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回臨安

白純看出了那三封文書掩藏在字面下的意思,同樣,也察覺到了如今朝廷對葉青的策略,那就是徐徐圖之、遞進瓦解。

把蕭振從淮南東路差遣到河套三路,看似在雪中送炭般,讓手底下捉襟見肘的葉青,能夠瞬間解決無人可用的難題,但同樣,如此一來,朝廷也會利用這個空隙,立刻見縫插針的安排自己人至淮南東路。

在他們看來,如今的葉青,一時半會兒難以從京兆府抽身而退,所以只要差遣走淮南東路堅定不移的支持葉青的蕭振,那麼淮南東路再次被朝廷所控,就變的輕而易舉了。

而當葉青在京兆府把一切都梳理好後回過頭,就會發現此時的淮南東路,恐怕也已經跟他沒有半點瓜葛了,而身爲大宋之臣的他,同樣是無話可說、無理可訴。

不論是朝廷還是韓誠,抑或是李鳳娘,他們在無法剷除葉青後,或者是此策已經失敗後,不得不開始另闢蹊徑,那就是葉青在前面開疆擴土,他們就默默在後面接城納降。

今日是淮南東路,或許明日就會變成北地四路的其中一路,如此一來,不管葉青能夠在北地收復幾多城池,到最後,也不過是爲朝廷做嫁衣,或者是爲最喜歡搶他人功勞的韓侂冑做嫁衣。

韓誠願意跟葉青合作剷除趙汝愚,鍾晴識破了韓誠藉此機會陷葉青於不仁不義的計謀,於是讓劉克師帶着白秉忠、葉衡二人北上,不給韓誠計謀得逞的機會。

李鳳娘想要保住皇后之位,甚至是未來的皇太后之位,即惹不起如今的葉青,又得迫於葉青的壓力,跟韓誠談條件,而所有的條件中,在李鳳娘略顯短視的眼光中,她並不覺得,葉青失去一個淮南東路,對他會有傷筋動骨的損失。

史彌遠一直在蟄伏、隱忍,夾縫之中求生存,他很好的做到了左右逢源,從而使得他能夠一直穩穩的居位於吏部尚書一職,坐看朝堂之上的龍爭虎鬥,暗中繼續培養自己的黨羽勢力。

趙汝愚成爲了衆矢之的,史彌遠在暗地裡,以吏部尚書一職,發展着自己在朝堂之上的黨羽,韓侂冑雖然同樣是在開疆擴土,但相比起葉青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所以他要搶功勞,特別是如今繁花似錦的揚州,已經不亞於臨安的繁華盛世時,淮南東路就變成了一塊兒讓人流口水的香餑餑,而且更爲重要的是,如今淮南東路跟金人之間,還隔着一個北地四路,免去了戰火之憂。

韓侂冑如今依然是兩浙西路的安撫使,拱衛着臨安、鎮守着鎮江,所以不管是從戰略上,還是說勢力吞併上,與他一江之隔的淮南東路都是其眼皮子底下,難以忽視的一塊兒肥肉。

此時若是不趁着葉青在京兆府路的一灘爛泥中無法抽身時,把其搶過來,那麼韓誠跟韓侂冑父子,就不如干脆找塊兒豆腐撞死算了。

畢竟,在韓城父子看來,只要與葉青一起除掉了趙汝愚,而後藉着機會搶到淮南東路,那麼他們就足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從此之後,朝堂之上能夠跟他們爭鬥的,也就只剩下了一個不足爲懼的史彌遠。

而葉青,一旦失去淮南東路,也就等同於不知不覺的被踢出了局,能夠讓他蹦噠的也就只剩下了,宋廷眼中視若雞肋的北地四路等地了。

而這也就達到了宋廷的目的,葉青到底是不是宋臣,最起碼在疆域上來看,朝廷也就不在乎了,畢竟朝廷原本該擁有的疆域一點兒也沒少,而且邊疆還多了葉青這麼一個,免費爲他們抵禦金人鐵騎襲擾的倒黴蛋,何樂而不爲?

一個政客最爲害怕的不是輸給競爭對手,而是害怕被踢出了權力中心,連爭鬥的資格都沒有。

葉青關山一戰後,第一反應就是把慶王趙愷、崇國公趙師淳拉到京兆府路,便是擔心朝廷先下手爲強,會把這兩人安置到了臨安,不給他留下任何跟宋廷有關聯的機會。

好在他搶先一步,在第一步棋上並沒有失去先機,而接下來想要剷除趙汝愚,他又無法在京兆府分身時,自然而然的就開始顯得有些被動了。

但若是讓葉青放棄淮南東路,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白純也正是看到了其中的關鍵,纔會替自己的夫君抱不平,纔會怒不可遏的甚至想要回臨安,跟胳膊肘往外拐的李鳳娘對峙一番。

在白純看來,雖然李鳳娘貴爲皇后,但她跟自己夫君之間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天下人不知道,但你當跟葉青睡在一個被窩裡的女人也全都不知道嗎?

這個時候不幫着跟自己不管是情誼、還是當初因爲利益而結合的男人,反而是幫着外人,白純心頭的這一口惡氣,是怎麼也無法嚥下去。

不過在葉青看來,李鳳娘這娘們要麼就是被人忽悠了,要麼就是真的不長記性,但這種有替李鳳娘開脫嫌疑的話語,如今他可不敢跟白大美人說,深怕說出口後,自己當晚就得住在前院跟種花家軍兵士同眠了。

不出所料的,在第二天的時候,蕭振的密信就被送到了葉青的書房,白純自昨日起後,就變得格外霸道,不由分說的搶過葉青手裡還未來得及看的信,急切的看了一遍後,那張本就高冷淡漠的神情,終於是出現了一絲緩和。

坐在書桌後面的葉青,緊張的看着白大美人嘴裡大概嘟囔了一句:這還差不多後,這纔拿起被白大美人放在桌面上的信。

蕭振的信很簡單,與昨日裡那三封文書的內容大致相當,不過側重點則是,他不希望葉青同意自己前往京兆府這邊。

葉青笑了笑,而後把信放在了一邊,白純就跟柱子似的再次杵在葉青跟前,冷冷道:“你打算什麼時候走?”

葉青無語,有些不滿的看着白大美人:“我現在這麼招你不待見嗎?就這麼想立刻趕我走?”

“怎麼了,不行嗎?早就看煩了你天天的遊手好閒、無所事事!趕緊回去煩傾城、煩鍾晴去,我不想再看見你了。”白純冷冷的說道,只是這個時候的神情,依稀倒是讓葉青尋到了一絲,當年與白純兩人初見時的高冷模樣兒。

“蕭振就比你沉的住氣,你夫君我,豈能不知道淮南東路失不得?慶王、崇國公,就是我跟臨安之間那條無形又牢固的繩子,只要兩人在手,那麼誰也砍不斷我跟朝廷之間的聯繫。蕭振以及淮南東路,則就是北地與臨安之間的紐帶,只要淮南東路穩固,宋廷就無法甩脫我這個包袱。”葉青隨和笑着說道。

“知道就好,賈涉過兩日就回來了,我跟紅樓,也把你的行李收拾好了,反正你是經揚州、回臨安,也不用帶什麼東西,那邊都不知道給你備了多少了。”說着說着,白大美人的嘴裡,又不由自主的露出一股女人該有的醋意來。

即便是跟燕傾城、鍾晴再情同姐妹,但真到了拱手相讓的時候,是個女人心裡都不會舒服的,何況,還是白大美人這種一直以正房自居的女人。

葉青也不能說走就走,自然是還要把這邊的事情再安置一番,而後才能放心的回臨安。

白純嘴裡說着巴不得葉青趕緊早早走,但每到了晚上,在被窩裡,比誰都把葉青摟的緊。

慶王趙愷、崇國公趙師淳兩人也都相繼回到了長安城一次,如今手頭上的事情都是正在關鍵時候,他們也不想在這個時候離開。

慶王幾次三番的欲言又止,葉青就權當做沒有看見,無怪乎是關於白秉忠跟葉衡的事情,而且如今他也不想 操心這件事情,他也相信,接下來白純能夠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崇國公趙師淳先慶王一步離開了長安,身上越發具有商人氣質的他,只是叮囑了葉青到揚州後,把自己念念不忘的兩個小妾派人送過來,至於信安郡夫人,要照顧府裡的兩個心肝寶貝,就沒必要跟着過來了,不過臨走前還是警告葉青,看好自己家的兩個小東西,別這麼早就敗壞了他兩個閨女的名聲。

葉青打馬虎眼的呵呵道:肥水不流外人田,早晚的事兒,你又何必爲兒女着想這個事情呢。

趙師淳無語,最後如同妥協似的沒好氣道:那也得是正房夫人才行,得入你們老葉家家譜,不能像你這般不倫不類,沒有正側之分。

也就是這個時候,葉青才知道趙師淳竟然是個懼內的貨色,一直以來自己不敢提,竟然趁着自己這次經揚州的機會,讓自己這個“清官”給他斷家務事兒。

不過葉青也沒有拒絕的理由,自然是一口答應了下來,所以趙師淳樂呵着便開始忙乎自己的商業帝國大業去了。

慶王自然是想要在葉青不忌諱,以及自身如今無法擺脫現實的情況下,也想要能夠成就一番事業上的成就感,能夠爲他們皇家宗室正名,何況如今又有趙師淳這個前車之鑑給他做榜樣,慶王也更想看看,長安城在自己手裡,能不能變幻出一副新的面貌。

而且慶王更爲決斷,如同是下投名狀似的,讓葉青把他府裡的華國夫人,以及新納不久的楊喜兒等人,包括他的兩個兒子一同接過來,說要不然那麼大的院落,他一個人住着太空了。所以等良佑等人過來後,也能夠熱鬧一些。

葉青欣然領命,答應一到揚州後,就立刻先辦這兩件事兒,至於良佑是誰?從慶王的嘴裡才知道,他府裡的管家,而且還是一個太監,畢竟身爲王爺,他府裡可是太監、宮女並存的。

忙的焦頭爛額的虞允文並沒有從河套三路回來,不過倒是給葉青捎了句話,意思就是,劉敏行跟劉敏學兄弟二人,留一個在河套三路就足夠,至於河套三路接下來的官場之事兒,他可以再物色新的人選,兄弟二人若是執掌河套三路中的其中兩路,容易遭人非議。

葉青笑着同意了虞允文的提議,不過並非是因爲虞允文所闡明的那些理由,而是因爲他很清楚,虞允文沒有在明面上說出來的潛臺詞,是什麼意思。

劉德秀的死,歸根結底是葉青的事情,但如今不管怎麼看,都是因爲初來乍到揚州的慶王趙愷而起,而後纔是終結於趙汝愚手裡。

所以在葉青將要離開長安後,這個時候的長安,完全就等於是慶王一個人說了算了,虞允文必然要差遣一位,跟慶王不那麼對付的人回長安,跟慶王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顯然,劉氏兄弟不敢在葉青跟前說的話,但在虞允文那裡可以暢所欲言,自然,葉青也能夠猜測的出,劉氏兄弟對於慶王,內心裡還是很有成見的,畢竟,自己的父親若不是慶王,也不會被趙汝愚逼死不是?

第一百八十四章 宋 金 夏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息第二百七十三章 “落水救人”第十三章 大瓦子第十五章 皇城司第五百二十章 國寶第八百四十二章 討價還價1003 說服第四百二十章 雪中悍刀行第八百五十章 關山道第六十一章 東華門第七百五十章 帷幕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口大鍋第三百二十八章 略遜一籌第四百九十四章 父女1106 嫁禍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九百七十九章 隔河相望第六百五十章 連下三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四百二十章 雪中悍刀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南東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接人 待物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城司的旖旎風光第七百零七章 寅時第八百一十四章 大遼王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膨脹與聯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君臣第六百三十章 探望第九百一十六章 善後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后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門巷第三百三十三章 邀請第八百六十九章 邀請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旨第三百七十一章 變動第八百二十五章 雜牌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意義1196 雨繼續下1020 啓程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八百零二章 真身第七百二十七章 紅顏禍水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五十章 亂了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傘骨第三百四十九章 消沉的沉默第九百二十二章 暗鬥 角逐第八百八十七章 韓誠第九百章 媒婆史彌遠第九百六十九章 攻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敗露1161 世界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城司的旖旎風光第七百九十六章 劉德秀跑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五章 和爲貴第七百二十九章 揚州牧 節度使1174 望遠鏡第六百九十九章 意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被利用第二百四十三章 借刀第五百零二章 保證第六十二章 猜忌第六百二十七章 史彌遠的選擇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歸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探營4第五百一十三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七百八十五章 還是缺個章節名吧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1117 大英雄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靜的夜第六百八十二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七百二十七章 紅顏禍水1216 缺章節名第五百零三章 雛形1004 缺一個章節名可好第五百零六章 查案第十五章 皇城司第九百九十三張 婦孺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走了之第二十一章 隱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搶人第九百九十三張 婦孺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張紗幔1163 運河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1151 交易第八百八十一章 篝火晚宴1120 無疆1223 萬寧宮1117 大英雄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波亭第二十六章 談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宋 金 夏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息第二百七十三章 “落水救人”第十三章 大瓦子第十五章 皇城司第五百二十章 國寶第八百四十二章 討價還價1003 說服第四百二十章 雪中悍刀行第八百五十章 關山道第六十一章 東華門第七百五十章 帷幕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口大鍋第三百二十八章 略遜一籌第四百九十四章 父女1106 嫁禍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九百七十九章 隔河相望第六百五十章 連下三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四百二十章 雪中悍刀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南東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接人 待物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城司的旖旎風光第七百零七章 寅時第八百一十四章 大遼王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膨脹與聯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君臣第六百三十章 探望第九百一十六章 善後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后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門巷第三百三十三章 邀請第八百六十九章 邀請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旨第三百七十一章 變動第八百二十五章 雜牌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意義1196 雨繼續下1020 啓程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八百零二章 真身第七百二十七章 紅顏禍水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五十章 亂了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傘骨第三百四十九章 消沉的沉默第九百二十二章 暗鬥 角逐第八百八十七章 韓誠第九百章 媒婆史彌遠第九百六十九章 攻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敗露1161 世界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城司的旖旎風光第七百九十六章 劉德秀跑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五章 和爲貴第七百二十九章 揚州牧 節度使1174 望遠鏡第六百九十九章 意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被利用第二百四十三章 借刀第五百零二章 保證第六十二章 猜忌第六百二十七章 史彌遠的選擇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歸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探營4第五百一十三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七百八十五章 還是缺個章節名吧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1117 大英雄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靜的夜第六百八十二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七百二十七章 紅顏禍水1216 缺章節名第五百零三章 雛形1004 缺一個章節名可好第五百零六章 查案第十五章 皇城司第九百九十三張 婦孺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走了之第二十一章 隱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搶人第九百九十三張 婦孺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張紗幔1163 運河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1151 交易第八百八十一章 篝火晚宴1120 無疆1223 萬寧宮1117 大英雄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波亭第二十六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