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城西的廢河道沒碼頭,將六架子母炮從戰船搬到岸上很費了些事,足足用去半個時辰方把要帶去的子母炮擡到馬背上馱好。一哨鐵甲軍和兩小隊護衛隊弩兵護着十八名炮手共一百九十騎,在回來報信的親衛引領下,朝天長縣的橫山地區急趕。

目送騎隊逐漸遠去,林強雲很是擔心的對陳君華說:“我真想自己去橫山走一趟,省得心裡沒底。若是這次被李蜂頭逃掉,讓他將潰散了的賊兵再收攏渡過大河北去,在此蒙古韃子正想對我們進行清剿的情況下,將會對根據地形成兩面夾擊的攻勢,這就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危機。”

“唔,這倒是不可不防的大事。”陳君華被林強雲如此一說,心中不禁一沉,他一手輕拍林強雲的肩,安慰他說:“根據地至今沒消息傳來,說明斡陳那顏的韃子兵還沒有動靜,他們應該還未曾準備好。但臨安那裡應對朝庭的事情也是不容忽略,必須先去把趙宋皇帝和史彌遠這些人的關係處理好,否則將會有更大的麻煩。爲防萬一起見,這裡的事了之後,叔就不陪你去臨安了,我和武將軍一起先趕回山東。若是我們覺得實在不行的話,再通知你回山東來主持應對這場大戰吧。”

林強雲:“這樣也好,叔回到山東後告訴張大人和沈叔,要他們把其他的事情都先放一放,立即組織人先把通往各城鎮的大路,特別是通往根據地沿邊城鎮的大路,抓緊修築完成。以便我們地鐵甲車能在戰事起時迅速趕赴各地。在這場大戰中發揮它們應有地作用。另外。叔也必須選出部分人充實到鐵甲車隊去,把已經制造好的鐵甲車都組編成軍伍,讓他們抓緊訓練,儘快形成戰鬥力。這樣多做些準備工作。我們或者在對付蒙古韃子和北上賊兵的兩線作戰中,不至於相差太多,可以儘快將入侵的敵人打敗消滅掉。”

“強雲,你對山東作戰地方法還有什麼想法。一併給叔說清楚。”陳君華明知林強雲沒打過什麼仗,但從別人的口中瞭解到,去年對李璮和五千韃子兵的那場戰役中,僅以數千沒戰鬥經驗的部隊,打敗並且幾乎全殲了數萬敵人,這可不是什麼人都能辦到地。由此可見,這位異姓侄兒對全局的掌控,有他獨到的眼光和一定的把握。在關鍵時刻的所行所事無不暗合兵法,實是有一代人主的丘壑。所以。陳君華在福建路見到林強雲後,就將情況問得詳詳細細,連一點微小的細節也不肯放過。此時此刻,要回去山東面對即將、可能來臨的兩線作戰地不利形勢,深知局勢嚴峻的陳君華,自是不會像其他人般地盲目樂觀,他想知道這位侄兒對即將來臨地這一場關乎根據地生死存亡的大戰。有什麼特別的辦法。

林強雲其實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將來的危局,他在得到陳老拐的報告後,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但要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去針對某件事考慮,只能一件一件的來,先解決最迫切地問題。這時,對於陳君華的問話,他只能苦笑回答:“我沒什麼想法,對上這樣的情況可以說得上是一籌莫展。不過,這段時間跟叔和武將軍他們學了這麼久的兵法,總覺得除了武器之外,還應該在情報這方面多下些功夫纔是。依小侄想,現時我們對蒙古韃子的作戰方法、領軍將帥的個人喜好,他們每個人的脾氣、打仗的特點,來犯敵人的數量、兵器、戰鬥力高低、士氣等事情一無所知,應該不是什麼好事。若是能在這裡多下些功夫,找出敵人的弱點,再針對這些弱點加以利用,或者會對戰鬥的勝負有極大的影響。”

陳君華:“你這話說得是,叔回去後會加緊辦好,多派出細作探明情況。其他還有什麼要交代的?”

林強雲:“我們根據地去年剛結束一場大戰,恐怕還沒完全恢復過來,此刻正是百廢待興的關鍵時候。叔回到山東後,請多考慮一下,是否能把戰火引到根據地外面,別要因爲打仗而耽誤了農時。”

林強雲猛然想起些事,“咦”了一聲說:“不對,的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還可以有好多種方法應付。比如,我們可以創造條件,在局部形成敵弱我強的態勢,有道是‘要打運動戰、殲滅戰’,‘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敢於大踏步的前進、大踏步的後退’,‘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一部有生力量’。對啊,這纔是我們所需要的戰略戰術呢,哈哈,有辦法了……叔,你先回去,小侄到臨安去把事情安排處理好後,立即就會趕回到山東,我就不信,祭起那些全民皆兵的‘游擊戰’、‘地道戰’、‘地雷戰’等諸般法寶,還會怕了區區蒙古韃子和敗退回去的賊兵,肯定能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陳君華還想開口問個仔細,但城南運河上喧天的鑼鼓聲已經越來越近,估計是趙善湘的船隊已經到了,只得下令將船駛回運河主道上。

對於官面上的一套,林強雲實在是煩得很,他那一副強打起精神,但還是顯得無精打采的樣子,讓初見林強雲的趙善湘覺得此人是個上不得檯面的無知匠人。他心內不由得暗自責怪杜採怎麼會如此沒眼力,將一個潑皮說成是天下少有的能工巧匠。

可轉念一想,趙善湘又有點疑惑,按他在犒軍時所見,林強雲這次帶來的親衛、護法軍的情況看,如此整潔精悍的軍隊非同一般,絕不是一個主帥爲潑皮無賴的人能訓練出來的,這樣的主帥會有能人肯投入其下幫他出謀獻策,盡心盡力麼?不對,這個看到的林飛川一定不是他的本來面目。此人恐怕真有大才。並非一個簡單地“能工巧匠”四字就可以將其概全地說清。當趙善湘看到鐵甲軍之後,這種想法更是堅定了,暗中存下了要好好結交此人,並一定要對這林飛川深入瞭解地打算。與此同時。趙善湘也終於從派去探聽消息的下人們口中瞭解到,林強雲之所以會有這種態度,是由於前些天被趙範、趙葵害得差點在戰場上丟了性命,心裡有氣所致。

“怪不得這林飛川見了本官除了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外。顯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樣子。”趙善湘內心裡暗自歡喜,覺得這正是拉攏林強雲進入到自己這方陳營地大好時機,忖道:“若有此人加盟,朝堂上的力量對比可能沒什麼影響,但我們這一方的人,可以藉助其龐大的財力和所製出地火銃等犀利兵器,在此後對金國的作戰中立下極大的軍功,可以很快得到升轉。那樣的話,得到升遷的人無論到地方上或是回到臨安爲京官。都會產生出巨大的影響力……呵呵……”

在得知了這段時間揚州戰場每次作戰的詳細情況,並瞭解到各次戰鬥勝敗的其中原委後,趙善湘心中暗暗叫苦不迭,直嘆自己地運氣不好。他真是後悔,後悔沒讓史嵩之在臨安時用盡手段,不惜一切代價將林飛川吸收到自己這方的陣營中來。更後悔自己在得到杜杲關於火銃地確實消息後,沒有親自出面與這個林飛川交好結識。虧得那年還與杜杲一起爲這火銃軍的事商量算計了大半天時間。趙善湘真個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趙善湘,字清臣,與史彌遠是兒女親家,他以從官開聞,指授之功居多,日夜望執政。但史彌遠則並沒有依從其願望,反而說:“天族於國有嫌,高宗有詔止許任從官,不許爲執政。紹熙末,慶元初,因(趙)汝愚、(趙)彥逾有定策功,是以權宜行之。某與善湘姻家,則又豈敢。”

史彌遠不但對趙善湘如此,對其侄史嵩之更爲嚴格。因此,趙善湘對史彌遠不怎麼親近,反是與史嵩之甚爲相得,進而結成一黨,以應付政治上的各方對手。

對於這次揚州大捷,因趙範、趙葵是與史相公另一姻親鄭清之(史、鄭兩家姻親數代,史詔女嫁鄭章,鄭章是鄭卑之兄”鄭清之的兒媳史娟,女婿史望之都是史家的人。另外鄭清之還是史彌遠弟弟史彌堅的老師)一黨的人,故而心裡很是不安逸。此前李蜂頭圍困揚州之時,趙善湘調集地各路援兵一直遲遲沒趕來救援,也是有其私心在內作怪的因素之一。

趙善湘的目的是要讓趙範、趙葵兄弟在揚州城下先吃個大虧,然後再由自己帶齊兵馬前來解救。一則可以打擊鄭清之一黨在朝堂上的威信,減弱他們的勢力,二則自己也能有個極大的戰功,到時候參知政事的位子能否到手雖不敢保證,佶計知樞密院事的樞相之位是跑不了的。最不濟,同籤書樞密院事或者權樞密院事之類的職位總應該得到吧。史相公也曾答應過,這次若是能將李全李鐵槍剿滅,他就不再出面阻攔自己登上執政之位。

可是,令趙善湘沒想到的是,這次揚州戰役一直都按自己的計劃進行得好好地,卻憑空鑽出個什麼通議大夫,提舉龍虎山、閣皁山、茅山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事、兼誰東招捕副使林飛川,他一到揚州就把整個戰局給扭轉了。不但趙範趙葵在其幫助下連打了幾場勝仗,還把李蜂頭這個賊酋也給誅除掉,使自己立下大功走上執政之位的美夢給打破了。

“人算不如天算,真個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啊!”趙善真是鬱悶得很吶:“這個林飛川到揚州沒什麼問題,你奉旨祈安就安安份份的設壇祈安好了,沒的還帶了那麼多,又那麼能戰的護法軍來幹什麼呀?你爲了自己一路上的安全,帶上一兩千護法軍也則罷了,可幹嘛非得要帶着他們去參戰?參戰也則罷了,卻非要出死力把賊兵打得大敗虧輸,這下可好,連賊首李蜂頭也給殺滅了,叫我如何還能坐上執政之位,這是什麼事吶!?”

趙善湘在失落的同時,又有覺得點安慰:“好在李蜂頭並非趙範、趙葵所殺。立了大功的林飛川又不想領取這天大地功勞。最終還是會落到我這個主持剿賊地沿江制置大使頭上,算是多少有點補償罷。實在地說,即使李蜂頭真爲趙範兄弟所殺,本官也要想出個辦法將此功勞給抹掉。絕不能讓外黨之人得去這個大功勞。若是不能做到這一點,讓趙範因功而進入朝堂,雙方勢力的變化就會大大地傾向鄭清之一邊,自己這方好不容易纔把喬行簡弄到升爲端明殿學士、同籤書樞密院事。稍把勢力的對比拉平了一點努力就顯得蒼白無力了。除了可以起到一點制衡的作用外,哪還有什麼勻勢可言呢,那也太令人難堪了吧。”

對護法軍地犒賞一結束,趙善湘將其他的事情都交給屬下官吏去做,自己則將林強雲、陳君華兩人請到帥船上。

“本官與貴同鄉杜杲杜子聽乃知交,和史嵩之史子由也是過從甚密的好友。”趙善湘早前已經由史嵩之的口中得知林強雲對他們懷有戒心,也從杜杲那兒瞭解到林強雲和他及孟珙結交地經過,並將火銃的試射及其威力的情況也都講了。故此他就先將身份拋開。說出了和杜杲、史嵩之的關係,以免林強雲對自己產生什麼誤會。

看到林強雲、陳君華都是不動聲色。趙善湘暗中點頭,指着在一邊相陪的兩個身着盔甲的將軍,向林、陳兩個人介紹說:”你們聽好,認清了,這位就是名滿天下的天師道‘上人’綽號‘誅心雷’的飛川大俠林強雲;這位,則是十多年前打遍江南、荊湖數路無敵手,人稱‘霸王槍’地大軍都統陳君華陳元帥。林老弟、陳元帥。這兩位是本官屬下的雄邊軍統制、總轄範勝、谷汝礪,雖然沒有林大人般天下聞名,也不及陳元帥般威震數路無敵手地武功,卻也是素有勇名的兩條沒遮攔勇將,只是他們都有點憨厚……”

“憨厚”這是說得好聽的話,說得不好聽,那就是表明得到這樣評語的人很渾。

那位谷汝礪想必真正是個渾人,看到陳君華比自己高大壯實,倒有些自知之明,不敢公然去招惹。但對林強雲這位相貌平實毫不出色,個頭不高甚或比自己還矮了許多,更看不出會絲毫武功的年輕人,怎麼也不相信此人能誅殺掉武功與兇名都卓著的李蜂頭。谷汝礪心裡怎麼想,嘴裡就怎麼說,打斷趙善湘的話大叫道:“阿也,你就是那天師道地上人,名傳天下的誅心雷、飛川大俠麼,怎麼看起來與鄉下的農家小子一般般,沒什麼特別之處呀。飛川大俠,本將軍聽人說,你的‘誅心雷’使出來時,被擊中的人若是沒歪心邪念便絲毫不損,此事究竟是真還是假呀?能不能試試給我看下,到底是不是真的好麼?”

範勝聽這位同袍話說得太不像樣,慌忙喝道:“五弟休得胡言亂語。”轉身對林強雲唱了個肥喏,誠懇地道歉,但說着說着,他的話也不怎麼地道起來:“林大人休怪,我這兄弟出言不遜,還請原宥則個。不過,末將也是好奇,飛川大俠的,誅心雷,真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嗎,能不能試給我們看看呢?”

趙善湘一聽範勝這話,臉色變變了,正想開口時,林強雲卻是探手從衣袍內抽出手銃,掂了掂後笑道:“那好啊,兩位將軍要試,那麼本官就對你們每人發上一記誅心雷,若是沒做過什麼見不得人的虧心事,中了雷擊也不會有什麼事,鐵定會平平安安毫髮不傷。”

陳君華也知道林強雲是在逗這兩位渾人將軍,但又怕侄兒真個是聽了他們的話生氣,連忙伸手按在林強雲右臂,對趙善湘和範勝、谷汝礪三人說:“趙大人,兩位將軍,你們可是要想好了,如果你們過去確實是沒做過不可見人的虧心事,並能確定自己在中了‘誅心雷’後,從此不會起歪心邪念,這樣纔好以身試雷。否則一旦有事,那就會全身潰爛,直至數月方死,你們自問能做出保證麼?”

谷汝礪道:“我可不怕,俺老谷從小到大就沒做過什麼不可見人的事兒,相信以後也絕對不會做出有愧於心的壞事,當然敢以這一百多斤來試試‘誅心雷’嘍。”

範勝到底沒谷汝礪般渾。也心細得多。連忙問道:“請問陳元帥,何等樣的事纔算得上不可見人,又有何等樣地事是有愧於心呢?”

陳君華笑道:“從大地方面來說,賣國投敵、禍國殃民、不忠不孝、失節無義、無禮失信等等;小的方面麼。坑蒙拐騙、偷雞摸狗、欺下瞞上、行爲卑鄙、心懷齷齪之類,凡此種種,皆可算得上是不可見人、愧對天地。大的且不去說他,我們就以小的方面來講。打個比方吧,你們可曾在年少時,因沒吃地而去偷過別人的食物?你們可在弱冠之時,看到鄰家的女子起了歪心邪念?又或者……”

“阿也,這樣的小事也算!”谷汝礪聽得陳君華這話,臉色一下煞白地驚跳起身,三步並做兩步地閃到範勝身後,覺得穩當之後。方小心翼翼地探出頭叫道:“林大人,飛川大俠。你可千萬小心收起‘誅心雷’罷,我不試了,不試了。”

谷汝礪話一說完馬上就縮下頭,拍打着胸脯小聲嘀咕:“還好,還好,飛川大俠沒來得及將‘誅心雷’使出,否則我這自小就靠偷別人的雞狗貓兔吃了才長大的人。若是中了‘誅心雷’那還不生生的全身潰爛,死得悽慘無比呀。”

範勝見林強雲的目光射到自己身上,慌忙舉起雙手亂搖,急道:“末將也不試了,別說弱冠時見了鄰家女會想着將了來樂上一樂,就是當了兵後也壞過不少女子的貞操,小的萬萬不敢試了。”

趙善湘心裡念念不忘的,就是很想當面看清火銃地威力,以便日後好做打算。這時喝住範勝和谷汝礪,對林強雲說:“據子昕兄說,他稱林老弟爲賢侄,本官也對你如此稱呼,想必林大人不會介意吧。

林強雲:“趙大人比在下的父親年紀還大,長者要如何稱呼俱可,小子怎敢不從。”

趙善湘哈哈一笑,情知林強雲不欲太多人知曉火鎖地事,和聲問道:“賢侄啊,子聽兄說,他與孟珙都親眼看過‘誅心雷’的威力,能否也讓愚叔見識、見識呀?”

林強雲遊目四下打量了一下,信手朝掛在遠處一個小艙門上的長方六角琉璃宮燈一指,問道:“趙大人,艙內的物事都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罷,可否就以此燈爲標的,讓小子發出‘誅心雷’給大人看呢。”

“這個……”趙善湘沉吟了半晌,這才咬牙道:”好罷,就以此燈爲標的,讓賢侄試試‘誅心雷’地威力。”

趙善湘把話說出口後,心中發苦,這盞六角琉璃宮燈纔到手不足十天,是他於上元節在鎮江府觀賞花燈時,由知府韓大倫所送。這盞琉璃燈的骨架、頂頭、底座全都以琉璃製成,點燃後渾然一體,如同無骨,稱之爲“無骨燈”,聽說這樣的琉璃燈能值到六七百貫一盞呢。

“以六七百貫銀錢來作爲試發‘誅心雷’的標的,我是不是太過有錢了,別人知道了後,會不會把我看成是個爲老不尊的敗家子吶。只盼他的火銃沒那麼厲害,別把這麼貴的燈整個打壞纔好。”

趙善湘的心意還正轉動,只見林強雲右手擡起與眉齊,銃口火光一閃間,“砰”然大響中“嘩啦啦”一片的琉璃落地聲傳到。

“我的‘琉璃無骨燈’呀!”趙善湘心裡慘叫的同時,眼睛瞪得大大地又是大吃了一驚。相距林強雲坐位三丈多遠的琉璃燈,此時只剩下一條彩帛帶子扎住的燈樑還掛在釘子上不住晃動。

趙善湘揮手向範勝和谷汝礪二人說:“看到了道法的威力,總可以死心了吧。你們先出去吧,本官還有事與林大人商量。”

兩個渾將軍巴不得早些離開這個能以道法制人的飛川大俠,怕是一個不好說錯了話後,惹得此人火起,給自己來上一記‘誅心雷’的話,那可不是玩的。別的不說,光是想想中了‘誅心雷’後,看到美貌的女子,連心裡想着點歪心也不行,更別說憋得火大時尋個看得上眼的婦人行奸了,那還不給活活的爛死?就算是不被‘誅心雷’的道法給爛死,那股子火沒女人來發泄,憋也會給憋死啊。此時得了上官首肯發話讓他們離開。連告罪也沒說上一聲。跳出身就衝出艙去口那谷汝礪在出到艙門時還笑了聲,回頭對林強雲做了個鬼臉,叫道:“飛川大俠,我可沒說你什麼壞話。你以後出了什麼事別怪到老谷的身上來啊。我是怕了你地‘誅心雷’了。”

長出一口氣平定了一下心緒,趙善湘目注林強雲問道:“賢侄啊,子聽兄所說地話現在本官已經是十成十的信了,若是愚叔變賣家產籌得一百萬貫銀錢。按每支火銃配一百銃彈來算,可向賢侄購得多少火銃?”

“銃彈?”陳君華奇道:“這是何物,怎地陳某人從未聽人說起過這等物事。強雲,這不會是你又弄出來的新奇貨色吧?”

林強雲也是一臉不知所以的神色,仔細想了想才恍然大悟,裂嘴笑了起來。

趙善湘尷尬地笑道:“本官也不知如何說法纔好,只是按前年與子聽兄談論時所說地‘銃彈’一詞,用於講裝在火銃內之子窠。若是說子窠。好像不怎麼妥當,實在是其物太小了些。只像是個彈丸口若不說子窠,也不知如何去講此物,故而也就引用了子聽兄的話,稱其爲‘銃彈’了。”

林強雲笑道:“趙大人,那不叫銃彈,不過杜杲大人也沒錯得太多,總算是說對了一半。裝於火銃內的物事,我們叫它爲‘子彈’。”

“呵呵,‘子彈’!”趙善湘興致極高,笑道:“這倒是名符其實吶,小如彈丸般的子窠,兩種名稱各取一字用上,那不正是‘子彈’二字麼,這名稱起得好,起得妙啊。”

林強雲:“趙大人,一支火銃一千貫,子彈包括火藥在內,每個工本費需銀錢三貫上下,總算起來一百萬貫也能購得七百支火銃……”

“那好,愚叔過些時就將銀錢送至臨安賢侄處,向賢侄定做七百支火銃如何。”趙善湘想來是鐵下心要組建一支火銃軍了,一聽到能有這麼多地火銃可做,立時就急不可耐的要與林強雲說定這件事。

林強雲搖手止住趙善的話,緩緩說道:“我的趙大人吶,你道這火銃是那麼容易製出來的麼,實話告訴你罷,盡我雙木鐵匠作坊的全部人手日夜開工,一個月也僅能製出四五十支火銃,你要七百支的話,起碼也得等上一年半的時間。”

“啊!”趙善湘喪氣地癱了下去,嘆息道:“若是須用這麼久的時間,怕是等不及了呀,眼看着金亡在即,可惜我們大宋不能趁此時機收復失地,真是讓人擾腕吶。”

林強雲探問究竟之後,趙善湘說出地實際情況,讓他和陳君華二人大感迷惑。

大宋與蒙古發生官方的接觸,始於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亦即金宣宗爲了得到宋朝歲幣而發動戰爭的次年。那年,成吉思可汗派了木華黎的叔父者卜客來臨安,然後宋則派了芶夢玉去和林報聘。芶夢玉、到和林時,鐵木真已經出發西征,報聘使也就向西走,在嘉定十四年才見到鐵木真於尋思幹(撒馬兒幹)。

去年初,窩闊臺派了一個叫李昌國的爲使臣,欲到臨安再提聯合滅金之舉,到寶應就被當時的淮東制置使翟朝宗派人擋了回去。八月,此人再來,找到了李蜂頭,由李全派人護送,又被與李蜂頭有仇,還沒免職罷官的翟朝宗攔住,李昌國沒去成臨安便回去了。而李蜂頭也借李昌國地名義,找了個人扮成蒙人裝束,對外說是蒙古派來的宣差。李昌國回去後,將李蜂頭準備叛宋南下攻掠的情況報上,蒙古人果然派了個姓宋的宣差來淮東。這是題外的話,這裡順便一提。

這事引起了史嵩之、趙善湘等人的注意,他們對此做過深入的研究,認爲:既然朝庭已經在嘉定十一年就已經響應了蒙古聯合攻金的建議,當時只是因爲考慮到脣亡齒寒的道理,還有國庫實在是空虛得很而遲遲沒有什麼動作。現今形勢已經大變,按所得到的消息來看,更有人從恆山公武仙處得知的情報,金國有向西南圖謀蜀地以爲退路的計劃。面對蒙古的攻勢一敗再敗,成了只據地一隅的小朝庭,金國必亡於蒙古無疑。再結合金宋兩國爲世仇。上自朝堂。下至民間自靖康之變以來民族情緒,與其拒絕聯合攻金而開罪蒙古人,使大宋提早進入與蒙古交戰的狀態,不如聯蒙滅金來得好。這樣做。既可緩和與蒙古地緊張關係,又滿足了國內仇金地民族情緒發泄,可以緩解大宋境內官民間的緊張關係,還可以藉機多發行些楮幣。用以解決朝庭國庫不足的困境。

趙善湘進一步對林強雲、陳君華分析說:此時講到的聯蒙滅金之舉,與南渡前聯金滅遼地海上之盟相比,確是有點相似之處。但是,朝庭南渡前的海上之盟,完全是當時大宋朝庭出於對三國關係和實力的估計錯誤,做出了盲目輕率的決策。而此時之所以要選擇聯蒙滅金地政策,雖明知脣亡齒寒的道理,則實在是出於被迫和無奈之舉。也是出於兩害相較取其輕的決策吶。

林強雲一時也沒想明白這其中的關竅,無話可說。陳君華則對此國與國間縱錯複雜的關係不甚了了。也是說不出什麼話來。兩人面面相窺,一時間也不知如何與趙善湘說纔好。

良久之後,林強雲果斷地做出了決定,用力一拍几案大聲說:“趙大人,且不必憂心,雖然火銃不能快速製成交貨給你,但小子卻還有一些物事一一比如‘雷火箭’、‘轟天雷’這兩樣。可令得我朝庭大軍在戰場上有取勝之機。別的我也不多說了,請趙大人再找時間與史嵩之、孟珙兩位聯繫,他們的軍中有小子送去的火藥兵器,一問就知其威力如何。若是大人覺得還能用得上地話,不如將你的銀錢用於購取那些兵器,或者還更快更好。話說至此,我們告辭了。”

橫山距大儀鎮和天長縣都是三十里路,算起來遠是這麼遠,但路卻是沒有什麼路。對這一帶並不熟悉地李蜂頭自覺倒黴透了,他今天出大儀鎮還沒走上十里路,就被不知哪裡來伏路的人給傷着了左腿。

“這是林飛川的人。”李蜂頭肯定地對將自己扶起的親兵說,吩咐他們:“不能再從路上走了,把能招呼到的人全都叫來,由路左繞過這一段,然後再尋路去龜山鎮。”

這一帶丘陵地的山勢有平有陡,馬匹行走十分不便,而且受了傷的腿腳也沒法在馬背上坐得很穩,所以行走地速度慢得出奇。兩個時辰下來,東繞西轉的看似走了十餘里路,實際卻是隻不過走出四五里左右。令李蜂頭着急的是,進入山區不久後,發現後面裡多不到兩裡地,隱約有人在跟蹤,人數多少看不清楚。據眼睛較利的親兵說,能見到的人約有四至五個,後面沒再見到有人追來。

天將黑時,李蜂頭一行五十餘人尋了個避風的山窩,空着肚子露宿,後面跟的人也沒來打攪,總算安生地過了一夜。

天方矇矇亮,被腿傷痛醒的李蜂頭,晃動了一下昏沉的腦袋,依稀中似乎聽到有人發出短促的“吭”聲,他立即機警地大叫:“有刺客……”

叫聲出了口後才發現自己躺在地上,明白這是在逃難,轉口狂叫:“大家快起來,我們被追上了。”

幾個親兵將他扶上馬背,不辯方向往發聲相反方向的山上林木中就跑,山窩中太開闊了,容易受襲擊,還是到樹林中比較安全。不管枝葉會掃到馬頭打中馬眼,逃命要緊的賊兵們一味打馬狂奔,不知不覺地跑出很遠,再走數十步就可出到林外。自以爲安全了的賊兵們,停下後方發現他們昏頭昏腦的跑錯了,竟然回頭朝南奔出這麼遠。點了點隨着一起逃的人數,總共缺了四個,不知是逃散了呢還是被殺。

陰暗的樹林中潮氣極重,視線不能及遠,目力所及不過十來丈。昨天將近一天沒有食物,現時又沒頭蒼蠅般的逃了一陣,腹內的飢火燒心,聚在一起又驚又餓的四十多個人全都無精打采。一個親兵擡頭向左右環顧了一陣,突然指着朝南的樹隙大叫:“大帥,那裡有煙升空,恐怕有人家……呃……”

這個親兵說到一半的話突然停住,一手掩在喉頭,雙眼驚恐地直瞪着左側一株大樹,喉嚨裡呼嚕嚕的發出模糊不清的嗚咽,隨即便一頭栽下馬倒撞落地。

大樹上“喂呀”一聲輕嘯,“沙啦啦”一陣枝葉聲響起,一道影子從天而降,於人馬叢中一閃而過,這個影子快得連是什麼物事都沒讓人看清,枝葉搖搖中便消失於右側。

兩個人同時發出“呼嚕嚕”的聲音,身體左右擺動了幾下,一聲不響地又栽下地。

一人跳下馬走近倒地的兩個人身邊,用腳步撥動了一下他們的身體,蹲下抱起一人大聲叫道:“你們怎麼了,中了邪麼?哎呀,他……他們喉嚨被割斷……完……完了……”

“天吶……快跑,是林飛川差使鬼物追上來了……我不想死在這裡,我要回家……”這個親兵丟下抱起的同伴,哭叫着昏頭昏腦地撒腿向林外衝。

“該死的,竟敢攪亂軍心……走,我們去有煙升起的地方,先弄些食物將肚子填飽了再說。”李蜂頭“鏘”一下抽出腰刀,一揮之下把那親兵的頭斬飛,大聲喝令的同時帶馬往林外走。他內心實是害怕那個不知什麼物事的影子,如此來無蹤去無影的東西,不是人力所能與其相抗拒的。弄不好那什麼鬼物找到自己頭上時,就是武功再好也沒有用,照樣會把自己的一條老命丟在這個樹林中。

他知道再這樣走下去的話,這些精選出來的親信別說全部逃出山地無望,恐怕有一半人會被當成裹腹的糧食送進肚裡去。現時後面有追兵緊跟着,自己又受了傷,必須將這數十人先穩住再說,多一個人就能多一分活着回去的希望,絕不可無故減少了。

心驚膽戰的走出樹林,沒再發生什麼意外。他們只顧後面,沒人注意到前方十多丈低矮的枯草從中,憑空多出了一塊徑尺的鐵灰色石頭,有個親兵策馬走過時,轉頭朝後看的同時,信手往那塊石頭上抽了一鞭,他和走在一起的賊兵們也沒注意到,那一鞭抽下去發出“噗”的聲音有什麼不對,也不曾看到被抽的石頭竟然會抽搐了一下。

騎隊走遠,石頭動了,山都掀開身上的布帛,揉着背部小聲咒罵:“嘶,這鞭子抽在身上好痛,不知道那些馬一天到晚都被這樣抽打怎麼受得了?婊子養的,今天只殺了六個……不對,是七個人,太少了不說,還被打了一鞭,痛得我差點叫出聲來,虧本,真是虧大本了,稍時得多賺些利息回來纔好。”

第三章十六章 一十八章 三十五章 三二十一章第九章十四章 一第十一章第1章 二第八章第7章 上十七章 二二十三章 二十八章 三十三章 一第十四章第二十三章二十七章 二第八章第八章十九章 一十四章 一第21章 一第二章第八章第二十七章第10章 三第5章 二二十章卷十一第二十七章十一章第3章 三十八章 二二十一章 一第2章 二第十六章第10章 二第十二章第三章第八章第九章十八章 二第8章 下二十一章 一第二十四章第5章 二第4章 三第18章 下二十五章 二第二章十九章二十章 二第二十六章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第八章十六章 三第7章 三第2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10章 二第一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二十三章 三十九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第七章第七章第15章 二第5章 三二十一章第五章第7章 下第十九章第六章第5章 二第一章第十二章十七章十四章第1章 二十一章 三十一章第八章第二章第四章第10章 一第18章 上第九章第九章第四章十六章 一第24章 四第二章第七章第三章
第三章十六章 一十八章 三十五章 三二十一章第九章十四章 一第十一章第1章 二第八章第7章 上十七章 二二十三章 二十八章 三十三章 一第十四章第二十三章二十七章 二第八章第八章十九章 一十四章 一第21章 一第二章第八章第二十七章第10章 三第5章 二二十章卷十一第二十七章十一章第3章 三十八章 二二十一章 一第2章 二第十六章第10章 二第十二章第三章第八章第九章十八章 二第8章 下二十一章 一第二十四章第5章 二第4章 三第18章 下二十五章 二第二章十九章二十章 二第二十六章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第八章十六章 三第7章 三第2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10章 二第一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二十三章 三十九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第七章第七章第15章 二第5章 三二十一章第五章第7章 下第十九章第六章第5章 二第一章第十二章十七章十四章第1章 二十一章 三十一章第八章第二章第四章第10章 一第18章 上第九章第九章第四章十六章 一第24章 四第二章第七章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