝作無辜,那大宋不客氣了。

單單是天竺出現的那些投石車便足夠變成趙禎出兵的理由,甚至與趙禎完全沒有必要向塞爾柱人解釋,其中的原因雙方之間都是知道的。

北方的塞爾柱人已經成爲威脅大宋的存在,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出兵威懾,讓這個還在得意中的陰謀者嚐嚐自己種下的苦果。

趙禎要用最強力的方式告訴塞爾柱人,大宋早已知道他們在背後搞的鬼,也讓這個自以爲是的王朝清楚,天竺不是他們能染指的,即便是大宋不佔領天竺他們也別想。

塞爾柱人想在天竺面對大宋威脅的時候獲得更多利益,那就要準備付出更多代價,這是一場賭博,但很不幸大宋不是一個公平的賭徒。

趙禎是故意放任塞爾柱對天竺進行支援的,當然也是知道兩國之間結盟的事情,大宋攻打天竺是在獲取鵬珈羅的土地,現在那裡已經變成了大宋的雲南西路。

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下面便是戰略威懾,本以爲大宋對天竺的進攻會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但趙禎覺得只有把刀真正的架在敵人的脖子上,讓他們吃痛流血後,才能是最好的威懾。

大宋把天竺人打的再痛,再再可憐,對於塞爾柱來說都是不痛不癢的事情,畢竟大宋打的是天竺而不是塞爾柱的本土。

這樣只會讓塞爾柱覺得天竺的實力太弱,而不是大宋的戰力太強。

大宋一直在對天竺用兵,並且是一場大規模的入侵,在這個時候塞爾柱人不會想到大宋會突然轉身對塞爾柱發動襲擊。

不光是塞爾柱人想不到,天竺人也不會想到,甚至是大宋的朝臣和百姓也想不到,這麼做完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達到了趙禎所期待的效果。

兵者詭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往往會得到最好的效果,宋軍的戰力本就不弱,在這個時候一場完美的戰略欺詐就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這是一場威懾戰爭,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威懾塞爾柱人,強大的戰力是重要的保障,只有如此才能一舉擊潰塞爾柱人的軍隊,使得塞爾柱膽顫於大宋的力量。

趙禎知道大宋的疆域已經到了何種程度,事實上恆邏斯城已經是宋軍能夠控制的最遠城池,更大更遼闊的土地並不會給大宋來帶怎樣的收益,相反還會有隨時丟棄的風險。

沒人願意把自己經營妥當的城市或是土地隨意丟棄,現在的大宋能守得住,但以後的大宋卻不一定能守得住了。

出於對後世的考量,趙禎不得不放棄繼續開疆拓土的計劃,任何一個君王都希望自己的版圖最爲遼闊,但趙禎所考慮的是能否實際控制。

這其中就有天壤之別,在大宋控制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要發揮他最大的價值,也只有如此纔有經營的意義,否則荒蕪的土地即便是再大又有什麼意義?

恆邏斯城的重要性便在於其地理位置,蔥嶺便是帕米爾高原,這片土地一直都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通往中亞和歐洲的門戶。

這塊土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在華夏漢室的控制之下,即便是到了清廷統治的時代也沒有丟失,但卻在清末的時候被一羣愚蠢的書呆子給丟棄了。

那段屈辱的歷史趙禎不會在意,他相信現在的華夏已經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而處於大宋全面壓制之下的女真人沒有辦法再度恢復過來。

即便是恢復了,也不可能是大宋的對手,更何況趙禎從本質上改變了戰爭的形勢,以往的冷兵器作戰和依靠軍隊自身戰鬥力的作戰方式已經在逐步淘汰。

當進入熱兵器戰鬥的時代,戰爭就不再是通過人種彪悍與否,身體素質與否來決定的了,戰爭打的是武器裝備,是科學技術,是後勤補給,是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既然遊牧民族的身體佔據優勢,騎術佔據優勢,那大宋就把這種優勢改變爲劣勢,改變整個戰爭的規則。

根本就不在一個層級上的倆個文明之間戰爭的方式便會發生本質的改變。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大宋依舊保留,不光要保留,還要增強訓練不能荒廢,冷兵器時代軍人身上的尚武精神是熱兵器時代所不曾擁有的。

但在另一方面,大宋也要積極發展熱兵器,這是大勢所趨,是時代腳步的邁進,沒有辦法避免。

屬於大宋的土地趙禎一塊也不會丟棄,不屬於大宋的土地趙禎會根據條件酌情取捨。

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請假!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
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請假!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