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

陳彤回到了依然守備鬆弛的興慶府,無論興慶府中發生了什麼,城防都是他們的門面,這是他們故意,也是必須暴露給大宋看到的,否則一旦城池戒備森嚴,一副大戰之前嚴陣以待的樣子,豈不是像在反悔,宋人豈能不攻城?

沒有威脅的興慶府纔是最安全的,西夏人,宋人都知道這點,敞開大門的院子裡哪怕佈滿惡犬也不會給人多大的威脅,事實上,興慶府中的武裝完全能與大宋死戰。

但死戰過後,大宋或許被擊退,可到那時,興慶府的存在還有沒有意義便是兩說。

陳彤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攔,輕鬆進入城中的他面色沉重,他已經知曉遼人揮兵南下的消息,而且是近十萬之衆,如此氣勢洶洶而來的遼人讓官家很是憤怒,並不是因爲他耶律洪基可能是來搶親的,而是遼人若是在這個時候前來分一杯羹就太過下作!

大宋基本上把西夏人的氣勢和兵力打散,西夏的主力被宋軍圍困在興慶府之中,其他的州府並沒有多少守備力量,一旦遭遇遼人進攻很快便會淪陷,這是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自己種樹,別人偷桃,這種感覺不光是東西被偷走的憤怒,更是一種屈辱!

陳彤懷中揣着官家親自的手書,這是一封信,準確的來說這是官家的一道旨意,內容他已經在一旁研墨的時候瞧見,斥責遼人的無恥,同時也是告訴沒藏黑雲,若是她敢有何異動,或是抱着如何幻想與遼朝聯手,大宋將會毫不留情面,首先拿下興慶府並縱兵三日,所謂的縱兵便是屠城。

這篇旨意用詞之嚴厲,威脅意味之重,陳彤看了一眼便覺得心驚肉跳,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血流漂杵不是開玩笑的,單單是從筆法上便能看出官家殺氣騰騰的怒意。

匆匆趕到皇宮的陳彤,稍稍整理一下身上的衣服,便進入宮門覲見。

在沒藏黑雲接過書信之後,陳彤便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甚至擔心自己會被沒藏黑雲當作泄憤的目標。

但讓他驚訝的是,沒藏黑雲瞧見書信的內容後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陳彤有些不理解官家如此嚴厲的苛責之言,卻讓沒藏黑雲欣喜,這麼多年來陳彤見過無數的表情,真的假的,他一眼便能看出,他可以肯定,這是真的欣喜。

沒藏黑雲的心情陳彤怎能理解,在她的眼中所看到的不是趙禎的嚴厲,而是一種氣魄與擔當,特別是書信中嚴厲的話語,在她看來是滿滿的大男子主義,滿滿的魄力!口氣就如一家之主在斥責妻子……

收起書信習慣的放入懷中,沒藏黑雲道:“大宋皇帝的意思本宮知曉了,告知大宋皇帝,若是能擊潰遼人,凱旋之日便是本宮出嫁之時!”

陳彤躬身行禮道:“奴婢恭候娘娘貴駕!”

陳彤就是沒藏黑雲與趙禎之間的紐帶,互通消息全靠他,待他返回大宋軍陣之後便把沒藏黑雲的話一字不落的告訴趙禎。

稍稍一想,趙禎便明白,沒藏黑雲並不希望遼朝從西夏的土地上獲得任何好處,而是期望自己擊潰由耶律洪基所率領的遼朝騎兵,顯然沒藏黑雲想要讓所以西夏人看到她的選擇是正確的,大宋的強大西夏確實抵擋不了。

“依附強者並不可恥,我大宋就要向西夏證明我們是可依附的強者,只有這樣這些党項人才會真心真意的歸附,就像當年他們歸附李唐王朝一樣。狄青,召集衆將於白虎節堂。”

狄青躬身一禮:“末將遵旨!”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大宋將士們積極的討論着戰術戰法,趙禎並沒有插嘴,術業有專攻,他只負責定下大方向,剩下的事情就應該由這些將領具體負責,充分給予將領靈活性,這樣才能發揮軍隊的最大實力,帝王的御下之道不過如是。

漫漫長夜,蠟炬成灰,即便是到了天光大亮的時候,白虎節堂中的討論依然十分激烈,這些軍人對兵事有着極高的熱情,不斷的做着沙盤推演。

趙禎已經困得不行,遼朝的軍隊還有三日才能抵達興慶府,現在推演再多也沒什麼作用,但接下來將領們的話讓他驚呆了,狄青上奏道:“起奏陛下,衆將領推演之後發現,我大軍當前往定州迎頭痛擊遼人,此地適合奇兵險用,若是早早設下伏兵,可擊敵與意料之外!”

趙禎看了看輿圖上的各種紅圈黑線,他發現現在的大宋軍隊已經越來越專業了,尤其是在用兵上,頗有後世風範。

從輿圖上看,這是一場完美的伏擊戰,大宋的埋伏圈可以很輕易的封住遼人的退路,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結果,在數十萬人的戰場上,能挫敗遼人的圖謀便已經很不簡單了,更別提擊潰遼人。

大宋現在要做的不是對付遼人,而是保護自己即將到手的勝利果實,這是一場對大宋來說輸不起的戰爭,必須要拿下,否則前期的投入有很多都會付諸東流。

最後趙禎還是沒有同意衆將士的計劃,因爲他不放心西夏,自始自終他都不信任西夏,更不信任沒藏黑雲,再說與其主動出擊在定州擊潰遼兵,不如在興慶府,在西夏人的國都旁,如此一來豈不是更有震懾之力?

趙禎相信,大宋軍隊有能力抵擋住遼人的南下,更有能力抵擋住西夏人的反撲,若是西夏人打算與遼人合夥進攻大宋那他們的如意算盤便是打錯了。

大宋在西夏已經佔領了許多城池,西平府便是一個重要的據點,大宋在此囤積了大量的軍糧器械,完全足夠數十萬大軍一個月之久的用度,這已經是相當龐大的一筆儲備了。

大宋在興慶府與西夏伏兵之間都能擊潰數十萬伏兵,何況是遼人的八萬鐵騎?相比西夏的滅國之戰,遼人更沒有必死之心和背水一戰的勇氣。

趙禎笑了笑,強者本就要展示他的鋒芒,否則怎麼能稱得上強者,怎麼能讓世人仰望?這是個信仰力量的時代,在趙禎看來這依然是個亂世,除非大宋統一整個華夏!

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
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