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劉文靜之死

“遷都乃是國之大事,兒臣以爲還是父皇乾綱獨斷的好。”李建成額頭上露出冷汗,最後咬緊牙關說道。

李淵眉頭皺了皺,最後好像想到了什麼,點了點頭頭說道:“遷都的事情是關係重大,朕要好好考慮一下,這次李信奪取了雀鼠谷,但是河東被突厥人肆虐,加上河南、荊州、江南,雖然都納入了李信的統治之中,只是這些地方暫時還是需要李信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將這些地盤徹底的轉化爲自己的地盤,增加自己的實力,估計是沒有一兩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河東之戰,死傷甚多,李信短時間內恐怕無暇關注太原之事。遷都可以慢慢商議。”

在他心裡,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李信恐怕要稱帝了,連洛陽都拿到手,江南的李子通和沈法興根本不是秦瓊和杜伏威的對手,江南落入李信也是遲早的事情,到了這樣的地步,李信若是不想着登基稱帝,恐怕他手下的人都不會答應。

李信登基稱帝,給李淵帶來的壓力就更大,李淵決定自己要認真考慮一下,到底是遷都還是不遷都。正是如同李建成所說的那樣,此事關係重大,日後大趙的生存問題,李淵作爲帝國的主人不得不考慮。

“太子,派人去接應一下秦王吧!兵馬暫時回太原休整。”李淵看了一眼李建成,就吩咐道。

“是。”李建成頓時鬆了一口氣,拍了拍腦袋,到底是年紀大了,李淵也是有點力不從心了,擺了擺手,衆人這才退了下來。

大殿之外,裴寂喊住了李建成,低聲說道:“太子殿下,記住了,來日朝堂之上。若是有人建議遷都,千萬不可答應。”

“爲何會如此?獨孤大人說的也是沒有錯的。若是不遷都,太原就會面臨李信兵鋒的進攻,不但朝野震動。就是民間也是心驚膽戰,李信兵馬一旦兵臨城下,就會造成民間糧食等各種物資漲價,這是朝廷不能承受的。”李建成遲疑的說道。

“一旦遷都,京師是安定了。但是太子殿下東宮之位就要被秦王拿走了。”裴寂陰森的說道:“不要忘記了,無論是幽州也好,或者是冀州也好,都是秦王打下來的,京師一旦進入幽州或者冀州,太子殿下還能安安穩穩的坐鎮東宮之位嗎?”

李建成聽了面色一變,雙目中閃爍着恐懼之色,他這個時候纔想起這個問題,現在在太原,太原還是他李建成說的算的。守城的將軍還是聽他李建成的,若是真到了幽州或者冀州,那城防還是聽自家的嗎?就算是聽自己的,京師之外都是李世民的人,按照裴寂所說的,這個太子之位還真是坐不穩。

“可是父皇不見得不會同意啊!畢竟這裡是太原,李信的兵馬隨時都會兵臨城下。”李建成嘆息道。他也想着反對此事,但是他很知道李淵的性格,遇見這種事情,按照李淵的性格。未必不會同意遷都。

“那就遷都河北之地,將太原讓給秦王,讓秦王駐守太原,抵擋李信和突厥人。”裴寂咬緊牙關。說道:“太子坐鎮朝堂,抓緊糧草供給,厚遇關東世家,甚至就算是娶一個關東世家女子也是可以的,唯獨不能讓秦王出現在河北之地。”

李建成點了點頭,說道:“裴大人說的極是。本來這個太子之位我也不放在心上,但是二弟長於軍略,對政事卻是不擅長,將太子之位交給他,朝中必定有許多大臣不服,必定會引起朝局變動,對大趙是極爲不利的。”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關東世家最注重宗法制,堅持的是嫡長子繼承製,他們都是會支持太子殿下的,這一點從博陵崔氏支持殿下這方面就知道。”裴寂安慰道:“秦王雖然厲害,但是在朝廷衆臣面前,絕對不會支持秦王的。”

“這恐怕需要老大人幫忙了。”李建成想了想,恭恭敬敬的朝裴寂行了一禮,裴寂與李淵都是毫無顧忌,李建成將裴寂視爲長輩,倒是有點道理的。

“不敢如此,太子殿下太過了。”裴寂臉上頓時露出得意之色,目光閃爍,他在朝中還是有老資格的,不過這種老資格在李世民眼中就是有點倚老賣老的感覺,所以李世民根本就看不上他,倒是李建成,一向以儒家子弟而自居,對待裴寂這樣的人,也是以晚輩身份來對待裴寂這樣的老臣。

“老大人乃是國之柱石,朝廷之事以後還要有勞老大人了。”李建成趕緊說道。

“要想動搖秦王在朝中的力量,首先就要解決一個人,只要有他在,朝中肯定是有人會支持秦王的,若是除掉此人,就等於斷了秦王一臂之力。”裴寂目光灼灼,兇光閃爍,望着李建成。

“劉文靜?”李世民目光一收縮,頓時有些爲難的說道:“可是劉文靜乃是開國功臣,若是殺了此人,恐怕朝野會有非議。殺戮功臣,恐怕父皇那裡也不會同意的。”

“一般的罪名自然是不行,但若是謀反呢?”裴寂三角眼中閃爍着陰沉,說道:“秦王能有今日,多是劉文靜的功勞,老臣聽說劉文靜在監獄之中,多是說自己的功勞很大,若是沒有他,就沒有今日的大趙。沒有他,皇上恐怕在太原,弄不好還成了李信的臣子呢!”

“賊子可惡。”李建成聽了之後面色頓時就差了許多,不管這句話劉文靜有沒有說過這些話,或許有裴寂自己添加進入的,但是裴寂有一點說的很正確,那就是劉文靜是李世民的人,在朝堂之上,幫助了李世民不少忙,若是不除掉劉文靜,必定會給李世民帶來幫助,給自己帶來麻煩。裴寂說的不錯,劉文靜這樣的人必須死。

“太子殿下放心,劉文靜的事情,恐怕皇上心裡也是有數的,只是礙於他功臣的身份纔會如此,待臣去找到一些證據,再來上奏陛下就是了。到那個時候,就算皇上心中不捨,也不得不按照朝廷律法辦事了。”裴寂心中一陣陰沉說道。

“如此甚好。”李建成想了想,微微有些嘆息道:“你也不必殺了他,畢竟他還是爲大趙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讓他離開朝堂吧!告老還鄉也是可以的。”李建成究竟還是心善了一些。

“殿下放心,他若是無罪,可以讓他離開朝廷。”裴寂趕緊說道。他心中卻是一陣冷笑,實際上他早就想殺了劉文靜了,以前雖然將劉文靜打入天牢,實際上,無論李淵也好,或者是李建成也好,都沒有想要劉文靜的性命,但是現在,最起碼李建成已經動搖了,那麼他也就多了殺了劉文靜的決心。

李世民並不知道,裴寂已經準備對自己最得力的手下下手了,他還率領着數萬大軍深入太行山內,雖然身上帶着不少的糧草,但是在太行山這個地方,深山密林之中,毒蛇猛獸不計其數,尤其是夜晚間行軍的時候,更是困難了。

不過在進入太行山一段時間之後,李世民就領着大軍從山道出發,朝河北而來,雖然河北久經戰亂,可是到底是自己平定的地方,李世民在這個時候,已經將河北當做自己的根據地來經營,第一站就是去了河北。

“殿下,若是想奪取太子之位,不僅僅是在軍隊中有實力,更是要在朝中也要有人,否則的話,在皇上面前就沒有替殿下說話。”騎着戰馬,房玄齡跟在李世民身邊分析着眼前的局勢說道。

“劉文靜如何?”李世民想了想說道,他並不想使用劉文靜,但是劉文靜卻是自己心腹,而且在朝中確實幫助了自己。

“劉大人雖然是開國功臣,但是他的性格決定此人必定不爲皇上所喜歡,殿下若是想重用劉文靜恐怕很難。”房玄齡斟酌了一下,還是認真的說道:“若是可以,屬下以爲殿下可以去找裴寂。”

“裴寂!”李世民頓時吸了一口氣,他記得當年自己和裴寂的關係還不錯,可惜的是,李淵登基之後,他就看不慣裴寂了,認爲裴寂只是靠着阿諛奉承的本事才成了朝廷的重臣,劉文靜雖然不怎麼會講話,但卻是有能耐的人。所以他偏向於劉文靜,而裴寂卻是看上了李建成,現在想起來,李世民有些後悔了。因爲李淵更加信任的還是裴寂。

“裴寂若是那麼容易被收買,恐怕皇上也不會信任他。”魏徵卻是不屑的說道:“相比較裴寂,殿下若是能親近關東世家,無論殿下在什麼地方,都能左右朝局。依我看,皇上這次肯定會遷都的,但是至於是在河北或者是幽州,都不敢確定,無論在什麼地方,大趙都會重視山東的世家門閥,殿下若是結交關東世家門閥,就能立足於不敗之地了。”

“恩,不錯。”李世民點了點頭,他急不可耐的想去結交關東世家,只是等到他剛出太行山的時候,就接到邸報,劉文靜以謀反罪被李淵下旨斬殺。(。)

第815章 繼承第381章 李家父子第383章 李秀寧出手第593章 大義第123章 長孫離去第407章 營救蕭後(一)第315章 覲見楊廣第375章 李淵氣的跳腳第52章 暴怒的李秀寧第46章 裂痕第258章 高昌風雲(三)第336章 滎陽亂(一)第811章 帝王冷酷第943章 就是耍你了第385章 兵臨城下第144章 再見長孫無垢第803章 市井第986章 袁守誠第955章 襲擊之前第1087章 流言第1005章 母女第394章 決戰大興城(二)第766章 火燒大營第1110章 蘇定方來了第1056章 恐慌第37章 上朝風波第1049章 夜殺第781章 文壇論戰第1027章 人選第708章 城頭火併第483章 三面埋伏第592章 香侯竇紅線第366章 六花陣(二)第921章 躲在暗處的武士彠第105章 勾結第573章 科舉之爭第676章 議徵第932章 大戰之前第452章 李密狂妄第866章 鄭氏分裂第371章 攻佔隴西第348章 對策第448章 李密敗亡(一)第559章 長孫兄妹第769章 算計李世民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559章 長孫兄妹第782章 只要堅持 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第873章 連消帶打第75章 流言(二)第251章 宇文士及的勸說第135章 巧計陷臨渝關第641章 家宴第794章 謠言第226章 郭孝恪從軍記(二)第94章 天下紛紛第913章 亂起(一)第668章 西突厥風雲變動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929章 貶第152章 戲弄楊玄感第524章 羅藝之死(二)第472章 父子猜忌第323章 少林曇宗第186章 反擊第731章 宮闈醜聞第186章 反擊第96章 殘兵敗將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822章 倒黴的淵蓋蘇文第498章 李淵和親第412章 蕭瑀獻計第670章 應對第423章 忠誠與背叛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253章 李信有後第252章 李淵當外公第580章 世家本性第142章 一羣造反的官二代第588章 突襲第667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746章 程咬金用謀第908章 馬腳第751章 血戰莒縣第970章 希望(二)第122章 密旨第1082章 國滅第477章 李世民跳出包圍圈第558章 家事第913章 亂起(一)第997章 義成公主第267章 大都督駕到(二)第1110章 蘇定方來了第837章 漏網之魚第902章 賀蘭山下第177章 決裂第128章 陰謀第29章 李家困境第841章 大勝第840章 設伏
第815章 繼承第381章 李家父子第383章 李秀寧出手第593章 大義第123章 長孫離去第407章 營救蕭後(一)第315章 覲見楊廣第375章 李淵氣的跳腳第52章 暴怒的李秀寧第46章 裂痕第258章 高昌風雲(三)第336章 滎陽亂(一)第811章 帝王冷酷第943章 就是耍你了第385章 兵臨城下第144章 再見長孫無垢第803章 市井第986章 袁守誠第955章 襲擊之前第1087章 流言第1005章 母女第394章 決戰大興城(二)第766章 火燒大營第1110章 蘇定方來了第1056章 恐慌第37章 上朝風波第1049章 夜殺第781章 文壇論戰第1027章 人選第708章 城頭火併第483章 三面埋伏第592章 香侯竇紅線第366章 六花陣(二)第921章 躲在暗處的武士彠第105章 勾結第573章 科舉之爭第676章 議徵第932章 大戰之前第452章 李密狂妄第866章 鄭氏分裂第371章 攻佔隴西第348章 對策第448章 李密敗亡(一)第559章 長孫兄妹第769章 算計李世民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559章 長孫兄妹第782章 只要堅持 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第873章 連消帶打第75章 流言(二)第251章 宇文士及的勸說第135章 巧計陷臨渝關第641章 家宴第794章 謠言第226章 郭孝恪從軍記(二)第94章 天下紛紛第913章 亂起(一)第668章 西突厥風雲變動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929章 貶第152章 戲弄楊玄感第524章 羅藝之死(二)第472章 父子猜忌第323章 少林曇宗第186章 反擊第731章 宮闈醜聞第186章 反擊第96章 殘兵敗將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822章 倒黴的淵蓋蘇文第498章 李淵和親第412章 蕭瑀獻計第670章 應對第423章 忠誠與背叛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253章 李信有後第252章 李淵當外公第580章 世家本性第142章 一羣造反的官二代第588章 突襲第667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746章 程咬金用謀第908章 馬腳第751章 血戰莒縣第970章 希望(二)第122章 密旨第1082章 國滅第477章 李世民跳出包圍圈第558章 家事第913章 亂起(一)第997章 義成公主第267章 大都督駕到(二)第1110章 蘇定方來了第837章 漏網之魚第902章 賀蘭山下第177章 決裂第128章 陰謀第29章 李家困境第841章 大勝第840章 設伏