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

事情已經發生了,原本的張老大是準備無奈接受的,船隊的所有人都是面如死灰,畢竟重炮藏匿之事他們也脫不開干係,隱瞞不報在大宋也是同屬之罪,一條船上的人都要受到牽連,甚至連整個商船隊的人都不能倖免。

但突如其來的變故卻讓張老大驚詫,他也沒想到這個自己在泉州娶到的脂粉店老闆娘居然認得官人,並且還是姑姑…………

張朝西看着眼前英武的水師艦長激動的說不出話來,邊上的張王氏笑道:“這是你堂兄王萬平,快叫人!”

看着比自己大不少的王萬平,張朝西低聲叫了聲堂哥,卻沒想到他會迴應自家,點頭道:“姑姑這是堂弟?您和這個人生的孩子?!”

張王氏笑道:“怎生不可?沒點禮數,他是你姑丈!”

“您是…………誒!這如何使得?!官家若是知曉,必定會怪罪您的!”

一句“官家”讓張老大和張朝西父子二人目瞪口呆,自己的婆娘到底是什麼人?居然還能和官家有所牽扯,“官家知曉要怪罪!”這…………這是什麼意思?!

張王氏便是堂堂的三槐王氏的貴女,翰林學士王雍的女兒,帝師王旦的孫女,和趙禎青梅竹馬的王柔!

人生是奇妙的,王柔在神都城中多受趙禎的照拂,也受到了後宮的熱情款待,最後嫁給了宗室,得了國夫人的稱號,原本是極好的。

但她心中一直放不下與趙禎之間的情誼,每每入宮便是長住,流言蜚語終於還是重傷了她,其結果便是與宗室和離,這在大宋甚至是漢家的歷史上都是少有的。

女子自己寫下和離書去往衙門和離,根本就聞所未聞,若非王柔的身份尊貴,衙門裡的官差便直接把她打出去了。

最後事情鬧大,趙禎親自下旨才平息下去,但如此一來民間也傳出了這位國夫人與官家有染的“緋聞”。

只不過從此以後王柔遠走他鄉,離開了神都城,同時也離開了王家,因爲王家再也沒有她的容身之所。

王雍放言再也不認這個女兒,但私下裡卻是和王夫人悄悄打聽女兒的下落,但數十年間搜尋無果。

有人說王柔被官家養在了宮中,有人說王柔出走海外,但此間種種皆是傳言,沒人知道這位曾經能夠入主中宮的女人去了什麼地方,是死是活。

但現在王柔出現在了海船上,王萬平對這位姑姑的影響實在是太過深刻,所以在看到王柔之後便能肯定就是她。

不說臉上的模樣,單單是那份高貴的氣質就是一般女人所沒有的,畢竟她也曾經是官家身邊的親近之人啊!

“姑姑,您…………隨我回去吧!”

王萬平只是三槐王氏的旁支,但較爲親近族脈所以也就有了走動,知曉了其中的隱情,急急的打算帶王柔離開,全然不顧邊上張老大和張朝西父子二人。

在他看來找到姑姑比什麼都重要,至於這對父子,怕是要治罪的,王家即便瘦死也是比馬大的駱駝,閨女豈能嫁給這般身份的人?

但王柔卻道:“我的夫君孩子皆在此處,如何回去?本打算這趟船跑回來賺了最後一筆錢便賣掉船隊上岸,讓你堂弟好好讀書的,但今日之事卻被官軍撞見,重炮並非我家男人所買,而是在之前賊寇的船上所繳……”

王萬平點頭道:“我剛剛看過,這三門重炮乃是東海艦隊之維護丟失之物,出現在南海與商船隊無關,但畢竟是在這海船上被發現的,此事追查下去若非水落石出,怕有些人還是會用張老大的性命抵罪!”

王柔卻不擔心,笑了笑道:“我早已知曉,所以便準備自報家門的,沒曾想居然遇到了你。”

王萬平爲難道:“此事還是無法善終,此非姑姑求來官家旨意,只不過太上皇帝已經去往興京…………”

王柔笑着搖了搖頭道:“太上皇帝…………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他也終於輕鬆些許了,姑姑我可不想再去叨嘮,還是去求當今的皇帝官家吧!我在他的面前還有幾分薄面。”

王萬平點頭道:“如此是最好!”說完後又道:“姑姑,其實我此次並非巡海執役,而是南海艦隊開拔的前鋒,所以姑姑無須擔心我等返航,但事情卻不能不報,還請姑姑速去神都請旨銷案!”

王柔驚訝道:“整個南海艦隊開拔?此去何處…………哦,算了,不問了,路上保重,寫份文書與我,我親自送去福建路安撫使衙門去!”

王萬平自然知曉王柔的用意,點頭道:“姑姑稍後。”

說完便帶人收繳重炮快速離開,留下時間給王柔交代善後,他在準備文書的時候,王柔向愛護自己多年的丈夫笑了笑:“夫君過來,妾身有要事相商。”

此時的老張頭早已被王柔所“震撼”,他沒想不到自己家中這個賣脂粉並且說家人“死光了的”婆娘居然有如此身後的背景。

三槐王氏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關於王柔的事情更是太多人知曉,甚至成爲民間女子敢愛敢恨的“典型”。

但張老大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的婆娘就是這個女人啊!

張老大其實就是個“寵妻狂魔”,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爲人樸實貼心,對待王柔從來都是寵着的,從未讓她吃過苦,受過罪。

而王柔自然也能感受到他的真心,當王萬平的文書被送達後,兩艘船就這樣的分離了,事情肯定是躲不過去,畢竟商船上的炮聲早已讓艦隊的所有人都知道藏匿重炮的事實。

只不過王萬平給了王柔更多的選擇以及從中斡旋的時間。

王柔拿到文書之後便成爲丈夫的“頂頭上司”也成爲商船隊的主心骨,此時的她再次恢復王家貴女的身份,也會恢復了曾經的果斷。

“夫君速速通曉船隊返航,我等沒有時間了,回到泉州港,立刻解散船員,賣掉海船,把重炮交官,闡明緣由,我等前往福建路安撫衙門請罪!”

這是王柔最簡單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計劃,解散船員便能讓這些無辜人獲得自由,而主動交官也是說明並沒有刻意藏匿,而是截獲海賊偷運重炮的事實。

接下來便是前往神都,向當今官家趙旭請旨赦罪了,這點面子王柔當然還是有的,當初她可不止一次的抱過孩提時代的趙旭。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