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

新疆路是一個較爲偏僻的州府,但也是大宋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裡地域廣闊,涵蓋各原本絲綢之路的主要幹線。

原本這片土地叫西域,並不屬於中原,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大宋在這裡的經營,更是經過了戰爭的洗禮,使得這片土地重新回到了漢家文明的控制之中。

在歷史上,中原的強大就會使得西域依附,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爲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而東漢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

它的最初作用僅僅是運輸中國所出產的絲綢。

自從張騫出使西域之後,西域與中原的聯繫就從未中斷過,當然在唐朝對西域的控制發揮到了最大,可以說絲綢之路的成形就是那個時代所建立起來的。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橋樑,不光向國外賣出貨物,更是把國外的文化和技術帶回到了大宋。

甚至連佛教都是依靠絲綢之路傳遞到漢家王朝的,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來朝,在帝都長安向中國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從此佛教正式開始傳入中國,史稱這一佛教初傳歷史標誌爲“伊存授經”。

同時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西域對正統相當的看重,中原王朝非正統無以爲尊,於是西域諸國在天鳳三年斷絕了與新莽政權的聯繫,絲綢之路中斷。

絲綢之路交往的繁榮鼎盛時期,是繼隋而建立的強大的盛唐。

而這一切也都是通過武力擴展所得到的,唐太宗李世民擊敗了東突厥吐谷渾,臣服了漠南北。

唐高宗李治又滅西突厥,設安西、北庭兩都護府。

大唐帝國疆域,東起朝鮮海濱,西至達昌水阿姆河,盛唐成爲了當時世界上最爲發達強盛國家沒有之一。

漢家文明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成爲領先世界的存在,東西方通過絲綢之路,以大食帝國爲橋樑,官方、民間都進行了全面的交流,絲綢之路成形了。

但在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衰落,吐蕃人越過崑崙山北進,侵佔了西域的大部土地,中原北方地區戰火連年,絲綢、瓷器的產量不斷下降,商人也唯求自保而不願遠行,於是曾經輝煌的絲綢之路逐步走向低谷。

到了大宋初戀,漢家王朝的版圖不斷的縮減,早已失去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更無法涉足西北地區,絲綢之路衰落日益明顯,但另一邊海上絲路卻在崛起。

趙禎奪取西域毫無疑問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與吐蕃的競爭就是爲了掌控河西走廊的控制權,消除路上的存在的威脅。

最終絲綢之路的繁華也證明了趙禎當初的決定是多麼的明知。

大宋依靠路上絲綢之路成爲了繁榮的帝國,對於西域的控制也做到了前朝所沒有達到的程度,徹底控制並把西域納入了大宋的版圖。

實際控制範圍和疆域其實是並不一樣的,控制的土地只是控制,並未成爲漢家文明版圖的一部分。

並且即便是絲綢之路給盛唐帶來了繁榮,但依舊是被唐人當作是化外之地,即便是丟掉了也並不傷筋動骨的那種。

但現在,若是說大宋的新疆路丟掉,對於大宋的朝臣以及百姓來說簡直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必須要真刀真槍的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

因爲西域已經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大宋的新疆路啊!

這是有着本質區別的,新疆路是大宋的一部分,從改爲新疆路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已經被寫入史冊,成爲大宋官方承認的一路之地。

其中的州府都是大宋的州府,百姓也是大宋的百姓,所以朝廷纔會派出官員對當地進行系統性的管轄和改造。

趙禎在路上切實的看到了新疆路的改變,這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改變,而是一個深遠的,觸及靈魂的改變。

無論是多麼閉塞的地方,都會有大宋的官吏駐守,無論是多麼貧窮的鎮子,都會有一座大宋的學堂。

這對於荒蕪的新疆路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趙禎看來柳永做的實在是太好了,超出了他的想象,也讓他驚詫與柳永的能力。

當然在趙禎看來,最爲讓他暗道厲害的不是這些思想上的干預,也不是柳永全新爲新疆路設計的經濟政策,而是修路。

修路在大宋的許多地方並不是一件難事,大宋的公路已經修建多少年了?積攢下了大量的經驗,也積攢了大量的人才和經驗豐富的匠人。

但新疆路卻不同,這裡的環境實在是太過惡劣了,雖然還沒有到後世的那種惡劣程度,但大患鬼魅皟已經讓趙禎看到了未來。

沙漠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不光是環境的原因,該有地球氣候變化的自己原因,但就是這樣,柳永依舊在修建公路,修建一條能夠橫穿大患鬼魅皟的公路。

這條公路不是簡單修建的,而是一條有着綠化並且有着長遠修繕維護體系的公路,雖然修建的速度緩慢,但卻沒有停下。

這就像是格物院匠人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活就那麼多,只要不停下,就能做完,做活最怕的便是停手,無論你有什麼好方法,一旦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無數次,但只要不停下,終究是能完成的。

柳永的堅持便是如此,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說他是瘋了,居然要在沙漠中修建公路,每年移動的風沙,沙丘就能把公路給掩埋乾淨,你上哪去清理那些沙丘?

即便是當地人都不相信柳永能夠成功,但隨着公路的越來越長,維護的越來越好,種植的白楊和沙棘越來越多,這種看法也開始改變。

甚至讓當地人自發的投入到了修建公路以及植樹造林之中,因爲柳永在公路有了成效之後,親自在新疆路一個州府一個縣,甚至是一個鎮的宣講和遊說,讓老百姓自發的願意參與到其中。

也讓新疆路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有了路,來的人便會更多,商業便會越來越繁榮,絲綢之路便會更好走,不光對大宋有利,對新疆路以及他們自己也有利。

這樣執着的精神打動了趙禎,也讓趙禎看到了柳永的能力,他果然不再是那個只會奉旨填詞的柳三變了。

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
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