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

離開皇宮,這對一般的帝王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爲帝王這個“職業”相當的特殊,他的存在有時就是給人以“安定”的感覺。

即便是趙禎離開皇宮,離開了天下權柄所在,大宋依舊“正常運行”,他定下的大政方針不會改變,朝政也不會懈怠,甚至眼下的趙旭比年輕時候的趙禎更加勤勉。

從中樞到六部,每個府衙各司其職,在法度之內辦事,尋常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甚至效率更高。

趙禎的皇權從不會敢於各部甚至是朝堂上每一個衙門做事,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長時間的運作下來,卻給了朝臣們以前所未有的感覺。

當然,趙禎每日還是會收到各種各樣的奏疏,這些奏疏都是關於大宋重大事項的變動,以及緊急的事情。

災情,邊情,等等但這些趙禎也在把主動權交給趙旭的手中,他只是需要知道大宋發生了哪些事情,需要知道太子和朝堂上是如何處理的,如此便夠了,趙禎並沒有打算過多幹涉。

抱着三才收養的最小的孩子“討來”趙禎望向三才道:“這般的孩子你也願意收養?”

三才有些尷尬,但同時充滿期許的說道:“官家,別看這孩子嘴脣如兔,但模樣俊俏着呢!被父母嫌棄丟在福田院,奴婢不忍便抱了回來,您瞧瞧她這眼睛,是不是比夜星還亮?”

在看到了“討來”的眼睛後,趙禎便不再說話,這雙潔到令人自慚形穢的眼睛根本就不是一個成年人,尤其是謀算頗多的成年人所能凝視的。

討來是兔子的別稱,趙禎知道自己懷中的孩子是個兔脣患者,這在後世都是一種難以避免的先天性疾病。

千分之一的概率被人遇上了也沒有辦法,是打孃胎中便已經形成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人沒有辦法選擇也沒有辦法改變。

放下討來之後,趙禎便起身道:“這孩子的眼神太過純真,你和朕都不應該玷污她。”

三才大驚:“官家說的哪的話!能得您這般的聖君誇讚是討來的福氣,她早已說過這世上最爲仁慈的人便是官家您了。若不是您,她在福田院早就被餓死,您改革福田院,讓後宮的娘娘們每年監察,這大宋各路州府的福田院可早已大變了模樣,便是疾苦之地的福田院也多受朝廷貼補!官家您是咱們大宋最大的善人啊!”

趙禎搖了搖頭:“朕不是一個善人,在這一點上朕和東城豪門沒有區別,都是有錢了,有權了便開始用這兩樣東西換取世上最爲尊貴的東西!”

三才不再說話,他知道官家有時候擰起來誰勸說也沒用,但眼下他還是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問:“官家,咱們這次出宮不會單單是躲避那些勳貴吧?”

趙禎斜了一眼三才:“你這殺才倒是無趣,眼下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朕難道要爲了看猴戲連天家的臉面都不要了?”

“您這……走了便是…………”

三才的意思很明顯,趙禎就差大嘴巴抽他了,自己走了不搭理這些勳貴不光是爲了天家的臉面,更是爲了讓這些人無處可走。

三才瞭解趙禎,只要官家瞧見那些“惡人”即將自食惡果的時候,便會立刻興奮起來,甚至如同觀看雜戲一般,興致勃勃的命人準備酒水小菜,一邊看着奏疏,聽着內侍奏報,一邊吃才喝酒的慶祝。

這樣的行徑與君子相去甚遠,每當貪官污吏被監察院彈劾,並且在朝堂上枚舉罪證的時候,官家的表情是憤怒的,但眼神中總有一絲報復的快意…………

眼下的東城豪門也是一樣,他們當初的囂張跋扈變成了現在的誠惶誠恐,原本的奢侈無度變成現在這般被人追債。

官家此時最喜歡的事情便是在宮中看着這些人逐漸的上演悲憫之態,逐漸的看着這些人走投無路苦苦掙扎,最後不得已前往皇宮請旨。

官家最喜歡的看到的便是惡有惡報,不光是官家這般,自己這麼多年也開始喜歡看到這樣的局面,但官家卻一直說這很難,很難……很難……

眼下正是這些罪有應得的人前往宮中“求饒”的時候,爲何官家要離開神都城?

趙禎沒有和三才解釋的打算,他有些看不透也是常理,自己離開神都城不光是爲了躲避東城的那幫勳貴,而是爲了離開神都城,在大宋四處逛一逛,尤其是四川路。

今天趙禎在這裡是在等人,見人,三才知道這一點,暫時不敢多問,他在等仁青東的消息,一旦那個康巴部的智者抵達,他就要安排這兩位見面。

從早上等到晚上,消息終於還是來了,仁青東剛剛進城之後便被親衛司的人秘密的接到了三才的府宅之中,這裡是他和趙禎見面的地方。

和康巴人接觸的事情趙禎不希望讓參與者之外的人知曉,一個來自西面的人,無論怎麼打扮,怎麼喬裝,只要進了神都城都會被盯上。

便是參與的人也在少數,除了蔡伯俙的黑手和三才皇城司以及田況外,拜年再也沒有人知曉此中奧秘。

仁青東便是到了三才的府宅之中依舊是那副智珠在握的模樣,趙禎已經習慣了這些人的模樣,總以爲自己的智慧能夠保護自己安然無恙。

天下間的聰明人都是這樣的,聽說過無數的典故,知道無數的道理,可終究是忘了一條:聰明反被聰明誤!

趙禎在看到仁青東的第一眼便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隨手拍了拍身邊的椅子道:“沒想到在這裡見到朕?”

仁青東坦然的坐下:“開始的時候沒想到,現在清楚了,官家是真的需要我康巴部,否則一旦在皇宮召見仁青東,消息必然會有走漏的可能,到那個時候吐蕃高原上的人便會立刻仇視康巴人,並且當作死敵!”

趙禎喝了一口茶水,臉色平靜的讓仁青東恐懼:“因爲朕需要,所以才保護你們?因爲朕需要所以才和你們互市通商,開設榷場?仁青東你可能不清楚,朕從來都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或者說不是一個對外族心慈手軟的人,朕奉行的是外王內聖,所以讓許多人產生了誤解…………”

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
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